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錦忠
莎娃的引領(lǐng)
◎王錦忠
盧蘭推門而入的時候,沈詩已抹上了最后一筆油彩,一幅充滿野趣的油畫躍然眼前:黛綠的山林,青灰色的磚瓦房,一條青石鋪就的小徑前站著一位年約八旬的老婦人,右手拄著木拐,伸出一只枯柴一般的左手,欠身做著一個引領(lǐng)的姿勢。
取個名吧,為這幅畫作。沈詩“哦”應(yīng)了一聲,在畫面一側(cè)題上了五個字:莎娃的引領(lǐng)。思緒卻把二人牽引到了油畫中去……
一周之前,盧蘭跟著沈詩去寫生。目的地是S城向東五十里的一座海拔千米的山梁,那里保存著完好的千年梯田,在秋色里裝點成滿山的金黃,最宜收入畫家的手稿。午后,忙碌了一上午的沈詩收起畫架,與盧蘭用了些干糧便朝半山腰的村莊走去。
拐彎處,沈詩看到墻上寫著一段文字:明清古建筑遺址向前200米。沈詩動了造訪之心,卻又不知道路在何處,正猶豫間,上來一位老太輕聲地問:你們是來看老房子的嗎?跟我走吧。
沈詩和盧蘭見有人領(lǐng)路倒是見著了希望,于是一路跟隨。
老太太,您真是個熱心腸啊,謝謝您哦!沈詩攙扶著老太表示著感激。
別叫我老太太,我有名,叫莎娃,村里沒人敢叫我老太太!
莎……娃……
盧蘭猶豫地說著這兩個字,吃驚地想笑出聲來,但又抿住了嘴。
三個人在鄉(xiāng)間小徑上拐出幾個彎去,突然,那老太太停在了一間屋子前,說了聲到了,便推開一扇虛掩的木門,連拉帶拽地把沈詩和盧蘭“請”進(jìn)了屋里。
這是一間破敗的老宅,沒有想象中的鏤雕門窗,甚至沒有天井、正堂、退堂的格局,那就是一間普通的鄉(xiāng)間老宅。沈詩一臉的疑惑,忍不住問:
老太……不,莎……娃,這好像不是我們要去的明清古建筑吧?!
盧蘭在身后已經(jīng)在使勁地拉沈詩的衣角,示意離開。耳邊卻聞聽一聲嘆息:
唉,走吧,都走吧,誰愿意在一個孤老婆子的破屋里呆著呢?莎娃男人死得早,來不及生個一兒半女的,臨了,知道這日子的艱難了!
沈詩聽了老太的訴說心里酸酸的,心想,看來這是一個無助的孤寡老人,她引領(lǐng)外鄉(xiāng)游客的意圖無非是讓人了解她的境遇尋求同情,說來也是無奈之舉。于是向盧蘭遞了個眼色。盧蘭領(lǐng)會,掏出一百塊錢放在一把老舊的竹椅上,二人便默默地按原路折回。
在回程里,在以后的一些日子里,沈詩常記起那個村莊,記起莎娃。莎娃是否還在繼續(xù)她的引領(lǐng)?
畫上一幅吧,為那引領(lǐng)的莎娃。
哎,我記得那山梁應(yīng)該是滿坡的金黃,你怎么畫成了沉重的黛綠?
盧蘭先是跳出了回憶發(fā)問。沈詩不以為然地回復(fù):入秋的楓葉可以盡染一山的金黃,但替代不了果實,與畫中的人物又有什么相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