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雯 婁芳
摘要:由于多數網站后臺的管理功能主要是完成底層基礎數據的增刪改查(CRUD),所以該文結合一個小的案例,利用目前企業(yè)網站開發(fā)技術中廣為應用的SSH框架技術,展現一個完整的后臺管理功能的實現過程。
關鍵詞:Struts2;Spring;Hibernate;CRUD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4)30-7045-03
SSH框架是很多企業(yè)開發(fā)網站類項目最常用的軟件開發(fā)技術、主流框架技術組合。
1 SSH框架
SSH框架由三種框架技術組成:Struts2、Spring、Hibernate。
1.1 Struts2框架技術
Struts2是目前主流的MVC框架。基于Struts2進行項目的開發(fā),可以大大減少開發(fā)時間,提高開發(fā)效率,降低后期維護時間和精力。簡單來講,Struts2是以WebWork為核心,采用攔截機制來處理用戶的請求,使得頁面顯示與業(yè)務邏輯處理可以分離開來。注意配置文件Struts.xml應合理配置。
1.2 Spring框架技術
Spring是一個輕量級框架,用Spring開發(fā)的系統(tǒng)類不需依賴于Spring中的類,不需容器支持,Spring負責控制對象的生命周期和對象間的關系,能實現將業(yè)務邏輯層與數據訪問層分離。
Spring二大功能:控制反轉IoC和切面編程AOP??刂品崔DIoC是Spring的核心技術之一,IoC意味著將設計好的類交給系統(tǒng)去控制,而不是在類內部控制,所以稱為控制反轉。IoC的目的是試圖在面向對象編程中去掉所有相互依賴的現象,即降低耦合度,這使得對象具有更好的多態(tài)性和封裝性,同時也意味著錯誤的相互干擾也大大降低。AOP切面編程通常在方法的前后進行橫向關系編程,比如人進入自動門時,進入前后的開門、關門其實和人進門后所要做的事情本身是沒有關系的,那么降低它們之間的耦合度就可以用AOP實現。
1.3 Hibernate框架技術
Hibernate是目前最流行的持久層框架,專注于數據庫操作;它能對JDBC進行輕量級封裝,將對象模型表示的數據映射到SQL表示的關系模型上,以面向對象編程思想來操作數據庫,使得開發(fā)人員只需要更加關注業(yè)務邏輯處理的編碼實現。
2 結合案例的后臺管理功能的實現過程
2.1 簡單案例需求分析及定義
作為簡介SSH框架技術實現網站后臺管理功能的案例,為了更好地使得本文的敘述著重于用SSH框架技術實現的流程,該文的案例“用戶管理系統(tǒng)”需求很簡單,具體就是假設某公司,有若干部門,每個部門有若干工作組,公司所有員工要求必須屬于某個工作組。要求“用戶管理系統(tǒng)”后臺能實現對部門、工作組、員工等實體對象底層基礎數據的增刪改查。
2.2 數據庫設計
可以支撐標準的大型數據庫,如SQL Server,Oracal等,數據庫設計主要涉及2個階段:概念模型(CDM)設計和物理模型(PDM)設計。
2.2.1概念模型(CDM)設計
概念模型設計階段側重于對用戶需求的分析,根據用戶需求,抽絲剝繭抽象出實體,每個實體對應的就是以后數據庫中的一個表格,于是實體的屬性就映射成為了數據表的字段;各個實體的關系也將會在下一階段的PDM圖中以外鍵關系反應出來。本案例實體有4個:部門(depart)、組(group)、用戶(user)、用戶組群(userGroup);其中,用戶組群是為了展示實體之間如何處理多對多的關系而增加的實體。
2.2.2 物理模型(PDM)設計
物理模型設計階段是在概念模型設計的基礎上,由軟件自動轉化生成。這個階段得到的PDM圖,每個實體的屬性,包括由關系轉化而來的外鍵,就真正表示數據庫中對應表的字段;
2.3 架構設計
架構設計,是根據所開發(fā)網站規(guī)模、用戶需求等各方面因素,搭建出架構設計主體框架。該文中使用的架構包JavaDemo,界面簡潔,結構清晰,“江西微軟技術中心”常在IT項目培訓教學中使用。
本次架構設計是在用戶需求定義明確,并完成了詳細的數據庫設計基礎上,用JavaDemo實現。
最終架構生成的代碼,每個實體對應產生的頁面有三個,以“用戶(user)”實體來看分別是:user-list.jsp,user-input.jsp,user-view.jsp。
具體步驟略。
2.4 修改后臺管理功能相關模塊的代碼
根據前面對“用戶管理系統(tǒng)”的數據庫設計的結果,部門、組、用戶、用戶組群之間是有一定的業(yè)務邏輯關系的!根據設計結果,用戶屬于某工作組,工作組屬于某部門,這樣,部門、工作組、用戶之間就形成了依賴關系;比如,一開始增加用戶記錄時,由于數據庫中還沒有任何部門、工作組的數據,用戶記錄插入數據庫表時肯定不完整。
因此代碼修改時,在實現“用戶管理系統(tǒng)”后臺管理功能時,應體現這個業(yè)務邏輯關系。
2.5 幾點說明
受到特定框架技術約定的約束,在進行數據庫設計時,表格命名、字段命名、comment等內容需遵從約定;
受到框架技術約定的約束,在jsp頁面命名時,要遵循相關規(guī)定;
具體約束內容,因篇幅原因,該文不做詳述。請參看相關用戶手冊。
3 結束語
SSH框架技術可以短時間內迅速搭建起結構清晰、可復用性好、維護方便的Web應用程序。但由于不同項目的具體業(yè)務流程、業(yè)務處理內容等不同,加上后臺管理功能最終都可以歸結為底層數據的增刪改查,不像前臺頁面要求有豐富的頁面效果和很好的用戶互動體驗,這使得后臺管理功能的開發(fā)、實現和維護很適合用SSH框架技術。
參考文獻:
[1] 古樂聲.JavaWeb程序設計與項目實踐[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1.
[2] 陳軼.Web開發(fā)技術實用教程[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3] 廖若學.JSP高級編程[M].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1.endprint
摘要:由于多數網站后臺的管理功能主要是完成底層基礎數據的增刪改查(CRUD),所以該文結合一個小的案例,利用目前企業(yè)網站開發(fā)技術中廣為應用的SSH框架技術,展現一個完整的后臺管理功能的實現過程。
關鍵詞:Struts2;Spring;Hibernate;CRUD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4)30-7045-03
SSH框架是很多企業(yè)開發(fā)網站類項目最常用的軟件開發(fā)技術、主流框架技術組合。
1 SSH框架
SSH框架由三種框架技術組成:Struts2、Spring、Hibernate。
1.1 Struts2框架技術
Struts2是目前主流的MVC框架?;赟truts2進行項目的開發(fā),可以大大減少開發(fā)時間,提高開發(fā)效率,降低后期維護時間和精力。簡單來講,Struts2是以WebWork為核心,采用攔截機制來處理用戶的請求,使得頁面顯示與業(yè)務邏輯處理可以分離開來。注意配置文件Struts.xml應合理配置。
1.2 Spring框架技術
Spring是一個輕量級框架,用Spring開發(fā)的系統(tǒng)類不需依賴于Spring中的類,不需容器支持,Spring負責控制對象的生命周期和對象間的關系,能實現將業(yè)務邏輯層與數據訪問層分離。
Spring二大功能:控制反轉IoC和切面編程AOP??刂品崔DIoC是Spring的核心技術之一,IoC意味著將設計好的類交給系統(tǒng)去控制,而不是在類內部控制,所以稱為控制反轉。IoC的目的是試圖在面向對象編程中去掉所有相互依賴的現象,即降低耦合度,這使得對象具有更好的多態(tài)性和封裝性,同時也意味著錯誤的相互干擾也大大降低。AOP切面編程通常在方法的前后進行橫向關系編程,比如人進入自動門時,進入前后的開門、關門其實和人進門后所要做的事情本身是沒有關系的,那么降低它們之間的耦合度就可以用AOP實現。
1.3 Hibernate框架技術
Hibernate是目前最流行的持久層框架,專注于數據庫操作;它能對JDBC進行輕量級封裝,將對象模型表示的數據映射到SQL表示的關系模型上,以面向對象編程思想來操作數據庫,使得開發(fā)人員只需要更加關注業(yè)務邏輯處理的編碼實現。
2 結合案例的后臺管理功能的實現過程
2.1 簡單案例需求分析及定義
作為簡介SSH框架技術實現網站后臺管理功能的案例,為了更好地使得本文的敘述著重于用SSH框架技術實現的流程,該文的案例“用戶管理系統(tǒng)”需求很簡單,具體就是假設某公司,有若干部門,每個部門有若干工作組,公司所有員工要求必須屬于某個工作組。要求“用戶管理系統(tǒng)”后臺能實現對部門、工作組、員工等實體對象底層基礎數據的增刪改查。
2.2 數據庫設計
可以支撐標準的大型數據庫,如SQL Server,Oracal等,數據庫設計主要涉及2個階段:概念模型(CDM)設計和物理模型(PDM)設計。
2.2.1概念模型(CDM)設計
概念模型設計階段側重于對用戶需求的分析,根據用戶需求,抽絲剝繭抽象出實體,每個實體對應的就是以后數據庫中的一個表格,于是實體的屬性就映射成為了數據表的字段;各個實體的關系也將會在下一階段的PDM圖中以外鍵關系反應出來。本案例實體有4個:部門(depart)、組(group)、用戶(user)、用戶組群(userGroup);其中,用戶組群是為了展示實體之間如何處理多對多的關系而增加的實體。
2.2.2 物理模型(PDM)設計
物理模型設計階段是在概念模型設計的基礎上,由軟件自動轉化生成。這個階段得到的PDM圖,每個實體的屬性,包括由關系轉化而來的外鍵,就真正表示數據庫中對應表的字段;
2.3 架構設計
架構設計,是根據所開發(fā)網站規(guī)模、用戶需求等各方面因素,搭建出架構設計主體框架。該文中使用的架構包JavaDemo,界面簡潔,結構清晰,“江西微軟技術中心”常在IT項目培訓教學中使用。
本次架構設計是在用戶需求定義明確,并完成了詳細的數據庫設計基礎上,用JavaDemo實現。
最終架構生成的代碼,每個實體對應產生的頁面有三個,以“用戶(user)”實體來看分別是:user-list.jsp,user-input.jsp,user-view.jsp。
具體步驟略。
2.4 修改后臺管理功能相關模塊的代碼
根據前面對“用戶管理系統(tǒng)”的數據庫設計的結果,部門、組、用戶、用戶組群之間是有一定的業(yè)務邏輯關系的!根據設計結果,用戶屬于某工作組,工作組屬于某部門,這樣,部門、工作組、用戶之間就形成了依賴關系;比如,一開始增加用戶記錄時,由于數據庫中還沒有任何部門、工作組的數據,用戶記錄插入數據庫表時肯定不完整。
因此代碼修改時,在實現“用戶管理系統(tǒng)”后臺管理功能時,應體現這個業(yè)務邏輯關系。
2.5 幾點說明
受到特定框架技術約定的約束,在進行數據庫設計時,表格命名、字段命名、comment等內容需遵從約定;
受到框架技術約定的約束,在jsp頁面命名時,要遵循相關規(guī)定;
具體約束內容,因篇幅原因,該文不做詳述。請參看相關用戶手冊。
3 結束語
SSH框架技術可以短時間內迅速搭建起結構清晰、可復用性好、維護方便的Web應用程序。但由于不同項目的具體業(yè)務流程、業(yè)務處理內容等不同,加上后臺管理功能最終都可以歸結為底層數據的增刪改查,不像前臺頁面要求有豐富的頁面效果和很好的用戶互動體驗,這使得后臺管理功能的開發(fā)、實現和維護很適合用SSH框架技術。
參考文獻:
[1] 古樂聲.JavaWeb程序設計與項目實踐[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1.
[2] 陳軼.Web開發(fā)技術實用教程[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3] 廖若學.JSP高級編程[M].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1.endprint
摘要:由于多數網站后臺的管理功能主要是完成底層基礎數據的增刪改查(CRUD),所以該文結合一個小的案例,利用目前企業(yè)網站開發(fā)技術中廣為應用的SSH框架技術,展現一個完整的后臺管理功能的實現過程。
關鍵詞:Struts2;Spring;Hibernate;CRUD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4)30-7045-03
SSH框架是很多企業(yè)開發(fā)網站類項目最常用的軟件開發(fā)技術、主流框架技術組合。
1 SSH框架
SSH框架由三種框架技術組成:Struts2、Spring、Hibernate。
1.1 Struts2框架技術
Struts2是目前主流的MVC框架?;赟truts2進行項目的開發(fā),可以大大減少開發(fā)時間,提高開發(fā)效率,降低后期維護時間和精力。簡單來講,Struts2是以WebWork為核心,采用攔截機制來處理用戶的請求,使得頁面顯示與業(yè)務邏輯處理可以分離開來。注意配置文件Struts.xml應合理配置。
1.2 Spring框架技術
Spring是一個輕量級框架,用Spring開發(fā)的系統(tǒng)類不需依賴于Spring中的類,不需容器支持,Spring負責控制對象的生命周期和對象間的關系,能實現將業(yè)務邏輯層與數據訪問層分離。
Spring二大功能:控制反轉IoC和切面編程AOP??刂品崔DIoC是Spring的核心技術之一,IoC意味著將設計好的類交給系統(tǒng)去控制,而不是在類內部控制,所以稱為控制反轉。IoC的目的是試圖在面向對象編程中去掉所有相互依賴的現象,即降低耦合度,這使得對象具有更好的多態(tài)性和封裝性,同時也意味著錯誤的相互干擾也大大降低。AOP切面編程通常在方法的前后進行橫向關系編程,比如人進入自動門時,進入前后的開門、關門其實和人進門后所要做的事情本身是沒有關系的,那么降低它們之間的耦合度就可以用AOP實現。
1.3 Hibernate框架技術
Hibernate是目前最流行的持久層框架,專注于數據庫操作;它能對JDBC進行輕量級封裝,將對象模型表示的數據映射到SQL表示的關系模型上,以面向對象編程思想來操作數據庫,使得開發(fā)人員只需要更加關注業(yè)務邏輯處理的編碼實現。
2 結合案例的后臺管理功能的實現過程
2.1 簡單案例需求分析及定義
作為簡介SSH框架技術實現網站后臺管理功能的案例,為了更好地使得本文的敘述著重于用SSH框架技術實現的流程,該文的案例“用戶管理系統(tǒng)”需求很簡單,具體就是假設某公司,有若干部門,每個部門有若干工作組,公司所有員工要求必須屬于某個工作組。要求“用戶管理系統(tǒng)”后臺能實現對部門、工作組、員工等實體對象底層基礎數據的增刪改查。
2.2 數據庫設計
可以支撐標準的大型數據庫,如SQL Server,Oracal等,數據庫設計主要涉及2個階段:概念模型(CDM)設計和物理模型(PDM)設計。
2.2.1概念模型(CDM)設計
概念模型設計階段側重于對用戶需求的分析,根據用戶需求,抽絲剝繭抽象出實體,每個實體對應的就是以后數據庫中的一個表格,于是實體的屬性就映射成為了數據表的字段;各個實體的關系也將會在下一階段的PDM圖中以外鍵關系反應出來。本案例實體有4個:部門(depart)、組(group)、用戶(user)、用戶組群(userGroup);其中,用戶組群是為了展示實體之間如何處理多對多的關系而增加的實體。
2.2.2 物理模型(PDM)設計
物理模型設計階段是在概念模型設計的基礎上,由軟件自動轉化生成。這個階段得到的PDM圖,每個實體的屬性,包括由關系轉化而來的外鍵,就真正表示數據庫中對應表的字段;
2.3 架構設計
架構設計,是根據所開發(fā)網站規(guī)模、用戶需求等各方面因素,搭建出架構設計主體框架。該文中使用的架構包JavaDemo,界面簡潔,結構清晰,“江西微軟技術中心”常在IT項目培訓教學中使用。
本次架構設計是在用戶需求定義明確,并完成了詳細的數據庫設計基礎上,用JavaDemo實現。
最終架構生成的代碼,每個實體對應產生的頁面有三個,以“用戶(user)”實體來看分別是:user-list.jsp,user-input.jsp,user-view.jsp。
具體步驟略。
2.4 修改后臺管理功能相關模塊的代碼
根據前面對“用戶管理系統(tǒng)”的數據庫設計的結果,部門、組、用戶、用戶組群之間是有一定的業(yè)務邏輯關系的!根據設計結果,用戶屬于某工作組,工作組屬于某部門,這樣,部門、工作組、用戶之間就形成了依賴關系;比如,一開始增加用戶記錄時,由于數據庫中還沒有任何部門、工作組的數據,用戶記錄插入數據庫表時肯定不完整。
因此代碼修改時,在實現“用戶管理系統(tǒng)”后臺管理功能時,應體現這個業(yè)務邏輯關系。
2.5 幾點說明
受到特定框架技術約定的約束,在進行數據庫設計時,表格命名、字段命名、comment等內容需遵從約定;
受到框架技術約定的約束,在jsp頁面命名時,要遵循相關規(guī)定;
具體約束內容,因篇幅原因,該文不做詳述。請參看相關用戶手冊。
3 結束語
SSH框架技術可以短時間內迅速搭建起結構清晰、可復用性好、維護方便的Web應用程序。但由于不同項目的具體業(yè)務流程、業(yè)務處理內容等不同,加上后臺管理功能最終都可以歸結為底層數據的增刪改查,不像前臺頁面要求有豐富的頁面效果和很好的用戶互動體驗,這使得后臺管理功能的開發(fā)、實現和維護很適合用SSH框架技術。
參考文獻:
[1] 古樂聲.JavaWeb程序設計與項目實踐[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1.
[2] 陳軼.Web開發(fā)技術實用教程[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3] 廖若學.JSP高級編程[M].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