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雨虹
《破風》自行車上的青春
文/張雨虹
《破風》
導演:林超賢
主演:彭于晏、竇驍、崔始源、王珞丹類型:體育/愛情/劇情
上映日期:2015年8月7日(中國)
5個月的烈日暴曬,117900公里的艱難騎行,詮釋了什么叫熱血。一項揮灑汗水的運動,一群激情投入的主演,一部堪稱瘋狂的電影,詮釋了什么叫青春。林超賢在拍攝了一系列警匪題材的賣座電影后,近兩年將視線轉(zhuǎn)向了運動題材,請來一群不專業(yè)的演員進行專業(yè)訓練,他們?yōu)⑾碌暮顾粌H見證了導演想拍好一部電影的誠心,更描繪了一個由熱血和青春構(gòu)筑起來的少年夢。
破風手,顧名思義,他們是沖在整個自行車隊最前列,負責為后方車隊“擋風”,給“沖線手”提供更好沖刺機會的一群車手。他們是一柄利刃,需要有最快的速度,最強的力量,來劃破凜冽的風。時隔一年,當彭于晏、竇驍、崔始源、王珞丹這批“破風手”重新出現(xiàn)在觀眾的視線里,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曬黑了、腿變粗了、有腹肌了?!镀骑L》的每一位主創(chuàng)無一不是在訓練中受苦受難,才完成最后《破風》中的完美沖刺。
林超賢特地邀請了世界級自行車訓練顧問來為“破風手”們制訂訓練計劃。盡管彭于晏此前與林超賢已合作過《激戰(zhàn)》,不過當拿到訓練計劃的時候,他表示還是對導演和教練的嚴格和殘酷感到驚訝。一同訓練的陳家樂也表示:“在山路上不斷爬坡,每天11個小時的訓練,這很恐怖。訓練量、時長與真正的職業(yè)車手沒有分別。”連續(xù)一個月日均騎行120公里,早上10公里體能訓練、60分鐘平衡練習,下午80公里公路沖刺練習和耐力訓練,晚上再進行3個小時的輕量有氧訓練,懸空掌上壓、單腿起身也都是常項。身為隊伍中唯一的女生,王珞丹本以為導演多少會照顧她一些,但沒想到“他真的有點不近人情”。不過演員們還是認為這樣長時間的訓練是值得的,正如彭于晏所說,“口渴的感覺是什么?騎不動的感覺是什么?只有通過這樣的訓練,你才可以了解自行車賽車手在鍛煉自己時的心態(tài)?!睘榱送瓿膳臄z,“破風手”們完成了總路程長達117900公里的騎行,穿梭于香港、上海、臺灣、意大利、韓國、騰格里沙漠等多地,攻克了不少只有職業(yè)賽車手才能完成的強度——在海拔3000公尺的臺灣公路最高點武嶺騎行,在意大利的高海拔雪山上“單騎走天涯”,這些都成為主演們口中“寶貴的經(jīng)歷”。
正如彭于晏喊出的“風在前,無懼”,經(jīng)歷了《破風》的“鮮肉們”都完成了從“破風手”到“沖刺手”的人生轉(zhuǎn)變。而這,也許正是林導的良苦用心。
如果你只把《破風》看成單純的運動題材電影,那可就大錯特錯了。這部主打“男性荷爾蒙”的電影,更像是一部青春殘酷物語,借自行車運動員的形象塑造了一代人的群像。
影片中,彭于晏、竇驍與崔始源之間的兄弟情,仿佛《灌籃高手》等經(jīng)典漫畫的真人版,磕磕碰碰卻又真情不減。各地的自行車賽,看似一次空間的轉(zhuǎn)移,實則又是一次夢想的追求,一次青春的奉獻?!拔一钤谶@個競爭的世界,輸贏就是現(xiàn)實,我們的世界是不一樣的”,從彭于晏口中說出的這段話恰是所有青春無敵的年輕人的心聲。在年少輕狂的歲月里,他們的眼里只有輸贏,但這份輸贏背后,是追求夢想和永不服輸?shù)木瘛?/p>
在熱血的青春歲月里,又怎么能缺少愛情的酸甜苦辣?在戲里,彭于晏、竇驍雖是好兄弟,但在感情方面卻互不相讓、暗自較量,兩人追女生的方式也截然不同。王珞丹評價彭于晏飾演的角色非常浪漫、有趣,會給自己驚喜不斷的感覺,而竇驍飾演的角色雖然有些木訥單純,但卻能給予別人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與幫助。談及片中的情感戲,導演林超賢在接受采訪時說:“他們那個年紀的男生遇到喜歡的人,表現(xiàn)出來的心態(tài)特別有趣?!?/p>
以拍攝警匪片而為人熟知的林超賢,此次轉(zhuǎn)戰(zhàn)青春運動題材,是他利用自行車運動的獨特魅力來表現(xiàn)自己多年的思考,也許是人到中年后必然會產(chǎn)生的一種對于青春的懷念。自行車題材是林超賢的一次大膽嘗試,不僅是東南亞,在歐美國家都很少有這類題材的影片。這部集結(jié)了熱血、青春與夢想的電影,或許可以填補此類題材電影的空白,打破國內(nèi)運動題材的勢弱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