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名作家沈從文為何擱筆轉(zhuǎn)行

      2014-12-13 03:42:44
      北京觀察 2014年12期
      關(guān)鍵詞:沈從文文物

      文 董 佳

      作者 系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從寫小說到研究文物,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對沈從文個人而言,把壞事變好事,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在倒霉的時候也能做出成績,可以說無所謂得失。對國家來說,失去一個作家,得到一個杰出的文物研究專家,也許也是劃得來的。

      在中國現(xiàn)代文壇上,有一個人是以“鄉(xiāng)下人”自居的姿態(tài),怦然闖入中國現(xiàn)代文壇的。他的作品讓那些留洋回來的文學教授跌破眼鏡,并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1961年美國著名學者夏志清在《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中對其小說高度評價;1977年法國漢學家儒伯開列的四種中文必讀書中,只有一本現(xiàn)代作品,就是他的自選集。他就是一生跌宕起伏,當過兵、做過教授、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晚年進行文物研究的一代名士——沈從文。

      1949年前沈從文先后發(fā)表了40多本小說和散文,代表作《邊城》被海外一些人稱贊為描述中國鄉(xiāng)村最好的作品。然而,新中國成立后他卻毅然擱筆,選擇轉(zhuǎn)行,成為了一名文物研究專家,那么沈從文為什么擱筆,在年近半百之際突然轉(zhuǎn)行呢?與他同時代的讀者和朋友極為不解。

      關(guān)于沈從文擱筆的原因,沈的學生、文學家汪曾祺認為,實際是迫于無奈,“逼上梁山”的結(jié)果。因為當時國內(nèi)不管是左還是右,都罵他。而這種對沈從文個人的批評,實際早在1947年便開始了。1947年沈從文寫了兩篇雜文就引來左翼作家林默涵等人的圍攻。更激烈的批判,在1948年3月香港出版的《大眾文藝叢刊》展開。這是中共領(lǐng)導對當時國統(tǒng)區(qū)出現(xiàn)的“第三條道路”的政治思潮批判的一個組成部分。在該刊第一輯《文藝的新方向》中,發(fā)表了邵荃麟的《對于當前文藝運動的意見》、乃超的《略評沈從文的<熊公館>》等文章??镌谛麄鞲锩乃囁枷氲耐瑫r,將矛頭直指以沈從文為代表的自由主義文藝思想,沈也由此成為批評的主角。在批判文章中,最著名的便是郭沫若的雜文《斥反動文藝》。他的文章標題不僅最為旗幟鮮明,而且他的身份也最為特殊。此時,他已經(jīng)被看作是繼魯迅之后的中國革命文藝的一面旗幟。郭沫若在文章中對沈從文做了犀利的批評,指責沈從文“一直是有意識地作為反動派而活動著”。后來沈從文之子沈龍朱說:“郭沫若的政治結(jié)論太厲害了。不管沈從文留不留下來,都是自覺地反動派,都是自覺地站在國民黨一邊的。所以父親壓力很大。他沒話說了,他的路被堵死了。而且后來對待沈從文的態(tài)度和許多做法,都是按照郭沫若劃線的方法來定的?!惫?,在郭沫若批判后,在沈從文任教的北京大學,一部分進步學生也發(fā)起了對沈從文的批判。北京大學校內(nèi)貼出了壁報,大字全文抄出了郭沫若對沈從文進行批判的文章。一幅幅大標語從教學樓上掛下來,上面赫然觸目地寫著:“打倒新月派、現(xiàn)代評論派、第三條路線的沈從文!”

      那么,郭沫若和青年學生為什么要批判沈從文呢?原因有兩個,一是沈從文恪守自由主義立場,采取不黨、不群的態(tài)度,在當時一些人看來,這種書呆子氣的選擇顯得有些“不識時務”。在風云變幻的戰(zhàn)爭年代里,他既不懂得察言觀色,也不懂得隨行就市,所以使所有黨派都把他看作“對頭”。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點是沈從文長期以來對革命文藝的不滿意的態(tài)度。沈從文之前曾多次在文章中流露出這種情緒,他總是覺得革命文藝與政治的關(guān)系過于緊密,總是變來變?nèi)?,沒有多少實際的價值可言。在他眼里,“文學史可以幫助政治的,但是用政治干涉文學,那便糟了”,“假若國家把作家都放在宣傳部里,那成什么樣子!”。在這種情況下,沈從文關(guān)于戰(zhàn)爭與和平、政治與文學的一系列看法勢必引起革命作家們的嚴厲批評。

      面對這一切,此時的沈從文既感到惶恐,又感到委屈。他不明白,為什么那些和國民黨來往密切的人沒有任何事情,長期以來并未與國民黨有過任何合作的自己反倒成為首當其沖的打倒對象?多年來,自己明明處處以“人民”的利益為重,為什么到頭來卻被安上了“反人民”的封號?沈從文百思不得其解。此時一個可怕的念頭閃進他的大腦:這些不斷升級的批判和人事處理,是否出于上意?是不是即將對自己做出極端政治處理的信號?一念及此,沈從文心里不免產(chǎn)生疑懼,一種生活的不安全感籠罩在他的心頭。他感到一張巨網(wǎng)正在慢慢收緊,他已經(jīng)受到了監(jiān)視,總是擔心隔墻有耳。他向自己的妻子張兆和傾訴著自己的煩惱:“我不能說厭,可是卻有點倦,你懂得這個倦是什么。不知為什么總不滿意,似乎是一個象征!”“晚上作了個夢,一家人在什么一個小店半途中候車,每家大門都關(guān)得嚴嚴的,且不見一個人。到后許久才找到旅館、車站……比真實還煩心,就醒了?!睙o疑這都是沈從文心理緊張的表現(xiàn)。這種感覺隨著1949年新政權(quán)在北京的建立,變得越來越強烈。沈從文用“心情沉郁,為三十年所僅見”形容自己的心境,預感到“熟人中可能有些于十天半月或年末要離開,一離開,大致就擬終生不再來了?!迸c此同時,社會輿論也不斷升級對他的批評,“清客文丐”、“地主階級的弄臣”、“他一直作為反動派而活動著!”這些責備聲不斷地在他耳邊轟鳴。對此沈從文雖不接受這些判決,卻明顯感到一種壓力,好像當頭挨了一棒。巴金后來回憶,此時沈從文非常孤獨,希望有一兩個文藝界熟人見見他,同他談談。他當時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仿佛就要掉進水里,多么需要人來拉他一把,可是他的期望落了空。原來一些經(jīng)常串門的朋友現(xiàn)在也絕少來往了。原因是當時中國知識分子大多傾向共產(chǎn)黨,有人甚至勸張兆和“看他這樣子,丟開他算了!”在這種情況下,1949年11月13日,沈從文在日記中寫道:“過去的我似乎完全死去了。新生的我十分衰弱。只想哭一哭。我好像和一切隔離,事實上卻和一個時代多少人的悲喜混同而為一?!倍硪环矫妫驈奈囊矐岩杉胰松踔涟◤堈缀驮趦?nèi)并不能完全理解自己。沈從文的兒子沈龍朱說:“我母親也是希望這個社會變化的,這是很自然的?!行〇|西沒有辦法交流。我們的交流好像都是講革命道理。我們覺得自己還說得通,但是父親不理解啊。我們簡直就沒有共同的說法?!?/p>

      于是在內(nèi)外交攻中,沈從文感到刻骨銘心的孤獨,內(nèi)心極度緊張,開始足不出戶,整天關(guān)在屋里胡思亂想,以致患上了類似迫害癥的病癥,老懷疑有人監(jiān)視他,制造一些尖銳聲音來刺激他。最嚴重的時候,沈從文前后自殺2次。一次是沈從文的兒子沈龍朱看到消沉的父親用手反復觸摸插銷,及時阻止。另一次是沈從文用刀片割自己脖子上的血管,幸好被人發(fā)現(xiàn),送到了醫(yī)院。

      出院后的沈從文不僅意識到自己難以適應形勢,更讓他憂慮的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萎縮。在一封致友人的信中沈從文坦言“人近中年,情緒凝固,又或因情緒內(nèi)向,缺乏適應能力,用筆方式,二十年三十件統(tǒng)統(tǒng)由一個‘思’字出發(fā),此時卻必需用‘信’字起步,或不容易扭轉(zhuǎn)。過不多久,即未被迫擱筆,亦終得把筆擱下。這是我們一代若干人必然結(jié)果?!笔聦嵳缟驈奈乃?,新中國成立后新時代對藝術(shù)從內(nèi)容、形式到手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學越來越注重從無產(chǎn)階級立場去描寫工農(nóng)兵,大力塑造革命英雄人物形象,語言也強調(diào)大眾化通俗化。茅盾、曹禺、巴金、老舍等一些在舊時代揚名立萬的藝術(shù)家,都于此時尋求自己在政治、生活和行政工作中的轉(zhuǎn)變,文學上也力圖寫出符合新時代的作品。而沈從文的追求卻與這一切格格不入,他的作品也自然受到新時代的冷落。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差不多三十多年時間里,沈從文一直沒有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對他業(yè)已取得的文學成就,評論界也一直避而不談,文學史中更沒有他的名字。

      被剝奪了自由寫作的權(quán)利,這對慣于舞筆弄墨的沈從文來說,心里五味雜陳。這種心境從1951年11月11日沈從文在《光明日報》上發(fā)表的自我檢討《我的學習》中可見一斑?!氨本┏鞘泻推浇夥诺?,對歷史對新中國都極重要,我卻在自己作成的思想戰(zhàn)爭中病倒下來?!边@里沈從文所用的“思想戰(zhàn)爭”幾個字,恰好表達了他自己當時情感枯竭、思想崩潰的真實狀態(tài)。此時沈從文已無法寫作,也不適合在北京大學教書。不久便被安排去華北革命大學學習政治,學習“畢業(yè)”后,經(jīng)國家文物局局長鄭振鐸及北京大學歷史博物館館長韓壽萱介紹,正式調(diào)入位于紫禁城內(nèi)的歷史博物館。然而,工作的變動并沒有給沈從文的生活帶來希望。1951年沈從文給青年記者發(fā)出的一封信中,表達了自己對日后生活的絕望。“每天雖和一些人同在一起,其實許多同事就不相熟。自以為熟悉我的,比如是極不理解我的。一聽到大家說笑聲,我似乎和夢里一樣。生命浮在這類不相干笑話中,越說越遠。關(guān)門時,獨自站在午門城頭上,看看暮色四合的北京城風景……明白我生命實完全的單獨……因為明白生命的隔絕,理解之無可望。”文中飽含作者的那份傷感、孤獨和無望,尤其是在遭遇政治風暴時,這種感傷就更被放大,也更為隱蔽。1959年3月12日,沈從文在給家人的一封書信中,再次談及他的感觸:“一些作家寫作差不多,永遠在寫,永遠見不出絲毫精彩過人之處,真如四川人說的‘不知咋個搞法’!”后來學生汪曾祺、林斤瀾見老師過于冷落,有時拉他參加北京市文聯(lián)的一些活動,他卻總是坐在最后一排聽著。有時主持人會禮貌性地請沈從文講話,他也總說:“我不會寫小說,我不太懂小說!”個別刊物輾轉(zhuǎn)相托請他寫點短稿,他也不是“推”就是“拖”,說自己“已下降到接近報廢程度”,只有‘避嫌讓路’之一途。有老友向他約稿,他也掛出免戰(zhàn)牌,兩手一拱,說“饒了我吧!”。

      那么,沈從文是不是就真的心如槁灰,對寫作徹底死心了呢?并非如此,“跛者不忘履”,一個人寫了三十年小說,總不會徹底忘情,有時還會感到手癢。1961年沈從文在給汪曾祺的一封信中曾說,因為高血壓,館(即歷史博物館)中已決定“全休”,他想用一年時間“寫本故事”,寫妻子堂兄三代鬧革命。他為此兩次到宣化,“已得到十萬字材料,估計寫出來必不會太壞”。由此可見,沈從文顯然想重新提筆。但反反復復,如是幾次,終于沒有實現(xiàn)。沒有實現(xiàn)的原因,一是因為客觀環(huán)境不允許,思想壓力很大。沈從文在給汪曾祺的一封信中說:“幻想……按照我的老辦法,呆頭呆腦用契訶夫做個假對象,競賽下去,也許還會寫個十來個本本的。……可是萬一有個什么人在刊物上尋章摘句,以為這是什么‘修正主義’,如此或如彼地一說,我還是招架不住,也可說不費吹灰之力,一切努力,即等于白費。想到這一點,重新動筆的勇氣,不免消失一半。”二是沈從文后來沉浸于文物研究,“越陷越深”,時間長了,提筆之念也就淡忘了。此時沈從文手頭有幾十個文物研究選題尚待完成,他有很強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時間精力都被占去,實在顧不上寫作的事情了。而沈從文研究文物的結(jié)果,則是一部內(nèi)容上迄殷商、下及清朝前后三千余年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巨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的問世。該書從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服飾文化的一角帷幕,從一個側(cè)面展現(xiàn)出中華服飾文化延續(xù)千年的巨麗面影和人類生命所創(chuàng)造的奇跡,同同時期其他文化研究成果一道,共同構(gòu)成沈從文繼文學創(chuàng)作之后的又一曲生命之歌。1981年該書一出版,隨即引起國內(nèi)外學術(shù)界的重視。日本方面表示愿意購買該書版權(quán)和全部已出書籍,歐美學術(shù)界派人接洽商量,擬以英、法、德等國文字翻譯出版。此后該書又作為國禮,成為我國領(lǐng)導人出訪時贈送給外國國家元首的禮品。

      從寫小說到研究文物,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對沈從文個人而言,把壞事變好事,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在倒霉的時候也能做出成績,可以說無所謂得失。對國家來說,失去一個作家,得到一個杰出的文物研究專家,也許也是劃得來的。但從更長遠的文學創(chuàng)作的角度看,這或許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值得我們深思。

      猜你喜歡
      沈從文文物
      文物的棲息之地
      金橋(2022年6期)2022-06-20 01:35:46
      丁玲 沈從文 從摯友到絕交
      文物的逝去
      東方考古(2019年0期)2019-11-16 00:46:08
      文物超有料
      沈從文先生在西南聯(lián)大(節(jié)選)
      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 11:12:48
      文物失竊
      沈從文兩次“犯錯”
      文物掉包案
      文物鑒賞
      微博評書:沈從文家書
      漳州市| 福清市| 奈曼旗| 宣汉县| 吴川市| 饶河县| 揭东县| 台南市| 武川县| 南江县| 新闻| 清新县| 平乡县| 犍为县| 临江市| 北碚区| 色达县| 正定县| 吉林市| 新沂市| 永嘉县| 开平市| 巴塘县| 永定县| 金湖县| 宁蒗| 绿春县| 黎平县| 赤城县| 淳化县| 英超| 漳州市| 宁蒗| 桃江县| 益阳市| 沈丘县| 特克斯县| 汝南县| 九龙坡区| 玉龙| 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