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太原 稻香
宋朝才女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守著窗兒,人比黃花瘦,獨自怎生得黑!可謂國破家亡的寂寞。
韓劇《來自星星的你》的主人公都敏俊,跨過四百年的歷史長河,羈旅天涯,流落他鄉(xiāng),在這前世今生的寂寞男神面前,無數(shù)個女人瞬間土崩瓦解,零落成泥。她們打開曾經(jīng)暮云千疊,城門深鎖的心,用她們寂寞許久的眼淚,把一出寫寂寞男人的劇,愛得如同世紀交替的盛裝大戲。此為傳統(tǒng)文化欠缺的寂寞。
有一年輕主婦,溫良賢惠。不看韓劇,好閱讀,崇拜女人寫書,愛聽《橄欖樹》。數(shù)年前生一女,直接叫三毛,還照著三毛的相片給她打扮。打遠一看,小姑娘戴一串西藏風情的綠松石和紅珊瑚,著波西米亞彩裙,撒開兩個腳丫子,背著小書包跑得飄飄然,如童話里的花仙子。我好奇,寫書的女人挺多,為啥最崇拜她?年輕主婦答:渴望去歐洲旅游,渴望去非洲探險,渴望去到一個遙遠沒人的地方,徹底逍遙一番,卻始終沒能如愿。
說到這份兒上,我不好再問了,她也許還有一個愛的故事,一直用手心兒牽著她夢想的裙角?!敖裆褪沁@么開始的,走過操場的綠草地,走到你的面前,不能說一句話,在你的掌心寫下七個數(shù)字,然后,狂奔而去”。
年輕主婦是三毛的粉絲,在熱烈的油鹽醬醋茶后面其實藏著一顆寂寞的內(nèi)心。她的寂寞總是發(fā)生在一個黎明,一個突然在深夜里醒來,已有潮汐在內(nèi)心起伏,已有星光在晨曦中閃爍,但沒有任何聲音的黎明。
一個在無數(shù)個黎明還沒有上路去撒哈拉的女人,覺得自己這輩子寂寞,那去了撒哈拉的女人,是否已經(jīng)抵達傍晚茶馬古道,正在談笑風生呢。
從三毛在撒哈拉沙漠經(jīng)歷與荷西的生離死別;到“不要問我從哪里來”的漂泊浪跡;以及光腳坐在川渝街頭吸煙時指尖的深刻繚繞;和人海茫茫中驚鴻一瞥的眼神,直至最終撿起一條寡淡的絲襪,凄涼獨舞,把自己系成一幅“平生事,胭脂淚,無言西樓,一意歸去”的濃烈油畫。總覺得她是一個孔武凜然的女人,想象她要是高唱“不要問我從哪里來”,一定是帶有滾滾紅塵中所有的磨礪和傷痛,滄桑而節(jié)制,冷冽而空曠。
總之,應該是一個樹立在自由和闊大之間吼叫的女人。
齊豫,齊秦的姐姐。因唱三毛寫詞的《橄欖樹》走紅,也是三毛書中提到最多的歌手。齊豫的歌被譽為“天籟之聲”,舒展、悠長,空靈、豐饒,無論高聲唱和還是低聲叮嚀,都情真意切,很多人愛聽,但每次出場的裝扮卻十分強勢,讓人迷離撲朔,霧里看花。她自己說過她喜歡所有的顏色,對服飾的著眼原則是隨心所欲,這就難怪在舞臺上從來沒有看清楚過她穿了什么“款式”的衣服,好像身上全是掛著各種色彩各異的布、圍巾、披肩甚至床單什么的,連頭發(fā)也是“不梳”,弄成蓬亂野草狀。還有她總愛在眼睛、眉毛、顴骨、下顎等處涂上冷色調(diào)的陰影,于是就遮蓋了大多數(shù)女藝人喜歡的水靈靈的粉嫩效果,顯出一張刻意坎坷的、與眾不同的臉。
齊豫祖籍山東,頗有一腔熱血和齊魯之風。當年弟弟齊秦進了感化院,父母在國外勞碌,只有齊豫在臺灣念大學。之后的每個周末,她一大早就起床,買很多生活用品,提著,扛著,擠長途車,輾轉(zhuǎn)去看望。路遠,半路還要在路邊旅店住一宿再轉(zhuǎn)車,整整三年,獨自跋涉,風雨無阻。
齊豫的我行我素,毫不示弱,顯得強悍而堅忍,對于女人來說,這好似一把彎弓射大雕,雖箭頭如風,但風落處往往會是一首寂寞的挽歌。
私下覺得齊豫和三毛這兩個臺灣女人一定很相像,如同一根千年古藤上的枝蔓,盤根交錯,乘風沐雨,秋水一色。齊豫在沒有見到三毛之前,也一直是這么認為的。她說三毛肯定是大碗喝酒,大碗吃肉,潑辣豪爽之女人。
等齊豫見到了三毛,卻大吃一驚,甚至有些目瞪口呆,三毛和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樣,太不一樣了!她說三毛就像一個毫不涉世的小女孩,和別人說話時總是發(fā)出“是真的嗎”的嬌嗔。這在她看來非常不可思議。
連夜在網(wǎng)上找三毛生前的視頻和錄音資料,稀缺,但有。一段比較完整的演講,是說她如何用四十五公里的時速,沿著海邊開車去淡水,沿途遇見算命的,走路的、在沙灘上穿高跟鞋的等等一路的景致和感想,看似閑聊,但仍然組織布局得散文一般,清新而歷練,如同她發(fā)表的那些文字。
但第一次聽她說話,還是被雷到了,她的聲音居然嬌羞甜美,如同古代城堡里的白雪公主。半夜三更,聽著童話一般的三毛的鶯聲燕語,其恐怖程度如同撞鬼。
開始一直不知道該怎么形容三毛的聲音,直到另一個更年輕的臺灣女人出現(xiàn),她就是大美人林志玲。一九九八年因參演張國榮的MV《Everybody》而出道。雖然演技一般,但她的眉眼加上那種從娘胎里帶出來,別人學不會的動靜兒,在一段時間所向披靡,成為社會諸公的大眾情人。
但我聽她如此費勁兒說話,覺得累,替她難受了好幾天。記得當時有一個挺潮的男孩很不屑我痛苦的心情,義正言辭地告訴我,她的聲音就是這樣的,被叫做“"娃娃音”,這個小男孩還是個少年,但似乎也很喜歡成年女人發(fā)出這種嬌滴滴的聲音。
我妹……
環(huán)顧四周,能發(fā)出林志玲那種聲音的女人其實不多,高山流水,曲高和寡,難尋知音,花容月貌和天生麗質(zhì)是喧騰的,但阻擋千山萬水、茫茫人海的墨鏡是寂寞的,雖是冰糖心兒的,不苦,但是挺冤。
三毛的聲音有點這個意思,但又不大相同。
想起一位女友,快四十了尚未婚嫁,就在大家?guī)捉^望的時候,突然一日傳來婚訊,未婚夫小她八歲,可算高富帥,據(jù)說是在卡拉OK聽見她唱歌時狂熱愛上的。女友唱歌其實跑調(diào),但嗓音細嫩,旁若無人,一張嘴就高一聲低一聲,如同小鳥啾啾鳴叫,也蠻好聽。那次,女友心情不好,朋友們遷就她做“霸”,她就一首接一首哼唧,據(jù)說未婚夫當時混在人群里閉著眼睛聆聽,一聽完睜開眼就向她求婚,眾人先大驚,然后大喜,爭先恐后替她允諾。但家里人怕這天上掉下的寶哥哥“沖動是魔鬼”,萬一酒醒了不認賬,便忐忑著打聽理由。
高富帥蹦出幾個字:家里不悶,熱鬧。
看來這廝對婚姻有過比較透徹的了解,人會老,但聲音不會老。好些女主持人、女配音演員七老八十了,雖然雞皮疙瘩,但說起話來仍然脆生生的,仲夏夜里系的鈴鐺一般。想象在一個垂暮家庭里,始終有一個年輕性感的聲音,像燕子一樣飛落在窗戶、飯桌、墻角、屋檐,發(fā)梢,指尖,如同青春歲月還在舞臺上一遍一遍地精彩上演。
還有一閨蜜,和丈夫冷戰(zhàn)數(shù)月,最終丟盔卸甲,落荒而逃。這閨蜜是女人中的極品,長相好,身材好,烹飪好,縫紉好,性格好,脾氣好,被我們稱為三百年才出一個的老婆教主。塵土硝煙中,她淚眼婆娑,想不通他為什么會恩斷義絕?使她攜手處,今誰在?春去也。有仗義執(zhí)言者跑去責問那負心的男人,那男人嘆了一口氣:太靜。
看來男人也怕寂寞。唐朝皇帝喜歡楊玉環(huán),喜歡嬌滴滴的楊玉環(huán)穿著露大胸的衣服黏在他身邊,其實那是長安悶熱,華清池淺,洗不了暑氣,貴妃熱得想乘機跟出門風涼而已。漢朝王昭君出塞,天寒地凍,冷得受不了,只好戴羊皮帽,穿棉坎肩,裹貍毛大氅,肚子里還塞熱水袋,整個一密不透風,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組織一幫人,赤裸著背和肚皮舉行歡迎舞會,一邊跳騎馬舞一邊愛的承諾:來我們這兒,你絕不會感覺孤單?!都t樓夢》里的林黛玉和薛寶釵,都說豐腴的薛比裊娜的林更性感,還戴著寫有婚姻密碼的金鎖,但賈寶玉卻覺得,能和伶牙俐齒的林妹妹窩在一張床上,交流耗子洞嫁女等微信微博QQ更幸福。
如果按聲音歸類,三毛也是“娃娃音”,而且三毛在早,怎么說也算是林志玲的師姐。林志玲聲音中的嗲和誘惑,在三毛的聲音中也是找得到的,林志玲喉嚨里表達出的那種嫵媚的意味三毛也完全具備的,但三毛的才華顛覆了她的另一個人生;同樣,她的痛苦編織了她的另一個年華,那些許許多多靈魂的種子只能在另一個角落悄悄發(fā)芽。在她獨自浪跡的路上,沒有停留,沒有回頭,她從來不是誰的夢中情人,她只是荷西手掌心里的女神。驀然回首,她的愛是褪色的,是遠去的,是痛楚的。
所以她的聲音如同一個小女孩坐在故鄉(xiāng)茅屋天井里的夢話和自言自語,她雖然飄泊過全世界,但她的內(nèi)心從來沒有降落過,從來沒有邁出過她生命的城堡以外。她一直安靜地呆在里面,固守著她前世的靈魂,像童話里的公主,穿著粉色的紗裙,等待著一場生生世世的約會,等待著有一個英俊的王子對她說:我來了,我是你的天使。
可以說:她的愛,一直是寂寞的。
其實,無論愛與不愛,所有人都曾經(jīng)寂寞,只不過歲月如梭,有的人記住了,有的人忘記了。
元曲《南呂》干荷葉:干荷葉,色蒼蒼,老柄風搖晃。減了清香,越添黃。都因昨夜一場雪,寂寞秋江上。
古人很有見地,早就領悟了寂寞是萬物的狂歡,是生命的過程。三五十個字就寫透徹了。
楊貴妃死后的一個中秋,孤獨寂寞的唐明皇在夢里去了一趟月宮,他看見,月亮像鏡子一樣透亮,廣寒宮富麗堂皇,桂花樹美麗婆娑,高雅的音樂低回縈繞,嫦娥幸福地坐在那里慶賀自己的佳節(jié),心里十分滿足,覺得這樣的日子快活極了。還有辛棄疾,在一首詞中直接邀請嫦娥一同外出旅游,問她要不要一道乘風好去,直下看山河。
看來嫦娥的寂寞,已成絕唱。自古天地間的滄海桑田,都是千萬年等一回的綻放。而天與地,愛與恨,必經(jīng)萬世寂寞,才能換來日月榮光。
當一切都已過去,寂寞將會被忘記。幾千年的坎坷,都化作了在暮色中盛開的野百合。
在這個美麗的剎那,在碧海青天中獨自混了幾千年的嫦娥,仍然人面如花紅,嫣然眉黛橫,著羅裙,戴玉簪,紅袖銷魂,晃動起來,搖搖擺擺,風清,云淡。
而且——正好長發(fā)及腰,
網(wǎng)上有帖:這是男人最喜迎娶女人的時刻……
笑臉笑臉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