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仕江]
這是一個從電視上聽來的故事,因為她的歌聲感動過一個時代,于是在節(jié)目里,講述她的故事的人來了很多。大多數(shù)人只知道她歌聲背后的故事,但有個人講了一個很不一樣的故事。
我一下子記住了這個故事,它像一部黑白的膠片小電影,令現(xiàn)場與電視機前的觀眾無不動容。
四十年前,她在天津剛參加工作不久,帶著體弱多病的弟弟,兩個人相依為命,孤獨地生活。為了照顧弟弟,她從微薄的收入里,擠出一點點工資買了一只小雞,精心飼養(yǎng)。天津人管那樣的小雞叫白拉克。
每當她下班回家,小雞就晃動著翅膀,站在樓梯口,等著迎接她。有時,她走到哪里,小雞就跟到哪里。隨著時間的流逝,雞一天天地開始下蛋了,弟弟的身體也因吃雞蛋得到了改善。
這讓她對雞充滿了感激。
可是有一天,居委會大娘找來了:“小關,你這雞不能養(yǎng)了,上面要來檢查衛(wèi)生。不行你就宰了它,吃了吧?!?/p>
她咬咬牙,很不忍心,最終想到一個辦法,將這只雞送到單位領導家。領導知道姐弟倆生活不易,生怕這只雞有啥閃失,于是將雞身上所有的羽毛剪掉,讓雞想飛也飛不起來。
快過年了,有一天,樓下有小伙子放鞭炮,忽然一只雷管炮飛到領導家的陽臺,沒響,繼而鬼使神差落到了雞窩旁,“砰”的一聲,炸了。驚恐萬狀的雞嚇得“嗖”地一下躍上陽臺,再躥上樓頂,然后“吧嗒”掉下樓,摔死了。
心急如焚的領導,趕緊叫人通知小關姐弟。很快,焦急的姐弟頂著風沙,騎著自行車來了。面對慘死在地的雞,姐弟倆百感交集,淚流滿面。領導只好站在一旁苦口婆心地安慰:“別哭了,好在雞還為你們留下了一筐雞蛋,你倆一起帶回去,把雞燉燉,吃了吧!”
這雞好比心上的一塊肉,她哪里舍得吃呀。思前想后,她擦干淚水,鎮(zhèn)定地對弟弟說:“雞為我們下了那么多蛋,咱們不吃它了,找個地方把它埋了吧?!?/p>
弟弟強忍住悲傷,狠狠地點點頭。
領導拿著鏟子,帶著姐弟倆默默地來到后花園,刨了一個坑,將這只肥碩的雞埋了下去。
可誰也沒想到,姐弟倆站起身,長久地望著雞墳久久不忍離去。風在吹,刺骨冷,任憑領導如何勸說,他倆都站在風中,一動不動。
領導無奈地沉思著,這如何是好呢?枯萎的花木,在眼前一派蕭瑟。終于,領導在無力的冬風中,仰天長嘆一聲,對著雞墳沉重地宣布道:白拉克的追悼會結束,參加追悼會的有關牧村、關牧野。
……
很多人記住了關牧村的歌聲,我記住了白拉克的追悼會。歌者因情生愛,悲憫蒼天萬物,寄心于一只雞,她的歌聲里充滿愛與仁慈!
摘自《深圳特區(qū)報》2015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