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先鋒
李澤農(nóng)
一路隨風 丈量大地
金融金領,悅美國際駐中國首席代表,越野e族版主,網(wǎng)名切隨風。
越野自駕九年,行跡50萬公里,穿過草原、沙漠、冰原、無人區(qū)。他深愛越野,有著敢于死磕路線的膽量和堅韌,也有著包容一切的親和個性。當身高1.87米的他坐進榮威W5極地特裝版越野車的駕駛位,手握方向盤,開踩油門時,車子就有了野風一樣的靈魂。
在春暖花開的張家口,李澤農(nóng)帶著我們重游了他的成長之地:廢棄的7010軍事基地、桃花谷和洋河濕地。駕駛位上的李澤農(nóng)顯然知道怎么跟車融為一體,在他靈活的掌控下,榮威W5的車輪穩(wěn)當?shù)卮┥竭^壑,粗糲的沙盤山道、深溝機耕路以及漫水的河灘都成了他和車的舞臺。夕陽西下,車輪碾壓出的水墻顯現(xiàn)出七色的虹彩,聽著我們的驚呼,李澤農(nóng)笑出了聲:“怎么樣,這趟旅程很棒吧?”
相比大驚小怪的我們,李澤農(nóng)的淡定不是毫無來由的。九年間,他行駛近50萬公里,去過拉薩,勇闖禁區(qū)哈拉湖,穿過阿爾金無人區(qū),穿越世界最高海拔沙漠庫木庫里,橫跨美國11個國家公園……事實上,身為自駕達人的他,小時候就確定了和車的緣分。1984年,李澤農(nóng)還在讀五年級,第一次掌控方向盤,就愛上了風馳電掣的感覺。他開著父親的吉普,來來回回行駛在內(nèi)蒙古的公路上,最大的感覺就是路不夠多、不夠長、不夠折騰。發(fā)動機轟鳴的聲音、車輪揚起的碎石以及撲面而來的野風,沸騰了他體內(nèi)的雄性荷爾蒙。
“代是持劍走江湖,現(xiàn)在車是男人的劍,有了車,想去哪兒去哪兒。”
自由先鋒
董納新
自駕去徒步
金球互動董事長兼CEO,江湖人稱老尼。他是“閑暇定終身”的最佳范例,大學時就讀生物化學專業(yè),只有兩門課程不需要作弊也能考得不錯,一是計算機BASIC語言,二是運動生理學。前者帶他前往新浪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之位,隨后成為了國內(nèi)金牌體育游戲開發(fā)商。后者讓他在四十多歲的年紀里又穩(wěn)穩(wěn)地享受起運動的樂趣—馬拉松、鐵三、徒步、自駕……現(xiàn)在,他的夢想是可以開著車去美國西部,好好徒一個酣暢淋漓的步,看想看的風景。
入秋的陽臺山,層林點染,駕車一路行至山峰最高處,蔚藍的天色下五色經(jīng)幡獵獵作響。老尼泊車,換上徒步裝備,雙手執(zhí)杖,輕車熟路越過一塊凸起的小土丘,就到了枝葉繁盛的山路中,葉已盡黃,枝條密匝,僅容一人通過。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條路,入冬之前,土都是松軟的,一路向下就能通到妙峰山,地勢不算太陡,還能聽到野雞、鳥的叫聲。”陽臺山距離老尼家大概40分鐘車程,從白楊河過去,不到兩小時的步行就能上到海拔1000米,徒步到妙峰山單程只需6~8小時,交通之便、景色之美讓陽臺山成了老尼的后花園,“最多的時候一周爬過三次”。
自由先鋒
顏萍
越嶺行原觸甘南
中國為數(shù)不多的女子場地越野車手,鐘情速度與激情的激烈較量,在2014年勇拓杯·越野E族四川場地爭霸賽中斬獲女子組第三名。
在此之前,我很難想像,出成都入川北至甘南,不過千余公里的路途景致卻能如此富于變化,峽谷之深、山巒之綿、草原之闊最后直通人跡罕至的扎尕那秘境,自駕的好處是,可以在任何愿意的地方駐足流連,而折磨之處在于,必須保持充沛的精力,一旦困倦沉睡,錯過的景致或許永不再來。這就是出發(fā)前顏萍提示我的,這位身材嬌小的女子剛剛獲得2014年勇拓杯·越野E族四川場地爭霸賽非改裝組女子組第三名。真不知乘坐她駕駛的車輛這一路會是什么感覺。
顏萍跟越野車打交道,還是去年的事,第一次到車隊,試車不到半小時,就直接開上了場地越野賽道,這種能把人顛吐了的震蕩感卻令她著迷。迷上了在賽道上沖過一個又一個六米多高的路峰,迷上了沖進那深陷下去的水溝里,再神奇地回到平地上來的驚險,迷上了將命運掌控在自己手中的那種操控感,即使是在這種狀態(tài)下,方向盤也好像自己身體的一部分那樣熟悉。而越野更讓她勇于挑戰(zhàn)生活里的一切,什么都敢去拼敢去爭,她說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自由先鋒
葉赫那拉
風從草原來
滿族,正白旗北京妞兒。澳大利亞留學歸來后在北京外企工作,后因馬結(jié)緣草原,成了內(nèi)蒙古牧民的媳婦,打造了錫林郭勒草原上最具人氣的奔馳牛仔牧場,在嫁過來的六年中,或騎馬、或自駕,碾壓過草原各種地形的大路小徑。
在牧場,葉赫的一天從清晨6點開始。
伴著晨曦和奶茶的味道,刷馬、飲馬、帶馬吃草是上半天的活兒。午飯后,騎馬、放風。晚上6點半,再把馬群趕回來飲馬,再放回后山,再踏實地伴星入睡。
從一個曾經(jīng)離不開PPT和電話會議的海歸白領,到變成一個草原人,葉赫的原因是,愛馬。她喜歡策馬草原時,穿過長發(fā)的長風,和草原上青草味的自由。她的生活也離不開車,與騎馬相比,她也喜歡開著越野車在草原上馳騁的自由快感。對她來說,馬與越野車本就是殊途同歸的伙伴,靈性十足,能把人帶往草原上最遠的遠方。
自由先鋒
劉永軍
野騎4+2
骨灰級越野自駕騎行玩家,全山穿幫“幫主”。
駕齡22年,1998年起在巴西開始體驗4+2(自駕去野騎)的玩法,此后便一發(fā)不可收拾,4+2的輪跡遍布南美、青藏、川藏、滇藏線公路,以及丙察察、墨脫、太行山等原始山區(qū)。
走高速、過十八彎、趟泥路、入草甸、出樹林……開著榮威W5,我與全山穿幫的伙伴在東靈山開啟了開春后的4+2之路。路程漫漫,山地車掛在車尾架上,一路隨行,只等進入山野之地,就開始一天的盡情馳騁……
太陽西沉,坐在東靈山的高山草甸上,山地車和自駕坐騎都在身旁,腳下的群山連綿起伏,有石壁輝映著日落的輝光,泛出橘紅的金屬光澤。這是我在京西最愛的景色。常有人問:“老劉,你為什么那么喜歡4+2?”我口舌笨拙,總說不出所以然,但是腦子里總會閃現(xiàn)出靈山、壩上、丙察察、依瓜蘇大瀑布的美麗,如果不是4+2這種四輪加兩輪的靈活組合,我哪能在茫茫的世界中發(fā)現(xiàn)這樣的風景?
自由先鋒
關(guān)山飛渡
沙漠如禪 ?越野飛渡
首位單人單車連續(xù)穿越中國北方三大沙漠的越野者。中國戶外金犀牛獎最佳越野車活動獎獲得者,中央電視臺9頻道紀錄片《關(guān)山飛渡單車穿越無人區(qū)》主人公。2013戈爾戶外夢想實現(xiàn)戶外自駕組年度冠軍,2014戈爾戶外夢想實現(xiàn)戶外自駕組評委。著名自駕探險旅行家,自駕意見領袖,撰稿人,IBE攝影師?!堕L頭—尋找藏地密碼》作者,中國國家地理《極致之旅》自駕系列叢書特約作者。新浪汽車SUV俱樂部版主,8264網(wǎng)站自駕版北京版主。
近年來,關(guān)山飛渡致力于越野文化的推廣,立足于深度挖掘中國本土自駕探險旅行線路,繼2012年推出首創(chuàng)線路“王者歸來—朝拜格薩爾王之旅”后,還將在未來推出系列具有文化多樣性的創(chuàng)新線路。
今年暮春,我從北京奔襲七百多公里來到獨貴塔拉,這里似乎還停留在仲春時節(jié),只有楊樹展現(xiàn)著一年中最動人的翠綠,其他草樹似乎還沉睡在上一年的深秋中,甘愿以黃色襯托著曠野中的綠樹。等待春播的田地里居然有那么幾支粉艷的桃花,似真似假像是大地的插花。最深沉的依舊是黃河,如果不是緩緩流動中映襯了些微的天光,那濃稠的色澤幾乎與兩岸的土地融為一體。我已經(jīng)記不清這是第幾次庫布齊之旅,但是每一次,我都更深切地體會道:只識黃沙,便無法看懂沙漠;一味躁進,也必將痛失越野穿沙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