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晨
摘 要:《變形的陶醉》是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代表作之一。作者講述了女主人公克里斯蒂娜由一位平民女孩搖身變成貴族小姐,很快又落寞繼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歷程及其內(nèi)心的掙扎和痛苦。茨威格對主人公性格和心理刻畫入微,企圖用人道主義精神表達對社會底層貧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關(guān)鍵詞:《變形的陶醉》;茨威格;女主角性格;人道主義精神
《變形的陶醉》作者斯蒂芬·茨威格是一位在國際文壇享有廣泛聲譽的奧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著作頗豐,遍及小說、人物傳記、詩歌、戲劇和散文。擅長描摹人物的內(nèi)心沖動,比如驕傲、虛榮、歡快、妒忌、仇恨等樸素情感,煽情功力十足。他的小說多寫人的下意識活動和人在激情驅(qū)使下的命運遭遇?!耙院币姷臏卮婧屯椤保ǜ郀柣Z)塑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他的作品著重于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波動,并穿插某種戲劇性的情節(jié)。但他并不是企圖以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去吸引讀者,而是在平實的生活中烘托出使人印象深刻、反復(fù)體悟的人和事?!蹲冃蔚奶兆怼肥谴耐竦牡诙块L篇小說,也是他的遺作,他秉承一貫精彩細膩的心理描寫技巧,深刻透徹地描寫了女主人公克里斯蒂娜由一位平民女孩走上犯罪道路的過程及其內(nèi)心的掙扎和痛苦。茨威格筆下的克里斯蒂娜原本過著拮據(jù)但平靜的普通市民生活, 但是在夢境一般奢侈華麗的經(jīng)歷之后,她不愿意再看到歪歪斜斜、被煙熏得黑乎乎的屋梁,出現(xiàn)了裂縫的水罐、一碰就會破的糊墻紙、一踩就會吱吱作響的地板、破舊不堪的小閣樓……她念念不忘維也納豪華體面的房間、富麗堂皇的大廳、光鮮亮麗的服飾、沁人心脾的香檳酒,還有眾多上層紳士的寵愛與追求。對女主人公來說,這簡直就是兩個天壤之別的世界,一個是美好的天堂,一個是痛苦的地獄?,F(xiàn)實生活的巨大反差讓克里斯蒂娜深感命運多舛,也為其追求更高層次的生活從而走上犯罪道路埋下了伏筆。作為一名歷經(jīng)滄桑的流亡作家,茨威格經(jīng)歷過兩次世界大戰(zhàn),目睹了戰(zhàn)爭的殘酷和后果, 然而他一直向往一個更加美好和溫情的世界,通過他的眾多作品我們都能感受到茨威格對于人物傾注的憐憫和人道主義精神?!蹲冃蔚奶兆怼泛推渌≌f一樣使讀者領(lǐng)略到了茨威格作品中高超的藝術(shù)魅力,最為突出的仍是那生動、細膩、透徹的心理描寫。這是茨威格高明之處,是他成功的秘訣。本文通過對小說女主角的性格進行分析和探討,從而得出結(jié)論:戰(zhàn)爭過后國家衰退、百姓苦不堪言,社會中價值觀扭曲和因金錢導(dǎo)致社會生活的嚴重失衡。
1 矛盾的心理
從茨威格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畫廊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鮮活的女主人公克麗絲蒂娜,她是上世紀初歐洲社會下層一個十分典型的普通女性青年。她性格中充滿著許多矛盾,這些內(nèi)心的矛盾是現(xiàn)實生活中這一階層百姓的真實反映,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例如,她一方面憧憬富裕美好的生活;另一方面其小市民的癡心妄想又植根于內(nèi)心:一個沒有工作唯有享受的多彩世界;她對坐享其成、自私貪婪的人嗤之以鼻,卻又對那些有權(quán)有勢的人羨慕不已,對上流社會的豪華生活心存向往,認為那才是她想要的生活。又如:她自尊心極強,不愿低三下四俯仰他人,可又格外軟弱,面對苦難忍辱負重、委曲求全,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維護人格尊嚴;她對下層人民在槍林彈雨下貧窮拮據(jù)的生活憤憤不平,但又總是鄙視窮苦人民,認為他們低俗、缺乏修養(yǎng)。尤其在她的富貴夢破滅之后,繼續(xù)原來郵局枯燥、乏味的工作,完全像變了一個人。同事、朋友們都覺察出她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當(dāng)別人看她悶悶不樂,好心提出陪她出去散步時,她說很疲倦,把自己關(guān)在房間里不跟人接觸;上班時,以往眾人都知道她為人友善、樂于助人,可現(xiàn)在卻總是一臉怒氣,對人不屑一顧,耍態(tài)度??他惤z蒂娜這種庸俗普通小市民的本性,注定了她的反抗是失敗的,實際上反而變成憎惡自己,自暴自棄;她不滿社會現(xiàn)狀,向往幸福美好,另一方面又心胸狹隘,沉浸于這飄忽的美夢之中……“面對著這個她既感遙遠又覺親近的世界,好奇和仇恨、高興和妒忌的感情柔和、混雜在一起,時而這種感情占上風(fēng),時而那種感情居首位?!?/p>
2 對美好人生的向往
一次突如其來的機會打破了克麗絲蒂娜平靜的生活,闊氣十足的姨媽和姨夫?qū)拿纴須W,并邀請她去瑞士度假旅游。在姨媽的一番精心打造之后,丑小鴨變成了白天鵝,于是她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jīng)只能幻想的奢侈品、華麗衣衫、美味佳肴,如今唾手可取……一夜之間,她從毫不起眼,無人問津的大齡剩女,變成了溫婉可人、眾星捧月的貴族小姐,無數(shù)上層紳士對她朝思暮想,陰差陽錯,她被誤會為出身名門的貴族名媛,她也不作解釋,只顧享受眼前的一切,盡度無憂無慮的豪華生活,盡情地跟衣冠楚楚、談吐高雅的紳士們交往、玩樂,仿佛是又回到了情竇初開的少女時代??墒牵瑳]有不透風(fēng)的墻,她不了解上層社會,察覺不到風(fēng)光背后的危險。關(guān)于她真實身份的謠言在酒店悄悄傳播開來,姨媽聽到之后生怕對自己不利,急忙趕她回去,蒙在鼓里的她這才忽然發(fā)現(xiàn)這美好的一切不過是黃粱一夢。穿上原來破舊的衣裳,帶著原來的行李,自己一個人清早從飯店搭車去了火車站,悄無聲息地走了。回到原來窮苦、乏味的生活中,她無法自拔,腦海中總是浮現(xiàn)著豪華美夢,這時她結(jié)識了窮困潦倒的退伍兵費迪南,同是天涯淪落人,兩人頓時萌生了愛的火花,然而這個世界的無情讓他們看不到未來。愛情和幸福只屬于富人,不屬于窮人。作者通過對克莉斯蒂娜由平靜到飄飄欲仙的心理描寫,到極度失落、絕望、厭惡,再回歸平靜的一系列過程,揭露了戰(zhàn)爭之后人性和價值觀的扭曲,揭示了女主角對物欲、情欲的渴望和美好人生的向往。
3 易于墮落
人容易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環(huán)境能塑造一個人,也能摧殘一個人。在那個戰(zhàn)后年代,人們的價值觀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一個人的價值似乎只能用金錢來衡量,所有人在社會中只不過是一個價值符號,于是一個人便能夠“貶值”得如此“廉價”。處于下等階層的窮苦人們窮困潦倒、民怨四起。地位不平等到了一定的界限,但是他們無力改變。在有姨媽作后盾的日子里,她是萬人追捧的貴族小姐,回到老家之后,她還是那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粒塵埃,沒有人記得她,她只是千百個窮人中的一員。在這種命運和社會現(xiàn)實的逼迫下,沒有人教導(dǎo)她和提醒她不可迷失自己,內(nèi)心的苦痛得不到慰藉,克里斯蒂娜開始沉淪墮落,她無心工作,待人冷漠,自卑與自信都非與生俱來,而在于身穿的衣服、談吐、修養(yǎng)、社會地位等,什么都與他人比較。潛意識地她把他人踩在腳下,又臆想著自己也被他人踩在腳下,留給人們的只能是欲求不滿的矛盾與不甘。和費迪南相識相知之后,兩個人找不到幸福生活的來源和希望,最終他們決定一起去死,在開槍之前,他們突然想出了一個大膽又冒險的主意,從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正是他們性格的這一弱點,點燃了人生悲劇的火把。
4 結(jié)語
在《變形的陶醉》中,藝術(shù)功力深厚的茨威格始終獨具匠心地將故事情節(jié)緊緊圍繞著克莉斯蒂娜的內(nèi)心波動而展開,而不是緊扣復(fù)雜的歷史背景和糾纏不清的矛盾沖突??死蛩沟倌群唾M迪南都是普通小市民,他們生活在平凡的社會中,卻被一種不平凡的力量和奇特的命運所支配,心中激情仿似熊熊烈火,時刻等待迸發(fā)。本書也是茨威格從人道主義的角度探尋人類內(nèi)心世界的又一次嘗試,他生動而細致地描寫了克莉斯蒂娜初次踏入上流社會時的惴惴不安,享受燈紅酒綠時的意亂情迷,成為眾人焦點的欣喜若狂,被識破真實身份的極度尷尬,只身離開豪華賓館時的失落無奈,回家之后對貧富懸殊的憤怒等等,深刻地展現(xiàn)了戰(zhàn)爭時期女主人公克莉斯蒂娜的人生變奏。作者通過女主角豪華夢經(jīng)歷的前后的強烈對比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百般無奈與精神苦痛,折射出了社會的不公、骯臟與黑暗,體現(xiàn)了他心系百姓疾苦,對社會底層女性群體的不斷關(guān)注和深切同情。受到弗洛伊德的影響,茨威格以他慣有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直入女主人公的內(nèi)心,一生沉浸于人物心靈的刻畫中,他還善于發(fā)掘人性的真善美和弱點,對現(xiàn)存社會的不合理的制度和價值觀具有強烈的反抗意識,并且試圖從這些失落彷徨的心靈中尋找人們幸福與不幸的根源,期望一個更加人道和美好的世界。
參考文獻:
[1] 崔芹.茨威格與張愛玲筆下女性的墮落——以《變形的陶醉》和《沉香屑·第一爐香》為例[J].安陽工學(xué)院學(xué)報,2012(01):68-70.
[2] 李穎.茨威格和張愛玲塑造形象藝術(shù)手法比較[J].長春大學(xué)學(xué)報,2008(02):44-46.
[3] 鄭珊.茨威格中短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藝術(shù)[J].黑龍江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2010:94-96.
[4] 王敏.戰(zhàn)爭的棋子——茨威格筆下受戰(zhàn)爭戕害的人物分析[J].山東商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7(03):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