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有
作為黨中央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從1978年到1990年,鄧小平曾先后6次來到遼寧,為遼寧的發(fā)展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1978年的遼寧之行:必須發(fā)展生產(chǎn)力
1978年,是一個特別的年份。在這一年,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即將召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歷史性轉折正在到來,經(jīng)歷了陣痛的中國正大步走向歷史新時期的起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一步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指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鄧小平理論正在奠基。在這個重要時刻,鄧小平來到了遼寧。
9月13日,訪朝歸來的中國黨政代表團專列途經(jīng)丹東和本溪,鄧小平在丹東車站和本溪車站作短暫停留,接見了丹東、本溪黨政軍的負責同志及本溪鋼鐵公司和本溪礦務局負責人,并發(fā)表了簡短講話。在談到本溪、本鋼的發(fā)展時,鄧小平說:“現(xiàn)在要同國外的水平相比,我們在許多方面,還是比較落后的?!薄艾F(xiàn)在就是要好好向世界先進經(jīng)驗學習,不然,總是跟在人家后面爬行?!薄霸趪鴥?nèi)你們搞得不錯,但在國際上與發(fā)達國家相比,你們還是落后的?!薄澳銈儽鞠?、本鋼企業(yè)的潛力很大。不僅你們這里潛力大,全國各個地方的大大小小的企業(yè),各個方面的潛力都很大。要挖掘潛力,改變落后面貌。你們要到發(fā)達國家去看看,看看人家是怎么搞的。長期把自己鎖在本鄉(xiāng)本土,不了解外界,不與外界交往,閉關自守,只能把我們國家搞得貧窮落后,愚昧無知?!?/p>
9月14日至16日,鄧小平先后到大慶、哈爾濱、長春等地視察。9月16日晚,抵達沈陽。
9月17日上午,鄧小平在中共遼寧省委會議室聽取了省委常委曾紹山、任仲夷、胡亦民等人的匯報。他指出:全黨全國范圍的問題,昨天在長春概括地講了一下。中心講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不恢復毛主席樹立的實事求是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四個現(xiàn)代化沒有希望。我們要根據(jù)現(xiàn)在的國際國內(nèi)條件,敢于思考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千萬不要搞“禁區(qū)”?!敖麉^(qū)”的害處是使人們思想僵化,不根據(jù)自己的條件考慮問題。一個公社有自己的條件,有自己的情況,一個大隊有自己的條件,有自己的情況。有一般,也有特殊,重要的是要根據(jù)自己的特殊情況考慮問題。東北三省情況大體相同,但也都有不同。你們遼寧省幾個地區(qū)、幾個市。每一個都有不同。鞍鋼改造以后,必須是按照經(jīng)濟規(guī)律來管理。市政府是不是要考慮變成為它服務。馬克思主義認為,歸根到底要發(fā)展生產(chǎn)力。我們太窮了,太落后了,老實說對不起^民。我們現(xiàn)在必須發(fā)展生產(chǎn)力,改善人民生活條件。一個是實事求是,一個是怎樣高舉,一個是怎樣發(fā)展生產(chǎn)力。我們的思想開始活躍,現(xiàn)在只能說革,也要給他這個權。所謂考核,第一就是考核這個問題。凡是能夠這樣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肯定會大有好處,當然也會出現(xiàn)瞎指揮。但總的來說會好一些。這是全國性的問題,是政治問題,也是思想問題,也是實際問題。
針對遼寧工業(yè)腿長、農(nóng)業(yè)腿短的情況,鄧小平指出:農(nóng)業(yè)要現(xiàn)代化,才能適應工業(yè)的現(xiàn)代化。工業(yè)越發(fā)達,越要把農(nóng)業(yè)放到第一位。這就要求工業(yè)支援農(nóng)業(yè)。工業(yè)支援農(nóng)業(yè)要具體化。所謂農(nóng)業(yè)走工業(yè)化道路,就是本身要搞很多新的行業(yè)。
在談到要完整準確地掌握和運用毛澤東思想體系,不能孤立地摘引毛澤東的話時,鄧小平指出:這一句,那一句,有些還是假的。即使是真的,還應看是在什么條件、什么時間、什么地點講的,隨便用到別的地方也是不對的。
9月17日下午,鄧小平接見了沈陽軍區(qū)機關及師以上干部,并聽取了時任沈陽軍區(qū)司令員李德生的匯報。鄧小平說:我是到處點火,在這里點一把火,在廣州點—把火,在成都也點了一把火。批林彪也好,批“四人幫”也好,怎樣才叫搞好了,要有幾條標準。第一,也是最主要的,是恢復我們軍隊的傳統(tǒng)。我們的傳統(tǒng)就是老老實實,說通俗一點。就是不看風使舵,不投機取巧,忠誠老實,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社會主義。第二,消除派性,根除派性影響。林彪、“四人幫”把軍隊搞分裂了,派性侵入到部隊,把思想搞亂,把組織搞分裂了。第三,現(xiàn)在軍隊在地方在人民中的印象改變了,名譽壞了。什么時候地方和老百姓看軍隊像老八路,像老紅軍,這樣就行了。第四,遵守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第五,干部隊伍整頓好。同“四人幫”有牽連的人和事都要搞清楚。對搞運動,你們可以研究,什么叫底?永遠沒有徹底的事。上述問題的解決,也不能只是靠運動,還要靠日常教育,靠干部的領導。通過運動主要是把班子搞好,把作風搞好,有半年時間就可以了……提拔干部,要注意人的品質(zhì),注意思想,寧肯笨點,樸實一點,不要只看他會說會寫。一定要注意干部路線。
鄧小平上述講話的很多內(nèi)容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了鋪墊和準備。
9月18日上午8點30分左右,鄧小平在遼寧省委負責人曾紹山、任仲夷、黃歐東、陳璞如、王光中、張鐵軍等同志的陪同下乘專列來到鞍山,對鞍鋼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為鞍鋼發(fā)展指明了方向。鄧小平一到鞍山,就受到鞍山市、鞍鋼等領導及十幾萬職工的熱烈歡迎。鄧小平?jīng)]有休息,直接來到鞍山鋼鐵公司煉鐵廠進行視察。他邊走邊同鞍鋼的同志進行交談,詢問有幾座高爐,年產(chǎn)規(guī)模是多少,如何進行技術改造,并特別強調(diào)指出,要發(fā)揮職工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
下午三點,鄧小平來到勝利賓館八樓會議室,聽取了鞍山市委和鞍鋼黨委負責同志沈越、馬賓、李東冶等人關于鞍鋼改造問題所作的匯報。隨后,鄧小平發(fā)表了重要講話。他指出:“現(xiàn)在擺在面前的問題,就是鞍鋼如何改造。許多工作從現(xiàn)在就要著手,如培訓工人、干部,不然許多外國技術不能掌握。全國6000萬噸鋼,你們這里到1985年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改造成為1500萬噸的規(guī)模?!彼又f:“全國準備引進幾百上千個項目,你們算是個大項目,六十億美金??傆嬕苯鹣到y(tǒng)一共是一百三十億美金,你們這里是重點。但是有一點,凡是引進的必須是革命,不是改良。所謂革命。就是不要修修補補,要把真正先進的技術引進來,即使是國內(nèi)配套也必須是先進水平。引進技術必須是70年代的,配套也要70年代的?!?
鄧小平突然問道:“美國礦山技術,年產(chǎn)一億噸礦石,要用多少人?”
馬賓答道:“不到一萬人?!?/p>
鄧小平詼諧地說:“我再加一個,一萬零一個人。怎么樣?引進先進技術,一定要按照他們先進管理方法,先進經(jīng)營方法,先進定額,總之按照經(jīng)濟規(guī)律管理經(jīng)濟。要減人,減機構。你們有個初步設想,我看設想是好的?,F(xiàn)代化、自動化,人多不行,管理不好。”
“俐門礦山六萬人,如照美國的技術,只須一萬人。多五萬,怎么辦?同樣,鋼鐵公司引進先進技術后,只需十萬人,多七、八萬人,怎么辦?”對于困擾著大家的富余人員的安排問題,鄧小平接著說:“有一些可以轉到別的行業(yè),寧肯編外處理,也不要和稀泥。技術越發(fā)展,越會感到勞動力不夠。服務行業(yè)多得很,你們要多想辦法開辟新的領域。鞍鋼的修理行業(yè)也可以為其它冶金基地服務、為全國服務。還可以養(yǎng)豬、養(yǎng)牛、建立飼料公司、種子公司、肥料公司,搞綜合利用。”
鄧小平還講了提高工人素質(zhì)的重要性。他指出,為了保證應有的技術和管理水平,工人起碼應該是4級工?,F(xiàn)在鞍鋼工人平均是3.5級,在全國還不算低,可是實際上應該有大量的7、8級工?,F(xiàn)在平均工資是58元。大慶才40元。鞍鋼在全國也算最高了??稍诟脑旌?,比如用5萬人,工資平均80元。用人時不按工齡按本事,嚴格考核,可以刺激工人向上,努力學習,掌握新技術。工人拿到80元,就要有新的要求,向國家要供應,吃的好一點,穿的好一點,住的好一點,用的好一點??纯措娪?,看看戲劇,看看打球,迫使國家開辟新的行業(yè),增加服務行業(yè)??傊F不能發(fā)展經(jīng)濟,經(jīng)濟發(fā)展工人要增加收入,反過來才能促進經(jīng)濟的進一步發(fā)展。
最后,鄧小平再次強調(diào):“鞍鋼改造,要革命,不要改良,要以70年代先進水平為起點,采用當代世界最先進技術、設備、工藝改造和建設鞍鋼,使鞍鋼成為老企業(yè)改造的樣板。你們研究這個問題,要把指導思想搞清楚??傊?,要革命,不要改良?!?/p>
鄧小平指出的鞍鋼發(fā)展前景,使在場的人都聽得入了迷。不覺中已過去了4個小時,直到晚7點左右,會議才結束。晚9點30分,鄧小平乘專列離開鞍山。
鄧小平離開遼寧后不到三個月,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全黨從此實現(xiàn)了工作重心的轉移,轉到了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的軌道上來。鄧小平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作的主題報告,很多觀點都在“北方談話”中闡述過。鄧小平此次來遼寧的談話和指示不但解決了遼寧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和緊迫的問題,而且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推動了遼寧各方面工作創(chuàng)造出嶄新局面。這一時期的遼寧,在思想理論上的探索解放,政治上的撥亂反正、經(jīng)濟上的改革方面發(fā)展都走在了全國前列。
1981年的遼寧之行:找些年輕人慢慢帶出來
1981年,改革開放的浪潮開始席卷中國大地,經(jīng)歷曲折和陣痛的共和國正迎來一個嶄新的春天。這年4月17日至19日,鄧小平又一次來到遼寧。他此次到遼寧的主要目的是接待對中國進行內(nèi)部訪問的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國家主席金日成。
4月19日上午10時,鄧小平接見了中共遼寧省委常委郭峰、黃歐東、白潛、徐少甫、胡亦民、沈越、張正德、張新村、李濤、王光中、朱川、劉異云、羅定楓、楊大易、陳素芝等同志。省委第一書記郭峰向鄧小平作了工作匯報。隨后,鄧小平就培養(yǎng)接班人問題和當前形勢發(fā)表了重要談話。在談話中,鄧小平說:我要說—個問題,就是找些年輕人慢慢帶出來。這是一個長遠的戰(zhàn)略問題,是關鍵性問題。省委的各部門、省政府的廳局可以先找些年輕同志當二把手、三把手,省委常委會也要增加四五十歲的年輕干部,不能摘論資排輩?,F(xiàn)在選拔年輕干部的條件比鞍好,政抬面貌比較清楚,可選拔的人很多。年輕干部選拔上來后,開始時工作可能不太熟悉,干一兩年就會熟悉。不把他們放到領導崗位上,他們自己沒有辦法鍛煉。我們?nèi)h對這個問題在認識上還沒有統(tǒng)一。這個問題比較大,如果在三年內(nèi)不能逐步解決,再過五年,我們的干部隊伍就要發(fā)生很大的危機。因此,對待這項工作不能光講,要見諸行動。最好搞個規(guī)劃,有意識地去做。鄧小平此次講話的內(nèi)容非常重要,5月26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召開電話會議,宋任窮傳達了鄧小平這次談話的主要內(nèi)容。
4月19日下午,鄧小平又專門聽取了沈陽軍區(qū)常委的匯報,晚上乘專列離開沈陽。
1989年4月的遼寧之行:下決心把污染治理好
1982年4月26日,鄧小平訪問朝鮮,專列途經(jīng)沈陽、本溪、丹東車站時,他和胡耀邦分別接見了中共遼寧省委、本溪市委、丹東市委的同志。在沈陽車站,鄧小平饒有興致地詢問了站臺售貨亭商品銷售情況,同時提出希望:要把站臺商品銷售搞得繁榮一點。
4月30日,鄧小平一行訪朝歸來,途經(jīng)本溪。鄧小平下車接見了本溪市的領導班子。據(jù)時任本溪市長的連承智回憶說:“1982年,鄧小平訪問朝鮮,在4月30日路過本溪的時候。我們市里的領導班子都到火車站上去看鄧小平。鄧小平下了火車以后,非常高興,接見了我們市里的領導班子,并且對我們進行了鼓勵,說你們本溪工作做得不錯,同時也對我們提出嚴格的要求,說你們本溪污染比較重,希望下決心把污染治理好?!北鞠?jīng)是中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在衛(wèi)星上都看不到。本溪人民牢記鄧小平的教誨和囑托,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終于使本溪呈現(xiàn)水碧天清的美麗景象。
1983年8月的遼寧之行:軍隊要服從地方的建設規(guī)劃
1983年8月14日到20日,鄧小平專程到美麗的海濱之城——大連療養(yǎng)。這是鄧小平惟一一次不是因為工作原因來到遼寧。8月14日下午,鄧小平乘坐的專列抵達大連,住進了棒槌島賓館。他一下火車就對迎接的人說:“我這次來主要是休息,沒有事不麻煩大家,你們也不要麻煩我,我不聽你們的匯報?!?/p>
說是休息,但鄧小平仍然堅持工作。他住在棒槌島賓館5號樓,每天看書和批閱文件都到深夜。休息的時候,他不是和孩子們一塊散步,就是在大海里游泳?!闱闆r下,每天上午10點,鄧小平都在棒槌島海濱浴場游泳一小時。鄧小平非常喜愛大海,對大海有著特殊的感精。1920年,16歲的鄧小平遠涉重洋到法國勤工儉學。尋求救國救民真理,那是他第一次見到大海。從此,他便深深地愛上了它。是大海磨練了他的意志。是大海堅定了他的信念。在大海的懷抱中,鄧小平時而暢游,時而深潛,時而悠然地睬著水,指點流云飛鷗……人們很難相信,當時已經(jīng)79歲的鄧小平,依然能在大海中劈水擊浪,從容不迫。他常說:“我能游泳,證明我的身體還行;我能打橋牌,證明我的腦筋還清楚?!?
散步也是鄧小平休閑和鍛煉的一種方式。在棒棰島休息的這幾天,每天晨起他都照例散步片刻。不用人攙扶,也不用人相陪,常見他穿著一雙布托鞋,漫步在林蔭道上,有時他牽著外孫女—起走。散步對于鄧小平來說,不僅僅是單純的休閑和鍛煉,在面對一些困難和問題時,他往往一個^靜靜地走著,邊走邊思考問題和解決的方法。有—天,鄧小平—邊散步—邊對身邊的人說:大連這座賊市很好!你們綠化得也很好,房前屋后的花園很漂亮。身邊的人員告訴他:您1955年來大連的時候,指示我們搞好綠化,我們這是響應您的號召??!鄧小平高興地點點頭。
一天,鄧楠告訴鄧小平,大連正在修一條濱海路,沿濱海路景色優(yōu)美,是旅游觀光的好地方??墒瞧渲杏幸欢温芬?jīng)過部隊的駐地,一直通不了車,很可惜。鄧小平聽罷,說:“我本來是來休息的,聽說有一個路的問題,我去看看。”在省市領導的陪同下,鄧小平實地看了一番。對有關同志說:“軍隊營房建設不服從地方的規(guī)劃是不對的。軍隊要支持地方工作,地方也要支持軍隊的工作?!辈痪?,軍隊和地方按照鄧小平的指示精神,妥善解決了問題,開通了濱海路。
1983年9月的遼寧之行:中美兩國關系最根本的問題是臺灣問題
時隔一個月,9月22日,鄧小平又一次來到遼寧,仍然下榻在棒棰島賓館。此次來遼寧,鄧小平主要是為迎接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金日成一行,并與之會談。9月22日下午,鄧小平和胡耀邦等在大連火車站迎接金日成。晚上,出席歡迎宴會。23日上午和24日下午,鄧小平與金日成進行了兩次會談。25日,為金日成送行后,鄧小平一行乘專列返回北京。
在與金日成會談中,鄧小平介紹了中國改革開放和經(jīng)濟建設情況,并談論到中美關系、中蘇關系問題。鄧小平說:中美兩國關系的關鍵問題就是兩個:一個是臺灣問題,一個是技術轉讓問題。最根本的問題是臺灣問題。盡管我們這個時期關系好起來了,而且我們希望關系發(fā)展,但是《與臺灣關系法》存在的本身就會帶來危機。美國就是干涉中國的內(nèi)政,這就是對中國實行霸權主義,那不行。
1990年的遼寧之行:要冷靜地對待變化
1990年9月11日,鄧小平又一次來到遼寧,來到沈陽。這是鄧小平生前最后一次來遼寧。陪他一起來的是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這是江澤民第一次來遼寧。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和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核心在考察遼寧這件事上實現(xiàn)了“無縫交接”。鄧小平此次來遼寧的主要目的仍是會見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金日成。9月12日和13日,雙方舉行了會談。會談結束后,鄧小平即乘專列離開了沈陽,離開了遼寧。
在與金日成談論國際局勢時,鄧小平說:這一年來變化很大,但這個變化才開始,舊的秩序徹底打破,新的秩序還未露端倪?,F(xiàn)在我們要冷靜地對待變化,要耐心一些。處理所有的國際問題,都要采取這樣的冷靜態(tài)度,這一點對中國特別重要。觀察世界的變化,爭取向好的方面變化,向有利于我們的、有利于社會主義的方面變化,需要采取這樣的態(tài)度。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四項基本原則,我們絕不會放棄。四項基本原則核心問題有兩個,堅持社會主義和堅持黨的領導。當然,我們也要看到自己的失誤,比如腐敗現(xiàn)象、官僚主義等等,要認真糾正。前一段我們忙于搞四化建設,發(fā)展經(jīng)濟,政治思想工作薄弱了?,F(xiàn)在是個棚會,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振奮人心。我們要堅持社會主義和黨的領導,對于西方的那些“反響”,我們不在乎。
1990年9月的遼寧之行是鄧小平最后一次來遼寧,此后直到1997年鄧小平逝世,他再也沒有踏上遼寧的土地。但他已把心血灌注在這片黑土地上,滋養(yǎng)和鼓勵無數(shù)遼寧建設者們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