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文格
1
夜已深沉,樓道幽暗,白天無法察覺的聲音,夜晚在成倍放大。上半夜烙煎餅一樣,一直翻來覆去,剛剛有了一絲淡淡的睡意,一聲孩子的啼哭卻如繒帛撕裂,送給我一個夜半驚魂的尖叫。
突兀的哭喊,像一張黑網(wǎng),把整個世界牢牢罩住,輕薄的睡夢瞬間被扯得粉碎,人在黑網(wǎng)中掙扎,身體無路可逃……
很多個夜晚都是如此,駭人的哭聲如受驚的小獸,在黑暗里橫沖直撞,朝我的胸口奔撲而來。
我弄不明白,那孩子為何總在半夜里啼哭。
終于在門外的電線桿上見到了巴掌大的紅紙,上書: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啼郎;過路君子念三轉(zhuǎn),一覺睡到大天光。
民謠如同咒語,神奇得不可思議,從此,夜哭的孩子呼呼大睡,夜晚恢復(fù)了平和安詳。
對于一個漂泊者來說,棲身在隔音極差的建筑物內(nèi),無法拒絕任何丁點的聲音:一陣風(fēng),一場雨,老鼠追咬,飛鳥撲翅……那些沒有過濾的聲音,把我的聽覺磨出了厚厚的老繭。
當然,有時候我也會感激一些聲音,因為是那些聲音傳遞著生活的質(zhì)感,使我獲得一種精神慰藉。當荷爾蒙達到一定峰值時,那聲音就會讓人春心蕩漾,勃然亢奮。比如隔壁床板有節(jié)奏的響動,伴隨著咿咿呀呀的快意,這樣的聲音會讓人心跳加速、血脈賁張,聲音喚醒男人的欲望。
臥室的外面是一架旋轉(zhuǎn)的木制樓梯,樓梯通往頭頂?shù)姆块g。因年代久遠,老舊的木板像缺鈣的老人,榫眼松動,木梁搖晃。腳板踩上去,船槳一樣吱呀作響。于是,在清晨或黃昏,我的頭頂經(jīng)常會響起各種各樣的聲音,那是一些身份不明、經(jīng)常變化的腳步。有時是合租民工馱著沉沉的包袱,有時是流浪歌手牽著他的情人,有時是涂粉抹脂的小姐引誘著她們的過客。
凌晨4點,一陣哮喘般的咳嗽聲響起,豆腐坊那對中年夫婦起床,開始忙碌。合上電閘,電磨呼呼地轉(zhuǎn)動。浸泡多時的黃豆,撐著飽脹的身體,在一陣噪聲里碾磨成白色的漿沫。黃豆由固體變成了液體,然后過濾、加溫,盛進散發(fā)著杉木氣味的木桶。
乳白色的漿汁,飄著黃豆的清香。女人往豆?jié){中加入石膏,或點上鹵水。少頃,豆?jié){開始凝結(jié),變成一桶潔白的固體。用手一碰,輕輕顫動,像豐乳肥臀的婆娘。
在漂浮著豆花的作坊里,飽滿的黃豆變成了另外一種形態(tài)。作坊的聲音平息之后,天慢慢放亮,豆腐在木廂中已經(jīng)成型。男人把豆腐裝上車斗,腳蹬三輪,穿過小巷,拐入正街。鈴鐺一路叮咣作響,“——豆腐哦!豆腐!——買豆腐!”吆喝聲響徹清晨的街巷。
久居此地,我理解了聲音與時間的關(guān)系——兩者互相提醒,各有修飾,即便是閉著眼,也能摸清白天與夜晚的界線。聲音是對生活最真實的再現(xiàn),不同的生活,傳遞出不同的聲音。
我從未抱怨過這些嘈雜的聲音,相反我愿意生活在這種接近塵世的聲音里,它讓人感受到底層世界的真實和飽滿。聚居一處,彼此不分高低、不問來路,圖的是熱鬧和隨意。雖然只是一塊門板相隔的鄰居,但為了生計,平日很少串門會面,更難得相聚飲酒、一同品茶。頻繁更換的住戶,見面少有問候,熱情者會點個頭,算是招呼,但心頭冷暖,在自由往來的聲音里日日相會,時時交流。
2
窺聽不等于竊聽,前者并無意識,后者帶有明顯行為動機。在某種特定場景中,竊聽成為一個特用名詞,讓人聯(lián)想到行為詭異的間諜。那種捕風(fēng)般的高超手段,那種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如影隨行的鬼魅過程,讓人毫毛直立,防不勝防。
墻有縫,壁有耳,那種無處不在的竊聽,已不再停留于倫理道德層面,而上升為一種關(guān)乎前途命運、決定生死存亡的斗智斗勇。竊聽是主動的有目的、有手段、有預(yù)謀的行徑。而窺聽就顯得漫不經(jīng)心,它是被動而又無主觀動機的、無惡意的行為。
可是無論怎樣辯護,窺聽者畢竟是一個不雅的稱謂,一個令人尷尬的角色。然而,細細回溯這些年的生活片斷,有些行為真的是身不由己,全是因環(huán)境的影響,與道德人品無關(guān)。
初進城里,收入微薄,居舍只講租金低廉,于是遍尋偏街陋巷、破舊棚區(qū)。穿行在墻面斑駁的胡同里,踩著濕滑的青磚,被房東引進一處灰頭土臉的老宅。
雖說是套間,但分割空間的物體是一些隔音極差的木板,老鼠、蟑螂自由往來,入耳的不僅是風(fēng)聲雨聲,還有鄰家的鍋聲碗響,小夫妻日間雞毛蒜皮的拌嘴、夜晚纏綿恩愛時的耳鬢廝磨。
睡眠不好的夜晚,眾人靜謐,唯有我雙耳喧囂。聲源來自不遠處的建筑工地,攪拌機隆隆作響,體積龐大的貨車負重前行,受驚的地皮跟著顫抖。當遠處的聲音漸次稀落之后,近處的聲音接著輪番登場。開始是風(fēng)吹樹葉的沙沙聲,然后是性急的貓狗趁黑糾纏,夜色里放肆追咬,興奮喊叫。再接著聲音抵近了身旁,左邊的男鄰居或許是酒桌上貪杯,鼾聲雷動,空氣里飄著淡淡的酒味。右邊的女鄰居,節(jié)儉度日,精于算計,水缸里叮當作響,那個哭泣的水龍頭像縱欲過度的腎虛者,滴滴嗒嗒,從春到冬一直尿頻尿急尿不盡。其實在日常中,每個人都有可能身不由己陷入窺聽的境地。聽和看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行為。閉眼像天黑,只要不睜開眼睛,你就什么也看不見,這是人對眼睛的有效控制。而負責(zé)聽覺功能的雙耳,從來就不愿輕易受外力的管束。耳朵是人體最敏銳的器官,也是最忙碌的器官。他的傾聽功能除了入睡之外,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是全天候運行,不知疲倦地將各種聲音吸收過來。
耳朵對于聲波的捕捉,像流水一樣自然。我們無法關(guān)閉聽覺的閥門,不能左右耳朵的使命。哪些該聽,哪些不該聽,無法選擇。因此,當一些不該聽到的聲音無遮無攔地進入耳膜時,窺聽二字便在無意識中完成。
我曾在一個機關(guān)大院住過兩年,房改之前,這個大院像一支高度純潔的隊伍,不允許家屬之外的任何人入住。對于一個沒有駐軍的山區(qū)小城來說,擔負近百萬人口治安管理的縣級公安局就是一個準軍事化機構(gòu),一般人不敢隨便入內(nèi)。
由于受老城區(qū)地理條件的限制,小城的機關(guān)與居民擠擠挨挨地聚在一塊,前面緊臨大河,后面背靠大山,彈丸之地,確實找不到一點伸展的余地。為了利用有限的空間,每個單位都在想盡辦法改造房屋,因此形成一個特殊的結(jié)構(gòu)。臨街的建筑是局機關(guān)辦公大樓,大樓內(nèi)分別掛著刑偵大隊、治安大隊、緝毒大隊、經(jīng)偵大隊的牌子。前幾年,還有一棟紅磚房子,駐守著消防大隊,幾輛消防車停在后院,有時候那刺耳的119警報會突然響起。再往后面就到山腳下,那里拆除了許多雜亂的建筑,建了兩棟家屬樓。前面上班,后面居家,民警得獨享自家的便利。家屬院再往后面就是海拔三百多米的鳳凰山,山上植被完好,高大的馬尾松一片蔥綠。
從平地往上望去,山腰處有一個特殊的建筑,那里高墻崗哨,一派森嚴,平日里極少見人光顧。很多人都不清楚那幾棟順山而建的房屋是關(guān)押犯人的看守所。對于大多數(shù)守法者來說,看守所是一個既陌生又恐怖的地方。記得第一次站在山腳下仰望那處建筑,我就有一種奇怪的想法,想象那個犯人成堆的地方是否會發(fā)生點什么。
沒多久,事情還真的發(fā)生了。自然這是一種巧合,當時剛好看完昂利·沙里葉的自傳體小說——《越獄》。我只是胡亂想象,并非具備特異的預(yù)測功能。
某天深夜,一陣刺耳的警報聲驟然響起,我在驚恐中醒來,強睜雙眼,跑到窗前,還沒等我明白怎么回事,發(fā)現(xiàn)四周圍滿了荷槍實彈的公安和武警。
院內(nèi)車燈閃爍,警笛齊鳴。如此興師動眾,一定不是小事。大家都困在屋子里,不許邁出半步。由于從未有過此種經(jīng)歷,心里不免緊張,于是輕輕推開窗戶,向鄰居打聽。鄰居的兒子是一名巡警,自然比我們外人更知道內(nèi)情。夜色里,鄰居一臉緊張,他壓低嗓音,悄悄地告訴我:“看守所出事了,一名殺人犯越獄逃跑了?!?/p>
那個晚上,我再也沒能入睡,想著窮兇極惡的殺人犯越獄逃跑,就像一頭餓虎鉆出了籠子,那該是一件多么危險的事情!
2008年,汶川地震后不久,這個院里又一次上演了半夜驚魂。如果不是這一次經(jīng)歷,警察身上的神秘色彩——勇敢、智慧在我心里會一直向前延續(xù)。
一名居住偏遠的鄉(xiāng)村漢子,突發(fā)奇想,自編一條手機短信,深夜發(fā)給一位朋友,想搞點惡作劇。
短信內(nèi)容:接上級通知,今晚1時至3時,我縣將發(fā)生5.5級地震,請大家作好防震準備。很快,這條帶有弱智性質(zhì)的短信在全縣各地急速轉(zhuǎn)發(fā),有些動作緩慢、打字不熟練的老人,干脆直接撥打電話,打了親人,打朋友,一時間地震消息成為戰(zhàn)地空襲警報,從鄉(xiāng)村傳遞到城里,從城里回流到鄉(xiāng)村,潮水一樣漫卷,驚慌的人群傾巢而出,尋找視為安全的地方。
這一夜,驚惶失措,高潮迭起,電話撥打、短信發(fā)送、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縣城居民潮水般往廣場涌去,地勢空曠的河邊、街中也都到處擠滿了人,曾溫暖親切、愛之不舍的家,被人們棄之拋之,像墳?zāi)挂粯舆h離。
普通百姓出現(xiàn)驚慌還有情可原,誰知院里的警察一樣求生心切,帶著家人火速逃離。面對這個從天而降的消息,沒有一個人能冷靜分析,沒有一個人進行理性的質(zhì)疑。關(guān)鍵時刻,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先跑出家門再說。
大人的驚呼,小孩的哭喊,亂成一鍋粥。妻子抱著孩子準備出門,被我勸住了。我第一反應(yīng)這是謠言,如果有如此精準的預(yù)報,汶川地震就不會有數(shù)以萬計的同胞遇難。剛剛過去的大地震使人們成了驚弓之鳥,盡管這樣的謠言顯得極為低級和弱智,但在危急之時,人的智商也會跟著降低,來不及驗證消息的真?zhèn)?,逃命吧?/p>
有些人家求生欲望過分強烈,連門窗也來不及關(guān)好,結(jié)果臨危不懼的小蟊賊乘虛而入,金銀首飾、現(xiàn)金衣物悉數(shù)卷走,弄了個盆滿缽滿。這一夜,僅縣城就有幾十戶人家被盜,還有許多患心臟病、高血壓病的老人過度驚嚇,弄得病情加重,連夜被送進醫(yī)院搶救。
天亮之后,城市像退潮的大海,歸于平靜。剛剛過去的混亂恐慌像夢一樣,找不到痕跡。上班之后,這個謠言不攻自破,而且還上了省衛(wèi)視新聞聯(lián)播。被驚嚇了一個晚上的人們,全都顯得沒精打采,十分沮喪。如此這般的惡作劇,就像一群大人被一個幼稚的孩子戲弄了一樣,更多的是對精神的騷擾。思維縝密的警察,一臉倦容,打著哈欠去上班。
3
搬進院子時,正是盛夏,晚上幾乎每家每戶都會打開房門,坐到陽臺上歇涼。房子是二十多年前建的,無論是布局設(shè)計,還是內(nèi)部裝修,都早已過時,尤其是采光不好,客廳和臥室即使是正午時分也一團漆黑,整天需要燈光照明。到了2000年后,公房轉(zhuǎn)為私房,有了產(chǎn)權(quán)證的房主陸續(xù)轉(zhuǎn)賣,不少人作為二手房主先后住進了這個院子。
我居住的單元靠左,二層,剛好對著治安大隊的辦公樓。那是一個悶熱的夜晚,吃完飯,洗了澡,我到陽臺透風(fēng)。推開門,對面燈火通明,一個帶套間的辦公室傳來聲聲怒喝,緊接著聽到有人尖叫:“打人啦!打人啦!警察打人啦……”
不一會,樓層上響起了雜亂的腳步聲,我從窗戶上望過去,看到對面屋子里圍滿了人。有穿警服的,也有穿便裝的。當喧嘩聲平息下來之后,有一名年輕警察走到了窗前,他的手機像夏夜的蛙鼓,響個不停。也許是陌生號碼,手機響了許久,他就是不接。后來可能是忍受不住固執(zhí)的撥打,終于接了,可開口便火氣沖沖。從他的電話中,我基本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一個地下買馬的窩點被查,幾名為首者被帶到了治安大隊,正在聽候處理。此時,外面求情的電話接連打過來。這種案子一般情況下都得交一筆很重的罰款,然后拘留十天半月,再放人。
從警察的口氣中能感覺到,求情者與警察應(yīng)該熟悉,不過交情好像并不是很深。警察怒氣沖沖的態(tài)度足可說明,電話那邊的人既不是官員,也不是大款,一直在哀求從輕處罰。可警察缺少耐心,很明白地說,上面給他們隊里定了經(jīng)濟指標,現(xiàn)在時間過半,罰沒任務(wù)卻差得很遠,涉及經(jīng)濟處罰的案子,一分不能少。公安局不是菜市場,沒有討價還價的……
警察掐了電話,拉下了窗簾,那一晚,對面辦公樓的燈一直亮到深夜。后來我無法知曉那個案子是如何處理的,到底罰了多少款,拘留了多少天,這些都不是我所關(guān)心的。
有時看到一些在街頭斗毆的混混,傷了人,被抓進來。緊接著,發(fā)現(xiàn)他們身后的漂亮女友忙上跑下,四處求情。不知通過什么方法,一眨眼,真的把人放了。
盡管出入于這個院子,但我從來沒有和這個院子里的警察有過直接的來往。每天行色匆匆往來于上下班的路上,我只關(guān)心物價是否上漲,孩子成績是否穩(wěn)定,領(lǐng)導(dǎo)對我的評價是否一如既往。
清晨或黃昏,一些不知姓甚名誰的警察與我擦肩而過,他們手上拿著厚厚案卷,匆匆地進入樓道。作為一個寄居者,棲身這個院落,我總感到自己像是混進了隊伍中的閑雜者,我不該窺聽那些接近于機密的聲音。
4
然而,這個依山而建的縣城,很多部門都一塊擁擠。公安局的左邊緊挨著人民醫(yī)院,人民醫(yī)院的左邊緊挨著建設(shè)銀行,建設(shè)銀行的旁邊是政府大院,再過去是第一小學(xué)和第一中學(xué)。
當時規(guī)劃是有意還是巧合?公安局與人民醫(yī)院緊密相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兩者都是治病救人的機構(gòu),一個醫(yī)治精神,一個醫(yī)治肉體。
而出入于這兩個院落,面對病人,他們都會發(fā)出呻吟。老父年逾七旬,平生第一次住進醫(yī)院。老父的身體算是不錯的,小病小痛不可能沒有,但堅持到七十歲才住院,這很不容易了。當時醫(yī)院病房緊張,老父的病房一共住了四個,入院的當天,同病房有一個胃出血的患者急需手術(shù),一家人圍在一起,個個面色凝重。他們是從一個比較偏遠的鄉(xiāng)村來的,從患者家人的衣著上可以看出,家境并不富有??墒鞘中g(shù)之前,他們湊在一塊商量,盡管聲音不大,但同一個房間,還是能清晰地聽到。商議的話題是給醫(yī)生送紅包,開始是說主刀的醫(yī)生送二百,助手和麻醉師送一百。有一位年輕后生說少了,至少要送三五百……
患者的兒子和妻子一臉茫然,對于這種突來的事情,沒有任何經(jīng)驗。我不好意思留在病房內(nèi),于是拿著開水瓶,裝著打水,走了出來。
類似的經(jīng)歷我也有過,那是外甥入獄被判之后,我和姐姐、姐夫去探監(jiān),為了讓管教多多關(guān)照,姐姐與姐夫也在討論送禮的事。無論是醫(yī)院,還是監(jiān)獄,都會聽到傷心的哭泣,只是病房內(nèi)的哭泣與監(jiān)獄中的哭泣有本質(zhì)的不同。
回顧之前的經(jīng)歷,對于窺聽好像是無意識的,真正讓我感覺接近窺聽者的行為,那是后來事。一次是孩子半夜發(fā)燒嘔吐,我急急忙忙地抱著孩子上醫(yī)院。之前我不知曉我那棟樓的旁邊住著一位主管計生工作的領(lǐng)導(dǎo)。單位準備提拔一位副局長,經(jīng)過幾輪篩選,最后剩下兩人競爭,而這兩人剛好是一對冤家。因此,暗地里都在較勁,誰也不服誰,爭搶職位很快進入白熱化。其中一位因早年違反過計劃生育,于是對方一封舉報信寄到上級。計劃生育是一票否決的,所以事關(guān)重大。我抱著孩子出門時,在走廊的拐角處,有一個黑影在晃動,聽到那個超生的主任在向計生局領(lǐng)導(dǎo)打電話。那領(lǐng)導(dǎo)不在家,顯然主任是帶著禮物來找領(lǐng)導(dǎo)疏通關(guān)系的。
本來當時我可以佯裝不知,徑直走過去,夜幕里誰也不會留意這些??晌揖构硎股癫畹赝O铝四_步,孩子蜷縮在我的懷里,炭火一樣滾燙。我本來一分鐘也不能耽誤,但不知為何,腳底像生了根一樣,不能挪動,于是主任的心事在電話里被我一覽無余。后來,有一次,我與主任獨處一室,偶然談起此事,他立刻對我親近起來,言下之意是要我保守秘密,往后自然會給予關(guān)照。
第二次窺聽就更是深感意外。那是一個秋天的雨夜,我從外地出差回來,有一些器材和資料需要放進單位。我沒有多想,讓出租車開到單位院內(nèi)。打開院門,徑直上樓,也許是我突然而至的腳步聲驚動了樓上的人。當上完最后一級樓梯時,我清晰地聽到接待室關(guān)燈的聲音。
一手提著器材,一手拿著背包,我準備穿過走廊,直接走向辦公室。但路過接待室門前時,還是忍不住,順手在門把上擰了一下,門吱呀一聲開了,我伸手按下了墻上的開關(guān)。
燈光一閃,成排的LED節(jié)能燈同時亮起,把室內(nèi)照得如同白晝。幾乎在燈光亮起的同時,一聲女人的尖叫像電光游蛇一樣劃破夜空。接著,我看到一對衣衫不整的男女險些從寬大的沙發(fā)上滾落下來……
那一刻,我反應(yīng)極快,伸手立刻熄滅了燈光。退出屋內(nèi)的時候,粗重的喘息聲此起彼伏我抱頭鼠竄,逃出了單位。
從那一刻起,我相信厄運開始降臨,于是我向辦公室請了病假,告知出差著涼感冒、身體不適,足足一周沒去上班。
裝病不敢出門,窩在家里卻十分難受。盡管一直羨慕宅男的日子,可心里頭擱著事情,怎么也不能輕松。人像關(guān)在籠里的困獸,躺在床上,一些奇怪的聲音總是縈繞耳邊。我用被子把頭蒙住,可聲音鬼魅一樣,揮之不去。我擔心這聲音會永遠存在,從此讓我不得安寧,再無夢境。
那是一段備受煎熬的日子,我無法走出聲音之外,更讓人恐慌的是,我被聲音包圍之后,又聽到了自己體內(nèi)發(fā)出了另外一些聲響:汩汩的流水聲,枝柯清脆的折斷聲,還有驚濤駭浪、風(fēng)卷殘云的喘息聲。所有這些聲音,讓我產(chǎn)生了一種虛幻,那是一片青草糾纏的山野,或者一川滄桑起伏的麥田,在巨大的安靜之下,蟄伏著許多驚人的秘密。這些秘密,有的裸露,有的深埋,有的若隱若現(xiàn),有的潛藏?zé)o蹤,有的漸漸遺忘。
聲音漫過耳際,許多疼痛像雨后的蘑菇從體內(nèi)冒出。我蜷曲著身體,聽見腰以下的部位發(fā)出嘶啦嘶啦的聲音。這些聲音,因為發(fā)生在靜夜,所以異常清晰。我試圖移動它們的位置,可是,每動一下,刺骨的疼痛便會斷然阻止我的動作。那種疼痛帶著無法更改的強迫和固執(zhí),使我明白,自己已弄假成真。毛病正式降臨,接下來只能默默吞咽這枚自釀的苦果。
我知道腰椎間盤突出的毛病又犯了。妻子在鄉(xiāng)下上班,與我同一個系統(tǒng),她每到周末才能回城一次。調(diào)回城里是我們多年的夢想,可是領(lǐng)導(dǎo)總是說缺編,名額緊張,無法解決。
好不容易挨到了周末,妻子回來了,扶我去做體療按摩,開了中藥,買了止痛膏,還做了一桌子的好菜。疾病的到來,讓我更加渴望妻子留在身邊,可我位低言微、無能為力。
吃完晚飯,我感覺身體輕松了許多,疼痛也開始緩和。妻子打開電視,新聞已經(jīng)播完,我盯著天氣預(yù)報的風(fēng)云圖,腦海里不斷翻騰。我喝了口水,正想把這些天來發(fā)生的事情說給妻子聽,突然門鈴響了,妻子急忙過去開門,拉開門,帶進一股風(fēng),哇呀!我們滿臉意外,進來的竟是我們局長。局長手上提著一籃水果,另一只手捧著一束鮮花,他竟然探望我來了。
局長登門,我不免受寵若驚。也許是太過意外,我和妻子一同愣在那兒,竟忘了接下局長手中的禮物,忘了給他讓座。但局長并不計較,一臉憨笑,他沒坐,局長說他很忙,他得趕回去開會。一局之長,肯定忙,于是我也不好強留,只好站起來目送局長出門。臨出門時,局長拍著我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小詹啦!這些年你的工作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早該重用啦!對了,你的夫妻兩地分居的事局里也正在考慮,爭取年底把你妻子從鄉(xiāng)下調(diào)進來……”
局長的話讓我目瞪口呆!看著局長一搖一晃地走下樓去,他的身體一點點低矮下來,以致從未看過的頭頂也完全暴露在我的眼前,我看到那里的發(fā)絲已經(jīng)稀松,露出了鮮紅的頭皮。聽到樓下有氣無力的腳步聲,不難猜出,剛剛過去的一周,局長一點也不輕松,就像經(jīng)歷了一場突來的秋風(fēng),將他的身心徹底掃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