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琴 田???/p>
湖北天文學會學術交流助力天文科普
□ 王琴 田???/p>
湖北省天文學會2015年天體物理學術年會暨天體物理學若干前沿問題研討會于5月16日在湖北省宜昌市三峽大學圓滿落幕。來自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第二師范學院等單位約50名專家學者和本碩博學生就高能天體物理、引力波天文學、星系宇宙學等研究課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在組織方和主辦方的精心策劃之下,依托此次學術會議的科普活動豐富多彩,深受大眾歡迎,在科普天文學知識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認真聽報告的宜昌一中學生
此次學術年會,在三峽大學校團委、宜昌市一中、九三學社、理學院等單位和組織的協(xié)助下,天文學會派出的專家及科普人員成功地開展了一系列天文科普活動。其中,專家的天文科普講座進校園活動,給當?shù)厍嗌倌陮W生帶來了難得的天文科普大餐。
5月15日下午,俞云偉教授在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學開展一場題為《宇宙星空探秘》的科普講座,向中學生們講述了人類是如何懷著對星空的好奇與敬畏之情,用無窮的智慧和勇氣走上探索宇宙的漫長道路。當日晚上,鄭小平教授在三峽大學為公眾講解《宇宙簡史》。在一個多小時的報告中,鄭教授從我們祖先對時間、季節(jié)和氣候的規(guī)律總結,講到四百年前伽利略將望遠鏡指向天空,最后概括現(xiàn)代天文學研究進展。他將宇宙和諧而美妙的畫卷慢慢鋪陳在人們眼前,讓觀眾領略到人類智慧的力量和宇宙無窮無盡的奧秘。在報告現(xiàn)場,組織方還提供了微信互動平臺,觀眾可將自己的想法發(fā)送至平臺,最后參與抽獎獲得優(yōu)先參加其他活動的機會。
天文觀測通常是天文科普活動中最吸引觀眾的一種方式??墒腔顒赢斎赵缟弦瞬羞€下著暴雨,中午至晚上都是多云天氣。來自湖北大學的毛竹博士依然抱著一絲希望,在三峽大學圖書館前架設望遠鏡。此時,三峽大學的天文愛好者也在一旁見習如何安裝望遠鏡,如何校準,以及如何對準觀測目標。好在天上的云層在緩慢地移動,偶爾能有十幾分鐘的時間看到金星或木星。在等待和觀測過程中,觀眾的情緒迅速高漲,不停地問目鏡中看到的是什么星,為什么有的像月牙,有的有暗色條紋等等,毛博士都在一旁耐心地解答。
趁云朵飄走的間隙趕緊上前看看天文望遠鏡里有些啥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市面上的天文軟件也變得琳瑯滿目。不論是天文研究人員還是天文愛好者都會使用一兩個天文軟件幫助自己計算、觀測和搜索信息。數(shù)字星空也已經由數(shù)值模擬進入真實數(shù)據(jù)拼接的時代。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人們不再是枯燥地坐在電腦前拿著鼠標點,而是有各種互動設備讓“學”這件事情變成“玩”。
本文的筆者之一,來自華中師范大學物理學院的博士生王琴就使用WorldWide Telescope軟件帶領觀眾玩轉全星空。在三峽大學圖書館前的廣場上架設計算機、投影儀等設備后,王博士便開始使用Kinect體感設備控制3D太陽系,從藍色的地球飛躍到橙紅色的火星,從帶有暗色條紋和大紅斑的木星跳躍到帶有漂亮光環(huán)的土星,每一次穿越都會讓觀眾了解到這些行星的典型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王博士還使用X-box游戲手柄引領觀眾漫步于星空之中,尋找觀眾的星座,然后介紹星座中最有特色的天體,時而還穿插講解其他星座中的北斗七星、牛郎星、織女星等。觀眾戴上偏色3D眼鏡后能看到更具立體感的火星車與火星巖石,在地球模式下還看到位于科羅拉多大峽谷的馬蹄灣,以及加拿大與美國交界處的尼亞加拉瀑布。每一種小設備都能讓觀眾自己動手參與。除此之外,大學生和家長還可以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免費下載這款軟件,帶著自己的小伙伴或孩子繼續(xù)探索星空。整個活動在輕松活躍互動的氣氛下持續(xù)了兩個多小時。
觀眾使用體感設備探索W W T中的木星
觀眾戴上3D眼鏡觀看立體的火星表面
對天文專家來說,走進高?;蚴侵行W的講堂,將自己研究的內容用最簡單的語言講述給他們的聽眾,這是回饋社會,吸引未來接班人的方式。對承辦方所在地區(qū)來說,這是提升當?shù)厝藗兛茖W素養(yǎng),促進本地天文發(fā)展的好時機。我們期望未來有更多天文研究型人才能助力我國天文科普事業(yè)。而天文科普方式也應跟上時代潮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萬維望遠鏡、虛擬天文館等應用軟件吸引觀眾學習天文,以互動、討論、探究的方式普及天文科學。展示數(shù)字星空對設備的需求僅僅是電腦與投影儀,不受地理位置、時間、天氣等因素的限制。豐富的信息量和直觀震撼的畫面能傳遞給觀眾更多知識?;顒又笥^眾還有繼續(xù)探索學習的機會。戶外觀測帶給人們最真實最直觀的感受,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因此,將數(shù)字星空展演與戶外觀測相結合的方式有望進一步擴大路邊天文科普的影響力。
(責任編輯 張長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