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撰文/攝影
據(jù)《環(huán)境與生活》了解,北京雙花園小區(qū)至雙井地鐵站的擺渡電瓶車停運又重啟,6月29日傍晚,記者來到雙花園小區(qū),體驗了擺渡電瓶車全線,并隨機采訪了兩位乘客。
乘客甲:20來歲,女性,上班族
住所:朝陽區(qū)CBD總部公寓1期
工作地點:富力中心
離家最近的地鐵站:地鐵10號線雙井站
日常交通工具:步行、社區(qū)擺渡電瓶車
乘擺渡車目的:代步省時間。
家到地鐵站距離:1.5公里
問:您到單位的方式?
答:先步行,途中如果有擺渡車就上,單位就在擺渡車終點站旁邊。
問:您認為這條線路到地鐵站的便捷性如何?
答:坐擺渡車直接到地鐵站,挺方便的。
問:對擺渡電瓶車的價格滿意嗎?
答:挺滿意的。不過之前坐擺渡車還能刷公交卡打8折,現(xiàn)在只能付2塊錢現(xiàn)金。
問:您坐過“摩的”嗎?覺得怎么樣?
答:坐過,但是不太安全,只有迫不得已的時候才坐,而且還貴,5元起。
問:如果以后北京公交也開了這種微循環(huán)的擺渡車,支持刷卡,您會怎么選擇?
答:我覺得無所謂吧,如果路線差不多的話,哪個先來我就坐哪個了。
問:聽說這條擺渡車前不久停運過幾天,現(xiàn)在又恢復了,是這樣嗎?
答:沒聽說取消過啊,取消了多不方便。
乘客乙:十六七歲,女性,學生
住所:朝陽區(qū)雙花園南里一區(qū)
上學地點:雙花園南里二區(qū)
日常交通工具:步行為主,周末以公共交通和騎車為主
離家最近的地鐵站:地鐵10號線雙井站
乘擺渡車目的:外出接駁公交和地鐵
家到地鐵站距離:1.8公里
問:您平時怎么到公交站和地鐵站?
答:就是擺渡車啊,我們小區(qū)門口就是總站。但平時上學不需要,走著就去了,一般周末才坐。
問:著急的時候等不到擺渡車,您會怎么辦?
答:坐摩的。
問:您覺得摩的如何?
答:挺快的,但沒有電瓶車便宜,司機有時候還抽煙,而且畢竟不太正規(guī)嘛。
問:您有沒有騎車到地鐵站的想法呢?
答:有啊,但一般就是出去玩的時候騎車。到地鐵站那邊鎖車挺麻煩的,容易丟。
問:公共自行車您騎過嗎?您小區(qū)周邊有沒有站點?
答:騎過,就是覺得騎了之后得找地方還車,有時候不太方便。我們小區(qū)這兒有租車點,離小區(qū)門口還有一段路。
問:如果以后公交集團推出微循環(huán)小公交,能刷卡,您會去坐嗎?
答:應該會吧,只要方便就行。
雙井地鐵站沒有專門的自行車存放處,存車秩序混亂,自行車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記者體驗:
雙花園小區(qū)的擺渡電瓶車司機告訴《環(huán)境與生活》記者,這條線路由雙井街道辦事處負責運營。車輛從雙花園南里一區(qū)大門載客出發(fā),經(jīng)廣和里中街、天力街到達雙井橋北端的過街天橋之后,擺渡車在這里繼續(xù)等候回程居民,再調(diào)頭原路返回。工作日早時段,擺渡車會再前進400米到雙井橋路口處,進一步方便居民換乘地鐵10號線。
每輛擺渡電瓶車用字母標號以示區(qū)別。記者用地圖測距功能,測出從雙花園小區(qū)正門到雙井橋北約有1.35公里,按大眾人群的平均步速(4公里/時左右)算,步行要花20分鐘,走到地鐵站還要再花五六分鐘。而根據(jù)記者的體驗,擺渡電瓶車即便是遇到紅燈,也能在七八分鐘內(nèi)把居民送到目的地。至于等車時間,當?shù)鼐用穹从?,工作日高峰時段也就一兩分鐘,而記者探訪的時間并非工作日,等車時間平均在3分鐘左右,最慢也不超過5分鐘。有了它,居民可以很方便地坐上地鐵和東三環(huán)的幾十條公交線路。
一路發(fā)現(xiàn),電瓶車經(jīng)過的道路不僅自行車道完全淪為汽車停車場,連兩條機動車道也被擠占得只剩一半,路況十分復雜。在這條路上騎車,可以說是危機四伏,技術、反應、運氣一樣都不能少。另外,雙井地鐵站的A口和D口都沒有專門的存車處,并且無照商販云集,衛(wèi)生和秩序都很差。騎自行車接駁地鐵,騎行和存車都很不安全。A口雖然有25輛公租自行車的存放點,但社區(qū)周邊的存放點離家都不算近。因此,目前用自行車接駁地鐵和公交并不便利,而摩的在雙井地鐵站和雙花園小區(qū)仍有市場。
記者發(fā)現(xiàn),擺渡電瓶車行駛時速一般不到20公里,跟普通機動車不在一個水平上。身材單薄、載客10人的它,每天無數(shù)次穿行在路況擁擠復雜、高動力車頻頻出沒的天力街上,不僅降低了這段路本就不高的通行能力,其行駛安全性也值得擔憂,對道路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戰(zhàn)。
平峰時段,擺渡電瓶車在離公交車站很近的雙井橋北側過街天橋下???。高峰時則延長到雙井地鐵站口。
雙花園南里二區(qū)外景,從這里接駁東三環(huán)的公共交通工具,至少要走1.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