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利誠
現(xiàn)在的詩壇不算冷清,相反,較前些年還熱鬧了許多,每年都有不少詩集問世,但有質(zhì)量的批評和相關(guān)的理論研究跟不上。孫琴安也曾不止一次地感嘆:“現(xiàn)在的詩發(fā)展太快,理論跟不上。”但為了詩,他還是知難而上,經(jīng)過長期的積累與思考,又歷數(shù)年寒暑,筆耕不輟,終于在最近推出了《中國詩歌三十年——當今詩人群落》這一研究著作。
此書由上海社會科學(xué)院出版社出版,初讀之后,便覺得這是一本頗具品位的當今中國詩歌地圖,擁有一冊,即可大體知道當下中國的詩人群落分布、代表詩人以及新詩的生存和發(fā)展現(xiàn)狀。
該書作者是長期從事我國詩歌研究的專家孫琴安先生。他是位學(xué)養(yǎng)深厚,既研詩又寫詩,既研史又著文的學(xué)者,著述甚豐。為寫此書,他深入大江南北的各種民間詩社和詩人群落,多方采集。然后又秉承其一貫的務(wù)實、尊重事實的作風(fēng)與理念,以客觀的筆調(diào)從空間切割的塊面鋪寫生存于中國大地包括港、澳、臺的近60個新詩群落的30年來的興衰變遷。作者從掌握大量的官方和民間的詩料入手,不回避,不夸飾,不拉幫結(jié)伙,不搞山頭主義。孫先生始終本著從詩出發(fā)、以詩為本的公正立場,不唯上、不唯言,讓人不僅讀出了文品,也深悟了孫先生的人品。
如他在《西北詩人群落》一章中,論及昌耀四百余行長詩《慈航》時評價道:“從頭至尾都有一種鏗鏘有力的旋律,都有一種雄渾深厚的力量,可以震撼你的心靈。這不僅是建國以來難以見到的杰作,也是五四以來地位獨特的杰作之一。它完全可以與《大堰河——我的保姆》這些新詩名篇并列而無愧?!蚁嘈?,這樣的杰作是不應(yīng)被遺忘的,它應(yīng)該是不朽的?!卑l(fā)人所未發(fā),論人所未論。況且敢于這樣自信斷言的,不是從作品的事實出發(fā)能服人嗎?
孫先生懷抱一個有所擔當?shù)睦碚摷业呢熑?,對詩歌現(xiàn)象和詩人的判斷,力避個人主觀武斷,始終把握著“度”的良知。他在寫“陜北詩人與梅紹靜”時有這樣的話:“別看她詩集不多,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當時就有人著文認為陜北梅紹靜、陜南刁永泉、關(guān)中商子秦是這一時期陜西詩歌的代表,并有‘南刁北梅的說法?!边@段文字明確告訴讀者所謂“南刁北梅”并非是作者的附會,而是引用“時人”的說法而已。這樣的例子在書中并非少見,既有詩歌成就上的代表性,又有地理方位上的完整性。構(gòu)成了此書的一個基本特色。
孫琴安此書的另一個基本特色,便是注意到了詩人的群落性。
1949年開國大典以后,中國幾乎不存在詩人的群落現(xiàn)象,即使“五四”以后,曾經(jīng)有過的創(chuàng)造社、新月社、太陽社、中國詩歌會、七月詩派、九葉詩派等,在新的政治環(huán)境中也全部解散,銷聲匿跡。直到改革開放以后,才重新出現(xiàn)。并且遠遠多于小說和散文社團。對于這一現(xiàn)象,孫琴安倍加關(guān)注,以很大的精力投放于此,不僅有面上的整體概括,也有代表性社團及其代表詩人的重點論述。如四川的非非主義、江蘇的他們詩社、臺灣的創(chuàng)世紀詩社等,在書中均占有一定篇幅。
也許是孫先生對中國古典詩詞的精深造詣,在評述時往往古今打通,信手拈來,互為映照,老酒新菜,如一席難忘之宴。他寫上海籍香港詩人夏智定就是一個精彩例子:“夏智定的詩則以密麗為主……李商隱、李賀的詩都以密麗著稱。夏智定是否受其影響,一時難測……但似乎就在有意無意之間,他卻承傳或延續(xù)著李氏這一密麗的詩風(fēng)?;蛘哒f,某種程度上也傳承和延續(xù)了聞一多、徐志摩、陳夢家等人的詩風(fēng)?!边@樣的論述,打開了讀者上下千年,縱橫萬里的詩藝想象疆域,讀來心動不已,深有啟示。
除了論述模式上有著極大的開創(chuàng)性和獨特性,本書在體例的安排上,也是匠心獨具,可讓人閱一冊而盡知天下。在著重闡述區(qū)域詩歌、詩人群落、代表人物及其風(fēng)格的同時,在每章之后,還精心編排了“原詩選讀”“思考題”和“拓展閱讀”等欄目。讀者可以將原詩、問題與論述相參照,又可從“拓展閱讀”尋找原版詩歌文本。是一本集理論研究與導(dǎo)航作用于一身的便民詩歌讀物。
〔責任編輯 ? 趙筱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