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紅麗
人生來就存在著各種差別,家庭不同,身體條件不同,基因優(yōu)劣不同,因此,在一個群體中無論是在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個人業(yè)績,必然存在優(yōu)劣、高低之分,能力和水平的發(fā)展是不會平衡的,因而在學生群體中,問題學生的存在也具有客觀性和普遍性。積極面對,分析研究問題學生的成因、心理特征和教育策略,促使他們正確認識自我,克服自卑心理和消極情緒,激發(fā)潛能,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才能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達到教育的積極目的。
一、問題學生的定義及形成的原因
當前,社會較為廣泛接受的“問題學生”界定是指那些與同齡段學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會,學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影響及自身存在的有待改進的因素,從而導致在思想、認知、心理、行為、學習等方面偏離常態(tài),需要在幫助下才能解決問題的學生。
問題學生形成的原因: 問題學生后進問題大多來源于內因和外因。之所以成為后進生最主要的外因是家庭的不良影響,離婚家庭、單親家庭、家庭不和諧等給學生造成了極大的情感傷害,導致學生對學習、未來失去信心和動力,從而導致成績的逐步下滑。再加上問題學生一直受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抱怨,自己的行為、學習成績得不到改進,久而久之產生了自卑心理。內因是,雖然接受能力并不弱,但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對學習不感興趣,基礎較差,怕苦畏難,缺乏進取心,貪玩難以自控,形成了學習成績差就放棄學習的悲觀心理。由于內因和外因的雙重影響,讓問題學生作繭自縛,難以自拔。久而久之,形成了對家庭、社會的抵抗抱怨情緒,對自身的未來充滿疑惑,對社會充滿敵對,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隱患。
二、讓問題學生從作繭自縛到“破繭成蝶”的方法
(一)引領學生“破繭”
1.給學生自信心
樹立自信心,是信任和賞識教育問題學生的關鍵。中學生自我分析、自我評價的能力還不夠理性和全面,容易因一點成功而自以為是,因一點失敗而心灰意冷,更多的是由于某方面的失敗而形成自卑心態(tài),如果得不到他人的疏導,如果自身不加以調整,就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甚至信心頓失,一蹶不振。失敗乃成功之母。但對中學生來說,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我們面對自卑的學生,根據成功教育的規(guī)律,應做到三步:幫助學生成功,克服“失敗者”的心態(tài);創(chuàng)設成功的環(huán)境,讓學生嘗試成功;從他律到自律,讓學生自己爭取成功。
2.關心學生生活
通過關愛問題學生的生活,運用家校通和家訪的形式及時地和家長溝通,了解其基本的生活情況,關系其身體、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在同學間架起愛的橋梁,使他感受到來自集體的溫暖。用愛換起問題學生對學習的動力,讓問題學生覺得老師、家長同學、在關心、愛護他,這樣他才能沖破自身的弊病,重回正確的軌道。
例如初一(1)班的陳某,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進取心,放任自流,貪圖玩樂,迷戀電腦游戲。性格倔強、固執(zhí),但又有惰性心理。與人相處辦事,不計后果,缺乏自制力,責任感淡薄。處事情緒化,易沖動。經過多次與他交談了解到,在他小時候,父母經常爭吵,后父母離婚,他被判給了父親,父親不太管他,因此導致他形成了種種惡習。由于他一直受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抱怨,自己的行為、學習成績得不到改進,久而久之,對學習失去了信心。我與其父親進行溝通,勸其給與孩子更多的關愛,常與孩子交流,其父虛心接受了勸導,帶領孩子出去旅游,建立了父子親情,該生逐漸的變得開朗懂事起來,學習熱情也得到了提高。此外,同學的幫助對一個問題學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同學的力量有時勝過老師的力量。同學之間一旦建立起友誼的橋梁,他們之間就會無話不說,同學是學生的益友。因此,我先和幾個班干部談話,讓他們在平時和他多接觸,班級活動能讓他參加的也多參加。為了更好的轉化他,我特意安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于助人的男同學――我們班的副班長和他做同桌,目的是發(fā)揮同桌的力量,在學習和生活中幫助他。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該生性格得到轉變,學習成績得到了很大的進步。
3.改進學習方法
鑒于問題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幫助其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如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合理分配時間,先易后難等,見到他有點滴進步就給予肯定、鼓勵,使之堅持不懈。例如,我2013年所教的一名姓周的學生剛入初二英語成績才45分,總認為自己不行,是個典型的“失敗者”,整天為成績憂慮重重。據我了解下來,周同學主觀上也想提高學習成績,但是缺乏必要的學習方法。為此,在課后我經常輔導他。幫助他歸納、總結,使他掌握一定的條理性和規(guī)律性,學會抓住學習的重點,背誦英語時抓住文章的語言點等。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的成績逐漸有了起色,由此他看到了希望,激發(fā)了進步的內在潛力,確立起了不斷進步的信心。期末考試,其英語成績竟然達到87分!
(二)引領學生“成蝶”
1.教師的督促
雖說教育從嚴,管理從嚴,處理要從寬。長期形成的不良習慣和行為,不是一下子就能改正過來的。有時也要對他出現的違紀行為予以適度的懲罰,幫其養(yǎng)成常規(guī)。對問題學生的一些小毛病,如眼保健操不好好做,上課接老師 “話把”,擾亂課堂紀律等,就讓他到講臺前講一個故事或唱一首歌。而一旦出現打鬧打架現象,除了寫心理報告書之外,還要罰跑步或做俯臥撐。我采取的這些處罰方法的原則是:不會讓他的身體或心理受到任何的傷害。講故事或唱歌可以鍛煉他的口才、自信心,還有助于塑造自身形象;跑步可以鍛煉身體;寫報告書可以進行自我反省,自我提高。在懲罰其的同時,我耐心指導,認真幫助他分析錯誤原因,讓他自己找出錯誤所在。同時,不放松對他的教育,用愛心去關懷愛護,用愛心去嚴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師對他的關愛,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
2.家長的監(jiān)督
通過家校通和家訪等形式,和問題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及時反映學生的表現,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結合,讓問題學生理解父母的愛,通過親情促進其拋掉自身的缺點,走上正確的軌道家校聯系有利于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認識,使家校教育產生合力,為孩子創(chuàng)設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不少家長還沒真正認識到自己就是教育者。這就需要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認識,讓家長積極擔負起教育者的責任,這樣才能形成合力。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孩子生活和成長的基本環(huán)境。從教育的角度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他們的第一任教師。孩子從小到大,家長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對其性格和品德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無數事實證明,孩子不論向哪個方向發(fā)展,家庭的影響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例如初中一年級的朱某,學習方法有欠缺,有時候寫的東西和腦海里的思路不一樣,我分析其專注力不強,和家長進行溝通,通過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鍛煉其專注力,效果非常好,現在專注力提高了,學習成績也得到了提高。
3.學生自省
在學生犯錯時,讓其自己認識到自身的錯誤,自我反省,自我改變,層層剝掉自身的“繭”,由此得來自身改變的動力。
例如我的一個姓陳的學生,偷了同學的飛機模型,當我得知后,我并沒有直接嚴厲的批評他,而是通過和他細心的溝通,家長的了解得知他爸爸原來是個飛行員,因傷不能再駕駛飛機,陳同學從小就喜歡飛機模型,希望長大后完成父親再次飛行的愿望,所以見到飛機模型,就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偷了同學的模型,我聯系了他的爸爸,經過我和他爸爸耐心的疏導,他自己也認識到了錯誤,主動寫了檢查,將模型歸還了同學并作了道歉,我及時表揚了他這種主動承認錯誤的勇氣,他也得到釋懷,并暗暗下定決心好好學習,他的期末成績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通過這個實例可以看出,通過教師、家長的檢查,學生的自檢三者相結合,才能讓問題學生沖破自身的束縛,才能經得住社會大家庭的檢驗。
問題學生由于種種原因將身心自縛,無法自拔,而教育者就應該找到其自縛的“繭”,拿起教育的“剪”挑開層層的“繭”讓其在自己的努力下沖開枷鎖,破繭成蝶,從而使每一個問題學生自己的情感得到豐富,自己的知識得到豐富,自己的人生才能變得豐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