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繼成+徐通+邵文君
[摘要] 目的 研究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PVP)和經(jīng)皮球囊擴張椎體后凸成形術(PKP)治療老年脊柱壓縮性骨折的效果。 方法 選取本院2010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老年脊柱壓縮性骨折患者7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觀察組35例,采用PVP,對照組35例,采用PKP。觀察兩組術后12周及1年的治療情況。 結果 觀察組顯效17例,有效1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1.4%,對照組顯效18例,有效13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88.6%,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12周及1年,兩組VAS評分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0.05),兩組BI評分較治療前顯著升高(P<0.05),兩組VAS評分及B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前及術后患椎前緣高度及Cobb角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術前及術后患椎前緣高度及Cobb角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12周及1年,兩組患椎前緣高度及Cobb角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結論 PVP和PKP治療老年壓縮性骨折患者均可恢復患者的日常生活,明顯減輕疼痛,且PKP在糾正椎體后凸畸形及患椎前緣高度的療效更為顯著。
[關鍵詞] 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經(jīng)皮球囊擴張椎體后凸成形術;脊柱骨折
[中圖分類號] R68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10(a)-0032-03
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經(jīng)皮球囊擴張椎體后凸成形術(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治療老年人脊柱壓縮性骨折的常用臨床手段,由于其手術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好及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1]。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本院收治的老年壓縮性骨折10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觀察不同方法的治療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0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老年壓縮性骨折70例患者,觀察組35例,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齡59~81歲,平均(69.85±4.89)歲,共有患椎42節(jié),其中胸椎22節(jié),腰椎20節(jié);對照組35例,其中男17例,女18例,年齡58~80歲,平均(68.48±5.19)歲,共有患椎40節(jié),其中胸椎20節(jié),腰椎20節(jié)。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患椎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采用PVP:采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取俯臥位,在C型臂X線機透視下觀察患者正位及側位片定位患椎,計算進針角度與進針點;定位成功后常規(guī)消毒鋪單,透視下用穿刺針刺入皮膚經(jīng)過椎弓根刺入患椎,到達患椎前1/3,用注射器將調好的骨水泥注入患椎,等其在患椎內分布均勻后停止注射,待其凝固后取出穿刺針,將傷口按壓數(shù)分鐘。對照組采用PKP,手術準備及手術入路與觀察組相同,用穿刺針刺入患椎,之后用球囊將患椎撐起,再于透視下注入骨水泥,直到其在患椎內均勻分布停止注射,待其凝固后拔出穿刺針,按壓傷口數(shù)分鐘。兩組患者術后均得到相同的治療,手術第2天復查X線片及CT觀察骨水泥分布情況及有無外滲發(fā)生,積極鼓勵早期下床活動,于術后1周出院。
1.3 療效評價標準
療效判定:顯效為患椎基本恢復正常形態(tài),無疼痛不適,生理功能恢復;有效為患椎形態(tài)較治療前有改善,疼痛基本消失;無效為局部疼痛無改善,畸形無改變。所有患者于術后12周及1年復查X線片及CT,觀察并統(tǒng)計患者患椎前緣高度變化及Cobb角變化情況。VAS評分為目前臨床上廣泛應用的疼痛評定方法,總共為10分,0分為無痛,1~3分為輕度痛,4~6分為中度痛,7~10分為重度痛,根據(jù)患者疼痛程度進行規(guī)范化評分。BI指數(shù)是臨床上用來評定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常用方法,評定依據(jù)洗澡、吃飯、上下樓及穿衣等10項,其中<20分為極度功能缺陷,20~50分為嚴重功能缺陷,51~75分為中度功能缺陷,76~95分為輕度功能缺陷。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1.4%,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8.6%,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 兩組VAS評分及BI評分的比較
術后12周及1年,兩組VAS評分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0.05),兩組BI評分較治療前顯著升高(P<0.05),兩組VAS評分及B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2.3 兩組患椎前緣高度及Cobb角的比較
觀察組術前及術后患椎前緣高度及Cobb角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術前及術后患椎前緣高度及Cobb角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12周及1年,兩組患椎前緣高度及Cobb角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3)。
3 討論
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在老年患者比較常見,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加劇,該病的數(shù)量也在逐年升高[2]。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腰部頑固性疼痛,嚴重者可出現(xiàn)脊柱后凸畸形,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增加社會負擔[3]。傳統(tǒng)手術方法的手術時間長,創(chuàng)傷較大不適用于一般情況較差的患者[4],保守治療是以服止痛藥及臥床休息為主,但老年患者長期臥床容易并發(fā)肺部感染,甚至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嚴重并發(fā)癥,提高其致殘率和致死率[5]。PVP及PKP是目前臨床上新興的治療手段[6],由于這兩種方法手術創(chuàng)傷小,手術時間短,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點被廣泛應用于臨床[7]。PVP是直接將骨水泥注射入患椎內,起到加固作用,但對恢復椎體正常解剖位置無多大意義[8],PKP是先用球囊對患椎進行擴張,再向患椎內注入骨水泥,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患椎復位[9-10],且PVP不適用于有椎體塌陷的病例[11]。在臨床上PVP是一種更為經(jīng)濟,對患者身體負擔更小,且更為安全的手術,值得臨床推廣[12-13]。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1.4%,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8.6%,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12周及1年,兩組VAS評分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0.05),兩組BI評分較治療前顯著升高(P<0.05),說明兩種手術方法均能顯著緩解患者疼痛,恢復患者行動能力;兩組患者在治療后12周及1年組內及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種手術方法均有穩(wěn)定療效;觀察組患椎前緣高度及Cobb角在術前及術后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對照組比較有差異,說明PKP在對患椎復位和修復畸形上療效更顯著;術后12周及1年兩組患者患椎前緣高度及Cobb角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說明療效穩(wěn)定,沒有塌陷等情況發(fā)生。
PVP和PKP治療老年壓縮性骨折患者,均可使患者恢復日常生活,明顯減輕疼痛,且PKP在糾正椎體后凸畸形及患椎前緣高度的療效更為顯著,同時可降低骨水泥滲漏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 吳耀.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和經(jīng)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骨傷,2014,27(5):385-389.
[2] 黃剛.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與經(jīng)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30(12):2729-2732.
[3] 龐安琪.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或經(jīng)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62例[J].廣東醫(yī)學院學報,2014, 32(1):75-77.
[4] 吳浩源.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與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臨床療效比較[J].吉林醫(yī)學,2014,35(10):2106-2107.
[5] 鄒戟.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與經(jīng)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脊柱壓縮性骨折的臨床對比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4):5581-5582.
[6] 李軍,吳家昌,蔣勇,等.椎體成形術與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椎體壓縮性骨折療效的Meta分析[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4,22(8):696-700.
[7] 陳惠國.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中期療效及并發(fā)癥的臨床觀察[J].中國骨傷,2010,23(10):743-745.
[8] 石浪滔.經(jīng)皮球囊擴張椎體后凸成形術療效分析及技巧[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1,19(8):617-619.
[9] 張世民.球囊擴張經(jīng)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J].中國骨傷,2011,24(7):570-573.
[10] 余亞偉,吳大勇.經(jīng)皮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在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3,3(21):200-201.
[11] 孟純陽.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骨折[J].實用骨科雜志,2011,17(1):60.
[12] 徐治平,鄭昌坤,勘武生,等.經(jīng)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新鮮與陳舊性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對比研究[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3,21(12):1258-1260.
[13] 彭靖皎.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術后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3,3(18):138-139.
(收稿日期:2014-08-18 本文編輯:李亞聰)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1.4%,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8.6%,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12周及1年,兩組VAS評分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0.05),兩組BI評分較治療前顯著升高(P<0.05),說明兩種手術方法均能顯著緩解患者疼痛,恢復患者行動能力;兩組患者在治療后12周及1年組內及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種手術方法均有穩(wěn)定療效;觀察組患椎前緣高度及Cobb角在術前及術后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對照組比較有差異,說明PKP在對患椎復位和修復畸形上療效更顯著;術后12周及1年兩組患者患椎前緣高度及Cobb角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說明療效穩(wěn)定,沒有塌陷等情況發(fā)生。
PVP和PKP治療老年壓縮性骨折患者,均可使患者恢復日常生活,明顯減輕疼痛,且PKP在糾正椎體后凸畸形及患椎前緣高度的療效更為顯著,同時可降低骨水泥滲漏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 吳耀.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和經(jīng)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骨傷,2014,27(5):385-389.
[2] 黃剛.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與經(jīng)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30(12):2729-2732.
[3] 龐安琪.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或經(jīng)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62例[J].廣東醫(yī)學院學報,2014, 32(1):75-77.
[4] 吳浩源.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與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臨床療效比較[J].吉林醫(yī)學,2014,35(10):2106-2107.
[5] 鄒戟.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與經(jīng)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脊柱壓縮性骨折的臨床對比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4):5581-5582.
[6] 李軍,吳家昌,蔣勇,等.椎體成形術與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椎體壓縮性骨折療效的Meta分析[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4,22(8):696-700.
[7] 陳惠國.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中期療效及并發(fā)癥的臨床觀察[J].中國骨傷,2010,23(10):743-745.
[8] 石浪滔.經(jīng)皮球囊擴張椎體后凸成形術療效分析及技巧[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1,19(8):617-619.
[9] 張世民.球囊擴張經(jīng)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J].中國骨傷,2011,24(7):570-573.
[10] 余亞偉,吳大勇.經(jīng)皮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在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3,3(21):200-201.
[11] 孟純陽.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骨折[J].實用骨科雜志,2011,17(1):60.
[12] 徐治平,鄭昌坤,勘武生,等.經(jīng)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新鮮與陳舊性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對比研究[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3,21(12):1258-1260.
[13] 彭靖皎.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術后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3,3(18):138-139.
(收稿日期:2014-08-18 本文編輯:李亞聰)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1.4%,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8.6%,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12周及1年,兩組VAS評分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0.05),兩組BI評分較治療前顯著升高(P<0.05),說明兩種手術方法均能顯著緩解患者疼痛,恢復患者行動能力;兩組患者在治療后12周及1年組內及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種手術方法均有穩(wěn)定療效;觀察組患椎前緣高度及Cobb角在術前及術后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對照組比較有差異,說明PKP在對患椎復位和修復畸形上療效更顯著;術后12周及1年兩組患者患椎前緣高度及Cobb角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說明療效穩(wěn)定,沒有塌陷等情況發(fā)生。
PVP和PKP治療老年壓縮性骨折患者,均可使患者恢復日常生活,明顯減輕疼痛,且PKP在糾正椎體后凸畸形及患椎前緣高度的療效更為顯著,同時可降低骨水泥滲漏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 吳耀.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和經(jīng)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骨傷,2014,27(5):385-389.
[2] 黃剛.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與經(jīng)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30(12):2729-2732.
[3] 龐安琪.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或經(jīng)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62例[J].廣東醫(yī)學院學報,2014, 32(1):75-77.
[4] 吳浩源.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與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臨床療效比較[J].吉林醫(yī)學,2014,35(10):2106-2107.
[5] 鄒戟.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與經(jīng)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脊柱壓縮性骨折的臨床對比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4):5581-5582.
[6] 李軍,吳家昌,蔣勇,等.椎體成形術與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椎體壓縮性骨折療效的Meta分析[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4,22(8):696-700.
[7] 陳惠國.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中期療效及并發(fā)癥的臨床觀察[J].中國骨傷,2010,23(10):743-745.
[8] 石浪滔.經(jīng)皮球囊擴張椎體后凸成形術療效分析及技巧[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1,19(8):617-619.
[9] 張世民.球囊擴張經(jīng)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J].中國骨傷,2011,24(7):570-573.
[10] 余亞偉,吳大勇.經(jīng)皮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在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3,3(21):200-201.
[11] 孟純陽.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骨折[J].實用骨科雜志,2011,17(1):60.
[12] 徐治平,鄭昌坤,勘武生,等.經(jīng)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新鮮與陳舊性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對比研究[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3,21(12):1258-1260.
[13] 彭靖皎.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術后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3,3(18):138-139.
(收稿日期:2014-08-18 本文編輯:李亞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