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 要:小學是學生積累詞匯、豐富語言、培養(yǎng)邏輯思維的重要階段,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作用非比尋常。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對閱讀十分迷茫,在教師交流中也發(fā)現(xiàn)有一些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方式上存在很多困惑,本文就通過介紹所總結的教學經(jīng)驗,來提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思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1-167-01
隨著教育模式的不斷進步,與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相比傳統(tǒng)閱讀教學模式下,整個閱讀課堂就像一個密閉的罐子,讓人壓抑,卻又無法擺脫。教師的閱讀教學十分蒼白,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學生感覺壓抑窒息,甚至整節(jié)課都在這種氛圍中等待下課。這樣惡性循環(huán)下去,一些學生對閱讀教學逐漸從抵觸到失去信心,最終徹底放棄。
如何改變這種狀況,經(jīng)過教學實踐摸索及經(jīng)驗總結,創(chuàng)造一種全新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使學生全身心的融入閱讀教學,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升,閱讀水平也有了很大進步。
一、抓主線、找要素
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就是要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使學生掌握一種正確的閱讀方法。這種方法就是抓主線、找要素,最后明確作者的寫作意圖,深刻理解文章的深刻蘊意。這樣不但能提高閱讀的效率,更能準確把握文章信息,不會偏離主題。掌握了這種方法,學生在今后寫作中也可以好好利用這一方法。
主線來源一般是題目,或者是文章的開端,文章的結尾一般是對文章的總括或是抒發(fā)一種感情。發(fā)表一種意見,因此閱讀一篇文章可先讀題目、開頭及結尾,也就是粗度,通過粗讀知道文章大概在說什么,結果是什么,然后再進行精讀,也會是帶著問題仔細讀,這樣兩遍下來就可以將文章讀通。
精讀的具體方法可以借鑒使用5W1H原理,也就是事件發(fā)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主人公是誰,具體都發(fā)生什么事情、為什么會發(fā)生、最終是怎么辦的。如果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能夠引導學生按照這種方法來閱讀,讓學生歸納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再進行分層次的講解,將學生的中心思想與教師的相比較,找出存在的偏差,并分析出偏差的原因,使學生在今后的閱讀中避免同樣的錯誤,并不斷掌握技巧所在,這樣不斷循環(huán),學生就能很好且高效的完成閱讀。
二、多溝通、細品味
新教學模式下師生的關系是互動的,不是教與授的生硬關系,因此師生之間要建立良好的朋友關系。《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也就是說通過閱讀教學為師生提供了交流的平臺,通過閱讀教學可以進行師生對話,這也就為建立師生之間的關系打下良好的基礎。
師生之間的溝通不能止于語言,通過觀察肢體動作、表情變化,揣摩心境等方式都可以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因此,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一定要身臨其境,豐富自己的感情,為學生營造出一種真實的感性的氛圍,使閱讀文章變?yōu)楦惺芪恼?,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適時進行一些合適的提問,多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對于有獨特見解的學生應該加以鼓勵再引導進入正確的方向,而不能打消學生的積極性。因為有些學生思維較為活躍,聯(lián)想能力十分豐富,也有的學生或是明白其中的意思但是在表達上存在問題。教師要及時了解內(nèi)情,針對不同情況分別對待,這樣才能兼顧不同的學生個體,使整個集體共同提高。
通過這種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就可以讓學生輕松地掌握文章。接下來教師就要將文章中的好詞好句分享給學生。對于文章中的好詞,教師可以通過對比、替換的方法,先讓學生找出相近的詞語,在進行對比,告訴學生文章中的好詞所能表達的不同意境,最后讓學生通過造句的方式加以運用。對于文章中的好句,教師要講解好句所能表達的深刻內(nèi)涵,例如能表達作者怎樣的心理活動,如何將人物刻畫的惟妙惟肖,如何把細節(jié)描述的更加立體。最后讓學生展開想象,將文章變的生動立體。這樣不但能加深學生的記憶,還能提高學生運用及表達的能力。
三、利用教材留白,做好讀寫結合
小學是學生積累詞匯、豐富語言、培養(yǎng)邏輯思維的重要階段,因此在做好閱讀的基礎上要鍛煉學生寫作的能力。只有將“讀”與“寫”完美有效的結合在一起,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讀與寫的能力,進而推動學生在語言方面的發(fā)展。
一些語文教材中會有一些預留的空白,這里就簡稱“留白”。教師可以合理利用這些留白,通過邊學邊寫邊練的方式使學生將所學語言加以鞏固,并使學生將所學語言存儲起來進行“消化”,變?yōu)樽约旱恼Z言后,充分發(fā)揮想象力,醞釀不同意境,合理運用新語言,構建自己的文章思路,利用留白即興寫作,表達自己的見解,這樣可以更快的提升寫作能力和理解能力。
上述文章中介紹的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方法經(jīng)過長期的教學實踐證明,不但可以快速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水平,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在新課程標準要求下,改變了傳統(tǒng)模式的師生關系,使學習氛圍變得輕松,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是適應新教學模式的。本文中所提到的一些方法不僅適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其他課程、其他階段的教學都是可以廣泛推廣的。
參考文獻:
[1] 陳鈺年.把握辯證關系.促進和諧發(fā)展—小學語文新課程閱讀教學的反思[J].海峽科學,2008
[2] 馬正艷.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開展[J].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1
[3] 倪著銘.還閱讀教學本真.促語文素養(yǎng)積淀[J].現(xiàn)代教育科學(小學校長),2008
[4] 莊 敏.小學語文新課程閱讀教學的反思[J].才智,2008
[5] 廣州市凈慧小學語文課題組.語文閱讀教學”自主中發(fā)現(xiàn).協(xié)作中發(fā)展”的研究和探索[J].教育導刊,2005
[6] 李國瀅.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學習的快樂[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