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殿波
黑龍江省同江市人民醫(yī)院,黑龍江同江 156400
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聯(lián)合檢驗對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診斷價值分析
李殿波
黑龍江省同江市人民醫(yī)院,黑龍江同江 156400
目的針對采用尿糖同尿微量白蛋白進行聯(lián)合檢測,以對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的臨床診斷價值做探討。方法選取該院于2013年5月—2014年12月期間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作為實驗組,同時,選取同期進院體檢的正常者40名作為參照組,然后對兩組患者進行其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含量的檢測,對兩組檢測結(jié)果數(shù)據(jù)加以分析及比較。結(jié)果將兩組患者的尿糖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相比較后,實驗組患者的檢驗值水平明顯高于參照組正常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采用對糖尿病患者行以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檢驗,有助于診斷其早期腎損傷,值得在臨床活動中推廣及應(yīng)用。
尿糖;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腎損傷;檢驗;診斷
該文所提到的糖尿病腎病則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在當前臨床中,通常對糖尿病患者行以尿蛋白定性、血肌酐和血尿素水平的檢測以診斷其腎臟的損傷程度,但這樣的方法適用于腎臟已經(jīng)出現(xiàn)嚴重損傷才能診斷出,所以誤診現(xiàn)象頻發(fā),延誤患者最佳治療時間[1]。該院選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尿糖及尿微量白蛋白檢驗來診斷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于2013年5月—2014年12月期間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作為實驗組,患者符合臨床糖尿病診斷標準,其中男患者為22例,女患者為18例,年齡為41~68歲之間,平均年齡是(54.5±9.45)歲;同時,選取同期進院體檢的正常者40名作為參照組,其中男性為21名,女性為19名,年齡為39~65歲之間,平均年齡是(52±10.25)歲,參照組入選標準要將因高血壓而致使體內(nèi)尿白蛋白數(shù)量增加的正常者加以排除。兩組在性別、年齡等臨床一般資料方面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檢驗方法
對兩組患者進行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檢驗。患者在檢驗前無需禁食,正常飲食即可?;颊咝璞3址€(wěn)定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不能做劇烈運動。在檢驗前的5 h內(nèi)要空腹,之后將患者的晨尿做以收集,做以標記后放置于潔凈的器皿中送檢驗科進行化驗。檢驗兩組患者尿液采用尿液分析儀同相關(guān)讀數(shù)儀對得出數(shù)據(jù)做分析,之后檢驗人員在對尿糖及尿微量白蛋白的陰陽指標做測試時可應(yīng)用膠體金法、干化學試紙來進行[2]。
表1 實驗組患者與參照組正常者的尿糖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比較(±s)
表1 實驗組患者與參照組正常者的尿糖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比較(±s)
組別(n)尿糖(mmol/L)尿微量白蛋白(mg/L)實驗組(40)3.03±1.8238.3±8.6參照組(40)1.27±0.3516.5±3.3 P <0.05<0.05
表2 實驗組患者的尿糖及尿微量白蛋陽性率檢驗結(jié)果
1.3 檢驗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尿糖與尿微量白蛋白兩項指標的水平、陰性和陽性。
尿糖陰性:1.67~2.77 m m o l/L;尿糖陽性:數(shù)值大于1.67~2.77 m m o l/L;尿微量白蛋白陰性:<20 mg/L;尿微量白蛋白陽性:>20 mg/L;尿糖與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陽性患者數(shù)/總?cè)藬?shù)×100%。
1.4 統(tǒng)計方法
該次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包SPSS 17.0做以分析及處理,用(n,%)來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用均數(shù)±平均數(shù)(±s)來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實驗組同參照組尿糖與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相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尿糖與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同參照組正常者相比,高于后者,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2.2 實驗組同參照組尿糖與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相比較
實驗組的尿糖陽性率為85%,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為72.5%;參照組的尿糖陽性率為0,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為0,詳情見表2。
當前,糖尿病的發(fā)病率逐年遞增,患者在患有此病后會出現(xiàn)糖分代謝異常的現(xiàn)象發(fā)生,致使體內(nèi)的胰島素下降速度增快。同時,患糖尿病后通常會伴有并發(fā)癥,這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威脅,對患者的生活及家庭均帶來嚴重的負擔[3]。該次試驗結(jié)果表明,實驗組患者的尿糖水平明顯比參照組正常者要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患者在診斷早期腎損傷時采用尿糖及尿微量白蛋白檢驗具有重要的臨床診斷價值,值得在臨床活動中應(yīng)用及推廣。
[1] 羅艷香,朱芳,王長奇.糖化血紅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聯(lián)合檢測對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的臨床意義[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2,30(2):176-177.
[2] 任振喚,揭偉霞,李金美.隨機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及血清CysC檢測在診斷早期DN的臨床意義[J].放射免疫學雜志,2013,26(4):520-521.
[3] 李小云,梁雙吟,尤柳霞.尿微量白蛋白和超敏C-反應(yīng)蛋白與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關(guān)系[J].中國校醫(yī),2012,26(1):43-44.
R587.1
A
1672-4062(2015)04(a)-0100-01
2015-01-07)
李殿波(1966-),男,主管技師,大專,黑龍江富錦人,研究方向:臨床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