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昌華
摘 要:在幼兒教學中培養(yǎng)幼兒進行挫折教育能夠有效改善幼兒的心態(tài),使幼兒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在面對困難時不氣餒,為幼兒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主要以幼兒挫折教育為出發(fā)點,探討了實施挫折教育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幼兒教學;挫折教育;方法
一、引導幼兒正確認識挫折
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遇到挫折和困難是在所難免的。幼兒在遇到困難時,很多家長總是搶著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而不是讓幼兒自己去嘗試解決問題,長此以往導致幼兒對家長產生較強的依賴心理,因此對幼兒進行挫折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幼兒教師應該引導幼兒正確面對挫折和困難,并培養(yǎng)幼兒自己去面對困難,解決困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yǎng)幼兒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
例如,有的幼兒在折紙游戲中怎么也折不好紙鶴,于是選擇放棄。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耐心地告訴幼兒:“折紙游戲其實很有趣,但也容易遇到困難,那么遇到困難時應該怎么辦呢?自己多試幾次,相信一定會成功的。”通過這種積極的引導,一些原本想放棄的幼兒又重新嘗試折紙,當他們通過努力嘗試獲得成功時,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二、增強幼兒戰(zhàn)勝挫折的信心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教師應該與幼兒家長保持密切聯(lián)系,這樣有助于教師了解幼兒的家庭情況,掌握幼兒的生活習慣,從而更好地幫助幼兒增強戰(zhàn)勝挫折的信心。有的幼兒過分依賴父母,面對困難和挫折時容易手足無措,為了鍛煉幼兒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與戰(zhàn)勝挫折的信心,教師可以通過與家長溝通,指導家長帶領孩子多接觸不同的環(huán)境,并鼓勵孩子與陌生人交流,如果孩子做得很好,家長要及時給予表揚。有的幼兒在上課時很少主動發(fā)言,性格內向,不敢大聲說話,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先讓勇于發(fā)言的幼兒先回答問題,并鼓勵膽小的幼兒回答問題,長此以往孩子的心理會逐漸變得積極樂觀,戰(zhàn)勝挫折的自信心也變得日益增強。
綜上所述,對幼兒進行挫折教育對幼兒的終身發(fā)展有重大的意義,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在開展挫折教育時,一定要合理把握幼兒的承受能力,不要讓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產生恐懼心理,給予幼兒的“挫折”要控制在幼兒的承受范圍內,并且鼓勵幼兒團結合作,共同解決困難,這樣才能讓幼兒懂得寬容,學會合作,并增強幼兒戰(zhàn)勝挫折的信心。
參考文獻:
[1]張曉芬.讓挫折教育成為幼兒成長過程中的助推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02).
[2]馬曉榮.實施挫折教育促進幼兒健康成長[J].廣西教育,2011(13).
[3]白靈娟.對幼兒應該進行適當的挫折教育[J].鄉(xiāng)村科技,2010(04).
?誗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