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天木+若拙
“您貴姓?”是中國人很常見的問候語。
“五百年前是一家!”是中國同姓的陌生人相互之間拉進關(guān)系的有效說辭。
最近,中科院有關(guān)專家通過新華社公布我國百家姓的最新排名后,引起了社會廣泛關(guān)注。根據(jù)研究,新版“百家姓”排名前三位的王、李、張是中國最大群體的姓氏,三姓人群約占中國總?cè)丝诘?1%。自己的姓氏是否上榜、排名第幾、姓氏源流等等話題,為老百姓及專家津津樂道。
而前不久,微博中一個名為“你聽過最美的名字”的話題成為熱門,引來眾多網(wǎng)友的轉(zhuǎn)發(fā)和討論。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國家,姓氏是中國人血緣的河流。溯流而上,我們可以追尋到自己的祖根,追訪到自己的故鄉(xiāng)。姓氏在中國的文化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著它獨特的魅力。
一個字就是一幅畫。中國人的名字,蘊含中華文化,彰顯漢字之美。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名以正體,字以表德”,中國人一向很重視自己的“尊姓大名”。起名字往往是中國家庭中的一件大事。中國人的名字,承載著長輩的美好期望。
中國姓氏文化歷史悠久,內(nèi)涵豐富,是構(gòu)成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而在今天,似乎沒有多少人還記得它曾經(jīng)所具有的意義。從某種意義上說,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就是不同血緣姓氏的宗族,在各個歷史時期繁衍生息、播遷交融、興衰更替的總匯。以血緣姓氏為脈絡(luò)的姓氏譜系,正是具體記錄各姓氏宗族的淵源世系、興衰榮辱及其歷史功業(yè)和文化特色的重要文獻,是中華文明進化的軌跡、社會發(fā)展的縮影。
從北宋“百家姓”的趙錢孫李,到2006年“百家姓”的李王張劉,再到今年最新版的王李張劉,“百家姓”的排序不斷發(fā)生著變化。變化看似簡單,背后卻是鮮活而深遠的家族故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