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
從布達拉宮出來以后,腦海一片混沌。也許,是因為這座神奇宮殿里的曠世珍寶太多了,佛菩薩像太多了,大殿佛堂太多了,加上若明若暗的光線,以至于走出布達拉宮遇到外面強烈的陽光,如同從一個神的世界又回到了世俗人間,精神恍惚起來。印象格外清晰的,反倒是登上布達拉宮時走過的那一級級臺階。是啊,這座壯觀的神圣宮殿高踞于最形而上的精神之域,人生“上臺階”的寓意和精神的嬗變,在布達拉宮前“之”字型的臺階上,一步步轉(zhuǎn)識成智。這個過程,很像電影里的蒙太奇手法,四百多個臺階的積累,最終通達了一個“觀自在”的境界。
1在布達拉宮東側(cè)山腳下,步入一個黃色的門洞,經(jīng)過嚴(yán)格的安檢,再轉(zhuǎn)一個彎,就來到布達拉宮的臺階前。抬頭望去,湛藍色的天空中,巍峨聳立著紅色和白色的宮殿,無比高大,直通蒼穹。白云如絲,悠悠飄逸,好像一條巨大的哈達從天而降,為布達拉增添了圣潔和威嚴(yán)。與遠處眺望布達拉宮的心情不太一樣,遠處只是敬畏感嘆那拔地凌空、金頂入云的氣勢;近處,則讓你充滿了即將走入這神奇宮殿的興奮和期待?!拔胰ミ^布達拉宮”和“不到長城非好漢”一樣,已經(jīng)成為人生經(jīng)歷中最重要的精神體驗了。
對于藏人來說,為了頂禮膜拜這座神圣的宮殿,他們用最原始的方式從雪山深處走向這座心中的圣地。搖著轉(zhuǎn)經(jīng)筒步行,趕著牛車或騎馬奔波,更有不計其數(shù)的最虔誠的人,用磕長頭的方式,用自己的身體,一步步丈量了雪山、河流、沼澤、草地、石頭、柏油馬路,用數(shù)月甚至更長的時間,以圣徒受難的方式,走向布達拉宮。在西藏,我就看到過不少磕長頭的藏族同胞,他們身穿皮裙,或者自制一幅護膝和綁腿,手握木質(zhì)手板,一步一叩拜,每一步都是匍匐在地,每一步都毫不馬虎。朝拜者的頭部因反復(fù)磕碰地面結(jié)成一個厚厚的老繭,在他們眼里,這是膜拜的印記,是無比虔誠的殊榮。而皮裙和護膝上蛻皮的每一處磨損,每一個撕破,都記載了一段段近乎殘忍的磨難。相對于內(nèi)地人來說,他們以坐飛機、火車、汽車或者騎自行車的方式來到這座圣殿前,雖然要經(jīng)受高原缺氧的考驗,相比之下卻顯得微不足道了。布達拉宮能贏得所有人的心,是人們相信,布達拉宮有巨大的顯靈力量,而世界海拔最高的建筑,又為人們能走入布達拉宮,增添了英雄壯舉般的神話色彩。
布達拉宮的臺階很寬,由一塊塊粗糲的條石排列而成。每隔一組臺階,是一個約三四十度的斜坡,然后又是臺階。布達拉宮依山勢而建,是長在紅山上的宮殿,臺階采用了“之”字型,大概要沿著山坡走三個之字,才能到達布達拉紅宮東側(cè)入口的廣場。臺階的外邊立著之字型外墻,涂上了耀眼的白色,遠處看布達拉宮的這些之字型外墻,很像一架天梯,為宮殿增添了仰視的崇高和攀援的沖動。但,當(dāng)我真的踏上這一級級臺階的時候,步履顯得異常沉重,呼吸也變得急促起來。內(nèi)地登山的經(jīng)驗讓我產(chǎn)生了錯覺,望眼欲穿的宮殿內(nèi)部的神秘景象,催生了一步幾個臺階的急切,可這是在世界最高的建筑上啊,腿重如鉛,太陽穴突突跳著疼,不做幾次深呼吸,腿就不聽使喚了。才登上兩組臺階,三個陡坡,缺氧得更加嚴(yán)重竟然導(dǎo)致我眼前一陣陣發(fā)黑,眼球似乎要凸出眼眶,后腦也隱隱作痛起來。無奈,只得停下腳步,坐在臺階上大口喘氣。
臨行之前,我沒有服抗高原反應(yīng)的紅景天和百服寧等藥物。因為拉薩海拔高度3763.5米,布達拉宮主樓高115.7米,總共加起來還不到4000米,自以為身體還是能夠挺得住的,如此難受,大大出乎意料。難怪在游覽布達拉宮的線路上,專門為高原反應(yīng)強烈者設(shè)計了反方向的一條道路。游客可以選擇乘出租車從后山到布達拉宮的頂部,從山頂西大門的入口處進入布達拉宮,然后從山上走下來,這樣能夠避免拾級而上的艱辛。而我,既然已經(jīng)選擇了自下而上的攀登線路,就咬牙堅持到底吧。高原環(huán)境就是一次特殊的體檢,為你挑戰(zhàn)身體極限設(shè)定了標(biāo)尺,人總想挑戰(zhàn)這個標(biāo)尺,以“上臺階”、“再上新臺階”寓意人生境界和創(chuàng)造業(yè)績的提升。但,人的能力體力畢竟又是有限的。矛盾之處在于人總是過分相信自己,總不甘心屈服于嚴(yán)峻的自然和體能的限制。如同眼前,這不是泰山,泰山縱有十八盤1633個臺階,但海拔只有區(qū)區(qū)1545米。而布達拉宮,這矗立在世界高原最高處的宮殿,是兩個半泰山的高度,更何況,它是屹立在一方凈土的神奇建筑,并以1500多年的滄桑歷史,從宗教角度詮釋了對大地和神靈的敬畏崇拜。
登一座莊嚴(yán)神圣的山,走進那座莊嚴(yán)神奇的宮殿,需要莊嚴(yán)的態(tài)度。莊嚴(yán),永遠是緩慢的。
就這樣,我放慢步履,深呼吸,走走停停,不時抬頭望望布達拉宮那尖尖的檐角和平整的宮墻。那燦爛的金頂我是看不到的,但,這至高無上的威嚴(yán),正在高處無形地審視著你,看你怎么精疲力竭而又不舍氣力地登上一個個臺階,最終再和你做三界尊的會見。
坐在臺階上的時候,臺階縫隙里生出的小草引起了我的興趣,這草的顏色綠中帶黑,泛著油光的亮,如同佛教里的吉祥草,帶著仙氣,又長在世俗的泥土里,舒展著一小片綠色的詩意。風(fēng)來了,帶著雪域高原的蒼涼、曠遠、悠長和崇高,拂過小草,拂過我的面頰。我精神一振,輕輕拔出一葉,握在手心,從臺階上再次起身,拾級而上。奇妙的事情發(fā)生了,身子似乎輕快了不少。天空中的藍色,宮墻的白色和紅色,交織出一幅妙曼的圖畫。腳步上移,靈魂也如桑煙般向上升騰。這風(fēng)讓我陶醉,這草讓我著迷,恍然中,眼前的臺階不再是普通的石塊,而是一朵朵祥云;風(fēng)托著的,不是我的肉體,而是我的靈魂。就在這緩緩向上的過程中,放下一切雜念,就能體味到一片夢一樣的凈化,一片空靈般的充實,一片佛教所言的自在。如此情景下的攀登,真的有“百年交游,半為黃壤青草;三界游戲,忽成萬古千秋”的感覺了。
這就是布達拉宮的神奇之處,這不是一座普通的建筑,你接近它,觸摸它,你的精神也會立即與它發(fā)生最神秘的交流。它完全征服你,吸引你,用一級級臺階將你引向?qū)m殿以外的象征世界。這個象征系統(tǒng)是不確定的,冥冥中有神的主宰;而它又是確定的,在西藏人眼里,觀世音菩薩就是藏地的守護神,松贊干布和歷世達賴?yán)锒急灰暈橛^世音菩薩的化身。他們所居住的布達拉宮,自然就成了觀世音菩薩的道場。人們贊美這座宮殿,“極盡精美之能事”,“妙麗莊嚴(yán),世絕其倫”,“勝似天堂之城寨”,是因為它建立在“瑪波日”山,瑪波日山就是紅山,所以叫做紅宮。布達拉宮是后來虔誠的佛教徒把它比喻為“普陀山”,才又叫布達拉的,藏語“布達拉”就是“普陀”的音譯。我突然明白了藏人為何一步一磕頭的虔誠了,他們在自然條件極為嚴(yán)酷的世界屋脊上生存繁衍,挑戰(zhàn)人類的生存極限,沒有精神支柱是難以支撐下去的。在藏民族從桀驁不馴的原始狀態(tài)走向文明開化的過程中,大乘佛教思想,特別是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普度眾生的精神,成了藏族同胞生生不息崇拜崇敬的生存動力。
在臺階上緩慢前行著,一級是一級地向上,向上,步履沉著堅定,每踏下一步就能聽到一次心靈的回響,就能聽到心靈的召喚,這樣登臺階的體驗,真是人生第一次啊。對于那些選擇從反方向進入布達拉宮的人來說,則成了奢望了。
2在布達拉宮的臺階向上走,一級一級緩慢印上自己的腳印,隨著高度的增加,驚艷一級級臺階看到的不同景色,令人心醉。而最有成就感的,是一組組臺階和陡坡都留在了身后,離夢想中的宮殿越來越近了,金燦燦的金頂進入視線,妙麗莊嚴(yán)、世絕其倫的布達拉,就在眼前了。我看到,臺階上的藏民將手持經(jīng)筒轉(zhuǎn)得更快了,他們口中念叨的六字箴言的聲音,越發(fā)清晰和洪亮了,我和許多內(nèi)地人由于缺氧導(dǎo)致的沉重呼吸聲音,如同拉風(fēng)箱般越加急促了,不,這也許是激動的原因?!拔寺锬釂h咪哄”,“嗡嘛尼唄咪哄”,六字箴言因為有些繞口,加上平時也不熟悉,我念起來總有點磕磕巴巴。而這時,它在心目中格外清晰,雖然只是默念,速度也比較慢,但一心念持的虔誠,內(nèi)心的純凈,也讓我的心聲匯入了藏民那一片念誦的音流中。此刻,不信佛的我,對真心誦讀這六字箴言能產(chǎn)生的法力,也有了頓悟。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這個世界和人生,其實就像藏民手持的轉(zhuǎn)經(jīng)筒,轉(zhuǎn)著轉(zhuǎn)著,此人成為彼人,轉(zhuǎn)著轉(zhuǎn)著,現(xiàn)世成了來世,這不就是世界和人類的大同么。
還有一組臺階就到了,不慌,還是要坐在臺階上再定定神。我把那葉已經(jīng)攥出汗的小草捧在手里,陽光下葉子晶瑩剔透,煞是好看。再抬眼望望藍天中巨大的金頂,頓覺自己如同這葉子般渺小。進入這座神圣的宮殿后,我該祈求點什么呢?健康?平安?發(fā)財?消災(zāi)?長壽?事業(yè)的發(fā)達還是舌尖上的中國?還有什么?我還想要什么?我是不是要原諒過去的那些仇敵?是不是要去世界更多的地方看看?六字箴言的含義應(yīng)于佛語,每個字都有特定的內(nèi)涵,概括的意思大致是“啊,愿我功德圓滿,與佛融合”,人生的功德,就是剛才我想要的么?
我坐在臺階上往下看臺階上正在拾級而上的人,他們會抱著怎樣的心態(tài)走入這座神圣的宮殿呢?他們心中佛祖在上,蕓蕓眾生在下,多少人間的煩惱和苦難,不都是因為要求人生不斷“上臺階”所導(dǎo)致么?如今,佛的境界是放下這一切,才能成就這一切。普度眾生,才能通達人生的正覺,成就佛果。在這里,“上臺階”的含義有了哲學(xué)意義的嬗變,你欲求的,恰恰是阻礙你上臺階的東西;你放下的,卻是能呵護你心靈的寶物啊。
臺階上,一個背著小女孩的中年男人進入了我的視線。等他費力走到我的跟前,我發(fā)現(xiàn)小女孩四五歲的樣子,她的頭歪著,眼神沒有方向地亂轉(zhuǎn),嘴角流出的口水浸濕了男人肩膀上的衣服。這肯定是個不健康的女孩,樣子很像腦癱患兒,男人顯然是她的父親??粗@男人走過陡坡,在最后一組臺階上慢慢將孩子從背上放下,隨后掏出紙巾擦掉孩子嘴角的口水,和女兒并肩坐到臺階上,離我很近。父親指著遠處的群山和閃著銀光的拉薩河給女兒看,女兒的眼神卻在空中。因為脖子支撐不住頭顱,女孩無法正視正前方的風(fēng)景,于是,父親又用手托著孩子的脖頸,給她說:看到了么,看了么?女孩順著父親手指的方向張望,嘴里嗯嗯的回應(yīng)著。
這一幕,至今仍在眼前浮現(xiàn)。
我的女兒和這個女孩同齡,她聰明可愛,小大人似的,特別懂事。就在早上,她還在電話里用稚嫩的童音對我說:“爸爸,快回來幺,我可想你了。還有,你種的花,我給你澆水了,花兒開了好多啦,有紅的,黃的,可好看了。”眼前這個女孩,卻因為疾病,失去了花朵般的顏色,大概連聲“爸爸”,都叫不出來吧??墒?,父親依然執(zhí)著于對女兒的愛,執(zhí)著于還給她一個花朵般童年的夢幻,竟然不顧高原反應(yīng),帶著患病的女兒,一級級臺階,一步步喘息,走到這紅山圣殿祈求來了。布達拉宮的顏色,有紅色、黃色、白色、黑色組成,這分別代表了佛教所說的“息、增、懷、誅”四種事業(yè)。其中,白色代表“息”,能滅除災(zāi)難、和諧安寧;紅色代表“懷”,即權(quán)力威德、尊貴榮耀;黃色代表“增”,能增長財富壽命;黑色代表“誅”,能誅殺魔怪。唉,這位可嘆可憐可敬的父親,未必能通曉顏色代碼象征的含義,但他用背負女兒拾級而上、虔誠朝圣的行動表明,人生的苦難不可避免,生活也可以普普通通、平平凡凡,但人生和生活,離不開信念、信仰,而將信念、信仰遞進為行動,則需要非凡的勇氣和頑強的意志啊。也許,女兒不能好轉(zhuǎn),但在父親的心目中,經(jīng)歷了這一次,女兒一定會發(fā)生奇跡,這,不就是他們爺倆繼續(xù)活下去的信念么?
此情此景,讓我感到我剛才想要的那一切,都不重要了。
3布達拉宮內(nèi)部的景象,難以言表。這是我看過的房間最多、空間最迷離的宮殿,宮內(nèi)房間與殿堂連成一體,大殿與小殿相鄰相依,一個房間套著另一個房間,分不出南北東西,如同走進一個巨大的迷宮,就是在里面生活了一輩子的喇嘛,也會迷失方向;這是我看過的佛像最多的宮殿,一個個栩栩如生、妙像莊嚴(yán)的佛,低垂眼簾,或臥或坐,或立或行,數(shù)以萬計,排列在櫥柜中的小佛和觀音,里三排外三排形成了一個偌大的仗勢,諸多制于墻壁、皮子、布匹上的唐卡,那最完美的想象和技藝,已經(jīng)出神入化到令人毛骨悚然的程度;這是我看過的珠寶最多的宮殿,尤其是為五世達賴?yán)飯A寂以后建造的那些靈塔,以最好的黃金包裹,上面點綴了數(shù)不清的珍珠、綠松石、翡翠、蒲團、氆氌、經(jīng)幡、云母石、藍寶石、琉璃、貓眼石、水晶石、鉆石、珊瑚、琥珀、青金石、紅寶石,就是門框、門上的銅飾、各種各樣器皿的邊沿、扶手、佛座的基部,無不成為人類最精湛的設(shè)計奇葩;這是我看過的佛祖居住環(huán)境最真切的宮殿,黑暗深處藏匿著各式各樣的光,像一個個披著羊毛氆氌、行蹤不定、飄忽而來飄忽而逝的僧侶,在此時領(lǐng)你進入幽地,在彼時將你導(dǎo)向明處,在這個過道將你拋入黑暗之淵,在那個窗口讓你登上光明之岸,多達2500個房間大殿,讓你在涌動的人流中,不斷有新奇的發(fā)現(xiàn)。
在布達拉宮內(nèi)參觀不許拍照,也不許長時間停留,你只能隨著人流走馬觀花,在目不暇接的奇觀景物中沒完沒了地轉(zhuǎn),酥油燈的氣味會讓你略有頭暈,你在內(nèi)心獲得的是一種進入復(fù)雜豐富的宇宙的感覺,而呈現(xiàn)于過程中的,就是“轉(zhuǎn)”和“輪回”的心理體驗。眼前的一切,由清晰變得模糊,最終在腦海里留下的印象,是宇宙的混沌。
唯一讓我停留了較長時間的,是紅宮里的壇城殿,這里供奉著三座銅質(zhì)鍍金的壇城。在佛教教義中,壇城是密宗本尊佛的住處,是佛國真正的凈土,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極樂世界。我隔著玻璃仔細端詳,每座壇城都以超脫凡人的想象和極其精湛的工藝,塑造出亭臺樓閣,神像神獸,蓮花仙草,華麗威嚴(yán),幽謐純凈,信徒對天上神佛的住所,寄寓如此神奇的想象,令人嘆為觀止。我感到,布達拉宮再神秘也是現(xiàn)實的存在,而壇城,則是一個真正虛幻的世界。布達拉宮的位置最高,而壇城則在布達拉宮之上,那是天上的宮闕,是人間的理想國。我還把布達拉宮前的臺階和壇城做了勾連,一級級臺階,之字型迂回,如同通向天堂的云梯,每一個臺階,每一步,都包含著富有佛理的證悟。這證悟并不高深,人生也如臺階,登臺階不能急躁,不要奢望一步登天,要老老實實,要心平氣和,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上,每一級臺階都有人生的風(fēng)光景色,而最絕妙最令人驚嘆的,是在不斷攀登的過程中看到自己心中的鏡像,就像壇城一樣。
4還有一個細節(jié)要說說。在布達拉宮內(nèi)幽暗的光線里,我在人流中又一次看到了那位背著女兒的父親。他換成了抱著女兒的姿勢,在每一尊佛像前虔誠注目,盡管被參觀的人擠得搖搖晃晃,他還是奮力擠進人群,盡量靠近那些佛、菩薩、金剛,心中大概默念著六字箴言吧。小女孩在他懷里已經(jīng)睡著,他不時將臉頰貼到女兒的臉上,那無限的愛憐令我動容。等他走到我跟前時,我說:“兄弟,累了吧,我替你抱一會兒?!闭l知這男人驚恐地將熟睡的女兒抱得更緊,就像別人要奪搶他的寶貝一樣,警覺地護著,摟著。旋即,他發(fā)出了低沉的聲音:“不,謝謝?!?/p>
我望著這位父親的背影,心中默念六字箴言,佛經(jīng)上說,當(dāng)心中的意念與佛的心境保持一致的時候,靈光就會出現(xiàn)。
就是這樣,夢寐以求的布達拉宮內(nèi)的景象雖令我震撼,但紛繁的影像也令我模糊,唯有攀登它臺階的經(jīng)歷,一級是一級,真切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