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興瓊
孩子的小學階段,是閱讀能力長足發(fā)展的最黃金時期。這六年,沒有什么比海量閱讀、大大提高閱讀能力的發(fā)展更為重要。一個孩子的聰明才智如同種子,需要條件才可以發(fā)芽成長。這個條件就是海量閱讀和動手動腦的游戲方式。而小學課本的單一性和膚淺性,遠遠不能滿足一個孩子大腦成長的需要。如果孩子把大量的時間都投入到學校課本和作業(yè)里去,那么這個孩子的天賦就被扼殺了,所以教師的焦點應該是怎么引導學生成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愛好。
一直以來,我都始終如一地進行海量閱讀嘗試,在課堂上學習了《成語兒歌100首》《諺語兒歌100首》、《俗語兒歌100首》《歇后語兒歌100首》等識字教材,在教學的過程中,我自己在學習,在成長。語文就是一個積沙成塔的過程。經過一期的學習,我收獲頗多。
一、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作為一名老師,要交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所以,作為新時代的老師,必須要有與時俱進的學習精神,自己學習,和孩子一起學習。這期所教的所有兒歌都是我以前沒有徹底接觸過的,所以,我也積累了大量的兒歌。在教學的過程中,我遇到了許多困惑:如教材的選擇,多媒體的運用,家校的配合,如何學以致用等。在解決困惑的過程中,我不斷查閱資料,先后學習了《踏路上閱讀的快車道》《小學單元整合教學》《心平氣和的一年級》《小學成績的虛假性和欺騙性》《這才是中國最好的語文書》等書籍,邊摸索邊學習,不斷地增強自己的文化底蘊,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不斷地豐滿自己的羽翼,在課內海量閱讀的路上越走越堅定。
二、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而作為一名天真無邪的孩子,更需要一名了解他們、關心他們、關注他們現在、展望他們未來的好老師?,F在的教學,已經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只教語文書,而應該由教語文書,轉變?yōu)榻陶Z文,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他們受用一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我的語文教學,已經脫胎換骨了。我沒有花大量的時間對課文進行支離破碎的講解,而把時間用在大量的課外閱讀上,抓好寫字教學,每天聽寫詞語,把識字和寫字作為重點,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課堂。在帶領學生學習《成語兒歌100首》《諺語兒歌100首》《俗語兒歌100首》《歇后語兒歌100首》中,孩子們快樂,我也快樂,兒歌背誦后的“填一填”“猜一猜”和“做一做”,學生更是饒有興趣,就連平時成績最吃力的孩子,也大膽地舉手回答閱讀中的練習題,每每問起孩子,你最喜歡什么課,他們都會異口同聲地回答語文課。這時就是我最欣慰最幸福的時刻!
孩子是一棵小樹,小樹離不開陽光和雨露,離不開土壤和養(yǎng)料,家長和老師引導他們在海量閱讀的春風茁壯成長;老師是孩子前行的一盞明燈,把他們引向知識的彼岸。
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重閱讀的同時實現高分數,學生受益,教師輕松,這就是語文教學的雙贏狀態(tài)。
?誗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