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深部巷道底鼓機理與控制技術(shù)

      2014-11-12 04:20:36楊紅宇
      山西焦煤科技 2014年4期
      關(guān)鍵詞:底鼓煤柱錨索

      楊紅宇

      (山西保利裕豐煤業(yè)有限公司,山西 臨汾 042100)

      隨著煤炭開采行業(yè)的發(fā)展,開采活動逐步向深部轉(zhuǎn)移,圍巖地應力的增加,使巷道支護難度及破壞程度也不斷增加,底鼓作為巷道經(jīng)常發(fā)生的動力現(xiàn)象之一[1],會使巷道斷面縮小,給運輸、通風和人員行走等帶來一定的困難。因底鼓造成的巷道報廢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嚴重影響安全生產(chǎn),故對深部巷道底鼓進行有效控制成為亟待解決的技術(shù)難題。

      1 巷道底鼓的機理

      從巷道底板所處的地質(zhì)條件、圍巖特征及地應力3方面考慮,可以將底鼓機理概括為以下幾種類型[2-4]:

      1.1 擠壓流動型

      直接底板為破碎軟弱巖層,且強度相對于兩幫和頂板明顯較小時,容易發(fā)生擠壓流動型底鼓。

      此類巷道底鼓破壞表現(xiàn)為流狀態(tài)的凸起,且與巷道圍巖體的應變軟化區(qū)即松動圈關(guān)系密切。在松動圈范圍內(nèi),圍巖呈破碎狀態(tài)且節(jié)理裂隙隨機分布而沒有明顯的優(yōu)勢方向。巷道圍巖發(fā)生流狀型破壞就是由松動圈范圍內(nèi)的薄弱圍巖導致的。

      1.2 撓曲褶皺型

      在中硬層狀巖體的條件下,巷道底板很可能發(fā)生撓曲褶皺型底鼓。因為方向和節(jié)理垂直的3條主要裂紋的存在,使原本較為完整的巖層斷裂形成鉸接結(jié)構(gòu),由此導致底板巖層向巷道內(nèi)部凸出,從而發(fā)生底鼓破壞。

      1.3 剪切錯動型

      巷道直接底的巖性和厚度是判斷巷道是否發(fā)生剪切錯動型底鼓的重要因素。當巖性為厚層巖體,且相對厚度超過巷寬1/3時,在一定應力條件下,厚巖層易發(fā)生剪切破壞,使巖層被切割成破壞楔塊而鼓起。

      1.4 遇水膨脹型

      一般的巷道圍巖在遇水后,導致圍巖強度變小,體積并不會有較大變化。對于一些具有膨脹性的特殊黏土層來說,如伊利石、蒙脫石,其浸水后巖體體積將嚴重增加,此種情況下,這類圍巖將發(fā)生膨脹性底鼓。

      2 巷道底鼓的控制技術(shù)

      控制巷道底鼓的技術(shù),主要可分為防止和清除兩大類型。由于清除底鼓不僅耗費時間、資金和人力,而且不能從根本上治理巷道底鼓,給礦井的正常安全生產(chǎn)帶來嚴重影響[5-7]。故應從根本上采取措施來控制巷道底鼓。

      2.1 加固法

      目前,防治底鼓最常用的是加固法。此法通過提高對巷道底板的支護強度及其自身的強度來實現(xiàn)控制底鼓的目的。

      采用砌筑底拱、砌暄、底板衍架、全封閉式巷道支架等方式可提高巷道底部的支護強度;采用安裝底板錨桿、注漿或反拱支護的方式可增強底部圍巖強度;還可通過采用錨網(wǎng)全封閉混凝土、噴網(wǎng)全封閉金屬可縮性支架、全封閉錨噴等聯(lián)合支護方式來控制底鼓。

      2.2 卸壓法

      目前,防治底鼓較為廣泛使用的是卸壓法。此法通過將巷道圍巖的應力向深部轉(zhuǎn)移來實現(xiàn)控制底鼓的目的。

      對于撓曲褶皺型底鼓可采用切縫卸壓的方式;對于圍巖巖性較硬且應力集中系數(shù)大的底鼓類型,可采用松動爆破或在底板中部打鉆孔的卸壓方式;除此之外,也可采用在底鼓巷道附近新開保護巷道的方式,以降低被保護巷道底板的應力,從而達到控制底鼓的目的。

      2.3 聯(lián)合法

      將加固法和卸壓法聯(lián)合使用進行底鼓防治的方法稱為聯(lián)合法[8]。加固措施的作用是使圍巖的自承能力增強或提高外部的支護力;卸壓措施的作用是使應力向圍巖深部轉(zhuǎn)移。這種方法較為適用于應力集中系數(shù)大,底鼓相對嚴重的巷道。

      2.4 對巷道幫部、底角進行加固

      當巷道的應力集中程度過高,且圍巖兩幫及底角的自承能力偏弱時,可以采用在巷道幫部和底角位置注漿、安裝錨桿的方法進行加固。此方法還能減少因兩幫破壞而導致的頂板下沉。因此,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巷道底鼓量。

      3 工程實例

      3.1 工程概況

      東海煤礦五采區(qū)32#煤層左十二副巷,開采深度達到1 160 m,所在煤層傾角 13°~ 15°,層厚 1.5 m,煤層柱狀圖見圖1。巷道圍巖變形嚴重,特別是巷道底鼓后引起兩幫變形量大,嚴重影響正常安全生產(chǎn)。巷道開挖短期內(nèi)底鼓達到1 000 mm以上,甚至出現(xiàn)前掘后臥底的情況?;夭蛇^程中巷道底鼓現(xiàn)象嚴重,不能進行正常的生產(chǎn),而且巷道維護費用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嚴重影響煤礦的經(jīng)濟效益。

      圖1 32#煤層頂?shù)装逯鶢顖D

      在地質(zhì)力學調(diào)查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該礦高瓦斯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可利用32#煤層左十二回風的專用排瓦斯尾巷作為卸壓巷道,并結(jié)合底板錨固的方式達到控制巷道圍巖變形的目的,特別是巷道底鼓問題。

      3.2 數(shù)值模擬及結(jié)果分析

      為研究深部回采工作面周圍煤體的應力分布規(guī)律、對回采巷道的影響及與開采之間的關(guān)系,依據(jù)該礦195采煤工作面實際情況建立有限模型。模型長120 m、寬度取200 m,厚度取72 m。巷道寬3.0 m,左十二副巷與卸壓巷道(排瓦斯尾巷)間距5 m,瓦斯尾巷與采空區(qū)之間煤柱寬5 m,相關(guān)力學參數(shù)見表1。模型圖及底板mises應力分布規(guī)律部分數(shù)值模擬圖見圖2,圖3。

      表1 32#煤層力學性能參數(shù)表

      由圖2,圖3可知,左十二副巷以外、靠近瓦斯尾巷位置為應力集中區(qū),頂板垂直應力和水平應力峰值均出現(xiàn)在兩巷間煤柱中部偏上位置,頂板下沉量由采空區(qū)至煤體內(nèi)逐漸降低?;仫L巷支護時應充分考慮巷道靠近上幫外頂板支護及上幫的支護。

      圖2 分析模型圖

      圖3 底板mises應力分布規(guī)律部分數(shù)值模擬圖

      左十二副巷底板靠近瓦斯尾巷側(cè)處于水平應力和垂直應力峰值區(qū),且圍巖水平變形量及豎直變形量在這個位置也處于峰值區(qū)。因此,在圍巖水平力及豎直力的作用下,此處的巷道底板和上幫變形破壞程度也會很大,需要對底板及上幫加強支護,該巷道下幫也處于大變形區(qū)間,對其支護也應著重考慮。

      3.3 巷道底錨支護方案

      卸壓巷與回風巷均采用矩形斷面,掘進寬度3.8 m。兩條巷道均采用錨桿+錨索及網(wǎng)鋼帶聯(lián)合支護,支護參數(shù)相同,僅是卸壓巷道沒有進行巷道底錨工作。

      1)卸壓巷道相關(guān)參數(shù)。

      經(jīng)理論分析與數(shù)值模擬可知,卸壓巷道寬度d,支承煤柱寬度Lu及讓壓煤柱的寬度Ln等3個基本參數(shù)的合理選取是卸壓巷取得預期效果的關(guān)鍵。

      卸壓巷道寬度:d=3.8 m。

      支承煤柱寬度:卸壓巷道應該在煤壁側(cè)支撐壓力的峰值附近,才能達到卸壓的目的。根據(jù)東海煤礦巖石力學測試參數(shù)與開采條件,采空區(qū)煤柱側(cè)塑性寬度R為6.7 m左右,但是考慮到煤柱損失及防止沖擊地壓的發(fā)生,承載煤柱寬度Lu取5.0 m?;仫L巷道受到一定的支撐壓力影響,使承載煤柱處在塑性范圍內(nèi),降低沖擊地壓發(fā)生的可能性。

      讓壓煤柱寬度:根據(jù)理論分析,讓壓煤柱的寬度為6.2 m,為防止沖擊地壓發(fā)生,不能大于6.2 mm。綜合考慮實際生產(chǎn)條件,讓壓煤柱寬度Ln確定為5.0 m。

      2)底鼓巷道支護參數(shù)。

      底板:將巷道底板由水平設(shè)計改為弧形設(shè)計,目的是為改變底板受力狀態(tài),同時也為處理底板錨桿與錨索外露部分留有空間。弧形半徑為6 167 mm,實際施工中以底板中心低于兩幫幫底300 mm為準。

      底角:為避免底角處出現(xiàn)應力集中現(xiàn)象,對兩底角做圓弧處理,圓弧半徑為300 mm。

      兩幫:兩幫最下部管縫錨桿采用左旋無縱筋螺紋鋼樹脂錨桿,錨桿長度為2 200 mm,與水平方向呈20°夾角,距巷道底板400 mm,樹脂藥卷為2卷,錨固長度為700 mm。兩幫上部采用錨索支護,采用長度3 000 mm鋼絞線,樹脂藥卷為3卷,錨固長度為1 050 mm,與水平保持45°夾角,目的是為增加懸吊作用,減少頂板對幫的作用力,同時也使應力向深部轉(zhuǎn)移。

      底錨:采用d22 mm左旋無縱筋螺紋鋼樹脂錨桿,錨桿長度為2 200 mm,樹脂藥卷為2卷,錨固長度為700 mm,錨桿外端距巷幫500 mm,錨桿垂直打設(shè)。巷道底板中部采用長度3 600 mm錨索,樹脂藥卷為3卷,錨固長度為1 050 mm。同時加掛橫向連接錨桿、錨索鋼筋梯帶,間、排距為1 000 mm,完成之后對底部進行充填,見圖4(錨桿、錨索托盤使用大托盤)。

      圖4 控底支護參數(shù)設(shè)計圖

      3.4 效果監(jiān)測

      采用上述方案對底板錨桿進行加固,在施工完成后設(shè)立了2個礦壓觀測站,監(jiān)測該控制技術(shù)對底鼓的控制效果并進行了記錄。從監(jiān)測結(jié)果可知:從監(jiān)測之日起10 d之內(nèi),底鼓量約達到46 mm;30~90 d,底鼓量約增加到116 mm;90~150 d,底鼓量約增加到128 mm,之后基本保持不變。由此可見,該加固方案提高了底板巖層的整體性和承載能力,有效地控制了深部高應力巷道的底鼓量,同時兩幫的收縮量也明顯減少,保證了巷道的穩(wěn)定和礦井的正常安全生產(chǎn)。

      4 結(jié)論

      1)底板錨桿能有效控制深部回采巷道底板變形,且施工工藝簡單,成本低,與其它支護方法相比更容易被現(xiàn)場接受。

      2)數(shù)值模擬及工程實踐表明,巷道開挖后及時加固巷道軟弱的幫、角圍巖,能有效控制圍巖塑性區(qū)的發(fā)展和松動破裂圍巖的體積膨脹。采用卸壓巷道+底角錨索+底角錨桿支護相結(jié)合的技術(shù),不僅能控制巷道兩幫圍巖收縮,也能控制巷道底鼓,從整體上改善了圍巖應力狀況。

      [1]姜耀東,趙毅鑫,劉文崗.深部開采中巷道底鼓問題的研究[J].巖石力學工程學報,2004,23(14):2396-2401.

      [2]陸士良,姜耀東.巷道底鼓的機理和防治[J].中國煤炭,1995(8):13-17.

      [3]姜耀東.巷道底鼓機理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D].徐州:中國礦業(yè)大學,1993:4-7.

      [4]康紅普,軟巖巷道和硐室的底鼓機理及卸壓技術(shù)的研究[D].徐州:中國礦業(yè)大學,1991:16-17.

      [5]楊生彬,何滿朝,劉文濤.底角錨桿在深部軟巖巷道底臌控制中的機制及應用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8,27(S1):2913-2920.

      [6]何滿潮,張國鋒,王桂蓮,等.深部煤巷底鼓控制機制及應用研究[J].巖石力學與衛(wèi)程學報,2009,28(Sl):2593-2598.

      [7]李懷珍,張 盛,陳涌泉.高應力軟巖開拓巷道底鼓分析及對策研究[J].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2009,29(4):34-36.

      [8]周振東.注漿加IAJ防治巷道底鼓數(shù)值模擬研究[J].陜西煤炭,2009(4):20.

      猜你喜歡
      底鼓煤柱錨索
      趙莊煤業(yè)13102巷圍巖補強支護技術(shù)研究與應用
      煤(2021年10期)2021-10-11 07:06:12
      采動影響下雙巷掘進煤柱承載特征研究
      煤礦深部高地壓巷道錨索支護技術(shù)對策研究
      不同錨索參數(shù)對預應力場影響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
      超千米深井高地應力軟巖巷道底鼓機理及支護技術(shù)研究
      中國煤炭(2016年1期)2016-05-17 06:11:38
      西川煤礦回采巷道底鼓機理及其控制技術(shù)研究
      同煤科技(2015年2期)2015-02-28 16:59:16
      建筑物下煤柱巷道穿采分析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6:58
      平煤六礦北二軟巖巷道底鼓控制技術(shù)研究
      河南科技(2014年19期)2014-02-27 14:15:30
      保護煤柱寬度的理論值分析
      河南科技(2014年5期)2014-02-27 14:08:25
      預應力錨索施工淺析
      河南科技(2014年3期)2014-02-27 14:05:41
      宁乡县| 万山特区| 宣威市| 桐城市| 桦南县| 娄底市| 民勤县| 镇原县| 定州市| 马边| 察哈| 永寿县| 佛坪县| 鄂托克前旗| 桃源县| 达州市| 三亚市| 平果县| 安顺市| 岑溪市| 井冈山市| 同江市| 天全县| 安丘市| 翼城县| 历史| 邛崃市| 云梦县| 进贤县| 综艺| 巫溪县| 阿拉善左旗| 卓尼县| 湘阴县| 泸水县| 青州市| 习水县| 颍上县| 江川县| 黑河市| 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