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坤華+趙忠卉
摘 ? 要:學生能否都學到有價值的數學,在數學上能否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都有賴于數學課堂是否鮮活。本文分析了初中數學課堂乏味的原因、實現初中數學課堂鮮活性的方法及初中數學課堂鮮活性的特征。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鮮活性;研究
創(chuàng)建鮮活性的初中數學課堂,成為了許多教育者的研究對象,但就目前研究狀況看,本問題的研究者多為一線教師,研究結果多在于經驗描述上,缺乏理論支撐。這表明對營造初中數學課堂鮮活性的關注還不夠,還有待于深層研究。鑒于此,我們有必要加強對初中數學課堂鮮活性的研究。
一、初中數學課堂乏味的原因
當代初中生學習數學感到乏味的原因有很多,究其原因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欠佳,掌握的知識、技能不夠系統(tǒng);二是學生缺乏耐錯能力,缺乏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三是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覺性;四是受到學生本身的智力因素的影響;五是學生心理壓力較大,學習遇到問題不敢問老師,怕受到老師的嚴厲批評;六是數學知識本身具有抽象性和邏輯性。綜合以上因素使初中生感覺到學習數學對他們來講是一種很大的負擔。因此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們的興趣出發(fā),從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入手,不斷地給予他們正面的有效刺激,使其能保持長久的、旺盛的學習熱情。所以教師應改進教學方法,使學生真正地掌握課程標準所要求的數學知識,使他們切實地感受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學好了數學,從而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要做到這一點,就要立足于數學課堂教學的改革,切實提高數學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實現初中數學課堂鮮活性的方法
在數學學科方面,有研究者認為多為數學課加點糖,孩子們才會喜歡數學。所謂的加糖就是怡情激趣,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具體說就是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讓學生愉悅地接受數學;讓活動進入課堂,誘發(fā)學生去想數學;從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入手,讓他們感受到生活離不開數學;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以“情”激“情”。也有人提出四種導入方法:多媒體導入、游戲導入法、歌曲導入法、故事導入法。我國學者余文森等對如何提升課堂鮮活性進行了綜合研究。他們認為“初中生憑興趣和感覺學習,是一種趣味學習。有趣則學,無趣就難以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因此他們指出教學中首先要創(chuàng)設寬松活潑的課堂氣氛(并對教師提出具體要求),學生們只有在此環(huán)境中才最容易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其次他們指出教學模式、學習方式、方法等要靈活多變,這就要求教師在現實課堂教學中講貼近學生生活、和學生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問題。并且在上課過程中,教師還要充分運用好語言的魅力??v觀多年學習生涯,一個處事幽默得當的老師總是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教學成果也是最為突出的。有的數學課內容單調枯燥,教師可以編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故事,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另外,動手操作活動是一種主動學習的活動,它具有具體形象,易于促進興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識等特點。
三、初中數學課堂鮮活性的特征
1.互動性。
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把過去的“教師教”與“學生學”變?yōu)椤皫熒ソ袒W”。數學課堂的互動性體現在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對話,也就是教師的提問和學生的回答。美國著名數學家哈爾莫斯曾說:“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有了問題,思維才有方向;有了問題,思維才有活力;有了問題,思維才有創(chuàng)新?!彼裕處熢谡n堂中應該適時提問,并且提問要有選擇性,隨機性,不能照本宣科,教師“臨境現場發(fā)揮,隨興致靈活處理,從而產生出出人意料的藝術效果?!滨r活的數學課堂正是體現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將互動貫穿于課堂之中,形成愉快輕松的氛圍。
2.創(chuàng)新性。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美籍華人朱棣文曾指出:“中國學生學習很刻苦,書面成績很好,但動手能力差,創(chuàng)新精神明顯不足,這是與美國學生的主要差距?!睂崿F初中數學課堂鮮活化性也是真正達到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融合,讓學生不再是井底之蛙,在課堂上他們可以說出自己的觀點,展現自己的獨特之處。數學課堂鮮活性具有創(chuàng)新性,因此培養(yǎng)的不是千篇一律的人,而是獨樹一幟的人中之才。
3.快樂性。
能夠快樂的學習對學生來說十分重要,張楚廷教授認為“能不能讓青少年學得更愉快一些,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能不能在他們學習的難度逐漸加大的時候也很愉快,這是更有意義的事情”。數學課堂鮮活性不但能帶給學生知識,而且更能帶給學生快樂。梁啟超也認為“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價值,若哭喪著臉捱過幾十年,那么,生命便成沙漠,要來何用?!彼裕鳛榻處?,在數學課中要用你的詼諧幽默娛樂學生,用你的激情四射感染學生,用你的聰明才智熏陶學生。這些不但能使教師在學生中有威信,又親切,反過來會帶給學生自豪感和成功感,刺激他們去追求數學的更高領域,體驗課堂和人生的快樂。
4.完整性。
數學課堂鮮活性還具有完整性的特征,這里的完整性是指一節(jié)數學課從開始到結束都應該是新鮮和活潑的,都應該引起老師和學生的共鳴。而不是一時的取悅于學生。即“課開始,趣即生”,“課進行,趣更濃”,“課結尾,趣猶存”。教師要對所教內容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和把握,要形成整體認知,這樣學生在數學課堂中得到的才是系統(tǒng)的知識,而不是零碎和分散的知識。每個部分都要吸引學生,每個知識點都要記于心。學生感受到了數學的完整性,才會逐步培養(yǎng)他們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完整性。
參考文獻
[1]樊寧.多為數學課堂加點“糖”[J].小學教學參考,2005,(8).
[2]王艷.初中英語課堂趣味導入法初探[J].考試周刊,2007,(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