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師如何提高情緒自控能力
(一)自我調(diào)節(jié)。為防止體育教師的不良情緒“傳染”給學生,課前教師要進行自我調(diào)節(jié),避免學生的情緒也受到干擾,影響運動技術和技能的掌握。1.把自己的不滿、痛苦向好友、同事、家人傾訴,從而通過疏導勸解減輕心理壓力,獲得情緒矯正;2.當怒火上升時,通過自我暗示來調(diào)控,如“冷靜是智慧的源泉”、“急躁是無能的表現(xiàn)”等;3.當發(fā)現(xiàn)自己抑郁、不滿、憤怒時,可以通過大聲唱歌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之后會感到心情的放松;4.不去想引起苦悶、煩惱的事,把注意力轉移到較感興趣的活動和話題中去。如,回憶自己感到最幸福、最愉快的、最成功的事,以此來沖淡或忘卻煩惱;5.課前做深呼吸,頭腦冷靜,保持平和心態(tài),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教育教學中。
(二)參與運動。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對痛苦的記憶會遠遠強于快樂。因教師的不良情緒給學生帶來的痛苦感受,教師則要花十倍的努力才能夠補救。而體育運動對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有治療作用,使身心張弛有度,始終保持在一種比較穩(wěn)定、積極的狀態(tài)之中。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工作之便和學生一起運動,調(diào)控自己的情緒,讓師生的激情在健體中綻放,在運動中緩解壓力,排解憂愁和煩惱。如,安排一個輕松快樂的游戲,和學生一起做,既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又提高了自身的親和力,還讓快樂的情緒在課堂上蔓延。讓自己盡快從不良的情緒中走出來。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活動。在教學中教師與形形色色的學生打交道,而學生作為一種特殊的群體有著自己的主觀性和能動性,在教學中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違紀和挑釁行為。教師在面對此類學生時不僅需要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更需要良好的情緒自控能力,否則很容易犯錯誤。
(一)自控與他控。不同性格類型的教師在面對學生違紀行為時會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如粘液質類型的教師,處理方法可能不夠靈活;而多血質類型的教師可能容易與學生發(fā)生沖突等。針對教師不同的氣質類型,可以從心理活動過程去尋求破解方法,采用不同的自控和他控方式進行控制。每個人的認知中都有一些堅固的框架,比如道德、準則、法律、法規(guī)等,正因為有了這些,體育教師才能避免因為一時的情緒沖動而失去理智。
(二)換位思考。學生年齡小,各方面的思想都不成熟,有時做事太過主觀、太情緒化,需要體育教師心胸開闊地耐心引導。要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來看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要堅信“人之初,性本善”,每名學生都有他閃光的一面。要將心比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問題,冷靜理智地控制個人的情緒,平靜地想一想學生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類情況,關注他們,諒解他們,一切都會迎刃而解。抱著這樣的良好心態(tài),教師才能冷靜生智慧,不至于遇事勃然大怒,失去理智。如,自控能力差的學生需要教師、同伴的耐心幫助,時時提醒,鞭策,可以嘗試讓其做教師的小助手,并適時表揚;再如,在課堂上“搞怪”的學生一般來講都有很強的表現(xiàn)欲,教師可發(fā)現(xiàn)其閃光點,適時為其提供展示的平臺,并抓住時機對其進行守紀引導。
(三)注重教學藝術。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教學藝術,幽默可以使學生在笑聲中進行認知活動,在師生關系融洽、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情緒飽滿的情況下學習,機智可以快速、敏捷、靈活、準確地作出判斷和理性處理,保持課堂教學動態(tài)平衡;語言運用時巧妙批評、適時表揚,這樣采用相應的對策,化弊為利,不僅使課堂教學順利地進行下去,避免矛盾沖突,同時會增進師生的感情。在課堂上,切忌當著全班學生的面批評某個富有個性且愛面子的違紀挑釁學生,避免激化矛盾,引起沖突,要單獨進行思想教育。
——張建(江蘇省宿遷市南師附中宿遷分校,223800)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