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的方法、技巧、探究與提高

      2014-11-20 04:31豆格草
      文理導(dǎo)航 2014年32期
      關(guān)鍵詞:彈簧秤分力結(jié)點

      豆格草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是一個驗證性實驗。做這個實驗必須明確:怎樣的結(jié)果算是驗證了矢量合成時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時哪一個力是合力,哪兩個力是分力;怎樣做此實驗更有利于減小實驗誤差等等。本文就這些問題進行分析、討論,讀者或許能從中得到一點啟發(fā)。

      一、實驗方法

      1.實驗原理

      實驗原理確定了實驗所用的器材、實驗的步驟、實驗的誤差和實驗的結(jié)論的可靠性。實驗原理是一個實驗的核心部分。這個實驗的原理是兩個共點力F1和F2的共同作用效果與一個力F′的作用效果都是把橡皮條拉伸到某點,所以F′為F1和F2的合力。作出F′的圖示,同時根據(jù)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F1和F2的合力F的圖示,比較F′與F是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2.實驗器材:方木板、白紙、彈簧秤(兩只)、橡皮條、細(xì)繩套(兩個)、三角板、刻度尺、圖釘(幾個)。

      【點撥】彈簧秤可以只用一個,分別測出兩個分力,雖然操作較麻煩,但可避免兩個彈簧秤的不一致性帶來的誤差。

      3.實驗步驟

      (1)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點。

      (2)用兩條細(xì)繩結(jié)在橡皮條的另一端,通過細(xì)繩用兩個彈簧秤互成角度拉橡皮條,橡皮條伸長,使結(jié)點伸長到O點,如圖1所示。

      【點撥】經(jīng)驗得知兩個分力F1、F2間夾角θ越大,用平行四邊形作圖得出的合力F的誤差也越大,所以實驗中不要把θ角取得太大,一般不大于90°為最佳。

      (3)用鉛筆記下O點的位置,畫出兩條細(xì)繩的方向,并記下兩個彈簧秤的讀數(shù)。

      【點撥】拉橡皮條的細(xì)線要長些,標(biāo)記每條細(xì)線方向的方法是使視線通過細(xì)線垂直于紙面,在細(xì)線下面的紙上用鉛筆點出兩個定點的位置,并使這兩個點的距離要盡量遠(yuǎn)些。

      (4)在紙上按比例作出兩個力F1、F2的圖示,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合力F。

      【點撥】作圖要用尖鉛筆,圖的比例要盡量大些,要用嚴(yán)格的幾何方法作出平行四邊形,圖旁要畫出表示力的比例線段,且注明每個力的大小和方向。

      (5)只用一個彈簧秤,通過細(xì)繩把橡皮條上的結(jié)點拉到同樣的位置O點,記下彈簧秤的讀數(shù)和細(xì)繩的方向,按同樣的比例作出這個力的圖示,比較F′與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得的合力F,比較合力大小是否相等,方向是否相同。

      【點撥】在本實驗中合力與其分力作用的等效性是通過橡皮條發(fā)生相同的形變來表現(xiàn)的,即兩次拉動的結(jié)點位置必須相同。

      (6)改變F1和F2的夾角和大小,再做兩次。

      【點撥】改變分力大小和夾角再做兩次時,每次都把橡皮條的結(jié)點拉到O點,為了直觀地看出分力可能大于合力,可以使其中一次兩個分力的夾角大于120°。

      二、實驗技巧

      1.使用彈簧秤前,要先觀察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處,若指針不在零刻度處,要設(shè)法調(diào)整指針,使之指在零刻度處;再將兩個彈簧秤的掛鉤鉤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如果兩個示數(shù)相同方可使用。

      2.在使用彈簧秤時,拉力應(yīng)沿彈簧秤的軸線方向。

      3.彈簧秤中彈簧軸線、橡皮條、細(xì)繩套應(yīng)該位于與紙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內(nèi)。

      4.要防止彈簧秤卡殼,防止彈簧秤或橡皮條與紙面有摩擦。

      三、實驗探究

      1.做這個實驗時,O點的位置對實驗誤差有沒有影響?

      答:有影響,O點近,用的拉力小,測量的相對誤差大,實驗誤差大。

      2.兩只彈簧秤的精度不同,可做怎樣的改進?

      答:這個實驗只用一把彈簧秤也能完成,讀F1的讀數(shù)時彈簧秤與對應(yīng)的細(xì)繩連接,把結(jié)點拉到O點,兩細(xì)繩拉到事先確定的方向;然后彈簧秤換到另一細(xì)繩上,再把結(jié)點拉到O點,兩細(xì)繩拉到事先確定的方向,讀出F2大小,這樣只用一只彈簧秤,實驗誤差會減小。

      3.本實驗既要記錄F1、F2大小,又要記錄F1、F2的方向,一個人不能獨立完成實驗嗎?

      答:一個人也可以完成本實驗。方法是先在白紙上畫好O點以及F1、F2的方向,實驗時只需把兩細(xì)繩拉到O點并與所畫出的F1、F2的方向重合,讀出F1、F2的大小即可。

      4.對比發(fā)現(xiàn),女生做出的力的圖示普遍偏小,實驗誤差偏大,怎樣改進?

      答:做力的圖示時,選取的力的標(biāo)度單位應(yīng)適當(dāng)大些,做出的圖形就大些,實驗的相對誤差就小。

      四、實驗提高

      例1.在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時,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兩個彈簧秤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確定的O點,以下操作中錯誤的是 ( )

      A.同一次實驗中,O點位置允許變動

      B.實驗中,彈簧秤必須保持與木板平行,讀數(shù)時視線要正視彈簧秤的刻度

      C.實驗中先將其中一個彈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調(diào)節(jié)另一彈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條另一端拉到O點

      D.實驗中,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O點時,使兩個彈簧秤之間的夾角必須取90o,以便算出合力的大小

      解析:選項A的陳述是錯誤的,兩次拉動O點位置相同才表明合力與分力的關(guān)系;選項C的陳述也是錯誤的,第一個彈簧秤己拉到最大量程,而后再拉另一個彈簧秤將橡皮條另一端拉到O點,這是沒有保證的;選項D的陳述也是錯誤的,兩彈簧秤之間的夾角為90o是可以的,其它角度也是可以的。綜上,選ACD。

      (作者單位:甘肅省瑪曲縣藏族中學(xué))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是一個驗證性實驗。做這個實驗必須明確:怎樣的結(jié)果算是驗證了矢量合成時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時哪一個力是合力,哪兩個力是分力;怎樣做此實驗更有利于減小實驗誤差等等。本文就這些問題進行分析、討論,讀者或許能從中得到一點啟發(fā)。

      一、實驗方法

      1.實驗原理

      實驗原理確定了實驗所用的器材、實驗的步驟、實驗的誤差和實驗的結(jié)論的可靠性。實驗原理是一個實驗的核心部分。這個實驗的原理是兩個共點力F1和F2的共同作用效果與一個力F′的作用效果都是把橡皮條拉伸到某點,所以F′為F1和F2的合力。作出F′的圖示,同時根據(jù)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F1和F2的合力F的圖示,比較F′與F是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2.實驗器材:方木板、白紙、彈簧秤(兩只)、橡皮條、細(xì)繩套(兩個)、三角板、刻度尺、圖釘(幾個)。

      【點撥】彈簧秤可以只用一個,分別測出兩個分力,雖然操作較麻煩,但可避免兩個彈簧秤的不一致性帶來的誤差。

      3.實驗步驟

      (1)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點。

      (2)用兩條細(xì)繩結(jié)在橡皮條的另一端,通過細(xì)繩用兩個彈簧秤互成角度拉橡皮條,橡皮條伸長,使結(jié)點伸長到O點,如圖1所示。

      【點撥】經(jīng)驗得知兩個分力F1、F2間夾角θ越大,用平行四邊形作圖得出的合力F的誤差也越大,所以實驗中不要把θ角取得太大,一般不大于90°為最佳。

      (3)用鉛筆記下O點的位置,畫出兩條細(xì)繩的方向,并記下兩個彈簧秤的讀數(shù)。

      【點撥】拉橡皮條的細(xì)線要長些,標(biāo)記每條細(xì)線方向的方法是使視線通過細(xì)線垂直于紙面,在細(xì)線下面的紙上用鉛筆點出兩個定點的位置,并使這兩個點的距離要盡量遠(yuǎn)些。

      (4)在紙上按比例作出兩個力F1、F2的圖示,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合力F。

      【點撥】作圖要用尖鉛筆,圖的比例要盡量大些,要用嚴(yán)格的幾何方法作出平行四邊形,圖旁要畫出表示力的比例線段,且注明每個力的大小和方向。

      (5)只用一個彈簧秤,通過細(xì)繩把橡皮條上的結(jié)點拉到同樣的位置O點,記下彈簧秤的讀數(shù)和細(xì)繩的方向,按同樣的比例作出這個力的圖示,比較F′與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得的合力F,比較合力大小是否相等,方向是否相同。

      【點撥】在本實驗中合力與其分力作用的等效性是通過橡皮條發(fā)生相同的形變來表現(xiàn)的,即兩次拉動的結(jié)點位置必須相同。

      (6)改變F1和F2的夾角和大小,再做兩次。

      【點撥】改變分力大小和夾角再做兩次時,每次都把橡皮條的結(jié)點拉到O點,為了直觀地看出分力可能大于合力,可以使其中一次兩個分力的夾角大于120°。

      二、實驗技巧

      1.使用彈簧秤前,要先觀察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處,若指針不在零刻度處,要設(shè)法調(diào)整指針,使之指在零刻度處;再將兩個彈簧秤的掛鉤鉤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如果兩個示數(shù)相同方可使用。

      2.在使用彈簧秤時,拉力應(yīng)沿彈簧秤的軸線方向。

      3.彈簧秤中彈簧軸線、橡皮條、細(xì)繩套應(yīng)該位于與紙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內(nèi)。

      4.要防止彈簧秤卡殼,防止彈簧秤或橡皮條與紙面有摩擦。

      三、實驗探究

      1.做這個實驗時,O點的位置對實驗誤差有沒有影響?

      答:有影響,O點近,用的拉力小,測量的相對誤差大,實驗誤差大。

      2.兩只彈簧秤的精度不同,可做怎樣的改進?

      答:這個實驗只用一把彈簧秤也能完成,讀F1的讀數(shù)時彈簧秤與對應(yīng)的細(xì)繩連接,把結(jié)點拉到O點,兩細(xì)繩拉到事先確定的方向;然后彈簧秤換到另一細(xì)繩上,再把結(jié)點拉到O點,兩細(xì)繩拉到事先確定的方向,讀出F2大小,這樣只用一只彈簧秤,實驗誤差會減小。

      3.本實驗既要記錄F1、F2大小,又要記錄F1、F2的方向,一個人不能獨立完成實驗嗎?

      答:一個人也可以完成本實驗。方法是先在白紙上畫好O點以及F1、F2的方向,實驗時只需把兩細(xì)繩拉到O點并與所畫出的F1、F2的方向重合,讀出F1、F2的大小即可。

      4.對比發(fā)現(xiàn),女生做出的力的圖示普遍偏小,實驗誤差偏大,怎樣改進?

      答:做力的圖示時,選取的力的標(biāo)度單位應(yīng)適當(dāng)大些,做出的圖形就大些,實驗的相對誤差就小。

      四、實驗提高

      例1.在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時,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兩個彈簧秤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確定的O點,以下操作中錯誤的是 ( )

      A.同一次實驗中,O點位置允許變動

      B.實驗中,彈簧秤必須保持與木板平行,讀數(shù)時視線要正視彈簧秤的刻度

      C.實驗中先將其中一個彈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調(diào)節(jié)另一彈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條另一端拉到O點

      D.實驗中,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O點時,使兩個彈簧秤之間的夾角必須取90o,以便算出合力的大小

      解析:選項A的陳述是錯誤的,兩次拉動O點位置相同才表明合力與分力的關(guān)系;選項C的陳述也是錯誤的,第一個彈簧秤己拉到最大量程,而后再拉另一個彈簧秤將橡皮條另一端拉到O點,這是沒有保證的;選項D的陳述也是錯誤的,兩彈簧秤之間的夾角為90o是可以的,其它角度也是可以的。綜上,選ACD。

      (作者單位:甘肅省瑪曲縣藏族中學(xué))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是一個驗證性實驗。做這個實驗必須明確:怎樣的結(jié)果算是驗證了矢量合成時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時哪一個力是合力,哪兩個力是分力;怎樣做此實驗更有利于減小實驗誤差等等。本文就這些問題進行分析、討論,讀者或許能從中得到一點啟發(fā)。

      一、實驗方法

      1.實驗原理

      實驗原理確定了實驗所用的器材、實驗的步驟、實驗的誤差和實驗的結(jié)論的可靠性。實驗原理是一個實驗的核心部分。這個實驗的原理是兩個共點力F1和F2的共同作用效果與一個力F′的作用效果都是把橡皮條拉伸到某點,所以F′為F1和F2的合力。作出F′的圖示,同時根據(jù)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F1和F2的合力F的圖示,比較F′與F是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2.實驗器材:方木板、白紙、彈簧秤(兩只)、橡皮條、細(xì)繩套(兩個)、三角板、刻度尺、圖釘(幾個)。

      【點撥】彈簧秤可以只用一個,分別測出兩個分力,雖然操作較麻煩,但可避免兩個彈簧秤的不一致性帶來的誤差。

      3.實驗步驟

      (1)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點。

      (2)用兩條細(xì)繩結(jié)在橡皮條的另一端,通過細(xì)繩用兩個彈簧秤互成角度拉橡皮條,橡皮條伸長,使結(jié)點伸長到O點,如圖1所示。

      【點撥】經(jīng)驗得知兩個分力F1、F2間夾角θ越大,用平行四邊形作圖得出的合力F的誤差也越大,所以實驗中不要把θ角取得太大,一般不大于90°為最佳。

      (3)用鉛筆記下O點的位置,畫出兩條細(xì)繩的方向,并記下兩個彈簧秤的讀數(shù)。

      【點撥】拉橡皮條的細(xì)線要長些,標(biāo)記每條細(xì)線方向的方法是使視線通過細(xì)線垂直于紙面,在細(xì)線下面的紙上用鉛筆點出兩個定點的位置,并使這兩個點的距離要盡量遠(yuǎn)些。

      (4)在紙上按比例作出兩個力F1、F2的圖示,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合力F。

      【點撥】作圖要用尖鉛筆,圖的比例要盡量大些,要用嚴(yán)格的幾何方法作出平行四邊形,圖旁要畫出表示力的比例線段,且注明每個力的大小和方向。

      (5)只用一個彈簧秤,通過細(xì)繩把橡皮條上的結(jié)點拉到同樣的位置O點,記下彈簧秤的讀數(shù)和細(xì)繩的方向,按同樣的比例作出這個力的圖示,比較F′與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得的合力F,比較合力大小是否相等,方向是否相同。

      【點撥】在本實驗中合力與其分力作用的等效性是通過橡皮條發(fā)生相同的形變來表現(xiàn)的,即兩次拉動的結(jié)點位置必須相同。

      (6)改變F1和F2的夾角和大小,再做兩次。

      【點撥】改變分力大小和夾角再做兩次時,每次都把橡皮條的結(jié)點拉到O點,為了直觀地看出分力可能大于合力,可以使其中一次兩個分力的夾角大于120°。

      二、實驗技巧

      1.使用彈簧秤前,要先觀察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處,若指針不在零刻度處,要設(shè)法調(diào)整指針,使之指在零刻度處;再將兩個彈簧秤的掛鉤鉤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如果兩個示數(shù)相同方可使用。

      2.在使用彈簧秤時,拉力應(yīng)沿彈簧秤的軸線方向。

      3.彈簧秤中彈簧軸線、橡皮條、細(xì)繩套應(yīng)該位于與紙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內(nèi)。

      4.要防止彈簧秤卡殼,防止彈簧秤或橡皮條與紙面有摩擦。

      三、實驗探究

      1.做這個實驗時,O點的位置對實驗誤差有沒有影響?

      答:有影響,O點近,用的拉力小,測量的相對誤差大,實驗誤差大。

      2.兩只彈簧秤的精度不同,可做怎樣的改進?

      答:這個實驗只用一把彈簧秤也能完成,讀F1的讀數(shù)時彈簧秤與對應(yīng)的細(xì)繩連接,把結(jié)點拉到O點,兩細(xì)繩拉到事先確定的方向;然后彈簧秤換到另一細(xì)繩上,再把結(jié)點拉到O點,兩細(xì)繩拉到事先確定的方向,讀出F2大小,這樣只用一只彈簧秤,實驗誤差會減小。

      3.本實驗既要記錄F1、F2大小,又要記錄F1、F2的方向,一個人不能獨立完成實驗嗎?

      答:一個人也可以完成本實驗。方法是先在白紙上畫好O點以及F1、F2的方向,實驗時只需把兩細(xì)繩拉到O點并與所畫出的F1、F2的方向重合,讀出F1、F2的大小即可。

      4.對比發(fā)現(xiàn),女生做出的力的圖示普遍偏小,實驗誤差偏大,怎樣改進?

      答:做力的圖示時,選取的力的標(biāo)度單位應(yīng)適當(dāng)大些,做出的圖形就大些,實驗的相對誤差就小。

      四、實驗提高

      例1.在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時,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兩個彈簧秤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確定的O點,以下操作中錯誤的是 ( )

      A.同一次實驗中,O點位置允許變動

      B.實驗中,彈簧秤必須保持與木板平行,讀數(shù)時視線要正視彈簧秤的刻度

      C.實驗中先將其中一個彈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調(diào)節(jié)另一彈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條另一端拉到O點

      D.實驗中,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O點時,使兩個彈簧秤之間的夾角必須取90o,以便算出合力的大小

      解析:選項A的陳述是錯誤的,兩次拉動O點位置相同才表明合力與分力的關(guān)系;選項C的陳述也是錯誤的,第一個彈簧秤己拉到最大量程,而后再拉另一個彈簧秤將橡皮條另一端拉到O點,這是沒有保證的;選項D的陳述也是錯誤的,兩彈簧秤之間的夾角為90o是可以的,其它角度也是可以的。綜上,選ACD。

      (作者單位:甘肅省瑪曲縣藏族中學(xué))

      猜你喜歡
      彈簧秤分力結(jié)點
      當(dāng)兩分力的方向不變時,是否分力越大,合力也越大?
      人走路時為什么要擺手?
      基于地理位置的AODV路由協(xié)議改進算法的研究與實現(xiàn)
      巧測大氣壓強
      生活中粗測動摩擦因數(shù)
      自制“力的分解、分力關(guān)系演示儀”
      這樣“改進”好不好
      蒙城县| 仲巴县| 江安县| 龙江县| 犍为县| 霍州市| 白沙| 萨迦县| 舟山市| 当阳市| 迁安市| 双城市| 定安县| 临洮县| 湖口县| 剑河县| 本溪| 阳朔县| 肥乡县| 外汇| 中宁县| 南乐县| 泰和县| 萍乡市| 成武县| 荣成市| 阳信县| 麦盖提县| 乐业县| 桐柏县| 灵武市| 万安县| 仁寿县| 涟源市| 东山县| 金华市| 上高县| 门源| 社会| 南丰县| 曲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