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教師都希望自己公平地對待學生,每個學生也都渴望得到公平的教育,但在實際工作中,教師紛紛“有失偏頗”。每個班級都會有一部分看上去“頑劣”“調(diào)皮”“聽話”的學生,是優(yōu)先管理“頑劣”的學生,先搞定班級“刺頭”還是“普度眾生”全班同學大鍋飯管理?作為一名從事教育工作二十年的基層教育者,一次事件使筆者覺得,不能按照“頑劣”程度教育,要使每個學生都有同步享受教育關(guān)愛的權(quán)利。
【事件回顧】
筆者所在的學校是一所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在唯大學、唯名校的學生才是優(yōu)秀學生的理念下,職校的學生,大多是自卑的。因為成績差所以自卑、因為父母失望所以自卑、因為老師不喜所以自卑、因為自制力差所以素質(zhì)不高。種種的原因,造就了一批讓“父母頭痛”、“學校頭痛”的“問題學生”。比如筆者班級里的Z同學,一名“乖巧、聽話”不讓人發(fā)現(xiàn)的隱性“問題學生”。
Z同學,來自父母健全的家庭,父母經(jīng)商、家境小康,是一個文文靜靜不顯眼的女生。而這個文靜的女生確實也一直沒有引起筆者的注意與重視,除了開學初,家長以身體不適為由,請了整個軍訓期間的假。作為一名班主任,最不愿意學生在軍訓期間請假,因為一周的軍訓期是學生之間相互熟悉、建立班級規(guī)范的最好時機,同時也是班主任強調(diào)紀律的重要時期。第一個學期就在Z同學隔三差五的遲到、上課講話,作業(yè)不按時交、影響同學上課的“小毛小病”中度過??紤]Z同學這些行為還不屬于嚴重行為,作為班主任,筆者在第一學期時,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班級“刺頭”上。還沒等考慮好如何修正Z同學的“小毛小病”時,她就給全班上演了一出“失蹤”戲碼。
第二學期的某個周四下午,Z同學的家長打筆者電話,說Z同學還沒有回到家,手機是通但是一直沒有人接。翻閱學校監(jiān)控發(fā)現(xiàn),Z同學在下午四點放學后已經(jīng)準時離校了。兩個多小時過去了,人究竟去哪里了呢?根據(jù)平時了解的信息,筆者開始聯(lián)系班級中與Z同學關(guān)系較好的學生,一則了解她最近的動態(tài),同時也了解一下同學們是否知道她的去向。同學們反映Z同學近階段短信很多,有時課堂上也在偷偷發(fā)信息,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她短信聊天的對象是誰。就在焦急的尋找過程中,時間已經(jīng)是深夜11點鐘了,C同學回復Z同學現(xiàn)在到她家里,晚上住她家里。得到確切的消息后,筆者開始逐個讓剛才聯(lián)系過的同學們回復Z同學的動態(tài)。就在逐個撥打過程中,一個同學不小心說漏了嘴,說:“怕您太擔心,所以同學們才商量著編了個謊言說Z同學已找到,今晚住在C同學家,其實,我們都沒有見到她?!蹦且豢蹋睦镎媸抢湟魂?、熱一陣。冷一陣是因為Z同學,你究竟在哪里?你知道大家都很擔心你嗎?熱一陣是因為同學們怕班主任擔心,讓班主任能睡一個安穩(wěn)覺才編了個謊言。小小年紀,懂得為老師分憂,筆者為有這么好的班集體、同學而感到驕傲。但是,筆者還是告誡同學們這個謊言的嚴重性,不能因為怕班主任擔心而不顧Z同學的安危。與家長反復商討無果,整個班級的同學也在擔憂中度過了一夜。
直到第二天下午,Z同學才回到家,得知消息后,筆者第一時間趕到她家與她聊天,了解這一天一夜的事情,老套的網(wǎng)友見面。好在家長、老師、同學瘋狂的撥打電話,孩子感覺到大家的關(guān)心,最終還是安全回家。
【教育對策】
Z同學的事情讓筆者反思了很久,以前一直根據(jù)學生的難管程度分層管理,尤其在新班級組建之初,會優(yōu)先管理所謂的“刺頭”,急于把班級先穩(wěn)定下來。本來,這個也無可厚非,可是,每個學生都在成長,而每一個成長時間都是同步前進的,并不因為班主任的分層優(yōu)先管理而停滯。每個學生所遇見的每一個事情,對她個體都是重要的、重大的。而筆者一直無意識使用另類的“馬太效應(yīng)”,讓愈是“頑劣”的學生愈是享受教育的關(guān)愛,而默默無聞的“聽話”學生卻“缺失”了教育的關(guān)愛。每一個學生都有享受優(yōu)質(zhì)教育和教師給予的同等重要教育的權(quán)利。從Z同學事情后,筆者不再按照另類“馬太效應(yīng)”管理,而是同步開展對所有學生的教育管理,只不過部分學生的管理所花的精力多一點。筆者要求自己在每個學期開學初的第一個月,盡量與所有學生都能做一次一對一、面對面的交流,了解同學心里所想、所需,根據(jù)自己的掌握,有側(cè)重點、針對性地進行管理。因為同步管理,所以,每個學生都會覺得在一入學就能得到老師的關(guān)愛,這樣也會在班級建立之初同步地建立與學生的信任與關(guān)愛。
從那以后,筆者開始調(diào)整教育管理方針,對班級里的學生開始全面摸底了解,同步開展教育關(guān)愛,所有的同學都能在第一時間和教師面對面溝通、談心。同時,按照學生的個性特點,分小組管理,比如平時都比較文靜的女生成為一個小組,平時與她們交流的主題主要為如何變得更為開朗、自信;平時都愛玩游戲的男生成為一個小組,平時主要交流如何自主管理游戲時間與學習時間,如何從游戲中挖掘?qū)W習有利的內(nèi)涵。通過個體的溝通與小組化、差異化溝通,學生都會感覺到老師時時針對自己的個性特點進行引導。這樣做不僅能降低教師人為地造成的長期“冷落”與學生心中的不良心里環(huán)境,而且能減少學生個性發(fā)展畸形的可能性與心理障礙的引發(fā)。
最基礎(chǔ)的公平與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均衡的管理時間與頻率,讓學生覺得自己都是老師的重點,沒有人被遺忘。
【教育評價】
事發(fā)后,學校與教師都沒有特別指出Z同學的“失蹤”事件,在她家深入交談以后,筆者感覺這個文靜女孩心里一直有那種不重視感,這種感覺來自父母、來自教師。因為平時“乖巧、聽話”,所以家長與教師總覺得管理是可以不費心的。因而,網(wǎng)友隨意多一點的關(guān)心,就讓她覺得自己是被重視的。
Z同學的無故曠課,本來學校可以給個處分的。但是,教育大于處罰,經(jīng)過筆者與學校溝通,暫緩處分。而這個過程,班主任與家長都沒有隱瞞Z同學,讓她知道要為自己的錯誤負責,然后開始教育她要遵守學校各項規(guī)章制度。從那以后,除了小組交流外,筆者會有意識地表揚她、欣賞她的亮點,學生覺得自己受重視、受關(guān)愛后,成績直線上升。當新一年班干部選舉時,全班三分之一的同學投票選她當班干部。在她任班委后我交給她的第一個任務(wù),就是開一個“如何平衡自由與制度管理”的主題班會。Z同學看到班會主題就會心地笑了,果然在班會上,她主動以自身為例子講述那個讓全班與家長共同擔憂過的夜晚,那次自己任性離校給大家?guī)淼牟幻咧埂K?,真的走出了那個暫緩處分的陰影,也在教育的關(guān)愛下真正地成長了。
作者簡介:謝劍英,女,1972年6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浙江省臺州市路橋中等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研究方向:中職班主任管理和問題學生管理。是一名女典型的“70后”,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教育的道路上,只是一名小小的“修路匠”,崇尚“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自己的學生”的教育理念,秉承不做“錦上添花”的教育理念,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享受平等教育的權(quán)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