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克靜
櫻花又開了,它好像總是這樣出其不意給你一個驚喜。
那天我從走廊穿過,一束陽光剛好從窗外照到身上,暖洋洋的,一下就把我的目光吸引了過去。這一尋不要緊,居然發(fā)現天井里的櫻花已經悄然展開了笑靨。也就一個早晨的光景,它們就開出了一樹的絢爛。我驚訝地趴在窗臺上端詳,一位同事從我身邊經過,興奮地告訴我,說她早上從窗口一直盯著那些花骨朵,風一陣一陣吹來,櫻花搖搖晃晃中不一會兒就被風吹開了。她說的時候帶著一臉的驚詫,像是觀看了一幕童話。
今年春來早,溫度高,各種花樹來不及地生長。天井里的櫻花樹本就長勢旺盛,今年更覺異常繁茂,枝條交織如網,密密匝匝,白中透粉的花朵擠滿了大大小小的枝條。不知是自然形成還是人為所致,這棵櫻花樹的樹冠向一旁彎曲,和樹干形成了一個拱形。人站在樹下賞花,無論是抬頭還是俯首都顯得別有一番風情。矮一些的枝條伸手可及,捧一朵花很容易就能看清花蕊,以及花瓣上細密的經絡。我拿出相機對著一簇簇櫻花狂拍了起來,而后選出幾張傳到了網上。不多時,便有同事留言:櫻花開了嗎?
人們有時就是這樣,越是對唾手可得、近在咫尺的事物反而越容易忽視、疏離。昨天看到一位朋友發(fā)了一組落日黃昏的照片,美得讓人喘不過氣來。后聽朋友介紹,說這些風景都是油區(qū)最常見的,我一聽就傻掉了!不敢相信那一幅幅瑰麗多姿、寧靜致遠、如夢似幻的畫面竟然是油區(qū)最為常見的景象。一時間為自己的不曾遇見,不曾親眼目睹其迷人風姿而深感遺憾,實在辜負了上蒼的饋贈與厚愛。
如果說油區(qū)的風景近在咫尺,那么天井,與我僅有一步之遙。它位于我工作的地方,距我一廊之隔,可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盡管每天我在走廊來來回回穿行許多次,但為天井停下腳步,欣賞它隨季節(jié)變化,老實講,并不多。
春天里,天井與外面繁華、喧鬧的世界相比,它更像一個靜謐的小花園。因與外界隔開,反而彰顯了它的獨特和別致。天井里不但種有櫻花樹,還有海棠樹。海棠花較櫻花開得早些,花不大,顏色雪白,陽光落在花瓣上,仿似一朵一朵的白玉,晶瑩剔透、純美無瑕。在鄰近窗戶的位置,有一棵剛剛萌芽的杏樹??吹叫訕?,讓我忽然想起冬天下雪的時候,它曾掬了滿枝厚厚的積雪,雪融時居然在突兀的枝丫上逐漸顯現一只棲息的鳥兒,惟妙惟肖的造型給冬天寂寥的天井徒增了趣意。如今它也發(fā)出了翠綠的葉子,一副朝氣蓬勃的勁頭。杏樹的旁邊一棵幼小的葡萄樹,柔弱的藤蔓,小巧的葉子,正鉚足了勁纏繞著一根細細的木棍向上攀爬。
每逢春到,一旦溫度穩(wěn)定下來,同事們就會將收入室內的花草搬到天井,連天井里置放的石桌、石凳也都擺上了大盆小盆的花卉,天井便很自然地變成了一個春意盎然、百花爭艷的春天的縮影。工作的閑暇同事們來到天井,聞一朵花,捻一株草,在花花草草間享受片刻的寧靜與美好。而到了櫻花綻放時,同事們更是心向往之,紛沓而至,趁一樹繁花賞景、拍照。而櫻花也不負眾望,像說好了似的,一朵趕著一朵地怒放,像要一起迎接一場盛大的舞會。于是,一年一季櫻花開放的季節(jié),成了天井最熱鬧、最繁華的一段時光。
如果說櫻花的綻放是為了迎接一場盛大的舞會,那么它的飄落是不是為了奔赴一場曠世之約?
我不敢斷言,甚至連這樣的一種想法也是片刻前才有,以至于被自己突然萌生的思潮惹得感動莫名。
昨日雪如花,今日花如雪。你看,窗外的櫻花此時已經離開了枝頭。你根本沒有留意,它是在什么時間,以怎樣的姿態(tài),用自己柔軟的胴體將生養(yǎng)它的土地溫柔地遮蔽。如一場午夜的落雪,趁你香夢沉酣,恣意飄灑。等黎明將你喚醒,等第一縷陽光打開你的眼睛,等你移步窗前聆聽鳥鳴,才發(fā)現——咦?世界已幻化成了另一幅畫卷。而昨夜,應有多么壯觀又令人心醉的場景!就像窗外的櫻花,昨天還是一樹的繁錦,今天即為一地的繽紛。開也肅然,落亦無音。
我,從沒有見過哪一棵花樹會和櫻花一樣,開得絢爛,落得壯觀。更沒有看到過哪一棵樹的落花鋪天蓋地,如一場彩色、飄搖的雨。我不忍踩傷每一片潔凈,踮著腳尖,仿效那只學步的小鹿。仿佛散落的花朵并非開自枝條而是生于土地。春逝花殘,落紅無蹤。可偏偏櫻花與眾不同,在生命的絕處逢生另一場喜悅和壯美,卻又那般恬淡,那般靜嫻。倘若黛玉春日游園看到的并非稀落慘敗的桃花而是這一地錦繡的落紅,又該是怎樣的一幅情景?
不會只有人生才可以稱之為旅行。我想,對于植物,它們生長、成熟、凋敝,同樣也是一次征程,無論花開還是花落都應是一次生命的體驗。盡管終其一生它們都不能夠行走太遠,或者僅僅偶爾隨風飄落得遠一點,但是時間、空間卻給了它們別樣的華年。它們同樣欣賞了日出、日落,蒙受了暴風、驟雨,走過了光明與黑暗。它們同樣期待一個又一個新的黎明。期待成長,盼望繁盛。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大自然的物種以不同的生命體存在,勢必以不同的方式反哺。盡管櫻花和其他的花樹最終并沒有什么區(qū)別,皆要歸為塵泥,但是,它卻擁有其他花樹沒有的優(yōu)雅與從容。我見過牡丹花一片一片地腐落,見過玫瑰花一瓣一瓣地凋零,見過海棠一朵一朵地枯萎,見過玉蘭花如白骨隨風四散,更見過許多的花花草草紅衰翠減、層層沒落的敗相??墒菣鸦ǖ娘h落卻和衰敗無關,選擇飛離枝頭的那一刻似乎是要從生命的另一個角度出發(fā),所以它更像是帶著蓬勃的朝氣和夢想,趕赴一場神圣的邀約,義無反顧。
說到櫻花,不得不提到日本。日本人賞櫻花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不僅因此享有櫻花之國的美譽,更因賦予了櫻花濃厚的文化色彩,成為日本文化的精髓。無論文學作品,還是餐飲文化,皆可見櫻花的芳蹤。尤為能觀賞一場櫻花雨為喜、為貴,所以一部描寫愛情故事的電影《浪漫櫻花》一經放映,便掀起無數喜愛櫻花的人們?yōu)橹?、熱捧,不惜漂洋過海到日本尋訪,一睹磅礴、醉人的櫻花雨。
書馨里看世界,香茗中品人生。而春天,留給人們更多的是思考。當我們走過萬木吐翠、碧草連天、百花爭艷的人間四月天,仿若經歷了一場宿醉。從植物的命運里,生的喜悅總不抵死更能澄澈我們的心靈,更讓我們對生命肅然起敬。就像熠熠奪目的櫻花,為趕赴春天的邀約,浩浩蕩蕩地來,轟轟烈烈地去,不吝剎那芳華。由此,使得我們可以擁有更為喜悅和坦然的心態(tài)看待人生,慶幸自己擁有長長的路,和一路漫漫的風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