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謝閣蘭書信中的真實中國

      2014-12-12 04:36:44汪琳
      安徽文學(xué)·下半月 2014年8期
      關(guān)鍵詞:作家文化

      汪琳

      (浙江師范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

      謝閣蘭書信中的真實中國

      汪琳

      (浙江師范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

      1909年至1913年,法國作家謝閣蘭完成了其第一次中國之旅。本文通過研究這期間作家寫給親友的信件,試圖理解其“真實中國”的內(nèi)涵。作家鐘愛“北京城”和“天子”的形象,因為兩者兼具悠久的歷史和濃厚的皇權(quán)色彩,是中國與其他文明相區(qū)別的文化符號,從而成為作家的“真實中國”的凝結(jié)體。

      謝閣蘭 書信 真實中國

      謝閣蘭(1878-1919)是與中國文化結(jié)緣最深的法國作家之一。不同于其他外國作家,謝閣蘭來到中國,既不是為了謳歌遠離西方文明的牧歌生活,也不是為了以征服者的身份在當(dāng)時相對落后的封建中國獵奇。他來中國,是為了深入了解另一種文化的蘊藏,發(fā)現(xiàn)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差異,挖掘這種文化的獨存價值,尋找他所謂的“真實中國”。1909年至1913年是謝閣蘭旅居中國的第一個時期。在此期間,作家給自己的朋友和家人寫了大量的信件。①對這些信件進行閱讀能使我們了解其尋找“真實中國”的旅程。

      一、踏足中國前的“真實中國”

      1878年1月14日,維克多·謝閣蘭出生于法國的布雷斯特。他作為海軍醫(yī)生到過許多地方,因為他“生來就注定流浪,要看遍世上可看之事物,感遍世上可感之情”。作家在波利尼西亞時曾見過土著文化的困境:西化潮流不僅改變了當(dāng)?shù)厝说纳罘绞?,也摧毀了?dāng)?shù)匚幕?。這種文化在謝閣蘭看來,比任何古文明或西方文明都更自然、更原始、更具活力。民族同化對世界主義者來說是一大進步,對謝閣蘭來說卻是無盡的遺憾。

      謝閣蘭六分之一的生命時光都在中國度過,對他來說,中國就是“真實”,代表一種與歐洲截然不同的奇特文化。他的童年伙伴曾參加過1900年聯(lián)軍對義和團的對戰(zhàn),謝閣蘭由此得來對中國的最初印象,并隨后對這大陸另一端的文明萌生了無窮的興趣。1908年,謝閣蘭開始在東方語言學(xué)院學(xué)習(xí)中文,師從著名漢學(xué)家,并成功通過海軍見習(xí)譯員的考試,開啟真正踏上尋找“真實中國”之旅。

      然而在踏上天國的土地之前,謝閣蘭的腦海中已經(jīng)隱約有了一幅“真實中國”的圖景。圖景的一部分來自于中國“小玩意”,因為家鄉(xiāng)布雷斯特充斥著海船帶回來的中國工藝品,對中國的印象首先來自實體的、能夠觸及到的東西。圖景還有一部分源于中國的古典哲學(xué)思想,謝閣蘭本人在旅途中最喜歡的讀物就是老子的《道德經(jīng)》。然而當(dāng)時的中國正處于封建大廈搖搖欲墜之時,舊制度茍延殘喘,新制度又尚未誕生,民眾更是昏沉度日。謝閣蘭在此感受不到一絲他在書中曾讀到過的哲學(xué)火花。圖景的最后一部分,也是最為抽象的部分,來自曾書寫中國的作家、旅行家、傳教士們。馬可·波羅的游記激起歐洲對東方的向往,中國完全是個想象中的國度。啟蒙時期的智者們將中國拉近,漸漸揭開她烏托邦的面紗,卻仍帶著想象的色彩。法國對中國狂熱了五十年,夏多布里昂、戈蒂埃、綠蒂、克洛岱爾、瓦萊里等人紛紛寫下自己的中國。但謝閣蘭不滿足于“他們說”,對純粹獵奇來吸引讀者的游記深惡痛絕。他期待游記作家拋棄歐洲中心主義,針對旅途提出新穎之處。對于中國一個如此遼闊又遙遠的國度,尋找“真實”無疑是最新穎也是最關(guān)鍵的角度。要尋找謝閣蘭的“真實中國”,我們必須跟著作家第一次中國之旅的路線行走。

      二、從馬賽到漢口:漸漸靠近“真實中國”

      謝閣蘭達到的第一座中國城市是香港?!跋愀壅媸莻€光彩奪目的事物。這是中國的第一個影像”(第30頁)。盡管為英國占領(lǐng),這仍是中國的土地?!肮獠蕣Z目”,是因為盡管到處都滲透著英國人的靈巧,香港沒有脫離根源文化。

      到達上海后,有人推薦謝閣蘭去參觀耶穌會所徐家匯,結(jié)果他“竟然在中國大地上發(fā)現(xiàn)了波拿馬路上最臟的垃圾”(第31頁)。西方人引進了最好的電車、電線盤,和最糟糕的“懺悔者,地獄里的恐懼受盡煎熬的形象”(第32頁)。盡管如此,他仍在上海感受到了第一個真正美好純凈的時刻。此時,謝氏的“真實中國”仍是想象、虛構(gòu)的,但有一些實體的寄托。從他在上海的行程中可以觀察到,謝閣蘭認為最有異國情調(diào)的事物有繪畫、書法、雕塑、建筑、茶、宗教、瓷器等等。但他從不主動談及另一些方面:戲劇、音樂、烹飪,尤其是人民。最初的狂熱過去之后,謝閣蘭繼續(xù)尋找“真實中國”的旅程。

      第二天,作家動身去蘇州。他在信中告訴妻子:“現(xiàn)在到真正的中國了”(第34頁)。他提及從上海到蘇州的沿途景色,農(nóng)莊有點像布列塔尼,灰屋頂幾乎沒有中國的樣子。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白墻灰瓦正是江南一帶的標(biāo)志性建筑特色。之所以說“幾乎沒有中國的樣子”,許是因為作家想象中的“真實中國”應(yīng)是紫禁城般的紅墻金瓦,違背了這一想象,那就不是真實的中國。

      南京最終用城外的洪武帝陵為他提供了寬慰。謝閣蘭在南京寫給妻子的信長度非同一般,并在之后和朋友的通信中反復(fù)提及。漢口是進京前的最后一站?!斑@些古老的事物是多么美麗??!我竭力克制自己什么也不買”(第40頁)。

      隨著謝閣蘭的旅途深入中國的腹地,接近首都北京,他對中國文化的美學(xué)感知也越來越具體:越是古老的就越是美麗。所以他熱愛瓷器、古董小玩意以及南京城郊古老又衰敗的皇陵。他批評殖民主義,尤其痛恨在中國的土地上清除歷史的傳教士們。從香港、上海、蘇州、南京,直到漢口,每一次謝閣蘭都期待看到 “真實中國”,但外國勢力的滲透帶來更多的是同化,而非差異。在到達北京之前,他幾乎以為波利尼西亞的噩夢重現(xiàn)。幸運的是,1909年6月12日,謝閣蘭到達北京。

      三、北京城:謝閣蘭的中國“故鄉(xiāng)”

      北京城的歷史可以與西方的羅馬或拜占庭相比,上溯三千年建城史,至今沒有中斷。從平面布局來看,謝閣蘭所看到的北京城呈“凸”字形結(jié)構(gòu)。外城包著內(nèi)城的南面,內(nèi)城包著皇城,皇城又包著紫禁城。從外城到紫禁城,城墻外盤踞著又寬又深的護城河。天子所居之處是全城的中心,處在層層拱衛(wèi)之中。城的四周還布以天、地、日、月壇,暗嵌紫禁城為宇宙中心之意。北京城的布局滿含“中心”、“平衡”的用意,恰與謝閣蘭所熟悉的中國儒家哲學(xué)的“中庸”和道家哲學(xué)的“整體、和諧、平衡”相吻合,簡直就是其心目中“真實中國”的建筑體現(xiàn)。于是他在信中對妻子說:“昨天,我結(jié)識了我的都城?!保ǖ?9頁)

      幾天之后,謝閣蘭去天津的領(lǐng)事館拜訪了他神交已久的克洛岱爾。謝閣蘭將克洛岱爾視作少數(shù)可以暢聊中國文化的人??珊笳咄ㄟ^他人的言論了解印度教,通過翻譯來理解《道德經(jīng)》,不識一字中文卻大聊中國之事,這些都與他的研究哲學(xué)格格不入?!霸谥袊饕菓?yīng)該找到無法估量的東西:就是永遠地感受中國藝術(shù)。人們在法國可以收集到大量器物,可以在這上面變得很博學(xué),但卻矯揉造作,因為他們沒有在這兒生活過”(第164頁)。要描寫、評論一個國家,就必須在這個國家感受生活。

      于是謝閣蘭開始感受生活。最初是游街串巷,然后他的好奇心漸行漸遠,騎馬至郊外探訪古跡。“有時,生活在中國是奇妙的,因為人們在那與逝去的上千年頻繁接觸:很明顯,北京的這些車是模仿漢朝的車,這車輛的形狀與搖籃式的車篷也是。最可笑的是,在真實生活中,你頻繁接觸的服裝和人物就像來自壁畫、地毯、圖畫和花瓶似的”(第69頁)。在北京城的旅居期間,他幾乎一一驗證了自己對于“真實中國”的想象。其后,作家作為志愿者醫(yī)生參與山海關(guān)的疫病防治,在天津醫(yī)學(xué)院擔(dān)任教師,并游歷西方人足跡罕至的中國西北地區(qū),對北京城的這種偏愛和贊嘆卻貫穿始終,甚至由于對比更生思念。

      綜觀“綠色”的詞義演變,我們概括了《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中關(guān)于“綠色”的兩個義項的不同發(fā)展軌跡:①常用的顏色詞 “綠色1”→活用的“綠色 1”;② 轉(zhuǎn)用的“綠色 2” →漢化的“綠色 2”,并認為“綠色”的兩個義項之間不是簡單的引申關(guān)系,建議《現(xiàn)代漢語詞典》明確標(biāo)出,此外我們應(yīng)注意“綠色”的詞義演變與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人們思想意識的提高、西方語言文化的進入以及漢語修辭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是多渠道、多角度、多元化的。

      在擔(dān)任天津醫(yī)學(xué)院教師之后,北京和天津這兩座城市的對比增添了作家的思“鄉(xiāng)”之情。他每周乘三小時的火車從天津返回北京,尋找心靈上的慰藉?!拔耶?dāng)然懷念在北京居住的日子,懷念那座絕對皇族的城市,懷念我的小屋。天津的居住條件明顯更舒適,卻是一副染上美式風(fēng)格的粗俗的歐洲漫畫”(P1160)?!爸挥斜本瑹o與倫比的美麗的北京”(P1213)。遠離了他的“真實中國”,謝閣蘭自覺像燈塔的守衛(wèi)者一般孤獨。

      在給德彪西的信中,謝閣蘭這樣總結(jié)他的旅程:“我坐著一艘英國船到了中國。香港,美麗,但非我所向。又出發(fā),到了上海,同樣令人惱怒?,F(xiàn)在已經(jīng)變得有些像美國了。我乘著舒適的輪船沿揚子江而上,號稱‘深入內(nèi)地’,到了漢口,盡管隔江與省會相鄰,卻仍環(huán)繞著英式、德式等不知名的氣息。我接著坐快車(30小時)上北京,最后,最后,我真正到了中國,那是全部中國的濃縮,只不過,我們得知道如何去看?!弊⒁獯诵诺娜掌冢?910年6月。早在1909年12月,謝閣蘭就在信中向妻子宣稱 “看過整個中國”(第222頁)。1910年正是其心目中的 “真實中國”開始成形的時期,他選擇把這個概念投射到北京城上。因為北京古老、高貴,充滿皇室色彩,而天津則“混雜、滑稽、丑陋”(P1224)。謝閣蘭追求“差異性”,在他自己的表述中,他用“真實”一詞來代替。他認為古老中國的身份不應(yīng)局限于人種和地理的異國情調(diào),或像大多數(shù)西方殖民者一樣與“殖民地”掛鉤。

      謝閣蘭將北京城作為“真實中國”的體現(xiàn),將北京城與中國的其他地域區(qū)分開來,除了其歷史因素之外,最主要是因為其皇權(quán)色彩濃厚。因為是皇室駐地,所以“北京的城門和城墻一樣,都真正是最宏偉的建筑”(P1118);所以在街上能找到全國各地匯聚而來的商品;所以盡管清王朝虛弱無力,卻能將外國勢力拒之城外,得以保存謝閣蘭的“真實中國”。皇權(quán)色彩濃厚,最重要的是北京城里住著一位不可或缺的“真實中國”的形象代表:天子。

      四、天子:真實與想象的凝結(jié)

      謝閣蘭曾有機會受攝政王(溥儀生父)的召見,他在信中講述道:“整件事都是激動人心的。接見的房間低矮,天花板是一格一格的,光線昏黃暗淡,我們都安靜地等著。然后有人拉起房間盡頭的一扇隱約是藍色的小簾,攝政王出現(xiàn)了,獨自一人,坐在某種臺子上;他用低沉的嗓音對我們說了幾句話。接著我們深深地鞠躬(大約一百年前中國人還要求我們行跪拜禮),倒退著離開了。攝政王允許我們參觀御花園,這湖中的小島,就是囚禁上一任光緒皇帝的地方。”(P1119)這次召見在他心目中激起了對皇帝這一人物形象的無窮好奇。

      “天子”類似西方的耶穌。上天派天子代為管理人間,維持萬物的秩序。西方的國王卻遠沒有這樣的神圣性。在歐洲的民間故事中,我們??梢钥吹綒v經(jīng)萬難的勇士最終獲得領(lǐng)地,娶公主為妻,英雄成為國王。這種自我實現(xiàn)的故事其實是鼓勵推倒權(quán)威,以獲得自己的地位,與西方的個人主義相吻合。中國的天子則帶有絕對權(quán)威性,承載人民和國家的全部期望。

      然而謝閣蘭來到中國的時候,鴉片戰(zhàn)爭轉(zhuǎn)嫁給人民的割地和賠款造成了大范圍的貧困,清政府腐敗懦弱,變法失敗的光緒皇帝困死瀛臺(1908年),當(dāng)政的溥儀皇帝(1909年)才四歲,天子形象的威懾力已經(jīng)大為削弱。隨后的辛亥革命更是將天子趕下了歷史舞臺。于是這個激起謝閣蘭無窮好奇的人物由真實變成了想象,開始在他的筆下重現(xiàn)往日的榮光。

      從中國數(shù)千年的封建史中,謝閣蘭選擇了光緒作為自己筆下的“天子”?!肮饩w皇帝剛剛駕崩,他年輕聰明,卻又被封閉了35年,應(yīng)該有很多夢想,但卻無法實現(xiàn),所以他可能會為自己‘作曲’、歌唱。這也許就是‘光緒的傳奇故事’,這是就這個詞的最高意義來說的:光緒實際上統(tǒng)治了大約一百天,就遭到慈禧太后的迫害、幽禁,而后在病入膏肓的太后的命令下,被賜以黃絲帶扼死(很好的戲劇場面)”(第183頁)。光緒不僅是一位正經(jīng)的天子,還是一位命運多舛的悲劇性人物。“真實中國”的形象在他身上得以延伸,對照當(dāng)時的社會現(xiàn)實可以發(fā)現(xiàn),光緒的生命結(jié)局和封建中國的結(jié)局多么相似。

      五、結(jié)語

      對謝閣蘭來說,相異性就是個體的真正身份,他能寫出別人寫不出的作品,因而他就是他自己。中國與歐洲最大的差異處,就是中國最真實的自我。從1909年到1913年,作家一步步發(fā)掘這個 “真實中國”,將其內(nèi)涵定義為“歷史悠久”和“皇權(quán)色彩濃厚”,將北京城和天子形象視作其化身,當(dāng)做解剖中國文化之美的材料。因為作家踏上中國的土地,是為了在遙遠的大陸另一端尋找新的感受和認知,尋找獨特又多彩的文明,在發(fā)現(xiàn)差異的同時用這種差異來更深刻地認識自己,發(fā)掘自己,完善自己。不管怎樣,作家沒有后悔他的第一次中國之旅?!拔乙欢〞倩氐竭@里……如果沒有來中國,我的生命就會留下空白,因為中國,是遠東文化之根?!保≒1258)

      注釋

      ①本文中謝閣蘭的書信主要引自兩部文獻:一為2004年巴黎Fayard出版社推出的法語版謝閣蘭書信全集,二為2006年上海書店出版社推出的鄒琰譯《謝閣蘭中國書簡》,收錄部分信件.標(biāo)(第xx頁)的為中文版頁碼,標(biāo)(Pxx)的為法語版頁碼.

      ②謝閣蘭1904年在科倫坡寫的一個佛教劇本《Siddha rtha》.

      [1]Bouillier Henry,Victor Segalen.Correspondance[M].Paris: Fayard,2004.

      [2]Bouillier Henry.Victor Segalen[M].Paris:Mercure de France, 1961.

      [3]Dufief Pierre-Jean.Lettre et Critique,Actes du colloque de Brest24-26avril2001[C].Brest:PublicationsduCentred’Etude des Correspondances et Journaux intimes des XIXe et XXe siècles,Université de Bretagne occidentale,2001.

      [4]Manceron Gilles,Segalen[M].Paris:Editions J.-C.Lattès,1991.

      [5]程抱一,錢林森.借東方佳釀 澆西人塊壘——關(guān)于法國作家與中國文化關(guān)系的對話[J].中國比較文學(xué),2004(3).

      [6]程依榮.20世紀法國文學(xué)中的中國神話[J].法國研究,1997 (1).

      [7]錢林森,劉小榮.謝閣蘭與中國文化——法國作家與中國文化系列之五[J].中國比較文學(xué),1996(4).

      [8]鄒琰.從獨語到對話:維克多·謝閣蘭與程抱一跨文化書寫之異同[J].當(dāng)代外國文學(xué),2006(1).

      [9]謝閣蘭中國書簡[M].鄒琰,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

      [10]張隆溪,李博婷.異域情調(diào)之美[J].外國文學(xué),2002(2).

      本文受浙江師范大學(xué)2010年度人文社科一般研究項目資助,編號:SKYB201037

      猜你喜歡
      作家文化
      作家的畫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作家的畫
      作家的畫
      作家談寫作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作家現(xiàn)在時·智啊威
      小說月報(2022年2期)2022-04-02 03:10:32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誰遠誰近?
      乌拉特后旗| 云浮市| 明溪县| 揭阳市| 开封县| 墨脱县| 灵宝市| 平陆县| 隆林| 甘孜| 大洼县| 建始县| 桐柏县| 澄迈县| 南木林县| 舒城县| 上林县| 临城县| 历史| 正宁县| 萍乡市| 安多县| 兴化市| 任丘市| 平舆县| 平武县| 通城县| 大荔县| 连南| 临湘市| 宁津县| 抚州市| 青河县| 大化| 和田县| 娱乐| 贵阳市| 锡林浩特市| 柘荣县| 沽源县| 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