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為了趕上買賣的好時機,一些商販選擇催熟水果。外表顏色鮮亮的水果,實際上是人為施用乙烯氣體或乙烯釋放劑(乙烯利)處理后的結果。對此一些網友產生了疑慮,催熟水果營養(yǎng)成分是否有變化?
真相:北京農林科學院研究員馮曉元介紹說,除了需要長途運輸的水果,一些反季節(jié)水果可能會使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促使果實提前成熟。生長調節(jié)劑是與植物激素類似的物質,有赤霉素、細胞分裂素等,水果自身也會產生這些物質。
催熟不會從根本上改變水果的營養(yǎng)成分,甚至有研究表明,使用乙烯催熟的桃子總糖含量有所升高,同時也能較好地保持維生素C的含量,營養(yǎng)價值均有增加的趨勢。
食用催熟水果會不會影響人體健康?馮曉元表示,國家對生長調節(jié)劑的使用量和時間有嚴格標準,不同水果不一樣。例如國家標準GB2763規(guī)定,乙烯利在獼猴桃、香蕉、菠蘿、荔枝的殘留量不超過2毫克/千克,氯吡脲在獼猴桃、葡萄中的殘留量不超過0.05毫克/千克。只要按照國標、在批準范圍內使用,催熟的水果是可以安全食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