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敬娜
廣東華興銀行 廣東廣州 510620
關于商業(yè)銀行理財資產池模式的若干思考
孫敬娜
廣東華興銀行 廣東廣州 510620
本文針對產生資產池模式大背景進行了簡介,同時針對資產池模式的特點進行了剖析,并且對商業(yè)銀行理財資產池模式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了分析,其中包括較高的期限錯配風險、變作高息攬存的工具以及缺乏定價依據等。最后,本文提出了商業(yè)銀行理財資產池模式的進一步發(fā)展方向。
商業(yè)銀行;理財;資產池模式
不管是在規(guī)模上,還是在數量上,現在商業(yè)銀行的理財產品都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水平。由于資產池類理財產品具有較高的收益水平以及較強的產品時效性,因此已經變成了國內商業(yè)銀行開展理財業(yè)務的主要模式。有鑒于此,針對商業(yè)銀行理財資產池模式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①低迷的債券市場。在階段性低迷出現在債券市場當中的時候,銀行的債券型理財產品就出現了不斷下降的吸引力,利用組合化的方式在信托貸款、票據以及債券等資產當中進行投資,能夠使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空間得到有效提升。
②金融脫媒化。現在我國的金融市場建設開始變得越來越健全,再加上受到金融全球化的有效推動,使得我國金融脫媒變得越來越快。在金融市場當中,優(yōu)質客戶開始不斷的增加自己的直接投融資行為,并且減少了傳統(tǒng)的存貸款業(yè)務需求。
③利率市場化。面對利率市場化的條件,資產池類理財產品不僅能夠將存款利率管制上限突破,同時還能夠將貸款利率管制下限突破,并且能夠對商業(yè)銀行存款市場份額進行有效的鞏固,將優(yōu)質客戶的客觀需要培養(yǎng)起來,這種情況不僅是儲戶存款的投資化,同時也是銀行資產的證券化[1]。
①分離定價:各款理財產品盡管是發(fā)售于同一資產池內,但是其是以預期的到期收益率實施分離定價的,這就是所謂的分離定價,這種模式將以前的理財產品以資金運用實際收益為根據,從而將資金來源決定為產品價格的思路擺脫了,其可以將銀行的資產擺布能力有效的發(fā)揮出來,并且使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得以有效提升。
②期限錯配:相對于資金運用方的期限而言,理財產品資金來源方的期限不完全一樣。資金來源方期限或長或短,這就是所謂的期限錯配。這樣較大的規(guī)模優(yōu)勢就可以因此而形成,同時還可以針對沉淀比例較大的資金進行非常靈活的流動性管理,從而實施期限錯配,可以通過向上的利益率曲線,保證投資者收益的有效提升??梢岳脤^短期限的理財產品的滾動發(fā)行實現對資金的籌集,在較長期限的資產當中進行投資,就可以獲得期限利差。
③集合運作:集中管理發(fā)售于同一資產池內的各種產品的資金,并且針對其進行統(tǒng)一運用,然后將其運作收益作為產品的收益。
④滾動發(fā)售:針對理財產品進行連續(xù)發(fā)售或者針對理財產品進行到期續(xù)發(fā),從而使理財產品的穩(wěn)定性和連貫性得到充分的保障[2]。
盡管資產池理財產品在提升理財產品收益、創(chuàng)新銀行理財產品以及豐富銀行理財產品等方面具備著較大的優(yōu)勢,然而仍然存在著較多的問題。
3.1 缺乏定價依據
單一資金與單一資產組合相對應在資產池理財產品中無法實現,而且無法有效的測算單筆投資的收益。在確定資產池理財產品收益的時候,需要對資產池投資資產進行評估,然后計算資金成本,而投資收益就是最終得出的兩者之間的差值,最后在信托費用、銷售費用、托管費、銀行管理費以及客戶收益等方面針對投資收益進行分配。通常以很多種因素為根據確定不同期限的產品收益,因此完全定量在這種定價方式當中無法實現,而且某一理財資金的投資收益也不能確定下來。
3.2 成為高息攬儲工具
現在對預期收益進行公布然后銷售成為了銀行理財產品的主要銷售模式,銀行在資產池模式下具備一定的空間對特定時段理財產品收益率進行相應的調整,比如在存款緊張的局面下可以將收益水平調高然后對存款進行吸納,在對收益缺口進行彌補的時候采用的是其他時段的投資收益。在這種模式下,可以采用不出表的方式通過對保本型理財產品的運用,商業(yè)銀行就能夠將成本提高對存款進行吸納,最終導致理財資產池模式成為了商業(yè)銀行的高息攬儲工具[3]。
3.3 較高的期限錯配風險
期限錯配方式是資產池理財的運作模式的主要模式,商業(yè)銀行利用對短期理財產品的發(fā)行,在長期資產當中投資從而從中獲利。一旦信貸類資產過多的配置在資產池中,就容易產生較差的流動性,而且很難到期兌付短期理財產品,這樣流動性風險就很容易產生。一些商業(yè)銀行在緩解兌付的時候利用自營周轉金或者新發(fā)理財來進行,這種行為就與自營和理財的防火墻制度相違背,商業(yè)銀行自身也往往需要承擔較高的風險。
3.4 變成變相放貸工具
現在一些商業(yè)銀行的資產池理財模式由于沒有真正將代客理財的觀念樹立起來,已經變成變相的放貸工具。因為銀監(jiān)會在之前并沒有將關于理財業(yè)務的管理條例出臺出來,因此很多商業(yè)銀行積極開展與第三方渠道進行合作,對大部分的理財資產進行了分流,用于放貸領域當中,使資產池理財模式成為了變相放貸工具。
商業(yè)銀行的資產負債管理在一定的程度上接近現階段資產池管理方式,而落后的會計核算系統(tǒng)以及IT系統(tǒng)則是其來源,其無法保證單一資金與單一資產組合相對應的實現,同時風險可算以及成本可控等在單個的理財產品當中也無法實現,而且不能夠對投資收益進行測算并且進行估值。銀行在未來的發(fā)展中可以對獨立核算的理財系統(tǒng)進行開發(fā),逐漸轉型為投資組合模式,這樣才可以將現有的問題解決,而且每個產品都能夠單獨核算,并且對資產進行單獨配置,實現控制風險以及測算成本的目的??梢詤⒄栈鸬墓芾矸绞綄碡敭a品進行管理,這樣就能夠實現信息的充分披露,保證定價的公平性,使客戶的利益得到最大的保證,并且能夠有效的對銀行自身的風險進行控制。
為了對商業(yè)銀行的理財產品進行進一步的規(guī)范,銀監(jiān)會也加強了對商業(yè)銀行的理財產品的監(jiān)管。銀監(jiān)會通過明確要求了銀行的風險防備以及理財資金的投向,銀監(jiān)會要求銀行做真實的理財產品,并且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針對理財產品的投資者保護進行了安排。雖然銀監(jiān)會的主要目的是對風險進行控制,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對銀行理財產品的降溫。
面對這種形式,商業(yè)銀行還要將內部理財產品風險評級指標建立起來,將理財產品風險評級確定下來,在對市場收益率曲線進行調整的時候可以將理財產品的風險評級作為根據,最后將相應期限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確定下來,并且與客戶風險評級相結合實施理財產品的銷售。
除此之外,保證信息披露的真實充分性也是理財產品所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在發(fā)行理財產品的時候,不僅要將理財產品的基本信息披露出來,同時還要將擬投資標的的基本情況充分的披露出來。從一開始成立理財產品到產品到期的這段時期當中,需要對產品的收益情況與資產配置情況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披露,并且需要及時的說明投資策略的變更情況,爭取客戶的同意[4]。
現在伴隨著不斷發(fā)展的金融脫媒化以及利率市場化,銀行業(yè)應該
()()對自身對利差的過度依賴進行及時的轉變,并且將資本節(jié)約型的增長模式開辟出來,其中非常關鍵的中間業(yè)務來源就是各大商業(yè)銀行積極開展的資產管理業(yè)務。所以必須要針對理財產品的管理進行有效規(guī)范,使理財產品利益分配的公允性得到保證,積極的轉型為資產管理產品,推動投資組合運作的實現。
本文針對商業(yè)銀行理財資產池模式進行了研究,對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了分析,要想使商業(yè)銀行的理財產品能夠發(fā)展下去,應該逐漸轉型為投資組合模式,才能夠解決資產池模式中的各種問題,不僅能夠保證客戶的收益,同時還能夠對自身的風險進行有效控制。
[1]葉展.金融約束政策、資產池與內外均衡沖突的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1(12)
[2]聶少軍.后次貸危機下對我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發(fā)展的思考[J].商品與質量,2012(S6)
[3]王優(yōu).淺談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中國的模式[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11(10)
[4]李倩,詹原瑞.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不良資產池現金回收能力的評價[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