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薳
先生職臨錢塘日①,有陳訴②負(fù)③綾絹錢二萬不償者。公呼至詢之,云:“某④家以制扇為業(yè),適父死,而又自今春以來,連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負(fù)之也?!惫煲暰弥唬骸肮芒萑∪晁粕葋?,吾當(dāng)為汝發(fā)市⑥也?!表汈戎?,公取白團(tuán)夾絹二十扇,就判筆⑦作行書草圣及枯木竹石,頃刻而盡。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償所負(fù)也。”其人抱扇泣謝而出。始逾⑧府門,而好事者爭以千錢取一扇,所持立盡,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恨不勝而去。遂盡償所逋⑨。一郡稱嗟,至有泣下者。
(選自《歷代筆記小品》,范軍、阮忠編,湖北辭書出版社1994年)
注釋:
①先生職臨錢塘日:蘇東坡到杭州任職時。②陳訴:狀告。③負(fù):這里是拖欠的意思。④某:我。⑤姑:暫且。⑥發(fā)市:開張。⑦就判筆:順手拿起判筆。判筆,判案用的筆。⑧逾:走出。⑨逋(bū):拖欠。
譯文:
東坡先生在杭州做官的時候,有人來告狀,說某人欠了他兩萬絲綢錢不還。東坡把那個人喊來,詢問是怎么回事。那個人說:“我家以制作扇子為業(yè),剛好父親死了;而且從今年春天以來,陰雨連綿,天氣寒冷,制作的扇子賣不出去,不是有意欠他家的錢?!睎|坡仔細(xì)看了他很久,然后說:“暫且把你做的扇子拿來,我為你開個張吧?!币粫荷茸幽脕砹耍瑬|坡從里面拿出二十把白團(tuán)夾絹扇,隨手用判筆在扇子上寫行書、草書,畫上枯木竹石,一會兒就弄完了。隨即交給那個人說:“出門趕快去還你的欠債?!蹦莻€人抱著扇子,流著眼淚道謝走了。剛跨出府門,就有多事的人爭著用一千錢買一把扇子,那個人拿的扇子一下就賣光了,來遲一步?jīng)]買到扇子的人,甚至懊悔、遺憾得不得了。那個人就這樣還清了他的欠款。一郡的人都稱頌、贊嘆,還有人感動得流下淚來。
蘇軾因?qū)ν醢彩兎ǔ植煌姸鰹楹贾萃ㄅ?。任職杭州期間,他留下了許多佳話。“東坡畫扇”這則小故事,不但讓我們領(lǐng)略了蘇軾在書畫藝術(shù)上的造詣,更讓我們感受到他那關(guān)心人民疾苦的仁者情懷。
[讀有所思]
結(jié)合《記承天寺夜游》,聯(lián)系本文,談?wù)勀銓μK軾的認(rèn)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