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陳維崧、冒襄詩文集中《銅雀瓦賦》之著作權(quán)辨

      2014-11-14 20:32:29李金松
      中國韻文學(xué)刊 2014年1期
      關(guān)鍵詞:文集

      李金松

      (河南大學(xué) 文學(xué)院,河南 開封 475001)

      陳維崧(1625—1682)是清初著名的詞家、駢文家。他的駢文被認(rèn)為是“哀艷流逸,每于敘懷傷往,俯仰頓挫,愴有余情,庾開府來一人而已。”在中國駢文史與文學(xué)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他的駢體文集中,有一篇《銅雀瓦賦》,篇幅不長,才32句166字。而與他同時的冒襄(1611—1793)的《巢民詩文集》中,也有一篇同題賦作,除了比前者多15句76字、賦末二句有4字異文外,其余的文字則完全相同。這不僅令人心生疑問:《銅雀瓦賦》的作者到底是誰?或者說誰應(yīng)當(dāng)是這篇賦作著作權(quán)的擁有者?為解決這一問題,現(xiàn)將這兩篇同題、且文字基本相同的賦作全文移錄如下,以便進(jìn)行討論、甄別其作者或者說其著作權(quán)到底屬誰。

      陳維崧儷體文集卷一的《銅雀瓦賦》的全文是:

      銅雀瓦賦

      魏帳未懸,鄴臺初筑,復(fù)道袤延,綺窗交屬。雕甍繡棟,矗十里之妝樓;金埒銅溝,響六宮之脂盝。庭棲比翼之禽,戶種相思之木。馺娑前殿,遜彼清陰。柏梁舊寢,嗤其局蹙。無何而墓田渺渺,風(fēng)雨離離。泣三千之粉黛,傷二八之蛾眉。雖有彈棋愛子,

      傅粉佳兒,分香妙伎,賣履妖姬,與夫楊林之羅襪,西陵之玉肌,無不煙消灰滅,矢激星移,何暇問黃初之軼事,銅雀之荒基也哉?春草黃復(fù)綠,漳流去不還。只有千年遺瓦在,曾向高臺覆玉顏。

      而冒襄《巢民詩文集》文集卷一的《銅雀瓦賦》全文則是:

      銅雀瓦賦

      魏帳未懸,鄴臺初筑。復(fù)道袤延,綺窗交屬。雕甍繡棟,矗十里之籹樓;金埓銅溝,響六宮之脂盝。庭棲比翼之禽,戶種相思之木。馺娑前殿,遜此清陰。柏梁舊寢,嗤其局蹙。無何而墓田渺渺,風(fēng)雨離離。泣三千之粉黛,傷二八之蛾眉。雖有彈碁愛子,傅粉佳兒,分香妙伎,賣履妖姬,與夫楊林之羅襪,西陵之玉肌,無不煙銷滅,矢激星移。何暇問黃初之軼事,銅雀之荒基也哉?乃有遺瓦,如舟繡菭似,錯德儷泓,聲諧松壑,醉素留草圣之墨痕,顛米鐫秘書之寶閣。光澤瑩膩,古灝磅礴,見之三十九年以前,憮焉千四百載如昨。唐宋文房,此為鼻祖;西京玉質(zhì),還其大樸。已焉哉。春草黃復(fù)綠,漳流去不還。只有土花留碧在,曾向高臺覆玉顏。兩相比較,后者比前者多了“乃有遺瓦,如舟繡菭似,錯德儷泓,聲諧松壑,醉素留草圣之墨痕,顛米鐫秘書之寶閣。光澤瑩膩,古灝磅礴,見之三十九年以前,憮焉千四百載如昨。唐宋文房,此為鼻祖;西京玉質(zhì),還其大樸。已焉哉”這15句76字,且“千年遺瓦”作“土花留碧”。盡管后者比前者多了15句76字,賦末二句有4字異文,但這分載在不同作者別集中、且文字基本相同的同題賦作的作者只能是一人,而不可能是兩人。也就是說,《銅雀瓦賦》的作者或者是陳維崧,或者是冒襄,二者必居其一。

      早于陳、冒二人的三百年前的元末明初,被視為“文妖”的楊維楨(1296—1370)也有一篇《銅雀瓦賦》,此賦乃因見友人所得銅雀瓦而作,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主客問答體,以陶唐甄(銅雀瓦之化名。瓦為陶屬,唐甄,則近于銅之切音)與楮先生兩者之間的問答結(jié)構(gòu)全篇,此賦全文如下:

      銅雀瓦賦有序元·楊維楨

      金華劉仲車得是瓦于里甿,體半存且廢,復(fù)完以膠漆。背有銅臺字,左右篆銘,有涪翁記云:“艾城王文叔為洺川守,得此于深水,允謂古匪謬?!惫视铻橘x之。

      客有陶唐氏甄名,來自鄴下,與會稽楮先生論交。先生曰:“子辭髙而卑,去合而分,偃傲雨露,譤避風(fēng)云,將涵泳圣涯,嚌嚅道真。其出處得失之大,故亦可得而聞乎?”甄曰:“唯唯。惟漢建安大將軍操,挾天子威,芟夷羣盜,瞻彼雒京,宮室咸燒。睠茲鄴土,新厥層構(gòu),殆將追始志于譙東,談詩書而訓(xùn)甲胄也。予泥涂之人,稼穡是利。大鈞有造,適用于器,以為太柔則坯,太剛則甈。和我以丹鉛,濟(jì)我以火齊。不剝脫,不砥礪,而出我于成剬。繇是躡云梯,登金雀,翼觚棱,以特峙軼埃(土盍)之混濁,與燕黃金以爭髙。吾之承魏恩者,亦不薄矣。”先生愀然曰:“與枉而摶,寧直而蟠。蹈海絶秦,耕野傲燕,彼臥龍所不事,石羯所不為,非許月旦所評之奸乎?子不登明堂,上靈臺,則已而何立鼎峙乎中州?冐九錫于其間,凌霄漢其若此,故不如監(jiān)門而抱關(guān)。”甄曰:“馬既負(fù)乗,雀亦告災(zāi)。嗟我鴛侶,碎礫飛灰。有幸不幸,璜沉璧埋。解予逃難,謾何取材?陵遷谷易,甘遯不諧。越八百其厯,而起我于深水之涯。太守拾遺,如獲渭潭;太史審象,如見傅巖。青黃溝斷,律呂爨焦。千年瓦礫,一日瓊瑤。陶弘通譜,撲滿絶交。歙眉包羞,端眼獻(xiàn)嘲。直筆如杠,斂鍔淬铓。然所藏咳唾成章,誅奸不死,發(fā)德彌光,非吾斯文之一大昌乎?”先生啞爾曰:“大節(jié)一折,萬事瓦裂。云斬其佞,蘇泣其別。吾子既創(chuàng)髙危,宜悟明哲。毀身削名,埋照食渫,又何聘幾席之貴,資筆削之直,老忠義之研磨,將何辭于孟德?子殆為銅臺之罪案。于顙獨(dú)無泚而面獨(dú)無墨乎?”甄色如土,不敢作聲??壑畯?fù)鳴,曰:“甄實(shí)頑鈍,未周規(guī)矩。多壽斯累,懷璧而賈。閱西陵之傳舍,僅四紀(jì)而弗有;舍金華之仙伯,復(fù)流落乎誰手?忽暗投乎渠,儂孰為甋而為玖?分甘與破甑同棄,而老(爽瓦)同朽;投膠漆以自堅,又為夘金氏之友也。”先生蹵然曰:“汝補(bǔ)漏于一方,孰與同文于天下也?賣恥于故國,孰與尸解于九土也;取吊于騷人,孰與忘言于老圃也?義士絶餐,孰回西山?故侯不名,孰奪東陵?為子計者,野雞拔尾,林鹿閟聲,又何起缺足于半土,志折脅于客卿?魏既失之而弗能有,黃既得之而弗能留。自謂求田而問舍,又崛強(qiáng)而依劉?徒知三獻(xiàn)以為寶,未知一毀而解仇者歟?已矣乎!器以名而累形兮,名以盜而亂實(shí)。非夫人之具眼兮,孰封黥而謝躄?豈擲地而金聲兮,猶未忘于瓦礫?削欵識與瘞文兮,庶還初而返質(zhì)?!闭缒塑B然而起,退而徼中書先生之纂。

      (《歷代賦匯》卷一百七)

      在文學(xué)史上,臨摹、仿效前人辭賦名作的篇什層見錯出。西漢枚乘《七發(fā)》問世之后,仿效之作在后世層出不窮,如傅毅《七激》、崔骃《七依》、張衡《七辯》以及曹植的《七啟》等。分載于陳維崧與冒辟疆別集中的《銅雀瓦賦》是不是對楊維楨《銅雀瓦賦》的效仿呢?只要將上述陳、冒二人別集中的《銅雀瓦賦》與楊維楨的同題賦稍作比較,顯然可以看出,前者絕非對后者的臨摹、仿效,而是屬于緣事而賦,是賦作者個人的有感而發(fā)。

      那么,陳維崧與冒辟疆二人到底是誰有感而作此賦呢?其實(shí),收錄在冒辟疆別集里的《銅雀瓦賦》所多出的文字“見之三十九年以前,憮焉千四百載如昨”這一句,倒透露了作者的信息,即此賦的作者在三十九年前曾見到了銅雀瓦。而此賦的創(chuàng)作,顯然是作者再次見到了銅雀瓦而引發(fā)的。但是,再次見到銅雀瓦,陳維崧的可能性則大于冒辟疆。這是因?yàn)?明亡后,冒辟疆一直隱居家鄉(xiāng),足跡不出三吳之地。而陳維崧自康熙七年(1668)季冬離京南下,取道河北,游幕于中原,至十二年(1673)始挈家歸里定居。在漂泊中原五年的歲月里,陳維崧兩度途經(jīng)鄴下。第一次是康熙七年的季冬?!跺攘暝~全集》卷十七《念奴嬌·鄴中懷古》:

      滏陽南去,望鄴城一帶,逼人愁思。記得群雄爭割據(jù),健者曹家吉利。公子彩毫,佳人繡瓦,快意當(dāng)如是。漳河嗚咽,至今猶染紅淚。 猶憶秋夏讀書,春冬射獵,泥水譙南地轉(zhuǎn)眼寒,煙縈戰(zhàn)壘。耿耿還留霸氣。賀六渾來,韓擒虎去,苑樹都如薺。論人成敗,世間何限余子?

      同卷又《鄴城感懷,寄緯云弟都下》:

      漳河南下,被浪花打散。鄴宮遺事,總是英雄兒女恨,釀就千年霸氣。馮淑妃來,慕容廆去,誰問他曹魏?銅臺繡瓦,至今換作殘壘。 白頭來到中原,吳鉤醉舞,不耐濤聲沸。春雁成行都北往謂緯云、子萬,只剩離鴻一對。一滯吳關(guān)謂半雪,一留趙郡自謂也,夜冷那能睡?闌干拍遍,凄然長念阿緯?!逗窃娂肪砣拔焐辍薄额}鄴下聞琴亭,和壁間周伯衡觀察韻》:

      人傳鄴下有郵亭,拊掌亭前韻可聽。

      我到寒禽方軋軋,響來粉壁果泠泠。

      伎帷繁奏疑銅雀,朔客哀絲類洞庭。

      郭索此宵彈不盡,亂山重迭涌秋屏。

      陳維崧的這些詩詞,雖是抒懷,但同時也是紀(jì)行,敘述了他在康熙七年游歷鄴城的行實(shí)。而陳維崧第二次行經(jīng)鄴下,是在康熙十年(1771)四月。在《湖海樓全集》中,有諸多篇什紀(jì)其事。如卷五《鄴臺懷古》八首其一:

      姊歸啼歇野花殷,惆悵春還我未還。

      四月青陰連鄴下,千秋陳跡滿人間。

      繚垣鏁澀防鄉(xiāng)夢,隔寺鐘來攪客閑。

      絕憶故園梅雨后,鮆魚初賤竹新斑。

      其二:

      當(dāng)涂家世大長秋,漢室河山指顧收。

      霸府三臺夸割據(jù),名藩八斗擅風(fēng)流。

      盡陶趙魏又曹魏成鴛瓦,別情姮娥直綺樓。

      鏤枕空貽羅襪冷,漳河冉冉不勝愁。

      其三懷石趙,其四懷高齊等,同卷另有《鄴下寄紀(jì)伯紫》等。據(jù)周絢隆先生考證,陳維崧《湖海樓全集》中的《銅雀瓦賦》當(dāng)是此次游歷鄴下所作,因?yàn)橘x中所云“春草黃復(fù)綠,漳流去不還”,正好與《鄴臺懷古》其一“四月青陰連鄴下”所寫相合從生平行實(shí)來看,陳維崧有游歷鄴下、行經(jīng)銅雀臺遺址的經(jīng)歷,而冒辟疆則沒有。所以,《銅雀瓦賦》只能是有游經(jīng)鄴下的陳維崧所作,而不是無游歷鄴下的冒辟疆所作。

      而且,在陳維崧的《湖海樓全集》中,銅雀瓦或銅雀繡瓦作為一個文學(xué)意象,多次出現(xiàn)。如前舉陳維崧《鄴城感懷,寄緯云弟都下》詞中之“誰問他曹魏?銅臺繡瓦,至今換作殘壘”句,《鄴臺懷古》其二之“盡陶趙魏成鴛瓦”(暗含銅雀瓦之義)句。再如以下的篇什:

      贈表兄萬大士 舊臨漳令

      少日情親,兩家中表,羊車競戲階前。雕蟲薄技,里塾又隨肩。彈指渭陽凋謝,烏衣巷蔓草平田。誰能料,童時伴侶,相對兩華顛。 中年拋艾綬,柴門罨畫,三徑蕭然。憶相州鄴下,宦跡流傳。購得銅臺繡瓦,歸吟寫、夜雨朝煙。殘生事,酒鎗棋局,此外總由天。

      (《湖海樓詞》卷十三)

      陸放翁硯歌為畢載積使君賦

      畢公古硯硯最奇,相傳南宋年間物。塵黮苔斑款識無,“心太平庵”字髣髴。硯背有“心太平庵”四字。陸放翁庵名心太平。瘦如碧珪出禹陵,瑩如寶刀來突厥??嘣忾K削只簡傲,便委泥沙還強(qiáng)倔。此硯昔沒于水,罟師以網(wǎng)出之。江頭風(fēng)雪欺醉漁,漁翁拍手來捕魚。無何網(wǎng)重舉不得,挽起卻是紅硨磲。漁翁見此心躊躇,流涎曲車何計沽?正遇項(xiàng)大夫,贈爾黃金蚨,公然咤付平頭奴。秋風(fēng)秋雨經(jīng)江國,閑臥官衙論胸臆。自是男兒一片心,持硯贈公惜不得。我公笑向庵名指,猶憶劍南陸老子。當(dāng)時此老最不凡,劇于駿馬脫轡銜。巴煙棧雨一千里,夜獵雪壓干紅衫。文彩風(fēng)流偏健舉,蕭騷老鬢奈何許?蜀國弦悲憶酒徒,竹郎廟冷思倡女。即今人去幾百年,硯亦飄零走道邊。銅盤去渭還流淚,石闕銜悲也可憐。我時末座聞公語,謂公吊古公無苦。世間一物必有神,古來萬事豈無主?君不見銅雀瓦年年屹立高臺下,少被曹家女伎憎,老愁鄴下官軍打。硯乎硯乎何太樂!前遇陸游今畢卓。 (《湖海樓詩集》卷一)

      雪后贈張爾成先生

      千門梅蕊晴春動,一夜瓊葩玉戲佳。天上張星原列宿,人間樞府本崇階。清河第宅雕鞍盛,韋曲門庭畫戟排。八月銀河供汗漫,千秋金鏡待磨揩。華文入直蓮為炬,峻秩分籓玉作牌。繡幰一探銅雀瓦,珠珂仍響濯龍街。班齊簪笏千官肅,調(diào)葉笙簧二氣諧。玉立朝端推領(lǐng)袖,風(fēng)生閭右懾椎埋。還因吏散呼香茗,每喜朋來選菜鮭。白月半廊浮白墮,青春三徑踏青鞋。公緣桑梓情偏愜,我困泥途句類俳。門下況承棲小季,花時只擬過高齋。欣逢揆覽星文燦,喜值懸弧鳥韻喈。是曰赤麟方獻(xiàn)賦,是日初八,令嗣子俶方入禮闈。公家玉燕早投懷。蟠桃正熟瑤池島,紅杏旋開御水涯。寄語善題鸚鵡客,來宵重醉鳳凰釵。

      (《湖海樓詩集》卷六)

      銅雀瓦或銅雀繡瓦作為一個文學(xué)意象在以上所舉陳維崧的詩詞中反復(fù)出現(xiàn),可以印證《銅雀瓦賦》的作者實(shí)為陳維崧,而不是冒辟疆。相反,在冒辟疆的《巢民詩文集》中,除了《銅雀瓦賦》外,沒有別的詩文提到銅雀瓦或銅雀繡瓦,這也可以反證冒辟疆不是《銅雀瓦賦》的作者。

      然而,令人疑惑的是:冒辟疆的《巢民詩文集》中,為何載收沒有署陳維崧之名而實(shí)為他所作的《銅雀瓦賦》呢?要想解釋清楚這一事實(shí),有必要弄清楚陳、冒二人之關(guān)系。冒辟疆與陳維崧的父親陳貞慧同為明末四公子(另兩人為方以智、侯方域)中人,算是陳維崧的父執(zhí)、世交。陳維崧在父親去世之后,曾自順治十五年(1658)至康熙四年(1665)在冒辟疆寄居8年,陳、冒二人關(guān)系極為密契。而在康熙十七年(1678)被舉薦博學(xué)鴻詞赴京師應(yīng)試之前,陳維崧自昆山徐乾學(xué)的憺園前往蘇州,拜別因家難移居在蘇州的冒辟疆。雖然對這次拜會的具體情形我們無法了解,但在這次拜會過程中,陳維崧想必拿出自己所寫的一些頗為得意的作品請父執(zhí)冒辟疆品評,而《銅雀瓦賦》當(dāng)是其中之一。由于此賦緬懷曹魏歷史,意蘊(yùn)豐盈,感慨深沉,自然會受到冒辟疆的喜愛;而全篇不過240來字(即留存于冒氏集中的《銅雀瓦賦》),過錄極易。因此,冒辟疆過錄了陳維崧的《銅雀瓦賦》,以便隨時誦讀、賞鑒。而冒辟疆的子孫在編次冒氏文集時,未曾細(xì)考,將冒氏所過錄的陳維崧的《銅雀瓦賦》誤為冒氏之作,因而冒氏的《巢民文集》中便載有未署陳維崧名的《銅雀瓦賦》了。雖然冒氏子孫在編次《巢民文集》時系此賦于康熙丙午(1666),但上述所作的考辨已充分地證明,陳維崧為此賦的唯一作者可以說是確鑿無疑的。

      需要繼續(xù)探討的是,陳維崧的儷體文集卷一中的《銅雀瓦賦》為何比冒襄《巢民文集》卷一中的《銅雀瓦賦》少了15句76字、且末2句有4字異文呢?只要比較分載在二人文集中的《銅雀瓦賦》,即可見出,陳維崧儷體文集中的《銅雀瓦賦》雖然是文字簡潔、文氣貫通,但全篇主要是抒寫銅雀臺,僅僅最后兩句“只有千年遺瓦在,曾向高臺覆玉顏”才涉及到銅雀瓦,算是畫龍點(diǎn)睛。而冒辟疆《巢民文集》卷一中的《銅雀瓦賦》雖然文字稍顯蕪雜、冗繁,但所多出的15句76字“乃有遺瓦,如舟繡菭似,錯德儷泓,聲諧松壑,醉素留草圣之墨痕,顛米鐫秘書之寶閣。光澤瑩膩,古灝磅礴,見之三十九年以前,憮焉千四百載如昨。唐宋文房,此為鼻祖;西京玉質(zhì),還其大樸。已焉哉”,敷寫的正是銅雀瓦。而載在陳維崧儷體文中的《銅雀瓦賦》之所以比收錄在冒襄《巢民文集》卷一中少了15句76字,毫無疑問,是因?yàn)殛惥S崧刪改而至。而經(jīng)過刪改,陳維崧儷體文中的《銅雀瓦賦》在結(jié)構(gòu)上更為緊湊、貫通,而且在意蘊(yùn)上也更為警策。換言之,載入冒襄《巢民文集》卷一中的《銅雀瓦賦》是陳維崧的原作,而陳維崧儷體文中的《銅雀瓦賦》則是修改后的定稿。

      [1](清)徐乾學(xué).陳檢討維崧墓志銘[A].陳維崧著.陳振鵬標(biāo)點(diǎn).李學(xué)穎校補(bǔ).陳維崧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周絢隆.陳維崧年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歡
      文集
      韋力教育文集
      《熊鐵基文集》出版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天一閣藏六種明初文集序錄
      天一閣文叢(2019年0期)2019-11-25 01:32:20
      《郭漢城文集》簡介
      西夏文《三代相照文集》述略
      天一閣藏二十種元人文集序錄
      天一閣文叢(2018年0期)2018-11-29 07:48:54
      《敦煌愿文集》之《兒郎偉》再校補(bǔ)
      陳至立教育文集
      民主與科學(xué)文集
      台山市| 河北区| 合川市| 阿拉善左旗| 左云县| 南昌县| 宁德市| 蛟河市| 金乡县| 新河县| 确山县| 吴桥县| 隆化县| 宁城县| 兰州市| 郧西县| 绥芬河市| 大安市| 贵定县| 孝昌县| 永春县| 克东县| 新河县| 福建省| 偏关县| 新龙县| 汶川县| 厦门市| 循化| 辽宁省| 阿瓦提县| 浪卡子县| 九台市| 湘潭市| 葫芦岛市| 茌平县| 延寿县| 门源| 娄底市| 九寨沟县| 和林格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