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延平
易地育肥肉牛實質是牧區(qū)與農區(qū)相結合,利用牧區(qū)繁育和培育的肉?;蚣茏优#D移到精飼料較多的農區(qū),進行短期強度育肥,然后出售或屠宰。這是值得學習和推廣的生產肉牛的方法。實踐證明,此法有很多好處:一是對牧區(qū)或犢牛繁育場來說,出售當年牛犢,可以減少犢牛越冬期的管理和冬春死亡;同時可以增加牛群中母牛的數(shù)量,專門用來繁殖犢牛,促進養(yǎng)牛專業(yè)化,提高牧區(qū)和繁殖場的經濟效益。 二是對農區(qū)的育肥場、農戶和專業(yè)戶來說,購進6月齡犢牛,到第2次越冬時,牛已到出售和屠宰時間,不再第2次越冬,能減少飼養(yǎng)成本,增加經濟收入。三是如果購買犢牛進行易地高強度育肥,經短期育肥后,所產生的牛肉能達到上等品質標準,其經濟效益顯著?,F(xiàn)將易地育肥肉牛的技術及應注意的問題介紹如下:
從易地(外地)買進的架子牛,一般在原地的飼喂條件較差,大多數(shù)牛都是喂粗飼料或少量精料,買來后應在短時間內盡快向以喂精料為主的日糧過渡,在150天內育肥出欄。具體安排是:①恢復期10~15天。架子牛到達育肥地點(育肥場、農戶和專業(yè)戶)后,對飼料、飼養(yǎng)方法、飲水及環(huán)境也需有個適應過程。所以在恢復期飼料以干粗料(玉米秸、干青草)或加50%青貯飼料為主。②過渡期15~20天。經10~15天的恢復期飼養(yǎng),架子牛已基本適應新的生活環(huán)境和飼養(yǎng)條件,飼料便由粗料型向精料型過渡。具體做法是:將精料和粗料加適量水充分拌勻,使精料能附著在粗料上;或將精料和青貯飼料充分拌勻后飼喂。這樣連續(xù)喂幾次后,架子牛就習慣吃精料了。以后逐漸增加精料在日糧中的比例。 過渡期結束時, 肉牛日糧中精料比例應占40%~45%。③催肥期120天左右。肉牛的日糧中精料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具體安排是:1~20天,日糧中精料的比例為55%~60%,粗蛋白質水平12%左右。21~50天,日糧中精料的比例上升到70%,粗蛋白質水平10%。51~90天,日糧中精料的比例增加到75%,粗蛋白質水平10%。91~120天,日糧中精料的比例達到80%~85%,粗蛋白質水平達10%。
在育肥的過程中,還應注意如下問題:①一日多餐制。為防止育肥牛一次吃得過多而造成脹肚子,在最初3~4天,一天要飼喂5~6次,每次喂量不要太多,以后可保證槽內晝夜有飼料,任其自由采食。②充分供給清潔的飲水。每天應飲3~4次,最好讓其自由飲水。③提供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牛舍應做到冬暖夏涼,并保持通風干燥;催肥期應固定栓系飼養(yǎng),以盡量減少運動;保持牛體衛(wèi)生,經常刷拭,預防體內、外寄生蟲病的發(fā)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