《錢學森》是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文章主要講了錢學森在美國留學期間時刻渴望回到自己的祖國,并在回國后為祖國的航天、導彈的研制和開發(f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全文表達了他的愛國之情。文章重點就是分析錢學森的言行體現(xiàn)、感悟他的這種愛國情懷。
研讀《錢學森》這一課時,我覺得教學的重點應該放在錢學森說的兩段意義深刻的話上,一段是:“我是中國人。我現(xiàn)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多做點事?!倍硗庖欢蝿t是:“我們?nèi)找古瓮?,就是祖國能夠從黑暗走向光明,這一天終于來到了。祖國現(xiàn)在是很窮,但需要我們——祖國的兒女們共同去創(chuàng)造。我們是應當回去的?!币驗檫@兩句話表明了他的心聲,他的愛國深情。另外,僅僅靠文中提供的知識還不足以了解錢學森這個偉大的人,為此,課前我布置學生搜集有關錢學森的資料,這點學生完成得不錯,也可以看出他們對錢學森這位“中國導彈之父”很感興趣,因為他是中國的驕傲。
2009年10月31日,錢學森逝世,我抓住這一令人心痛的事件作為開場白,一上課就與學生產(chǎn)生共鳴。我采取以下形式的導入方法:“在2009年,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逝世于北京,終年98歲。流云為之俯首,江河為之垂淚,天人共泣,舉國同悲。同學們,錢老九十八年的人生同國防科技,同航天技術緊密相連,他的名字更是與富民強國之夢融而為一,那么他充滿傳奇的一生究竟發(fā)生了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一起進入到錢學森的世界?!边@樣一來,同學們的情感會被充分地調(diào)動起來,同時也激起了他們強烈的探求欲望。
接著,我讓學生介紹錢學森,把自己知道的和大家分享,當然,有了前期的資料搜集,學生介紹的也熟練很多,有的還能夠脫稿。
緊接著我用一句“識其人,聽其言”引入,讓學生讀文找錢學森的話,并寫下感受。理解第一段話時,我緊扣住他在什么情況說此話的,帶著學生了解錢學森呆在馮·卡門身邊意味著很受重用,因為他是卡門最為中意的弟子,同時也是其最有幫助的助手,可以在他的身邊進行學習與研究,那么錢學森肯定能夠享受到良好的環(huán)境條件和理想薪資待遇。為了讓學生更進一步了解此時的現(xiàn)狀,我補充了一下馮·卡門的背景知識,并在此基礎上給同學們想象的空間,讓大家思索當時錢學森待遇如何,生活環(huán)境如何、工作條件又如何?以便更能體現(xiàn)錢學森目前的情況。接下來我所提出的問題是:“若是錢學森選擇回到祖國的懷抱,那么對于他本人來說究竟意味著哪些變化?”(最大的變化就是放棄美國優(yōu)厚的生活與工作環(huán)境。)之后,再體會錢學森是個怎樣的人,說說自己的體會。大家的體會都會深刻,有的同學回答“祖國是他的根,是生養(yǎng)他的家園”,有的同學回答“他一直不會忘記,自己是一名中國人,因為他熱愛祖國,所以他肯定以報效祖國為己任”。我相機板書:我是中國人。學生已經(jīng)能夠從文字當中體會人物的感情。在上面的問答基礎上,我?guī)ьI學生找出兩句與此相關的名言警句,其一是“愛國高于一切(肖邦)”,其二是“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鄧小平)”,這兩句名言警句同錢學森的事跡聯(lián)系在一起,深化了大家對于“愛國”概念的領悟深度,學生讀得很動情。
第二段話的教學,我采用了輻射上下文的方法。
先叫同學們找出這段話,然后反復讀你從中體會到什么?學生很快回答:愛國愛民。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出來的?如:日夜盼望、終于來到、應當?shù)?。如果把這些詞去掉行不行?通過對比,體會出這三個詞的關鍵作用。接著,我進行句式的說話訓練:我們?nèi)找古瓮?,就是祖國能夠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走向,從走向。學生說出了好多答案。然后,我抓住了句中的“這一天”指哪一天呢?輻射第三自然段。在第三自然段中,我引讀這一小節(jié)后,扣住了兩個語言文字訓練點對學生進行片斷的訓練:在這美好的中秋之夜,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留學生,你會與其他學生傾訴怎么的思鄉(xiāng)情懷,談論哪些美好的前景?學生們文思如泉,寫下了很精彩的、充滿激情的話語。最后再讀錢學森的話語,體會出此情此景中的錢學森是怎樣的一個人?
隨后,我播放了歌曲《我的中國心》讓學生欣賞,用音樂渲染。最后,在《我和我的祖國》的旋律中,我和學生共同朗讀了2007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錢學森的頒獎辭,學生的情感得到了升華。
課后我布置學生去找一找錢學森回國的坎坷之路和他回國后是怎樣為我國運載火箭、導彈的研制和發(fā)射作出了怎樣卓越的貢獻的資料。利用下一節(jié)課去交流,對深刻認識這位了不起的人物是很必要的。
這節(jié)課,我在挖掘語言文字上深入研讀,帶著學生走進了文本,走進了文本的主人公,在情感上與作者、錢學森都產(chǎn)生了共鳴。
劉軍,教師,現(xiàn)居江蘇泰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