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師碧澄
公務員嚷嚷漲工資的“玄機”
文_師碧澄
當全國的財政收入很可能自1991年之后首度回落至個位數(shù)增長區(qū)間時,當鄂爾多斯等地上演政府向企業(yè)借錢給公務員發(fā)工資的“荒誕劇”時,當公車,養(yǎng)老、醫(yī)療并軌等一些延宕多年的改革重頭戲加速推出時,當年貨、禮品、購物卡之類這些往年習以為常的小福利都沒了蹤跡時,有些公務員開始坐不住了,并發(fā)出來了吶喊——給俺們漲漲工資吧!而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則來了個當頭棒喝:總理都說了“要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政府就要過緊日子”這樣直白的話,有些公務員卻還在嚷嚷漲工資,“洗洗睡吧”。
周教授站在不低的道德高地上,邏輯很硬,話說得也很傲然。這樣的棒喝,在網(wǎng)上得到一片叫好,是沒有問題的。但恕我直言,這個問題恐怕沒有那么簡單:公務員群體是由一個個單獨的人組成的,是人就得吃飯就有油鹽醬醋,是人有了好事就會樂,有了痛處就會喊,人家要是覺得日子難以為繼,憑什么不可以“嚷嚷”呢?嚷嚷出來讓大家都看清公職人員薪酬結(jié)構(gòu)不是更好嗎?更重要的問題是,你在輿論層面占領高地,不讓他們?nèi)氯拢麄冋婢蜁怨缘亍跋聪此眴??如果沒有良好的財政預算監(jiān)督機制,你就不怕人家偷偷地加錢?
潮水落去,我們才知道沙灘上誰在裸泳。對于政府財政的緊張,對于各種隱性福利一項一項被剝奪,這是前所未有的一個好機會——請自認為日子難過、痛感比較強的官員們大聲嚷嚷起來吧。你嚷嚷得越歡,我們才越有可能看清楚,以往你們到底在桌子底下“吞噬”了多少“超國民待遇”的高級福利,愣是把一個“公仆”崗位搞成了響當當、硬邦邦的“金飯碗”;你嚷嚷得越歡,我們才越可能搞明白,在目前的分配格局中,到底哪些層面哪些領域過多占用了公共資源,而哪些底層公務員其實“有名無實”地背著黑鍋,他們真的應該漲點工資。搞清楚這些東西,才能避免簡單對一個龐大的群體污名化,從而做到分別對待,該漲的漲,該降的降,這不是很有意義嗎?
公務員要嚷嚷,是因為他感受到了不公,不習慣“兩袖清風”,不習慣福利減少。但我們一定要搞清楚一個事兒——再多的禁令當前,公職人員給自己增加變相福利的能力還是超級強大的。從邏輯上講,周教授的確說對了,未來高增長的收入態(tài)勢不大可能了,支出的財政很有限了,而政府又承諾民生支出不能減、只能增,所以怎么會給公務員漲工資呢?但邏輯的分析不能代表真實的邏輯,你讓人家睡人家真就睡?事實已經(jīng)并將繼續(xù)證明,公職人員“吃虧”的時候,他們本能的反應常常是心不甘、情不愿的,雖然中央三令五申,但基層單位有太多的辦法、太多的名目給大家“填補損失”——你讓他“洗洗睡吧”的時候,他是不會甘心于真就洗洗睡大覺的。與其讓他們在桌子底下“變通”,不讓發(fā)的藏起來偷偷地發(fā),用實際實惠給大家“封嘴”,不如干脆讓這個問題攤開來,讓大家辨析辨析——順便,把財產(chǎn)公開、收入公開、預算管理那些事兒一并徹底做了。這有多好!
有公務員嚷嚷漲工資,真的不是一件壞事。這起碼說明,中央的連續(xù)反腐反自肥舉措,在基層是卓有成效的,不讓他們吃拿卡要讓某些人坐不住了;這起碼說明,改革政策已經(jīng)觸動了某些既得利益者,過去吃喝拉撒睡都能占到官家便宜,現(xiàn)在不那么容易了。在一個法治時代,任何人都有表達的權(quán)利,人人都可以說話——公務員也不例外。他們覺得利益受損的時候,覺得生活不爽的時候,就大聲地喊出來吧。不要著急“洗洗睡覺”,福利賬本都拿出來曬曬,損失項目都拿出來說說,財政管理都拿出來瞧瞧,各個層面的人都出來看看。公務員們要充分地相信,在你們充分嚷嚷透徹了之后,該不該漲工資,人民是會給你做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