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萍
[摘 要]現代圖書館管理文化是信息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越來越重視知識的積累。對知識的學習和信息的掌握離不開圖書館,圖書館的建設和發(fā)展代表著一個時代的進步和文明程度,與國家的經濟、文化、科學技術息息相關。它是圖書館管理者和員工在圖書館管理實踐活動過程中所形成的集體思維和文化認同,更確切地說,現代圖書館管理文化是一種組織文化,是圖書館管理活動過程中一系列文化觀念的總和。
[關鍵詞]圖書館;模式;管理
一、以人為本踐行圖書館管理新模式
(一)堅持以人為本理念
以人為本,就是要把人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的確給圖書館帶來了空前的發(fā)展, 然而也使不少圖書館人忘記了人文宗旨。一段時期以來, 自動化熱、網絡熱、數字化熱一浪高過一浪。先進的信息技術給有的圖書館帶來的只是服務的機械化和自動化, 卻使讀者服務變僵硬和冰冷,淡化了為讀者提供優(yōu)質、便捷、公平的人性化服務的宗旨。這是圖書館人當前不能不冷靜地從社會、人性的角度進行理性思考的現實問題。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圖書館建設作為一項服務社會大眾的文化形式,自誕生之日起就對社會經濟的進步發(fā)展產生著不可磨滅的促進作用。
(二)構建圖書館人性化服務新模式
圖書館不僅要把“讀者第一,服務至上”、“一切為了讀者”的圖書館宗旨貫穿于工作全過程,而且要通過圖書館員細致入微的服務把這一宗旨具體化,成為讀者看得見、摸得著,時時處處感受到的真誠關愛和滿意服務。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科學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人們追求知識的愿望日益迫切,對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讀者對圖書館的需求和依賴越來越強烈,這對圖書館傳統服務工作面臨嚴峻的考驗,也對圖書館的生存與發(fā)展帶來了新的思考。圖書館建設以人性化管理的核心就是以滿足讀者的需求為目的,打破館員與讀者之間的身份界限,在服務中體現平等、友善和真誠的服務精神,通過以人為本的文獻服務使用戶對圖書館產生信賴感,從而提高服務水平,以便全面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
二、構建個人數字圖書館管理模式建設
(一)構建e時代個性化的“私人藏書閣”
個人數字圖書館是文本、圖形、音頻等多媒體對象的集合。這些對象由個體創(chuàng)建或直接鏈接啟互聯網。為了簡便、輕松、高效、科學地管理和利用學習者所擁有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建立全新的學習境界,就需要構建e時代個性化的“私人藏書閣”——個人數字圖書館。圖書管理是一項重要且復雜的工作,運營過程中總是面對大量的讀者信息、圖書信息以及兩者相互作用產生的借書信息、還書信息。有關信息的錄入、讀者管理、書目查詢等是經常性的工作。對讀者資源、書籍資源、借書還書信息進行管理,及時了解各個環(huán)節(jié)中信息的變化,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個人數字圖書館的內容雖有相當一部分來自網絡,但也是在科研過程中精心挑選、組織、加以評論的有價值的信息集合這種方法可以降低用戶環(huán)境的陌生性,提高檢索率,因為這種信息空間的結構已經由用戶整體定義與個性化了。
(二)強化知識資源是個人數字圖書館的核心資源
個人數字圖書館是指“個人為了讀書治學的目的,在自己的計算機上采用免費或基本免費的全文數據庫軟件,將有關的網上信息和自創(chuàng)的數字化信息資源進行采集、存儲,使之成為有組織的信息集合,以供個人有效利用的數字圖書館?;ヂ摼W迅猛地發(fā)展與普及,網絡數字文獻信息也隨之劇增,促使各種模式收藏、管理和提供文獻信息的網站、專業(yè)數據庫和數字圖書館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知識服務方式多種多樣,包括基于分析和基于內容的參考咨詢服務、專業(yè)化信息服務、個人化信息服務、團隊化信息服務等。需要指出,知識服務并不排斥以藏書建設、文獻編目、文獻檢索、文獻流通閱覽為基礎的傳統服務,只不過這些服務將不再體現圖書館的核心能力、專業(yè)取向和標志性內容,將主要作為輔助性的后臺服務來支持知識服務
三、不斷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
(一)圖書館要注重從硬件建設到軟件提升的發(fā)展
圖書館通過多年的收集、整理,保存了我國大量的優(yōu)秀文化資源,這些優(yōu)秀的文化資源對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的形成、科技進步、全民文化素質的提高和以及民族文化的認同和傳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提高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基礎性資源。軟件提升就是圖書館管理的提升。信息時代,是一個充滿競爭、充滿創(chuàng)造性的時代。知識與信息以前所未有的增長速度和創(chuàng)新模式影響著傳統圖書館的工作理念,并且使圖書館的工作方式和服務形式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不同圖書館的管理特色是一種文化,這種文化最基本的體現是管理者的管理藝術和管理水平。
(二)實現完善的主動服務是高校圖書館服務的重要革新
近幾年來,電子圖書館、網絡圖書館、數字圖書館等新概念、新理念層出不窮,信息服務領域正經受著一場全新的變革,實現由傳統的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的轉化,由單一的、靜態(tài)的服務向多元的、動態(tài)的、個性的服務轉變是圖書館改革的重點。只要不斷加強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質、文化素質、業(yè)務素質的培養(yǎng)和提高,就能端正服務態(tài)度,避免“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錯誤思想,避免推諉、拒絕、敷衍、搪塞讀者的現象,就能很好的與讀者交流溝通,真正做到有問必答、有求必應、有應必果。確?!笆讍栘撠熤啤钡母黜椧蠛湍繕瞬徽鄄豢鄣穆涞綄嵦帯?/p>
四、結束語
總之,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圖書館的競爭由館藏與建筑轉向服務。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優(yōu)化服務,一切為了讀者,以讀者為本,才能真正實現圖書館的宗旨,更是提高現代圖書館管理新模式的必經途徑。
參考文獻:
[1]譚焰;以人為本,服務創(chuàng)新——圖書館可持續(xù)發(fā)展之根本[J];圖書館;2012年05期
[2]王海泉;以人為本:現代圖書館發(fā)展的新理念[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2年04期
[3]葛萍;信息時代高校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