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我國非油氣資源礦種需求評價及優(yōu)先勘查序列厘定

      2014-12-13 05:09:00張艷飛王高尚陳其慎于汶加
      地球學報 2014年6期
      關鍵詞:礦種礦產礦產資源

      張艷飛, 王高尚, 陳其慎, 于汶加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北京 100037

      礦產資源種類繁多, 據 2012年國土資源部儲量通報, 我國目前已發(fā)現 172種礦產, 其中查明資源儲量的為161種。隨著我國經濟發(fā)展與資源供需進入新的轉折階段, 礦產資源需求的種類和數量也將發(fā)生新的變化。調整優(yōu)化重點勘查礦種, 對科學部署新時期地質勘查工作、提高勘查效果、實現“358”找礦突破戰(zhàn)略目標, 具有先導意義。

      國外對于礦產資源重要性評價的研究多來源于政府部門發(fā)布的研究報告, 這些報告通過對礦產資源的供應集中度、資源短缺對經濟、軍事上的影響等方面進行評價, 獲得戰(zhàn)略性或風險性礦產目錄,并提出相應的保障對策, 研究目的是保證本國礦產資源供應安全和經濟安全。如英國地質調查局發(fā)布存在供應風險的礦產目錄(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2012)、美國國防研究所發(fā)布的威脅美國制造業(yè)安全的關鍵礦產(Silberglitt et al., 2013)、美國能源部發(fā)布的清潔能源產業(yè)所需關鍵礦產目錄(U.S.Department of Energy, 2010)等。美國國防部還會定期向國會提交基于儲備的戰(zhàn)略性礦產報告(Office of the Under Secretary of Defense for Acquisition, Technology and Logistics, 2013), 報告通過分析不同情景下資源短缺對經濟社會造成的損失, 評價儲備礦產種類并測算相應的儲備規(guī)模及成本。這些研究一方面針對本國的資源安全, 另一方面站在全球的角度考慮資源的戰(zhàn)略性和重要性, 但資源勘查前景并沒有成為重要的評價指標。值得指出的是, 歐盟委員會發(fā)布的戰(zhàn)略性和關鍵性礦產報告中(European Commission, 2010), 在指標體系設置上除了考慮經濟重要性和供應風險以外, 還考慮了資源在地質上和技術上的可得性(包含儲量、基礎儲量和資源量等指標)以及循環(huán)利用的限制和環(huán)境風險等指標。國內也有相關的礦產資源重要性的研究。如李文芳等(2008)從經濟、政治和國際三個方面建立了礦產資源重要性評價的指標體系, 孔銳等(2011)建立了基于層次分析法的礦產資源評價數學模型。此外還有一些研究是基于特定的目的進行評價的, 如孫永波等(2005)和胡小平(2005)都針對我國礦產資源的供應安全狀況進行了評價; 陳其慎等(2007)、余良暉等(2012)針對礦產資源儲備的礦種選擇進行了相應的研究。國內上述研究在礦產資源重要性評價上取得了一定進展, 但研究結果難以直接服務于我國地質勘查工作的部署。

      與上述研究不同的是, 本文立足國內, 從資源需求出發(fā), 在合理研判未來我國礦產資源需求趨勢的基礎上, 從資源安全、經濟意義、國防和戰(zhàn)略意義、資源勘查前景等幾個方面設置指標體系, 運用層次分析法進行系統(tǒng)評價, 定量獲得重點勘查礦產的優(yōu)先序列, 并考慮礦產資源的共伴生等因素, 對礦種進行了合理歸并, 最終確定我國非油氣礦產勘查的礦種優(yōu)先序列, 以期為地質勘查工作科學部署提供一定依據。

      1 未來20年我國礦產資源需求波次性

      對未來需求趨勢的準確把握是判斷礦產資源緊缺程度的基礎。礦產資源需求的“S”形規(guī)律揭示了經濟發(fā)展與礦產資源消費的基本規(guī)律, 即伴隨著經濟的增長, 礦產資源消費不會無限增長, 當經濟發(fā)展到一個較高水平時, 礦產資源消費達到頂點,之后不再增長或呈緩慢下降態(tài)勢(王安建, 2010; 王安建等, 2010; 王高尚, 2010)。而不同種類資源, 由于功能和作用不同, 其到達頂點的時間不同, 這與其應用產業(yè)的發(fā)展程度密切相關, 經濟發(fā)展帶動產業(yè)演進, 進而帶動資源的波次性消費(徐銘辰等,2010; 于汶加等, 2010; 張曉佳等, 2010; 費紅彩等,2013)。工業(yè)部門產業(yè)演進的順序一般為: 輕工業(yè)→初級冶煉→建筑→電子→機械設備→化工→交通運輸設備制造→高新科技產業(yè)(陳其慎等, 2013), 同時帶動鋼鐵及其相關礦產、主要有色金屬礦產、化工肥料礦產、能源礦產、新能源及新技術應用礦產需求的波次遞進。

      圖1 未來20年我國主要礦產到達頂點時間序列Fig.1 The peaking time sequence of China’s major minerals in the next 20 years

      根據上述資源需求的“S”形規(guī)律、波次遞進規(guī)律和礦產資源消費圖譜, 本文初步分析了未來20年我國主要礦產的需求波次性。經歷幾十年的快速工業(yè)化發(fā)展, 我國已步入工業(yè)化中期, 經濟增速和資源需求都已開始放緩, 如2012和2013年我國經濟增速分別僅為 7.8%和 7.7%, 明顯低于過去十年大于10%的增速。按照1990年蓋凱美元計算, 未來20年我國人均GDP將從近10000美元增長至25000美元左右, 在此期間我國將有多種大宗礦產資源需求陸續(xù)達到頂點, 甚至開始緩慢下降。具體來說,目前中國鋼鐵需求已經接近頂點, 與鋼鐵行業(yè)相關的錳、鉻、釩等金屬將隨著鋼鐵需求的到頂而逐步到達頂點; 2020年前后, 我國銅、鋁、鉛、鋅等主要有色金屬也將逐步到達頂點, 這與不銹鋼、冶金、電力和交通等行業(yè)發(fā)展密切相關; 硫、磷和鉀鹽等主要化工、肥料礦產頂點到來時間在 2020—2025年之間; 而與新能源、新技術有關的稀土、鋰、鈹、銦、鎵、鉑族和錸等金屬將隨著高新技術產業(yè)的發(fā)展, 需求快速上升(圖1)。

      2 優(yōu)先勘查評價礦種的選取

      2.1 數據及來源

      在我國已查明的161種礦產中, 通過合并一些非金屬礦產, 去掉 6種油氣礦產, 本文總計選取了134種礦產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包括能源礦產6種、金屬礦產40種、非金屬礦產88種。

      分析和評價采用的基礎數據包括資源稟賦情況(包括資源儲量、基礎儲量、儲量占世界比例、儲采比等)、供需情況(包括產量、產量占世界比例、消費量、消費量占世界比例等), 市場與貿易狀況(包括價格、進出口、市場集中度等)和消費結構變化趨勢等方面的數據。上述數據均來自權威的官方統(tǒng)計機構發(fā)布的統(tǒng)計資料, 包括《World Metal Statistics Yearbook (WBMS)》、《Minerals Yearbook(USGS)》、《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13》、《Steel Statistical Yearbook(WSA)》、國家統(tǒng)計年鑒、中國海關統(tǒng)計年鑒、國土資源統(tǒng)計年鑒、中國礦產資源儲量通報、中國鋼鐵工業(yè)發(fā)展報告、有色金屬統(tǒng)計年鑒等。在數據整理過程中, 作者對數據進行了甄別和修復, 以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和自洽性。

      由于本次研究涉及礦種多、因素復雜, 要進行初步篩選后才能進一步系統(tǒng)評價。即通過初步分析134種礦產的資源供需特征, 將一些明顯不需要重點勘查的礦種剔除, 如資源豐富, 分布廣泛的花崗巖、大理巖、菱鎂礦等建材和化工礦產等。

      2.2 初步篩選的原則

      根據收集的134種礦產的基礎數據, 綜合考慮資源稟賦、需求趨勢、可替代性和經濟意義等要素,設置了四個篩選原則:

      (1)用量大, 但資源豐富, 不需要大量勘查即可滿足需求的礦種可以剔除。如花崗巖、大理巖、石灰?guī)r等建筑用礦產。

      (2)需求很小, 現有資源完全可以滿足需求的礦產可以剔除。如鎵等一些稀有稀散元素類礦產, 現有資源可滿足200年以上的需求。

      (3)由于被替代或環(huán)境污染等原因, 用量逐漸萎縮或被禁止使用的礦產可以剔除。如汞等礦產, 毒性大, 已被禁止使用; 再如硫鐵礦, 我國保有資源量很大, 且隨著石油和有色金屬冶煉過程中硫的回收量大幅增加, 硫鐵礦用量也會逐漸萎縮。

      (4)沒有獨立礦床且經濟社會意義極小的礦產可以剔除。如銣礦, 沒有獨立礦床, 是鋰、銫等金屬礦產冶煉及鹽湖鹵水中的伴生礦產。

      2.3 初步篩選結果

      根據以上原則進行剔除后, 再將稀土分為輕稀土和重稀土兩類, 本文共選出48種備選礦產, 其中能源礦產4種, 金屬礦產32種, 非金屬12種, 具體結果如下:

      能源礦產: 煤炭、鈾、釷、地熱;

      金屬礦產: 鐵礦石、錳礦、鉻鐵礦、銅、鉛、鋅、鋁土礦、鎳、鎂、鎢、鈷、錫、鉬、銻、鉍、鉑族、金、銀、鋰、鈹、鈮、鉭、鋯、輕稀土、重稀土、鈧、鍺、銦、鉿、錸、硒、碲;

      非金屬礦產: 高嶺土、葉臘石、金剛石、寶石、磷礦、鉀鹽、重晶石、毒重石、石墨、螢石、滑石、高純石英。

      3 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

      3.1 指標體系

      本文指標體系的設計遵循科學性、系統(tǒng)性、可比性、動態(tài)性、簡潔性的原則, 采用層層分解的方法設置。在設置指標過程中, 本文充分考慮了礦產資源本身的經濟意義和戰(zhàn)略意義和資源的稀缺程度,資源稀缺程度是以未來 20年我國資源需求趨勢的合理分析為基礎, 具備理論基礎, 此外本文創(chuàng)新性地引入了資源勘查前景這一指標, 以保證優(yōu)先勘查礦種評價體系的系統(tǒng)性和可比性。

      基于此, 本文構建的指標體系包含資源安全程度、經濟意義、國防和戰(zhàn)略意義以及資源勘查前景4個二級指標。其中資源安全程度包含未來需求趨勢、靜態(tài)保障年限、對外依存度和境外獲取難度等4個三級指標; 經濟意義包含新興產業(yè)意義、資源經濟價值和國際市場影響力等 3個三級指標; 國防和戰(zhàn)略意義包含戰(zhàn)略意義和軍事或國防意義等2個三級指標; 勘查前景包含勘查程度和資源潛力等 2個三級指標, 共計11項三級指標(圖2)。

      各三級指標的含義如下:

      C1: 未來需求趨勢。指某一特定礦產未來需求是上升、高位運行、或下降的發(fā)展趨勢。

      圖2 重點勘查礦種優(yōu)選評級指標體系Fig.2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mineral exploration

      C2: 靜態(tài)保障年限。指按現有生產規(guī)模, 某一礦產基礎儲量對其生產的保障能力, 這一指標用我國的基礎儲量與產量的比例進行表征。

      C3: 對外依存度。表示某一礦產的對外依存水平,由近五年來我國礦產的平均對外依存度進行衡量。

      C4: 境外獲取難度。表示從境外獲取資源的難易程度, 通過綜合分析進口量、進口集中度、通道安全等方面信息, 對各類礦產進行綜合分析得出。

      C5: 新興產業(yè)意義。指某一礦產對新興產業(yè)發(fā)展具有特定的重要性, 用某一礦產在特定產業(yè)中的用量和替代性綜合表征。

      C6: 資源經濟價值。指資源本身能夠產生的經濟價值, 用產品產量乘以平均價格進行衡量。

      C7: 國際市場影響力。指我國具有資源優(yōu)勢的礦產, 這類優(yōu)勢可以成為我國未來參與國際礦產品話語權制定、爭取國際市場話語權的重要砝碼, 本文用我國礦產產量占世界產量的比例表征。

      C8: 戰(zhàn)略意義。指某些礦種由于特別重要, 能夠影響到國家間政治和外交走向, 具有戰(zhàn)略意義,通過綜合分析某一礦產的短缺對資源供需國家間政治關系的影響程度進行判斷。

      C9: 軍事或國防意義。指某一礦種在軍工領域的重要性, 通過分析該礦種的消費結構、應用領域和替代性進行判斷。

      C10: 勘查程度。是指我國現有資源的勘查程度,這是一個反向指標, 勘查程度較低的礦種應著重進行勘查。

      C11: 資源潛力。某一礦產資源的資源潛力是決定能否進行勘查的基礎。礦種的資源潛力是根據“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項目”成果, 并結合其他資料綜合進行判斷的。

      3.2 評價方法和過程

      本文選擇層次分析法(AHP法)作為主要的評價方法。層次分析法是美國運籌學家A.L.Saaty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一種將復雜問題模型化、數量化的過程。通過該方法, 可以將復雜問題分解為若干層次和若干因素, 在各因素之間進行比較和計算,得出不同指標的權重。然后利用多指標線性加權函數法, 計算出多種礦產資源之間的相對重要性。本文評價的基本步驟分為原始數據矩陣的生成、指標權重的確定和相對重要性得分計算三步。

      3.2.1 原始數據生成矩陣

      本文所有的數據按照 1—4分進行打分, 打分的原則如表 1所示, 按照上述原則進行打分后, 形成原始數據矩陣(表2)。如石墨、鋰等在新能源產業(yè)中的有重要應用的礦產未來需求將快速上升, C1分數為 4分; 我國鋼鐵需求已達到頂點, 未來鐵礦石需求將由高位運行轉入緩慢下降的階段, 因此鐵礦石C1分數為2.5分; 我國銅、鋁、鉀鹽等礦產近年來平均對外依存度都超過50%, 其C3分數為4分;我國鎢、鉬、稀土等優(yōu)勢礦產全球產量占全球比例超過30%以上, C7分數為4分等。

      值得說明的是, 靜態(tài)保障年限和對外依存度兩個指標的數據, 容易因為現有產量為零或極小而出現虛高的結果。如金屬鉿、鈧等金屬, 目前國內產量為零, 儲產比則為無窮大, 此時不能代表該種礦產國內保障程度較高, 作者參考消費量與儲量的關系進行了適當修正; 再如鈮和鉭, 我國資源豐富,但目前由于技術原因金屬產量較小, 對外依存度較高, 但并非是資源短缺造成的不安全性, 與本文設置的指標意義有沖突, 作者對此類數據也進行了相應的修正。

      3.2.2 變量權計算

      首先, 構造判斷矩陣 A=aij(i=1, 2,…, n, j=1,2,…, n)。為了檢驗矩陣 A 的一致性, 需要計算它的一致性指標 CI, CI=(λmax-n)/(n-1); 其中,λmax為A的最大特征值, CI越大表示判斷矩陣A的一致性越差, 為了檢驗判斷矩陣 A是否具有好的一致性, 需要將CI與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進行比較。當CR=CI/RI<0.10時, 判斷矩陣具有令人滿意的一致性; 否則, 就需要調整判斷矩陣 A, 直到CR<0.10。

      表1 原始數據矩陣生成原則Table 1 The principles for the generation of the original data matrix

      表2 48種礦產評價得分表Table 2 Evaluation scores for the 48 kinds of minerals

      然后, 用求和法計算各指標的變量權重。具體步驟為:

      1)離散化原始矩陣: 原始數據矩陣記為 Y, 將矩陣Y的各列加和, 然后取平均值。若列值大于平均數, 則記為“1”; 若列值小于平均數, 則記為“0”,可得到數據離散化后48×11的矩陣X。

      2)計算 X′X矩陣: 由矩陣 X求其轉置矩陣 X′,然后計算 X′X, 記 C=X′X。

      3)將矩陣C進行平方計算, 得到M矩陣。將M矩陣的各行和除以矩陣的總和(記為 m),再開方,便得到各變量的權(記為ci)。

      3.2.3相對重要性得分計算

      將各指標權重與X矩陣中對應的48個礦種的值相乘, 然后求各值之和, 可得到各樣品最終得分(表 2)。

      4 討論

      4.1 合并和分類

      在進行打分和評價的過程中, 要對每一礦種單獨進行打分, 但一些以共伴生形式產出的礦產由于沒有獨立礦床不能作為獨立勘查礦種, 必須按照共伴生特點將其合理歸并。例如, 鉛和鋅是共生礦產,可合并為一類(在實際勘查工作中也是如此); 鉿主要賦存在鋯礦中, 鋯鉿可以合并; 分散元素礦產如鍺主要賦存于煤礦、鉛鋅礦中, 銦主要伴生于閃鋅礦中, 錸主要產出于輝鉬礦中等, 要將其合并至相應的主礦種中。

      圖3 我國礦產資源勘查礦種優(yōu)先序列評價結果Fig.3 The importance ranking for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為使評價結果更有效地應用于實際地質勘查工作的部署中, 也方便對結果的討論, 本文將重點勘查的礦種分成四個級別: 重點勘查、優(yōu)先勘查、次優(yōu)先勘查和一般勘查, 通過合并和分類后, 最終評價結果如圖3所示。

      4.2 礦種排序的討論

      4.2.1 重點勘查礦種

      本文評價結果中, 重點勘查礦種為銅(鈷)、鈾、鎳(鈷)、鉀鹽、重稀土和鉛鋅礦。這些礦產在資源短缺性、經濟意義以及國防和戰(zhàn)略意義上都非常重要, 并具有較好的勘查前景。以重稀土為例, 據王登紅等(2013)“我國三稀礦產資源戰(zhàn)略調查”的研究結果顯示, 風化殼型離子吸附型稀土資源(中重稀土礦)是我國特有的資源類型, 具有良好的勘查前景, 然而該類資源在我國目前稀土資源總量中僅占 1%左右, 且消耗快速, 因此, 在保護好該類資源的同時, 應對其進行重點勘查。

      4.2.2 優(yōu)先和次優(yōu)先勘查的礦種

      (1)石墨和螢石。由于在節(jié)能環(huán)保、新能源、新材料方面的應用, 螢石和石墨的未來需求將會快速上升, 它們同時被美國和歐盟列為戰(zhàn)略性礦產。我國作為這兩類礦產的第一生產大國, 無論從發(fā)展新興產業(yè)還是保持我國優(yōu)勢地位的角度, 都應將這兩類礦產列為優(yōu)先勘查的礦種。

      (2)鎢、錫、鉬和銻。這幾種礦產都是我國傳統(tǒng)的優(yōu)勢礦產, 然而據最新的儲量核查結果表明, 我國錫礦和銻礦保有資源儲量明顯下降, 保障程度快速降低, 因此錫和銻在本次評價中排位較為靠前。尤其是錫礦, 我國 2012年對外依存度已達到 17%,未來全球無鉛化進程將進一步推動錫焊料用量的增加, 全球錫資源可能面臨供不應求的狀況, 因此錫在優(yōu)先勘查礦種中排在第一位。銻礦伴隨著阻燃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 消費量也會持續(xù)增加(袁博等, 2011),但由于銻礦目前尚可保持出口, 因此銻礦排在錫礦之后。我國鎢礦資源豐富且共伴生組分多, 可實現綜合利用(賈木欣等, 2013; 余良暉等, 2013), 鎢礦雖然也存在過度開發(fā)的問題, 但重要性不及錫和銻;而鉬礦的開發(fā)存在明顯地過度勘查和盲目擴產問題(閆興虎, 2013), 導致目前國內資源優(yōu)勢難以轉化為經濟優(yōu)勢, 因此鉬礦排在次優(yōu)先勘查的礦種之列。

      (3)鋁土礦。鋁土礦是我國用量較大的大宗礦產,應用重要性與銅不相上下, 但本文的評價結果顯示其不在重點勘查礦種之列, 主要的原因有兩點: 一是我國現有鋁土礦未占用保有資源達到 70%, 未占用資源的進一步利用將能夠緩解鋁土礦資源的緊缺性; 二是國內氧化鋁和原鋁產能過剩, 過剩產能的逐步化解也將使其緊缺性得到緩解。

      (4)金。在全球性商業(yè)性勘查中, 金一直做為重點勘查的礦種之一, 本文評價結果顯示其在次優(yōu)先勘查序列, 主要的原因如下: 本文的指標體系設置立足于國內資源安全, 而黃金做為避險工具, 其資源屬性對市場的影響愈加減弱(韓美玲, 2010), 從資源安全的角度說, 黃金勘查的緊迫性并不強烈, 其四級指標的打分都處于中等分數, 因此結果分數也較低。

      (5)煤炭和鐵礦石。煤炭排名靠后的原因如下:目前, 我國煤炭資源的保有程度和儲產比都較高,而未來需求將會下降, 這是由于在減少碳排放和環(huán)境污染的雙重壓力下, 隨著能源結構的逐步調整和清潔能源使用的增加, 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將會下降。鐵礦石排位也較靠后, 原因一方面是我國鋼鐵需求已經到達頂點, 廢鋼的回收量也逐步上升, 鐵礦石未來需求將進入緩慢下行階段,另一方面是目前我國還有大量保有資源未被利用。

      (6)鉻鐵礦和錳礦。鉻鐵礦和錳礦都是我國十分緊缺的礦產, 特別是鉻鐵礦大部分依賴進口, 但隨著我國鋼鐵需求的到頂, 主要用于鋼鐵產業(yè)的錳和鉻的需求也會相應放緩, 并且我國錳礦和鉻鐵礦的勘查前景都相對較差, 因此排在次優(yōu)先勘查礦種之列。

      (7)鋰鈹鈮鉭礦。鋰在新能源領域、鈮鉭在航空、航天領域和鈹在軍工領域都有重要的應用, 屬于優(yōu)先勘查的礦種。前文述及花崗偉晶巖型礦床是我國鋰鈹鈮鉭礦產出的最重要的礦床類型, 事實上, 鈮鉭礦的另外一類比較重要的礦床類型是與碳酸巖有關的稀土-鈮-鐵型(如內蒙古白云鄂博超大型稀土-鈮-鐵礦)礦床, 但在本文的評價結果中, 輕稀土和鐵礦石目前都屬于次優(yōu)先勘查的礦種, 考慮到鈮鉭礦的重要性, 本文未將鈮鉭歸入輕稀土的共生礦產中。同樣, 鋰礦的主要利用類型之一是鹵水鋰礦,然而我國鹽湖鋰產量不足的主要制約因素是含鋰鹵水的鎂鋰比值較高, 而非資源短缺, 因此未將鹵水鋰礦單獨作為一個勘查礦種考慮。綜上所述, 本文將鋰鈹鈮鉭歸為一類, 并主要指花崗偉晶巖型的鋰鈹鈮鉭礦床。

      4.2.3 一般勘查的礦種

      上述評價結果中一般勘查的礦種為金剛石、葉蠟石、滑石、鎂、毒重石、鉑族、地熱、高嶺土、重晶石和寶石。這些礦產有的資源潛力不大, 且替代性很強(如金剛石), 有的資源豐富, 分布廣泛,且工業(yè)意義要遜于其他的礦產, 因此排在一般勘查的礦種之列。

      4.3 評價結果的時空限制

      (1)時間限制。本文的評價研究是從資源需求出發(fā)的, 資源需求預測的時限是未來20年, 因此本文評價結果的有效性為未來20年內, 而20年之后資源供需形勢可能會發(fā)生更多的變化, 勘查工作也要相應的進行更大的調整。

      (2)空間限制。首先, 本文是立足國內資源安全的研究成果, 未將全球資源供需格局納入考慮, 未來印度、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崛起對資源的需求可能會影響我國的資源勘查工作; 其次,本文的評價指標體系是將我國作為整體進行討論,我國國土面積廣大, 東、中、西部地區(qū)發(fā)展程度和資源消費水平都存在很大差異, 本文的評價指標體系不能反映相應的問題,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我國鋁土礦資源總體品質較差, 而廣西、貴州地區(qū)是產出優(yōu)質鋁土礦資源的重要地區(qū), 在這些地區(qū)勘查優(yōu)質鋁土礦資源十分必要; 我國煤炭資源分布具有“北多南少、且南方煤炭品質相對較差”的特點,因此要加強南方地區(qū)優(yōu)質煤炭資源的勘查和開發(fā);未來鐵礦石的勘查也不能一概否定, 隨著未來我國鋼鐵產業(yè)將會向中西部進行轉移, 在中西部一些欠發(fā)達地區(qū), 要保持適度的鐵礦石勘查力度, 以滿足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 而東部地區(qū)則不宜再大規(guī)模進行鐵礦石勘查。

      5 結論

      本文主要有以下結論:

      (1)經濟發(fā)展帶動產業(yè)演進, 進而帶動礦產資源需求的波次遞進。未來20年我國經濟增速逐步放緩,鐵及相關礦產、主要有色金屬礦產等將陸續(xù)達到頂點, 而與新能源、新技術有關的金屬礦產需求將快速增加。

      (2)通過分析我國各類礦產資源供需特征, 從資源稟賦、需求趨勢、可替代性和經濟意義等方面綜合考慮設置了四個原則, 本文初步篩選出 48種備選的礦產。

      (3)本文建立了重點勘查礦種評價指標體系, 選取了資源安全程度、經濟意義、國防和戰(zhàn)略意義以及資源勘查前景等 4個二級指標, 未來需求趨勢、資源潛力等 11項三級指標, 運用層次分析法對 48種礦產進行了系統(tǒng)評價。

      (4)通過合理歸并和分類, 勘查礦種優(yōu)先序列如下:

      重點勘查類: 銅(鈷、碲)、鈾、鎳(鈷)、鉀鹽、重稀土、鉛鋅(銦鍺鉍碲);

      優(yōu)先勘查類: 錫(鉍、鈧)、石墨、螢石、銻、鋁土礦、鎢(鉍、鈧)、鈮鉭鋰鈹礦、磷礦; 其中鈮鉭鋰鈹礦主要指花崗偉晶巖型;

      次優(yōu)先勘查類: 銀、鉬(錸、硒)、金、鋯鉿、煤炭(鍺)、鉻鐵礦、釷、鐵礦石、錳礦、輕稀土(鈧)、高純石英;

      一般勘查類: 金剛石、葉蠟石、滑石、鎂、毒重石、鉑族、地熱、高嶺土、重晶石、寶石。

      陳其慎, 王安建, 王高尚, 杜學明, 邢萬里.2013.美國礦產資源消費圖譜初探[J].中國礦業(yè), 22(5): 8-14.

      陳其慎, 王高尚.2007.我國非能源戰(zhàn)略性礦產的界定及其重要性評價[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 (1): 19-21, 44-45.

      費紅彩, 張玉華.2013.美國未來能源格局趨勢與中國頁巖氣勘查現狀[J].地球學報, 34(3): 375-380.

      韓美玲, 張德會.2010.世界黃金產業(yè)分析[J].資源與產業(yè),12(4): 100-106.

      胡小平.2005.礦產資源供應安全評價[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7): 6-9.

      賈木欣, 王明燕, 李艷峰, 孫傳堯.2013.我國鎢資源礦石性質特點及資源利用存在的問題[J].礦冶, 22(1): 90-94.

      孔銳, 裴文林, 曾禎.2011.我國重要礦產資源評價模型設計與研究[J].資源與產業(yè), 13(2): 31-36.

      李文芳, 孔銳, 王仁財.2008.我國重要礦產資源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 (7): 26-29.

      孫永波, 汪云甲.2005.礦產資源安全評價指標體系與方法研究[J].中國礦業(yè), 14(4): 36-37, 81.

      王安建, 王高尚, 陳其慎, 于汶加.2010.礦產資源需求理論與模型預測[J].地球學報, 31(2): 137-147.

      王安建.2010.世界資源格局與展望[J].地球學報, 31(5):621-627.

      王登紅, 王瑞江, 李建康, 趙芝, 于揚, 代晶晶, 陳鄭輝, 李德先, 屈文俊, 鄧茂春, 付小方, 孫艷, 鄭國棟.2013.中國三稀礦產資源戰(zhàn)略調查研究進展綜述路[J].中國地質,40(2): 363-370.

      王高尚.2010.后危機時代礦產品價格趨勢分析[J].地球學報,31(5): 629-634.

      徐銘辰, 王安建, 陳其慎, 杜雪明.2010.中國能源消費強度趨勢分析[J].地球學報, 31(5): 720-726.

      閆興虎.2013.中國鉬礦資源開發(fā)問題分析及對策[J].中國礦業(yè),22(10): 16-18.

      于汶加, 王安建, 王高尚.2010.中國能源消費“零增長”何時到來[J].地球學報, 31(5): 635-644.

      余良暉, 馬茁卉, 周海東.2013.我國鎢礦資源開發(fā)利用現狀與發(fā)展建議[J].中國鎢業(yè), 28(4): 6-9.

      余良暉, 薛亞洲, 賈文龍.2012.礦產地戰(zhàn)略儲備的礦種選擇分析[J].中國礦業(yè), 21(6): 5-8.

      袁博, 范繼濤, 余良暉.2011.我國銻資源形勢分析及對策建議[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 (3): 47-49, 56.

      張曉佳, 王高尚, 陳其慎, 彭穎.2010.我國區(qū)域性礦產資源需求差異與趨勢分析[J].地球學報, 31(5): 679-685.

      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2012.Risk list 2012.An update to the supply risk index for elements or elements groups that are of economic value[OL/EB].[2013-10-12].http://www.bgs.ac.uk.CHEN Qi-shen, WANG An-jian, WANG Gao-shang, DU Xue-ming, XING Wan-li.2013.Discussion on mineral resources consumption altas of American[J].China Mining Magazine, 22(5): 8-14(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CHEN Qi-shen, WANG Gao-shang.2007.Definition for Strategic Non-energy Minerals in China and Their Quantified Weighty Evaluation[J].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of China, (1):19-21, 44-45(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European Commission.2010.Critical raw materials for the EU-Report of the Ad-hoc Working Group on defining critical raw materials[OL/EB].[2013-10-12].http://ec.europa.eu.

      FEI Hong-cai, ZHANG Yu-hua.2013.The Trend of US Future Energy Pattern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Shale Gas Exploration[J].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34(3): 375-380(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HAN Mei-ling, ZHANG De-hui.2010.Analysis on world gold industry[J].Resources & Industries, 12(4): 100-106(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HU Xiao-ping.2005.Evaluation on Mineral Resource Supply Security[J].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of China, (7): 6-9(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JIA Mu-xin, WANG Ming-yan, LI Yan-feng, SUN Chuan-yao.2013.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ungsten ore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Tunsten resources utilization[J].Mining & Metallurgy, 22(1): 90-94(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KONG Rui, PEI Wen-lin, ZENG Zhen.2011.Design and Study of Evaluation Model of China’s Vital Mineral Resources[J].Resources & Industries, 13(2): 31-36(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 Wen-fang, KONG Rui, WANG Ren-cai.2008.Research on Evaluation Target System of Important Mneral Resources in China[J].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of China, (7): 26-29(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Office of the Under Secretary of Defense for Acquisition, Technology and Logistics.2013.Strategic and Critical Materials 2013 Report on Stockpile Requirements[OL/EB].[2013-10-12].http://mineralsmakelife.org.

      SILBERGLITT R, BARTIS T J, CHOW G B, AN L D, BRADY K.2013.Critical Materials Present Danger to U.S.Manufacturing[OL/EB].[2013-10-12].www.rand.org.

      SUN Yong-bo, WANG Yun-jia.2005.The Study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Way in Mineral Resources Security[J].China Mining Magazine, 14(4): 36-37, 81(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U.S.Department of Energy.2010.Critical Mineral Stratery[OL/EB].[2013-10-12].http://energy.gov.

      WANG An-jian, WANG Gao-shang, CHEN Qi-shen, YU Wen-jia.2010.The Mineral Resources Demand Theory and the Prediction Model[J].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31(2): 137-147(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WANG An-jian.2010.Global Resource Structure and Its Perspective[J].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31(5): 621-627(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WANG Deng-hong, WANG Rui-jiang, LI Jian-kang, ZHAO Zhi,YU Yang, DAI Jing-jing, CHEN Zheng-hui, LI De-xian, QU Wen-jun, DENG Mao-chun, FU Xiao-fang, SUN Yan,ZHENG Guo-dong.2013.The progress in the strategic research and survey of rare earth, rare metal and rare-scattered elements mineral resources[J].Geology in China, 40(2):363-370(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WANG Gao-shang.2010.Mineral Commodity Prices Trend in the Late Crisis Times[J].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31(5):629-634(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XU Ming-chen, WANG An-jian, CHEN Qi-shen, DU Xue-ming.2010.Trend Analysis of 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 Intensity[J].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31(5): 720-726(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YAN Xing-hu.2013.Analysis of problems during molybdenum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suggestions[J].China Mining Magazine, 22(10): 16-1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YU Liang-hui, MA zhuo-hui, ZHOU Hai-dong.2013.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 of Exploiting and Utilizing China's Tungsten Resource[J].China Tungsten Industry, 28(4): 6-9(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YU Liang-hui, XUE Ya-zhou, JIA Wen-long.2012.Analysis of the strategic reserves mineral resources selection[J].China Mining Magazine, 21(6): 5-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YU Wen-jia, WANG An-jian, WANG Gao-shang.2010.A Prediction on the Time of Realizing Zero Growth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J].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31(5):635-644(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YUAN Bo, FAN Ji-tao, YU Liang-hui.2011.Situation Analysis and Suggestions for China’s Antimony Resources[J].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of China, (3): 47-49, 56(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ANG Xiao-jia, WANG Gao-shang, CHEN Qi-shen, PENG Ying.2010.China’s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Mineral Resources Demands and Trend Analysis[J].Acta Geoscientica Sinica,31(5): 679-685(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猜你喜歡
      礦種礦產礦產資源
      關于礦產資源勘查與管理的思考
      河北地質(2023年1期)2023-06-15 02:44:58
      《礦產綜合利用》征稿啟事
      《礦產綜合利用》征稿啟事
      盤點2020國內礦產新發(fā)現(二)
      礦產勘查(2020年11期)2020-01-04 21:04:51
      我國礦產資源保護法律制度完善路徑分析
      學術論壇(2018年4期)2018-11-12 11:48:52
      哈薩克斯坦礦產資源使用法將作重大修改——哈薩克斯坦《礦產資源與礦產資源使用法典(草案)》解析
      我國將24種礦產確定為戰(zhàn)略性礦產
      河北地質(2017年1期)2017-07-18 11:08:09
      國務院批準天然氣水合物成為我國第173個礦種
      河北地質(2017年4期)2017-02-28 09:06:15
      河南偃龍煤田深部鋁土等礦種的相變關系及資源量估算方法
      地質與資源(2016年5期)2016-02-27 11:19:19
      內蒙古自治區(qū)第二季度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入庫過億元
      西部資源(2014年6期)2014-04-29 00:44:03
      五原县| 丽水市| 达拉特旗| 香河县| 洛宁县| 同江市| 滕州市| 夏津县| 和林格尔县| 宁强县| 石河子市| 宿松县| 温州市| 大化| 天峨县| 隆尧县| 新平| 沛县| 视频| 青神县| 宁夏| 孝义市| 视频| 祥云县| 广汉市| 集安市| 湖北省| 淳化县| 连城县| 安徽省| 岳阳县| 上饶市| 靖远县| 政和县| 吉木萨尔县| 广南县| 塔河县| 广汉市| 霍山县| 高邮市| 宣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