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梅 (廣東省深圳市第二高級中學,518000)
一堂不下水的游泳課引發(fā)的思考
李建梅 (廣東省深圳市第二高級中學,518000)
獲獎案例選登-3
教學有道:探討教學規(guī)律 感受教學樂趣
夏天來了,看著學校一池碧水,想著自己大學期間羨煞旁人的泳姿,對即將開始的游泳課真是滿心期待—終于可以在工作崗位一展自己特長了!然而,第1次上游泳課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簡單,1個班的學生只有2人下水,岸上站了一片,與我想象中學生歡天喜地的樣子大相徑庭。
怎么辦?要想辦法讓學生下水??!
面對岸上的學生,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講游泳課有很多的好處。它不但是鍛煉項目,同時還是一項生存技能,學校開設游泳課是為你們好!……我口若懸河,學生卻無動于衷。“利誘”不成,我又展開“威逼”攻勢,說學校教務處要查課,不下水就沒有學分,學生依然無動于衷??磥怼巴评T”行不通,我只能嘗試“情感攻勢”了。
第2次上課之前,我直接穿好泳衣等待學生。學生見我穿的泳衣,有的不好意思地轉過頭,有的兩三個低頭竊竊私語。這時我突然問學生:“老師身材好不好?”
學生笑起來,人群有人大聲說:”好”。
我接著問學生想不想和老師一樣有個好身材?再趁機講老師的身材是游泳練出來的,通過游泳的練習你們同樣可以使自己的身材變得更好(看到我們這邊非常熱鬧,其他班級的學生也慢慢圍攏過來)。
這時1個女學生小聲說:“我就是怕曬黑了”。她旁邊1個女學生緊接著說:“老師,她怕曬黑了找不到男朋友”。我解釋說:“你們不要怕,首先,這個年齡不需要談戀愛,黑一點不影響美觀。再說了,如果一不小心已經戀愛了,更不應該怕曬,男朋友如果嫌你黑,你要他干什么(學生哈哈大笑,緩解氛圍)”。
這時學生心理已經放松了很多,我鼓勵大家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于是,學生們七嘴八舌議論開了。
通過交流,我了解了大家的心態(tài):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害羞,從來沒有在那么多學生面前穿過泳衣;有些女學生身材不好,有很多腋毛,怕學生笑話、怕曬黑(學校是室外游泳池);還有些學生本來就會游,不想再學或者從來沒游過,怕水;另外有一些人中耳炎、皮膚過敏等身體原因、生理期不方便;從眾心理,看其他學生不游,自己喜歡游泳,想游也不好意思。
搞清楚了原因,既高興又懊悔。高興的是可以對癥下藥了,懊悔的是自己為什么沒有提前與學生溝通,了解他們對游泳課的想法。亡羊補牢,一切都還來得及。我并沒有要求學生馬上下水,而是拿出了1節(jié)課(游泳課2節(jié)連堂)的時間進行游泳知識講解,將學校安排游泳課的意義,我們?yōu)槭裁匆獙W習游泳,游泳與其他體育項目的聯(lián)系,游泳課堂中遇到危險的時候如何救人及自救等。再看學生的表情,似乎對我所講的內容很感興趣,躍躍欲試,我覺得是時候下水了。
為避免學生害羞,我們課前將游泳池從中間用分道線隔開,男女生各一半場地。由男教師帶男生,女教師帶女生。我根據學生的游泳技術水平,將他們分成4個層次,并以蝌蚪、飛魚、海獅、海豚命名。我還跟學生們明確了學校游泳課的考核制度,考勤占50%的比例。不但關注學生們現(xiàn)有的水平,更關注每名學生進步的幅度,考核標準設置了蝌蚪、飛魚、海獅、海豚4個等級,讓一點不會游的學生只要認真學習,同樣有機會獲得證書。
在后來的游泳課中,除幾個特殊情況不能下水的學生,其他學生全部下水。終于實現(xiàn)了從“陸游”到“游泳”的轉變,精心準備的課堂內容派上用場,學生體驗到樂趣,學習積極性越來越高。練習中經??梢月牭綄W生說:“我是海豚”,“我現(xiàn)在是蝌蚪,再努力一下就可以成為飛魚了”。游泳課結束考核,學生拿著自己通過努力得來的相應等級的結業(yè)證書,高興的心情溢于言表。
我的反思:課堂上,學生從害羞、拘謹、退縮的狀態(tài),過渡到放松、開心、好奇,最后到認真、喜悅的3個狀態(tài),都是隨著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自然的交流互動而發(fā)生的,我也很驚訝于這一切是怎么發(fā)生的,靜靜地想一想,原來自己在無意當中完成了3個角色的轉換:
1.以“領導”的角色“威逼利誘”
見到學生不下水,我首先是從學校的角度要求學生下水,隨后又用教務處查課、不下水沒有學分來“威脅”學生,卻沒有將學生放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從他們的角度去了解為什么不下水,用高高在上、質問的語氣行不通之后才意識到,我還沒有從真正意義上走近學生,而了解學生真實的想法才是教育的開始和前提,否則教育無從談起。
2.以“朋友”的角色“談笑風生”
當我穿著泳衣站在學生面前,用幽默的方式回答了學生怕曬黑的問題,使學生逐漸放下思想包袱,大膽表達出身材不好,有很多腋毛,怕同學笑話等問題敞開心扉與我溝通,通過真誠的溝通,打消疑慮,克服自卑,激勵學生獲得自信,良好的溝通氛圍讓學生從關注別人的看法,到關注自己愛美的需求,從而悅納自己。
3.以“教師”的角色“激勵管理”
當學生跳下水,“學會游泳”便成了他們的目標。這個時候,我便又搖身一變,變回“教師”的角色。如何幫助學生找到游泳的樂趣和進步的成就感呢?我設置了“蝌蚪”、“飛魚”、“海獅”、“海豚”4個晉級等級,根據學生不同的游泳水平劃分到不同的等級。就這樣每名學生就有了自己的目標,不斷挑戰(zhàn),晉級下一等級便成了他們的激勵動力。在晉級的過程中,他們找到了進步的成就感。而這些有趣的稱呼,就成了他們自豪的口頭禪。
這堂體育課,讓我深切地體會到,要做好1名游泳教師,并非單靠自己的專業(yè)理論和游泳技術就足夠的。教師還需要學會與學生像朋友一樣地溝通,幫助他們克服內心的阻礙,戰(zhàn)勝各種退縮的想法。因為,游泳課,從“下水”開始。
有感而發(fā)之十:特級教師顧靜(湖北省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院,43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