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們有時候突然會變得理智全失,用陰謀論的放大鏡去看領導或同事的一言一行?如何在保持健康的懷疑的同時,讓自己的疑慮不至于失控呢?
注意地位的影響。心理學家指出,資源較少或弱勢的人更容易出現(xiàn)過度警覺而加劇對他人的誤解。在一項關于研究生與教職員工關系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研究生很多時候都在擔心自己和教員的關系,然而在意料之中的是,教職員工滿腦子想的都是他們的上司,而不是地位較低的學生。
像科學家那樣收集信息。如果你覺得已經(jīng)對某件事情得出了結論,試著去證明一下你是錯的。有一整套的研究表明,人們傾向于搜集能夠支持自己結論的確定性證據(jù),同時排斥其他的信息。這樣做是天性使然,然而更為理性的做法是努力去搜集不帶偏見的數(shù)據(jù),包括可能與自己的看法相左的信息,科學家和醫(yī)生在這方面都接受過專業(yè)培訓。
與反對者進行交談。在質疑自己結論的過程中,其中一項工作就是與擁有不同意見的專家進行交流。陰謀論者傾向于去他們認可的網(wǎng)站,然后與有著同樣想法的人分享信息。但是,如果人們經(jīng)常重新評估對于事實的解讀,獲得正確結論的概率也就越大。
不要把自己孤立起來。如果將疑慮埋藏在自己的心底,或僅在少數(shù)幾個有著類似想法的朋友中分享,那么這只會助長多疑情緒。比如領導們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他們身邊都是唯唯諾諾的人。這一點在尼克松和約翰遜這樣的美國總統(tǒng)身上體現(xiàn)得尤為嚴重。請審視自己所處的社交圈子,它真的對你有益嗎?
摘編自 財富中文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