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制龜乞龜迎新春

      2015-01-13 20:13:22林長華
      黃埔 2015年1期
      關(guān)鍵詞:閩南寺廟

      林長華

      春節(jié),是海峽兩岸中國人最隆重的節(jié)日。這期間,人們很講究“好意頭”,飲食文化基本上是以“吉祥”二字為準(zhǔn),為的是在新年能討個好運(yùn)氣。具有迎祥納福寓意的“紅龜粿”和“乞龜祈?!北闶莾傻鬲?dú)特有趣的新春風(fēng)情。

      崇龜相沿成習(xí)

      在我國部分地區(qū),龜被視為貶物,或譏諷或穢罵者屢見不鮮。然而,臺灣和閩南人對龜寵愛有加,不但不避諱,而且把龜當(dāng)作“福、祿、壽、喜、財”的象征。龜與龍、鳳、麒麟合稱“四靈”,但這“四靈”中有三種是虛擬動物,并不存在,只有龜是自然界唯一實有的動物。

      人們常用“龜齡鶴壽”、“龜鶴延年”比喻長壽。做生日,有的謂之“做龜壽”,有的買龜送禮慶壽。不少做家長的給孩子起名也喜歡嵌個“龜”字,俗信帶“龜”的孩子好養(yǎng),如“阿龜”、“傻龜”、“白龜”、“龜仔”……,如果你在熙熙攘攘的街市上大喊“阿龜”,會有好幾個掉頭尋呼的。婦女愛龜及妝,有一種發(fā)式叫“龜鬃”,其狀猶如頭上棲著一只龜。龜鬃,是民國前臺灣和閩南成年婦女的一種流行發(fā)型,已婚女子要散辮打龜鬃,以便與未出嫁姑娘相區(qū)別。其方法是散辮后打成圓髻,用一個雕刻有吉祥圖案的椰子殼(貴族婦女用玳瑁)將圓髻套住,用銀針串緊便成。因椰子殼如龜殼,故稱龜鬃。至今臺灣和閩南城鄉(xiāng)仍有老年婦女打龜鬃,而罩在龜鬃上面的鬃殼多換成塑料制品。

      民間還有一種老少皆宜的娛樂項目——“龜棋”,只需要在地板上畫個龜殼狀的棋盤,劃分出雙方大本營,然后找來若干瓦片、石子當(dāng)棋子,這就可以開始“短兵相接地廝殺”了。節(jié)慶的文藝踩街中,有一種叫“海底反”的水族舞,引人注目的是其中有一只由人扮飾的“龜精”,它那笨拙模樣讓人們?nèi)炭〔恢埂?/p>

      出海時,漁家人如果捕到龜,往往不忍宰殺而把它放生。還有人特意到市場買龜,在龜背刻上姓名、年份然后放生,謂之行善積德。

      “紅龜”寓意吉祥

      紅龜粿,是臺灣和閩南新春佳節(jié)必不可少的粿品。這種獨(dú)特的包餡粿品,如碗面大小,狀如隆起的龜背,粿皮加入少量紅色食用染料,故名。每年臨近春節(jié)和元宵節(jié),一個個可愛的“紅龜”紛紛出現(xiàn)在各家家中和集市上。

      紅龜粿,從粿皮的制作到餡料選用都十分考究。粿皮按七成糯米和三成粳米比例混合,浸泡8個小時后磨成米漿,倒入米袋用重物壓擠水分。然后,在濕米團(tuán)中加入適量面粉、紅糖漿和少許紅色食用染料揉勻為皮,像做包子一樣包進(jìn)備好的甜餡或咸餡。甜餡多為芝麻、豆沙、花生酥;咸餡料通常是八寶飯、蔥油豆沙等。餡料包好后,用手搓成大圓團(tuán)壓扁,放在涂過食油的粿模里壓出圖紋,看上去猶如一件精美可愛的藝術(shù)品,又頗似一個微型的飛碟。紅龜粿模用堅硬耐腐的木頭雕刻而成,呈凹狀,有對稱龜甲紋樣圖案,中間刻有“壽”字,寓意靈龜長壽。印模時,如果角度、斜度不準(zhǔn)確,紅龜粿在模具壓印后,往往就不易拿下來,影響制粿效率。在印好的紅龜粿底部抹上一層薄薄的植物油,墊上豆皮或潔凈的竹葉、香蕉葉,待水開時放進(jìn)蒸籠,用中火蒸15分鐘即可食用(如用火過猛,粿皮會模糊有礙雅觀)。那一個個紅龜粿紅艷艷、香噴噴、甜滋滋,真是令人過口難忘。

      紅龜粿除了好看好吃外,還被附上諸多善良美好的寓意。紅龜粿呈圓形,寓意團(tuán)圓和諧;紅色,象征見紅大吉;龜狀,隱喻長命百壽。臺灣民間有句俗語:“吃粿賺家伙”,意思是說吃了紅龜粿會發(fā)大財、保平安,于是紅龜粿被視如吉祥物。臺灣和閩南一樣,每逢喜事慶典或傳統(tǒng)節(jié)日,親友間便互贈“紅龜”分沾喜氣,你來我往十分熱鬧。有的人家往往可以收到親友贈送的許多不同餡料,不同手藝的“紅龜”,有的十天半月也吃不完。

      筆者查閱了一些臺灣史籍,字里行間不難覓到紅龜粿的影子《澎湖志》中載:“喜慶相贈曰紅龜?!薄杜_灣風(fēng)物志》中載:“(生子)贈紅龜以祝長壽?!边B戰(zhàn)先生的爺爺、著名史志學(xué)家連橫在《雅言》中則記敘得更具體:“年節(jié)祭祀之時,每制紅龜,以饋戚友。臺語呼‘龜如‘居,謂之居財也?!敝两瘢谂_灣和閩南,每有嬰兒滿周歲,多數(shù)人家要自制或訂制紅龜粿饋送親友。說是龜者善爬,象征嬰兒很快能開步走路。龜者長壽,這也帶有希冀嬰兒健康長壽的內(nèi)涵。新春佳節(jié),人們習(xí)慣在正月初一、正月初九、正月十五“拜天公”,紅龜粿必不可少。

      祖籍在泉州市永春縣的臺灣同胞,念念不忘祖居地一種名為“榜舍龜”的紅龜粿。關(guān)于“榜舍龜”,有一段歷史軼聞:清代乾隆年間,有個叫葉紹本的常到孫榜經(jīng)營的紅龜攤買紅龜粿吃,他后來考中進(jìn)士選入翰林院。幾年后,葉紹本到福建任職。有一次,他到永春主考鄉(xiāng)試后,特意來到孫榜店,小店頓時門庭若市,人們羨慕說:“有這位朝官光臨做靠山,孫榜當(dāng)尊為舍人了,不用再賣紅龜了?!比欢瑢O榜并非趨炎附勢之人,他一如既往起早摸黑制售紅龜粿,而且更注重粿品的質(zhì)量,于是,贏得更多人對他的敬重,人們尊稱他“榜舍”。久而久之,便把他制做的紅龜粿叫“榜舍龜”。這種紅龜粿皮鮮嫩,餡甜美,酥松清香,入口甘中略帶冰涼。

      逢年過節(jié),漫步臺灣和閩南的街市,不時可見耀眼迷人、芳香飄溢的紅龜粿。2005年中秋節(jié),臺灣宜蘭縣五結(jié)鄉(xiāng)錦眾村為推動米食文化,特意打造了一個超大粿?!芍谱鞴?00人食用的紅龜粿。在臺灣,“做紅龜”還成為一種才藝,旅游景點(diǎn)和學(xué)校別出心裁推出“做紅龜”的民俗文化項目,讓游客和學(xué)生親手制作紅龜粿,體驗其中樂趣。

      多情美味的紅龜粿讓臺灣和閩南人記住故鄉(xiāng)之情、慈母之恩、風(fēng)俗之趣。海峽兩岸還流傳著一首濃濃親情味道的閩南語歌曲《阿母的紅龜粿》:“紅紅軟軟的粿,有甜甜蜜蜜的心。包的是你我,細(xì)漢時存的趣味。綿綿柔柔的粿,有千千萬萬的愁,包的是阿母對阮的寄望。一塊甜甜的紅龜仔粿,牽動著你我對故鄉(xiāng)的思念……”

      乞龜祈祥許愿

      每年元宵節(jié),臺灣和閩南的寺廟供奉有米面蒸制的大小“紅龜”,讓抱著不同愿望的善男信女們以擲筊杯形式“乞龜”。乞,就是向“神”要求的意思。而乞龜所使用的“龜”是以祭品制成,有的是食品,有的是物品。其制成材料種類繁多、造型繁復(fù),甚至有的用黃金打造。這些形形色色的“龜”大者千斤萬斤(如用大米堆砌),小的幾兩幾錢(如金銀打制)。人們視這些龜形吉祥物為福、祿、壽、喜、財?shù)南笳鳌?

      元宵節(jié)之夜,善男信女帶著某種愿望,紛紛來到寺廟乞龜許愿,乞龜必須在神像前,燃上三炷清香敬告神明,然后擲杯請示神明獲準(zhǔn)。如獲成杯(一陰一陽),則將香插在龜背以示“名龜有主”,并經(jīng)寺廟主持見證,向廟方登記后,迎回家中供奉三天后再分切食用。惟一條件是明年元宵節(jié)必須訂作一只送回寺廟酬謝,而且分量必須大于今年乞走的那一只,以示答謝神明在過去一年中的關(guān)護(hù)之恩,謂之還愿。如此輾轉(zhuǎn)輪替,年復(fù)一年,寺廟的龜吉祥物像滾雪球似的越做越大,越做越多,形成一個社群、家族共同乞龜,共同分享,皆大歡喜的局面。

      臺胞重點(diǎn)祖居地閩南的《廈門市志》中對元宵節(jié)“乞龜”有較詳記載:“‘乞龜是廈門上元節(jié)獨(dú)特的習(xí)俗。從正月十四日起,各寺廟宮殿高燒大燭,燃點(diǎn)巨香,供臺禮案上擺著善男信女奉還或‘放生的紅米龜、米糕龜以及糯米粉特制的龍頭大龜,有的龜背上還裝飾有紙扎的八仙過海等傳說人物。小壽龜碗口大,中壽龜籮筐大,大壽龜飯桌大?!螨斍髩邸⑻矶“l(fā)財、任人祈求,過年還愿已成民俗?!螨敚葻愎虬?,祈求‘卜杯,也稱‘卜螿(用兩片竹板或兩個銅板占卜),如得一陰一陽或一反一正,表示神佛如愿應(yīng)求。如兩面都一樣,說明神佛尚未答應(yīng),那要增加還愿數(shù)量,然后再拜再卜直至求得。乞小的壽龜,可當(dāng)場取回食用,一般不超過兩個。而乞大的壽龜,要等十六日過后,才能請回。并要登記在寺廟特設(shè)的賬簿上,寫明來年還愿的數(shù)目。同時給壽龜插上標(biāo)簽,書寫誰所乞,還多少。如后來人看中此龜,可增加還愿數(shù)目乞得此龜。最后由還愿數(shù)目多者所得,有的壽龜先后插上七八只標(biāo)簽。十六日后,得勝者敲鑼打鼓,大吹大擂、大搖大擺地迎接壽龜回家。”

      乞龜文化在隔海對望的臺灣民間也非常普遍,其中又以澎湖、宜蘭最為盛行。澎湖元宵“乞龜”有個趣俗:“乞龜”歸家的途中不可與人說話,即便遇到好朋友也只能點(diǎn)頭微笑,否則會使乞得的心愿半路流失。乞得之物帶回家后,通常供奉三天。如果乞到的是個“大龜”,必須敲鑼打鼓運(yùn)回家,供在家里,每天上香參拜,儀式過后才能將“大龜”拆散,分送親友或鄉(xiāng)民“吃平安”,惟獨(dú)“龜”的頭部不能施與,以保留自家的祈愿而自享。從2007年開始,臺灣澎湖與閩南泉州兩地聯(lián)合在泉州天后宮舉行元宵“乞龜祈福”民俗活動,場面熱鬧非凡。乞到龜?shù)娜艘曋眠\(yùn),像中彩票似的高高興興捧回家中,分切給家人親友“吃平安”,年長者食頭尾四肢,年幼者分食龜身,俗信能夠分享到喜氣吉祥。乞龜祈福不但承載著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祝愿,也是兩岸鄉(xiāng)親血肉相連、休戚與共的最好見證。

      猜你喜歡
      閩南寺廟
      閩南文化傳承
      快樂語文(2021年11期)2021-07-20 07:41:48
      寺廟里有座大書架——神奇的轉(zhuǎn)輪藏
      吳松柏的閩南威士忌小鎮(zhèn)
      海峽姐妹(2020年10期)2020-10-28 08:08:20
      閩南,閩南
      商周刊(2018年12期)2018-07-11 01:27:24
      閩南漁村媽祖巡香蟳埔女盛裝亮相
      海峽姐妹(2018年4期)2018-05-19 02:12:57
      閩南拍胸舞迎來臺灣小弟子
      海峽姐妹(2017年8期)2017-09-08 12:16:45
      從管理寺廟到監(jiān)督寺廟*——民國時期宗教立法觀念的轉(zhuǎn)變
      閩南年夜飯:一頓“圍爐”飯的舊意和新貌
      海峽姐妹(2017年1期)2017-02-27 15:22:31
      新形勢下加強(qiáng)和改進(jìn)藏傳佛教寺廟管理的思考
      西藏研究(2016年1期)2016-06-22 11:09:29
      當(dāng)代佛教寺廟規(guī)劃設(shè)計初探
      钦州市| 新化县| 文登市| 万山特区| 大英县| 巩留县| 兴城市| 萍乡市| 綦江县| 出国| 诏安县| 甘孜县| 上林县| 海门市| 类乌齐县| 邹平县| 亚东县| 财经| 明光市| 安宁市| 北辰区| 政和县| 读书| 广宁县| 香格里拉县| 伊春市| 武夷山市| 彭水| 衡水市| 巴彦淖尔市| 丰城市| 星子县| 福泉市| 凤冈县| 色达县| 长海县| 佛教| 永济市| 长丰县| 林口县| 石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