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蕓,周 翾,毛成超
(青島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山東 青島 266033)
石油和天然氣作為重要的綠色稀缺資源及戰(zhàn)略儲備得到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海洋平臺以綜合性好、適用性強等優(yōu)點在石油、天然氣海上開采過程中得到廣泛應用,但其同時存在建造時間長、造價高等顯著缺點,因此合理改進設計方法以延長其使用壽命,是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研究領域。
管節(jié)點相貫部位在反復荷載作用下易發(fā)生破壞,進而對海洋平臺整體受力產生影響,甚至導致其發(fā)生傾覆。本文借鑒建筑鋼結構對梁柱節(jié)點進行加強來提高節(jié)點承載能力、轉移塑性鉸的研究思路,對管節(jié)點進行局部加強[1-3]。目前,管節(jié)點多采用焊接肘板、主管焊接環(huán)向加勁肋、鞍型板、灌漿、增加支撐等方式對局部進行加強[4-6]。上海交通大學馮祺等人提出一種套筒新型加強管節(jié)點型式,并針對以下因素對節(jié)點承載力的影響進行了研究:(1)撐管與弦管直徑比;(2)套筒長軸與撐管直徑比;(3)套筒橫軸與撐管直徑比[7-8],然而其研究內容卻并未涉及套筒厚度及長度等參數對節(jié)點的影響,加之橢圓形套筒在實際加工過程中構件精度不易保證,本文針對圓形套筒的厚度、長度對節(jié)點承載力的影響展開研究。
套筒加強T型管節(jié)點的具體做法為:在T型管節(jié)點端部焊接一空心圓臺,具體構造見圖1。
圖1 套筒節(jié)點的結構形式及有限元模型Fig.1 Structure form and FEM model of sleeve reinforced T-joint
本文共研究了17個模型,所有構件均采用Q345鋼,spa-1至spa-16模型為套筒加強 T 型節(jié)點,spa-17為未加套筒的普通節(jié)點。spa-17選用煙臺大學邵永生等人進行環(huán)口板加強型節(jié)點試驗研究時普通節(jié)點的尺寸[9-11],具體尺寸如下:弦管長度l0=2 000mm,直徑d0=203mm,厚度t0=6mm;撐管長度l1=300mm,直徑d1=50mm,厚度t1=6mm。spa-1至spa-16模型的主管及撐管尺寸與spa-17相等,僅改變套筒尺寸,套筒長度l,厚度t,為研究方便,設套筒厚度與撐管厚度之比為α,即α=t/t1,其變化范圍為0.6~1.2;設套筒長度與撐管直徑之比為β,即β=l/d1,其變化范圍為1~2.5,具體參數見表1。
表1 試件編號及參數變化表Table 1 Specimens number and parameters
為驗證本文研究方法的有效性,以文獻[9]中的普通T型管節(jié)點為例,利用ANSYS對其試驗過程進行模擬,模型采用solid92單元,泊松比0.3,彈性模量2.05×105MPa,選取文獻[9]材性試驗中實測的應力應變關系,弦管兩端均為固支,撐管端部為滑動約束,采用施加軸向位移的方式進行加載。經過有限元模擬,試件承載能力達到91.13kN,相對于試驗實測數據93.2kN,僅存在2.22%的誤差,因此本文有限元模擬結果能夠反映節(jié)點的真實受力情況。
在普通節(jié)點有限元模型的基礎上增設加強套筒,同時對套筒及附近區(qū)域網格進行加密,并對撐管端部施加軸向位移(見圖2)。
圖2 節(jié)點有限元模型Fig.2 FEM model of joint
圖3~5分別以模型spa-1、spa-16、spa-17為例,給出節(jié)點對應位移加載為5和10mm時的應力云圖。
對比圖3~5的應力云圖分布規(guī)律可以看出,相對于普通節(jié)點spa-17而言,盡管加強型管節(jié)點spa-1和spa-16的最大應力仍然出現在相貫線及附近區(qū)域,但應力集中現象均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由于spa-1加強套筒尺寸較小,故對節(jié)點應力分布的改善能力弱于spa-16,即套筒的加強參數會對節(jié)點應力分布產生影響,因此本文的研究內容具有實際意義。
圖3 spa-1在不同位移下的應力云圖Fig.3 Stress nephogram of spa-1for different displacement
圖4 spa-16在不同位移下的應力云圖Fig.4 Stress nephogram of spa-16for different displacement
圖5 spa-17在不同位移下的應力云圖Fig.5 Stress nephogram of spa-17for different displacement
為研究套筒厚度t的影響,圖6列出了β分別為1,1.5,2和2.5時各構件的軸力-位移曲線,因加載初期各曲線較為接近,為更加清晰的體現節(jié)點隨α變化沿y軸方向的增長規(guī)律,圖中僅描述了節(jié)點在承載力超過60kN的軸力位移發(fā)展曲線。由圖6(a)可知,當β=1.0時,加強管節(jié)點spa-1、spa-2、spa-3、spa-4較普通管節(jié)點spa-17的極限承載力91.13kN顯著提高,分別達到160.66、163.39、167.23、171.79kN,并且各構件荷載-位移曲線變化趨勢較為相似,在軸向位移達到5.5 mm之前,各構件的曲線幾乎重合,當位移超過5.5mm之后,試件的承載能力隨α的增加而增大,即套筒越厚,節(jié)點承載力越高。圖6(b)、(c)和(d)中曲線變化規(guī)律與圖6(a)基本一致。
表2是以普通節(jié)點spa-17為參照,對比當β=1、β=1.5、β=2、β=2.5時,管節(jié)點隨α的改變對應的承載能力與鋼材用量變化規(guī)律。由表2可知,套筒對提高節(jié)點承載能力極為有效,模型spa-16的用鋼量僅增加3.03%,其對應的承載能力達到普通構件的240.48%,即使用鋼增量最小的spa-1模型,其承載能力也得到顯著提高,為spa-17的176.3%。以上分析表明,套筒這一新型加強方式對改善管節(jié)點力學性能效果明顯。
將表2中的相關內容繪制于圖7,由圖中曲線發(fā)展規(guī)律可看出:套筒長度固定時,隨用鋼量的遞增(即套筒厚度增加)節(jié)點承載力不斷增強。但當β=2、β=2.5時,曲線表現出較為平緩的分布規(guī)律,即當套筒長度超過一定范圍后,厚度對節(jié)點承載能力的影響程度減弱。
圖8分別繪制了α=0.6、0.8、1.0和1.2時,采用不同長度套筒進行加強的管節(jié)點與普通管節(jié)點的荷載-位移曲線??梢钥闯鎏淄矃郸聦?jié)點加強后極限強度的影響規(guī)律:圖8(a)中,當α=0.6時,加強管節(jié)點與普通節(jié)點spa-17相比,極限承載能力得到顯著提高,但通過對比各曲線間的增幅可發(fā)現,盡管spa-5與spa-1、spa-9與spa-5、spa-13與spa-9之間增幅呈現出逐漸減弱的趨勢,但對比圖6可知,β的取值對節(jié)點力學性能的影響較α顯著。圖8(b)、(c)和(d)曲線變化規(guī)律與圖8(a)類似??傮w來說,各條曲線之間增幅明顯,即節(jié)點對β的變化較為敏感。當加強套筒厚度固定之后,增加套筒長度能夠有效提高節(jié)點的承載能力。
圖6 套筒厚度對節(jié)點的影響Fig.6 The effect of sleeve thickness on bearing capacity of joints
表2 參數與模型spa-17的對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parameters for specimens and spa-17
圖7 套筒加強型節(jié)點質量與承載能力關系Fig.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ight and bearing capacity in sleeve reinforced T-joints
表3為當α取值分別為0.6、0.8、1.0、1.2時,各節(jié)點承載能力及鋼材用量與spa-17的對比結果,可以看出,隨著α的增加,β對節(jié)點的影響逐漸減弱,例如當α=0.6時模型spa-13用鋼量僅增加1.52%就促使節(jié)點承載能力達到普通模型的234%,然而,當α=1.2時,spa-16試件的用鋼量增加3.03%,其承載能力僅為對比構件的240%,即套筒長度對節(jié)點承載力影響將隨套筒厚度的增加而逐漸減弱。
為進一步直觀研究β的影響規(guī)律,將表3中的內容繪制于圖9。由曲線發(fā)展規(guī)律可以看出:(1)與圖7對比,圖9中各曲線較為陡直,隨用鋼量增長,承載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即套筒長度對節(jié)點影響明顯;(2)各曲線間差別較圖7微弱,這一現象表明參數α對節(jié)點的影響弱于β;(3)對比α=0.6、α=0.8、α=1.0和α=1.2時的4條曲線可發(fā)現,盡管其斜率伴隨α增加而減小,即套筒長度對節(jié)點承載力影響將隨套筒厚度的增加而逐漸減弱,但與圖7相比圖線仍然表現出顯著的遞增趨勢。
綜上所述,當套筒厚度固定時,節(jié)點承載能力隨套筒長度增加得到顯著改善,故適當提高加強套筒的軸向長度對優(yōu)化節(jié)點承載力而言是一項有效措施。
圖8 套筒長度對節(jié)點的影響Fig.8 Effect of sleeve height on bearing capacity of joints
表3 參數與模型spa-17的對比Table 3 Comparison of parameters for specimens and spa-17
圖9 套筒加強型節(jié)點質量與承載能力關系Fig.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ight and bearing capacity in sleeve reinforced T-joints
通過本文研究,可得到如下結論:
(1)套筒對于T型管節(jié)點具有很好的加強效果,能夠很大程度地提高節(jié)點的極限承載能力,但由應力云圖分布規(guī)律可知最大應力仍然出現在相貫線附近。
(2)當加強套筒長度固定時,單純增加其厚度對提高節(jié)點承載力的效果有限。
(3)節(jié)點對套筒長度的變化較為敏感,當用鋼量一定時,應優(yōu)先選擇增加套筒軸向長度尺寸來改善節(jié)點受力情況。
本文研究成果表明套筒作為一種加強措施可有效改善管節(jié)點的受力情況。但應該注意到加強套筒雖然對節(jié)點的承載能力有顯著提高,但最大應力依然出現在節(jié)點相貫線附近,此處有撐管與弦管、套筒與弦管兩條焊縫通過,焊接殘余應力的影響不容忽視,故未來應在考慮焊縫的基礎上對套筒加強T型管節(jié)點展開更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1]王燕,劉蕓,毛輝.梁端翼緣擴翼型節(jié)點抗震性能分析 [J].土木建筑與環(huán)境工程,2013,2(35):52-60.
[2]陳杰,蘇明周,申林,等.鋼結構焊接翼緣板加強式梁柱剛性連接滯回性能試驗研究 [J].建筑結構學報,2007,28(3):1-7.
[3]FEMA-350.Recommended Seismic design Criteria for New Steel Moment-frame Buildings [M].Washington:Fedeval Emengaly Management Agency,2000.
[4]隋偉寧,陳以一,王占飛.鞍形墊板加強T形相貫節(jié)點極限承載力分析 [J].同濟大學學報,2012,40(7):977-981.
[5]劉勇,張政,徐志平.環(huán)肋圓柱殼肋骨側向穩(wěn)定性加強措施研究[J].船舶工程,2008,30(3):24-26
[6]于博.海洋平臺結構管節(jié)點參數化有限元建模方法研究 [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3.
[7]馮琦,譚家華.鞍型板加強Y型管節(jié)點在軸向拉力下的極限強度分析 [J].中國海洋平臺,2006,20(5):26-30.
[8]馮琦,譚家華.套筒加強T型管節(jié)點在軸向壓力作用下的極限強度分析 [J].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06,27(5):653-656.
[9]蔡艷青,邵永波,岳永生.環(huán)口板加強型T型圓鋼管節(jié)點承載力的試驗研究 [J].工程力學,2011,28(9):90-94.
[10]岳永生,邵永波,蔡艷青.環(huán)口板加強型T型管節(jié)點滯回性能的試驗研究 [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10,27(3):71-75.
[11]曲慧,霍靜思,許超.環(huán)口板加強型T型管節(jié)點落錘抗沖擊試驗研究 [J].振動與沖擊,2013,32(1):1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