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留中 李慧娜 陳 麗 査 鈺
?
全民健身視角下體育公眾人物的社會效應分析*
孫留中 李慧娜 陳 麗 査 鈺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體育學院,貴州 興義 562400)
全民健身視角下體育公眾人物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其具有的本質屬性對全民健身將產生一系列的社會效應,包括積極的推動效應也包括一些負面的消極影響。在以人為本構建社會和諧為主題的今天,體育公眾人物應以其健康的良好形象來促進全民健身事業(yè)的發(fā)展,并接受公眾的監(jiān)督。
全民健身;體育公眾人物;社會效應;體育文化
全民健身是由國家領導、社會支持、全民參與的一項重大的社會活動,與人們迫切期望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相呼應,是實現(xiàn)“以人為本”,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作為社會的特殊群體,公眾人物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社會知名度、社會影響力,在各自的領域成就卓越,表現(xiàn)不凡,擁有比一般人更多的社會資源。隨著體育多元化的社會進程,體育運動高度的競爭性和高娛樂性成為媒介和公眾最為關注的領域之一,體育公眾人物已成為當今社會的新寵;在全民健身這個社會背景之下,體育公眾人物作為特殊的群體,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將產生哪些一系列的社會效應,是一個研究課題。
體育公眾人物是當代重要一個社會現(xiàn)象,有著深刻的社會背景,是體育的社會化、產業(yè)化、國際化、法制化,以及網(wǎng)絡媒體的現(xiàn)代化,特別是與大眾體育文化相伴而生的體育傳媒的飛速發(fā)展等社會過程中的綜合發(fā)展的產物,反映了社會的和諧進步發(fā)展。目前我國尚無任何法律來界定何為體育公眾人物,而普遍存在的一種共識就是,在體育界具有重要影響、眾所周知的體育人物,如體育知名人士、體育明星等。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事物,在其現(xiàn)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因此要對體育公眾人物有深刻的認識,必須深入到現(xiàn)實社會關系中去。
符號的意義源自其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或文化背景,所以符號是能夠傳達其他含義而非其本身的東西。體育公眾人物是一種間接的、內在的、關系性的表達某種意義的符號。提到體育公眾人物我們首先會聯(lián)想到那些奧運冠軍為國爭光奮力拼搏站到領獎臺、看國旗升起等情景,這所表現(xiàn)的正是一種隱性的內容意義,過多的表現(xiàn)出對某一事物的感性認識,而不僅僅看重其本身實在。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曾說過,姚明就像一個符號,對于中國來講他展現(xiàn)的是民族的驕傲,對于外國來講他展現(xiàn)的是民族的自強。體育公眾人物以身份的符號形式成為人的表征,這種符號正是其與社會互動的結果,是人類社會組織活動形式的反映,只有和特殊的對象相關聯(lián)時才是有意義的。
控制性是體育公眾人物所具有的特殊屬性,表現(xiàn)在控制某種社會資源,具有重大的社會影響力,以至他的言行事關公共利益,而被公眾關注。因此,從社會學的角度分析,體育公眾人物也應具有兩個基本要素,一是在體育界具有重要影響,為人們所廣泛知曉和關注;二是與社會公眾利益密切相關,并且個人從這種知名度中獲得巨大的利益。體育公眾人物以社會知名度和社會公共利益相關性為構成要件,二者缺一不可,共同體現(xiàn)了體育公眾人物的特性。根據(jù)這兩個基本要素,體育公眾人物主要包括:體育明星(如知名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等)、體育官員、體育媒體人員、體育組織管理人員、以及體育品牌商家管理人員。
全民健身是一項偉大的事業(yè),體育公眾人物對全民健身有著巨大的示范導向和鼓舞作用。如中國女排鼓舞了多少代中國人的心,雅典奧運會上劉翔奪取跨欄金牌后舉國上下一片歡騰等。他們在鼓舞人們的同時,帶動了更多人參與到體育運動這個項目中來,參與到全民健身這項偉大的工程中來,容國團的勝利曾使中國少年人手一拍,姚明成為NBA狀元秀掀起了中國的籃球風;丁俊暉引發(fā)了中國的臺球潮;李娜使中國的網(wǎng)球熱情空前高漲等。體育公眾人物在比賽中不畏艱難、奮力拼搏、密切協(xié)作、為國爭光的精神品質,對人們的人生態(tài)度和價值觀都是一種極大的示范作用,這種意志品質和價值觀尤其是對青少年的影響更為巨大,面對經濟日益發(fā)展,誘惑遍地的社會,將引導一些價值觀偏激或迷惑的青少年走向一個積極的軌道,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體育公眾人物引導人們積極參加體育活動不僅增強了體質而且陶冶了情操。
暈輪效應使體育公眾人物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得到凸顯。暈輪效應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現(xiàn)象,即對一個人進行評價時,往往會因對他的某一品質特征的強烈、清晰的感知,而掩蓋了其他方面的品質,并以此來推斷該人其他方面的特征。作為知名度與美譽度的完美結合體,體育公眾人物具有良好、積極健康的社會形象,人們對他們本人及其行為等一切都表現(xiàn)出愛屋及烏的積極肯定,甚至是一種崇拜,他們的一言一行使許多追隨者爭先模仿,他們在競技賽場上高超的技藝、頑強的斗志、力與美的展示, 滿足了大眾對自身體魄和生命力的美好愿望,更使許多人入迷,瘋狂愛上了他們及他們從事的體育項目,激發(fā)了廣大群眾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使競技體育到全民健身的過度變得順其自然,越來越多的人由電視機前、牌桌上等走進了體育場所,使體育健身成為大眾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形成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圍,使人們適應社會的發(fā)展要求, 適應自身的發(fā)展要求, 變體育為大眾的生活方式。如:劉翔、邢慧娜雅典奧運奪冠后, 全國各地舉行了多次萬人長跑活動、登長城活動等。
體育公眾人物是體育文化的傳承者,他們對優(yōu)秀的體育文化進行繼承和創(chuàng)新,也是全民健身文化的實踐者和倡導者。著名的體育社會學學者盧元鎮(zhèn)教授對體育文化作了精辟的闡述:體育文化是關于人類體育運動的物質、制度、精神文化的總和。全民健身文化也應具備文化的三個維度物質、制度、精神文化,作為全民健身文化的實踐者和倡導者,體育公眾人物從這三個維度對全民健身文化進行了詮釋、發(fā)展和傳播。我國正處在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階段, 和諧是社會穩(wěn)定的保證、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目標和動力、是中華民族悠久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發(fā)揚,全民健身事業(yè)正是社會和諧發(fā)展的重要體現(xiàn),建設和諧社會不僅需要國家和政府的統(tǒng)領, 更需要社會每個公民積極參與和身體力行,體育公眾人物作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他們具有很大的社會號召力和感染力,他們以其自有的特質,把全民健身文化以及中國的古老文化傳統(tǒng):包容謙和與仁愛、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等詮釋得淋漓盡致,這些文化也正是當下人們追逐的社會主流文化。
全民健身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公益事業(yè),體育公眾人物在其中扮演的是公益形象大使和倡導者。如:姚明于2011年6月9日以國際特殊奧林匹克全球形象大使的身份來到甘肅酒泉探望特殊兒童,指導和鼓勵孩子們勇敢投籃。體育公眾人物同時可以作為社會的風尚標,名目繁多的公益事業(yè)和慈善機構也樂于借助其影響力, 往往著力將他們塑造為這些事業(yè)和機構的代表性人物, 借以造福社會。如:國家體育總局2003年制定的《雪炭工程實施辦法》,總局每年在本級體育彩票公益金中安排5000萬元用于實施“雪炭工程”(從用于實施全民健身計劃中安排3000萬元,從實施奧運爭光計劃中安排2000萬元),2012年將有超過3億元的體彩公益金用于全國全民健身設施的援建。在全民健身事業(yè)中,體育公眾人物可以義務的擔當全民健身的指導工作,他們走進社區(qū)、走進人們的生活中,推廣健身項目、指導技術動作,讓全民健身活動更具有吸引力,使更多的人參與其中。如2011年8月9日,國家體育總局聯(lián)合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組織部分奧運冠軍赴北京市最大的打工子弟學校,與打工子弟共同踐行“每天鍛煉一小時”理念,開展乒乓球、籃球、拔河、跳繩、輪滑等健身互動活動,進行健身知識輔導和咨詢。體育公眾人物的公益不僅是出錢出力,他們帶給社會群體的精神力量,才是獨一無二的。中國的體育公益需要成熟,需要堅持,每個人都要關心公益事業(yè),體育公眾人物作為倡導者,有責任帶領人們共同去發(fā)展創(chuàng)造。
體育明星是美和力量的象征、是成功的典范、英雄的化身,是時尚的代言人,但現(xiàn)實生活中也存在一部分體育公眾人物,他們在面對自己特殊的個性、受教育水平的限制和社會不良因素的錯誤誘導下出現(xiàn)了迷失,并導致不良的社會言行,而違背了他們的身份。如:興奮劑事件的頻繁發(fā)生、馬拉多納的吸毒、泰森的暴力、孔令輝酒后駕駛、王皓酒后打人事件等。這些行為失去了道德的公平和誠信,違背了社會規(guī)則,部分盲目追隨者、崇拜者,卻奉為一種時尚潮流,特別是對尚未分辨是非的青少年群體,他們一貫地接受,且學習能力特強,而青少年群體正是全民健身事業(yè)的未來,他們在這種言行的教導下,失去了人生觀、價值觀,變得消極懈怠,同時也必將導致全民健身事業(yè)的發(fā)展受阻。體育暴力事件正是對這一不良行為的又一最好詮釋,部分崇拜者看到自己所愛的球隊或體育公眾人物輸了球、或受到委屈,便會以其為辱,就會把內心的不滿宣泄給裁判、對方球迷或球隊,在盲目狂熱愚昧的支配下,喪失了理智,暴力事件就隨其而至;暴力事件令人擔憂,極大地影響了體育運動的發(fā)展,破壞了以和諧為主題的全民健身事業(yè)。遵守法律和社會公德是體育公眾人物必須遵循的道德底線,體育公眾人物應以自己的言行為榜樣,告訴自己的崇拜者、追隨者何為正當?shù)难孕校鯓硬拍苓m應時代的需要。
體育公眾人物代表著健康積極的良好的形象,他們在訓練場、賽場上的拼搏精神一直是人們學習的榜樣。但是在市場經濟的今天,社會人被大量金錢至上的觀念所充斥,體育公眾人物是高收入人群,加之媒體對其奢華生活的渲染,以自我為中心, 再加上張揚個性、注重奇異的外表和對傳統(tǒng)觀念的輕視,極易給人們傳遞一種新的思想概念,這種思想脫離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脫離了全民健身的路線,變成了對物質的追求,對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背叛,可是由于他們以前的影響力,跟隨者、崇拜者紛至沓來,奢靡之風泛濫,享樂主義盛行,體育文化的精神蕩然無存,全民健身事業(yè)變得舉步維艱。因此體育公眾人物所代表的精神符號,對社會和諧和全民健身有著重大的意義,稍有不慎就會給社會帶來一系列惡果,讓我們一起來守護這種積極的精神。北京關鍵之道體育咨詢公司總經理張慶認為,體育公眾人物具有獨特的精神特質,他們參與全民健身等公益活動能起到一種引發(fā)的作用,引發(fā)那些孩子們身上的生命力,讓他們積極參與運動,多感受一些體育的快樂,多一些體育健身精神的培養(yǎng)。
體育公眾人物是一個特殊群體,是現(xiàn)代社會文明發(fā)展的一種現(xiàn)象,特別是隨著各種傳媒的日益發(fā)達,社會公共化程度越來越高,他們言行不僅受到廣泛關注,而且也更加公開化和透明化。他們擁有較多的社會資源和一定的影響力,他們的言行和精神具有廣泛的社會效應,影響著大眾的認識,引導人們的行為方式,進而影響著體育文化的建設以及全民健身公益事業(yè)的發(fā)展。因此在全民健身的環(huán)境下,應當重視體育公眾人物的社會效應,積極引導發(fā)揮其正面的推動作用,抑制其反面的消極影響,一起發(fā)展全民體育、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創(chuàng)造、傳承中國體育文化。
[1]周曉虹.現(xiàn)代社會心理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吳增基.現(xiàn)代社會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于可紅,謝翔,夏思永.體育文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5-6.
[4]盧耿華,黃聚云,王怡.體育公眾人物形象的社會學探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5,22(6):32-35.
[5]王家新.體育明星價值的社會學審視[J].體育文化導刊,2006(7):53-55.
[6]鄒克寧,余文龍,劉彤.當代體育明星崇拜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及社會影響[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7(4):12-16.
[7]郝家春,張志佳.中國體育明星社會責任解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21):276-280.
[8]堯義,庹清云.體育明星崇拜審視[J].體育文化導刊,2008(10):37-38.
[9]尚志強.體育明星對新農村農民參與體育活動的影響[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0,26.
Social Effect of Sports Public Figure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SUN Liu-zhong, etal.
(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Xingyi 562400, Guizhou, China)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sports public figures once again become the focus of social attention, the nature of its property will produce a series of social effect to the national fitness, including actively promote effect as well as some negative negative impact. Today, in the theme of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people-oriented society, a good image of the sports public figures should be define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and accept the supervision of the public.
national fitness; sports public figures; social effect; sports culture
貴州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13ZC251)。
孫留中(1981-),河南西平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