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森
摘 要:飛機零零部件中往往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程度型面,主要集中在各種連接接頭、對接接頭、角盒、推力座、連接座等。其形式有單向型面、雙向型面、復合型面、組合型面等,型面的精度也隨零件的裝配關系或技術要求而高低不一。該文根據(jù)型面加工的特點和類型,結合實踐和總結,給出了在型面加工的流程及注意要點,通過對實例的步驟分析,給出了詳細生產過程和注意事項。事實證明,作者摸索出的這些方法和經(jīng)驗,在實際生產中是行之有效的,能夠很好地保證零件的產品質量和大大提高了加工進度。
關鍵詞:型面 樣板 材料 熱處理 拋光
中圖分類號:V2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2(a)-0040-02
我單位加工的零件基本上都是飛機零件,在這些零部件中往往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程度型面。在多年來的生產中,在當時沒有數(shù)模加工設備的情況下,完全是靠鉗工、車工、銑工的配合下,手工修出,而且型面加工大部分都安排在零件加工的最后程序,因此對鉗工的壓力特別大。不僅要在加工中做到精益求精,更關鍵的是,要求鉗工本身有較高的綜合技能和臨場發(fā)揮的重要能力。
1 型面的特點和類型
飛機零件中帶型面的零件主要集中在各種連接接頭、對接接頭、角盒、推力座、連接座等。其形式有單向型面、雙向型面、復合型面、組合型面等,型面的精度也隨零件的裝配關系或技術要求而高低不一。特別是縮比吹風模型,其型面眾多,如其機身前段(機頭)整體型面、機身中段型面、機身后端型面、機翼型面以及與面,翼尖吊艙型面及與機翼翼類對接型面,各種整流包皮型面等。
2 型面加工的流程及注意要點
2.1 樣板
樣板根據(jù)型面的要求,需制作不同形式的截面樣板。材料選擇30CiMnSiA冷軋鋼板,厚度隨型面的大小選0.8~2 mm之間。按樣板工藝尺寸下料后,熱處理至HRc28~32,磨平兩平面至樣板厚度的交線切割割出樣板,最后在型面處的曲線面上制出刀口,如圖1所示。
2.2 胚料
一般如各種接頭、角盒,連接座等只帶一個單向過或者是雙向斜面,基本上是在零件加工到最后工序才修型面,其零件上均有可靠地基準面,不需要增加工藝搭子做輔助基準面。但在加工類似縮比吹風模型時,大部分零件不是基準面過小,就是沒有完整的基準面可以借用,因此在備料時要考慮加工中的基準以及裝夾因素。根據(jù)要求,有的還需熱處理。
2.3 根據(jù)銑床去余量
首先,根據(jù)型面要求劃出去余量輔助加工線,對于交雜型面,銑床去余量可與粗修型面交替進行。劃輔助加工線一般結合樣板劃線,劃線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后面的粗修斜面的工作量,更為關鍵的是,若劃線不準確,還會導致零件型面缺損而報廢。對于精度要求高的,需要留有工藝搭子作為基準面的零件,在粗磨平面以及四邊外形后,再去多余余量,并在兩頭端面引出型面輔助加工線,供銑床去余量找正用。在大部分余量去得差不過后,需經(jīng)熱處理去加工應力,然后在精磨個個基準面,重新劃去余量加工輔助線,再進一步去除多余的修前余量。
2.4 粗修
利用樣板及測量(利用卡尺、千分尺、塊規(guī)與百分表結合等)修出樣板處德爾典型截面,其余部分按型面要求修過渡,粗修零件的整個型面。根據(jù)我長期積累的經(jīng)驗,粗修出的型面要比最終型面留0.1~0.2 mm余量,其做法是在樣板的基準面與平臺之間墊0.1~0.2 mm的墊片,使樣板型面抬高0.1~0.2 mm即可。
2.5 精修
同上所述,即利用樣板以及測量進行,直至型面修至圖紙要求尺寸為止。其注意點如下。
(1)樣板擺放位置要精準,邊修邊檢查,防止過修,導致型面過損。
(2)精修用銼刀盡量使用油光銼,修出的型面不允許有明顯的銼痕。
(3)修型面過程中,注意保護其他加工表面。
(4)精修后的型面要光順,并留0.02 mm左右的余量,供打磨拋光。
2.6 打磨拋光
先用最細的普通砂紙順型面方向打磨,一是提高型面表面粗糙度,二是使型面更加光順符合圖紙要求,最后用金相砂紙拋光。
3 加工實例
如圖2所示,此為我單位加工出的某飛機縮比吹風模型的右機翼,其中有三個型面,即機翼上型面、機翼下型面、與機身連接的機身中段型面,其大致加工過程如下。
3.1 樣板
應機翼型面為百分比線截面,所以只需要上、下機翼型面各兩塊樣板即可,另外各增加兩塊兩頭端面處樣板、去劃去余量輔助加工線用。材料為30GiMnSiA,熱處理至HRc24~28,因型面尺寸不大,厚度為1 mm后線切割割出,型面處的曲線面(如圖1所示)制出刀口,前緣和后緣端面也同樣制出刀口,做劃線余量輔助加工線的四塊樣板不制刀口。
3.2 胚料
如圖3所示,在翼尖一端流出工藝搭子,下料尺寸如圖標注,并放余量加工,材料為30GiMnSiA熱軋鋼板,熱處理至HRC28~32。
3.3 粗銑外形及粗磨基準面
按圖3尺寸單邊放0.5~0.6 mm余量,粗銑外形及厚度,然后單邊留0.2~0.3 mm,粗磨處厚度及四邊,保證平面與四邊的垂直度,以及邊與邊的垂直度。
3.4 粗磨去余量
(1)劃出前、后緣去余量加工線。
(2)留0.3~0.5 mm余量,銑出前、后緣。
(3)劃上上、下翼面去余量輔助加工線,利用四塊劃去余量輔助加工線樣板,并在兩頭端面上劃出上、下翼面去余量加工線。
(4)去上、下翼型面余量。因此上、下翼面并在平面上劃出12條帶百分比線,并引至兩端面為帶百分比截面,因此只要找正帶百分比線及相應的型面前后兩端面、翼面。高度一致即可,并按此高度放0.1~0.15 mm余量進行去余量,以此類推,找正每一條帶百分比線,進行一次去余量,直至全部結束。
3.5 熱處理
低溫回火,即去除大部分加工應力,也起到穩(wěn)定尺寸的作用。
3.6 重新精磨個基準面
此次精磨相關尺寸按圖紙尺寸磨到位。要求所有磨削余量對稱去除,并保證各基準面的相互平行度和垂直度。
3.7 修機身對稱型面
修此型面先是利用一假體夾具(如圖4)上進行,此假體的安裝與機身中段上的一致,待型面今本精修成型后再安裝到機身中段,進一步修合打磨拋光。
4 結論
通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對各種型面的加工有了越來越多的了解和經(jīng)驗。事實證明,作者摸索出的這些方法和經(jīng)驗,在實際生產中是行之有效的,不僅能夠很好地保證零件的產品質量,也因為加工型面的熟練程度而大大提高了加工進度。
參考文獻
[1] 武有德,吳偉.機械零件加工工藝編制[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9.
[2] 陳家芳.典型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與實例[M].上??茖W技術出版社,2010.
[3] 王吉年,石啟軍.機械加工精度與加工誤差簡析[J].中國科技信息,2010(8):125-126.
[4] 陸坤.論機械加工誤差產生原因及精度提高方法[J].科技信息,2010(6):365.
[5] 崔影明.關于影響機械加工精度因素淺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6):43.
摘 要:飛機零零部件中往往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程度型面,主要集中在各種連接接頭、對接接頭、角盒、推力座、連接座等。其形式有單向型面、雙向型面、復合型面、組合型面等,型面的精度也隨零件的裝配關系或技術要求而高低不一。該文根據(jù)型面加工的特點和類型,結合實踐和總結,給出了在型面加工的流程及注意要點,通過對實例的步驟分析,給出了詳細生產過程和注意事項。事實證明,作者摸索出的這些方法和經(jīng)驗,在實際生產中是行之有效的,能夠很好地保證零件的產品質量和大大提高了加工進度。
關鍵詞:型面 樣板 材料 熱處理 拋光
中圖分類號:V2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2(a)-0040-02
我單位加工的零件基本上都是飛機零件,在這些零部件中往往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程度型面。在多年來的生產中,在當時沒有數(shù)模加工設備的情況下,完全是靠鉗工、車工、銑工的配合下,手工修出,而且型面加工大部分都安排在零件加工的最后程序,因此對鉗工的壓力特別大。不僅要在加工中做到精益求精,更關鍵的是,要求鉗工本身有較高的綜合技能和臨場發(fā)揮的重要能力。
1 型面的特點和類型
飛機零件中帶型面的零件主要集中在各種連接接頭、對接接頭、角盒、推力座、連接座等。其形式有單向型面、雙向型面、復合型面、組合型面等,型面的精度也隨零件的裝配關系或技術要求而高低不一。特別是縮比吹風模型,其型面眾多,如其機身前段(機頭)整體型面、機身中段型面、機身后端型面、機翼型面以及與面,翼尖吊艙型面及與機翼翼類對接型面,各種整流包皮型面等。
2 型面加工的流程及注意要點
2.1 樣板
樣板根據(jù)型面的要求,需制作不同形式的截面樣板。材料選擇30CiMnSiA冷軋鋼板,厚度隨型面的大小選0.8~2 mm之間。按樣板工藝尺寸下料后,熱處理至HRc28~32,磨平兩平面至樣板厚度的交線切割割出樣板,最后在型面處的曲線面上制出刀口,如圖1所示。
2.2 胚料
一般如各種接頭、角盒,連接座等只帶一個單向過或者是雙向斜面,基本上是在零件加工到最后工序才修型面,其零件上均有可靠地基準面,不需要增加工藝搭子做輔助基準面。但在加工類似縮比吹風模型時,大部分零件不是基準面過小,就是沒有完整的基準面可以借用,因此在備料時要考慮加工中的基準以及裝夾因素。根據(jù)要求,有的還需熱處理。
2.3 根據(jù)銑床去余量
首先,根據(jù)型面要求劃出去余量輔助加工線,對于交雜型面,銑床去余量可與粗修型面交替進行。劃輔助加工線一般結合樣板劃線,劃線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后面的粗修斜面的工作量,更為關鍵的是,若劃線不準確,還會導致零件型面缺損而報廢。對于精度要求高的,需要留有工藝搭子作為基準面的零件,在粗磨平面以及四邊外形后,再去多余余量,并在兩頭端面引出型面輔助加工線,供銑床去余量找正用。在大部分余量去得差不過后,需經(jīng)熱處理去加工應力,然后在精磨個個基準面,重新劃去余量加工輔助線,再進一步去除多余的修前余量。
2.4 粗修
利用樣板及測量(利用卡尺、千分尺、塊規(guī)與百分表結合等)修出樣板處德爾典型截面,其余部分按型面要求修過渡,粗修零件的整個型面。根據(jù)我長期積累的經(jīng)驗,粗修出的型面要比最終型面留0.1~0.2 mm余量,其做法是在樣板的基準面與平臺之間墊0.1~0.2 mm的墊片,使樣板型面抬高0.1~0.2 mm即可。
2.5 精修
同上所述,即利用樣板以及測量進行,直至型面修至圖紙要求尺寸為止。其注意點如下。
(1)樣板擺放位置要精準,邊修邊檢查,防止過修,導致型面過損。
(2)精修用銼刀盡量使用油光銼,修出的型面不允許有明顯的銼痕。
(3)修型面過程中,注意保護其他加工表面。
(4)精修后的型面要光順,并留0.02 mm左右的余量,供打磨拋光。
2.6 打磨拋光
先用最細的普通砂紙順型面方向打磨,一是提高型面表面粗糙度,二是使型面更加光順符合圖紙要求,最后用金相砂紙拋光。
3 加工實例
如圖2所示,此為我單位加工出的某飛機縮比吹風模型的右機翼,其中有三個型面,即機翼上型面、機翼下型面、與機身連接的機身中段型面,其大致加工過程如下。
3.1 樣板
應機翼型面為百分比線截面,所以只需要上、下機翼型面各兩塊樣板即可,另外各增加兩塊兩頭端面處樣板、去劃去余量輔助加工線用。材料為30GiMnSiA,熱處理至HRc24~28,因型面尺寸不大,厚度為1 mm后線切割割出,型面處的曲線面(如圖1所示)制出刀口,前緣和后緣端面也同樣制出刀口,做劃線余量輔助加工線的四塊樣板不制刀口。
3.2 胚料
如圖3所示,在翼尖一端流出工藝搭子,下料尺寸如圖標注,并放余量加工,材料為30GiMnSiA熱軋鋼板,熱處理至HRC28~32。
3.3 粗銑外形及粗磨基準面
按圖3尺寸單邊放0.5~0.6 mm余量,粗銑外形及厚度,然后單邊留0.2~0.3 mm,粗磨處厚度及四邊,保證平面與四邊的垂直度,以及邊與邊的垂直度。
3.4 粗磨去余量
(1)劃出前、后緣去余量加工線。
(2)留0.3~0.5 mm余量,銑出前、后緣。
(3)劃上上、下翼面去余量輔助加工線,利用四塊劃去余量輔助加工線樣板,并在兩頭端面上劃出上、下翼面去余量加工線。
(4)去上、下翼型面余量。因此上、下翼面并在平面上劃出12條帶百分比線,并引至兩端面為帶百分比截面,因此只要找正帶百分比線及相應的型面前后兩端面、翼面。高度一致即可,并按此高度放0.1~0.15 mm余量進行去余量,以此類推,找正每一條帶百分比線,進行一次去余量,直至全部結束。
3.5 熱處理
低溫回火,即去除大部分加工應力,也起到穩(wěn)定尺寸的作用。
3.6 重新精磨個基準面
此次精磨相關尺寸按圖紙尺寸磨到位。要求所有磨削余量對稱去除,并保證各基準面的相互平行度和垂直度。
3.7 修機身對稱型面
修此型面先是利用一假體夾具(如圖4)上進行,此假體的安裝與機身中段上的一致,待型面今本精修成型后再安裝到機身中段,進一步修合打磨拋光。
4 結論
通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對各種型面的加工有了越來越多的了解和經(jīng)驗。事實證明,作者摸索出的這些方法和經(jīng)驗,在實際生產中是行之有效的,不僅能夠很好地保證零件的產品質量,也因為加工型面的熟練程度而大大提高了加工進度。
參考文獻
[1] 武有德,吳偉.機械零件加工工藝編制[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9.
[2] 陳家芳.典型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與實例[M].上??茖W技術出版社,2010.
[3] 王吉年,石啟軍.機械加工精度與加工誤差簡析[J].中國科技信息,2010(8):125-126.
[4] 陸坤.論機械加工誤差產生原因及精度提高方法[J].科技信息,2010(6):365.
[5] 崔影明.關于影響機械加工精度因素淺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6):43.
摘 要:飛機零零部件中往往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程度型面,主要集中在各種連接接頭、對接接頭、角盒、推力座、連接座等。其形式有單向型面、雙向型面、復合型面、組合型面等,型面的精度也隨零件的裝配關系或技術要求而高低不一。該文根據(jù)型面加工的特點和類型,結合實踐和總結,給出了在型面加工的流程及注意要點,通過對實例的步驟分析,給出了詳細生產過程和注意事項。事實證明,作者摸索出的這些方法和經(jīng)驗,在實際生產中是行之有效的,能夠很好地保證零件的產品質量和大大提高了加工進度。
關鍵詞:型面 樣板 材料 熱處理 拋光
中圖分類號:V2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2(a)-0040-02
我單位加工的零件基本上都是飛機零件,在這些零部件中往往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程度型面。在多年來的生產中,在當時沒有數(shù)模加工設備的情況下,完全是靠鉗工、車工、銑工的配合下,手工修出,而且型面加工大部分都安排在零件加工的最后程序,因此對鉗工的壓力特別大。不僅要在加工中做到精益求精,更關鍵的是,要求鉗工本身有較高的綜合技能和臨場發(fā)揮的重要能力。
1 型面的特點和類型
飛機零件中帶型面的零件主要集中在各種連接接頭、對接接頭、角盒、推力座、連接座等。其形式有單向型面、雙向型面、復合型面、組合型面等,型面的精度也隨零件的裝配關系或技術要求而高低不一。特別是縮比吹風模型,其型面眾多,如其機身前段(機頭)整體型面、機身中段型面、機身后端型面、機翼型面以及與面,翼尖吊艙型面及與機翼翼類對接型面,各種整流包皮型面等。
2 型面加工的流程及注意要點
2.1 樣板
樣板根據(jù)型面的要求,需制作不同形式的截面樣板。材料選擇30CiMnSiA冷軋鋼板,厚度隨型面的大小選0.8~2 mm之間。按樣板工藝尺寸下料后,熱處理至HRc28~32,磨平兩平面至樣板厚度的交線切割割出樣板,最后在型面處的曲線面上制出刀口,如圖1所示。
2.2 胚料
一般如各種接頭、角盒,連接座等只帶一個單向過或者是雙向斜面,基本上是在零件加工到最后工序才修型面,其零件上均有可靠地基準面,不需要增加工藝搭子做輔助基準面。但在加工類似縮比吹風模型時,大部分零件不是基準面過小,就是沒有完整的基準面可以借用,因此在備料時要考慮加工中的基準以及裝夾因素。根據(jù)要求,有的還需熱處理。
2.3 根據(jù)銑床去余量
首先,根據(jù)型面要求劃出去余量輔助加工線,對于交雜型面,銑床去余量可與粗修型面交替進行。劃輔助加工線一般結合樣板劃線,劃線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后面的粗修斜面的工作量,更為關鍵的是,若劃線不準確,還會導致零件型面缺損而報廢。對于精度要求高的,需要留有工藝搭子作為基準面的零件,在粗磨平面以及四邊外形后,再去多余余量,并在兩頭端面引出型面輔助加工線,供銑床去余量找正用。在大部分余量去得差不過后,需經(jīng)熱處理去加工應力,然后在精磨個個基準面,重新劃去余量加工輔助線,再進一步去除多余的修前余量。
2.4 粗修
利用樣板及測量(利用卡尺、千分尺、塊規(guī)與百分表結合等)修出樣板處德爾典型截面,其余部分按型面要求修過渡,粗修零件的整個型面。根據(jù)我長期積累的經(jīng)驗,粗修出的型面要比最終型面留0.1~0.2 mm余量,其做法是在樣板的基準面與平臺之間墊0.1~0.2 mm的墊片,使樣板型面抬高0.1~0.2 mm即可。
2.5 精修
同上所述,即利用樣板以及測量進行,直至型面修至圖紙要求尺寸為止。其注意點如下。
(1)樣板擺放位置要精準,邊修邊檢查,防止過修,導致型面過損。
(2)精修用銼刀盡量使用油光銼,修出的型面不允許有明顯的銼痕。
(3)修型面過程中,注意保護其他加工表面。
(4)精修后的型面要光順,并留0.02 mm左右的余量,供打磨拋光。
2.6 打磨拋光
先用最細的普通砂紙順型面方向打磨,一是提高型面表面粗糙度,二是使型面更加光順符合圖紙要求,最后用金相砂紙拋光。
3 加工實例
如圖2所示,此為我單位加工出的某飛機縮比吹風模型的右機翼,其中有三個型面,即機翼上型面、機翼下型面、與機身連接的機身中段型面,其大致加工過程如下。
3.1 樣板
應機翼型面為百分比線截面,所以只需要上、下機翼型面各兩塊樣板即可,另外各增加兩塊兩頭端面處樣板、去劃去余量輔助加工線用。材料為30GiMnSiA,熱處理至HRc24~28,因型面尺寸不大,厚度為1 mm后線切割割出,型面處的曲線面(如圖1所示)制出刀口,前緣和后緣端面也同樣制出刀口,做劃線余量輔助加工線的四塊樣板不制刀口。
3.2 胚料
如圖3所示,在翼尖一端流出工藝搭子,下料尺寸如圖標注,并放余量加工,材料為30GiMnSiA熱軋鋼板,熱處理至HRC28~32。
3.3 粗銑外形及粗磨基準面
按圖3尺寸單邊放0.5~0.6 mm余量,粗銑外形及厚度,然后單邊留0.2~0.3 mm,粗磨處厚度及四邊,保證平面與四邊的垂直度,以及邊與邊的垂直度。
3.4 粗磨去余量
(1)劃出前、后緣去余量加工線。
(2)留0.3~0.5 mm余量,銑出前、后緣。
(3)劃上上、下翼面去余量輔助加工線,利用四塊劃去余量輔助加工線樣板,并在兩頭端面上劃出上、下翼面去余量加工線。
(4)去上、下翼型面余量。因此上、下翼面并在平面上劃出12條帶百分比線,并引至兩端面為帶百分比截面,因此只要找正帶百分比線及相應的型面前后兩端面、翼面。高度一致即可,并按此高度放0.1~0.15 mm余量進行去余量,以此類推,找正每一條帶百分比線,進行一次去余量,直至全部結束。
3.5 熱處理
低溫回火,即去除大部分加工應力,也起到穩(wěn)定尺寸的作用。
3.6 重新精磨個基準面
此次精磨相關尺寸按圖紙尺寸磨到位。要求所有磨削余量對稱去除,并保證各基準面的相互平行度和垂直度。
3.7 修機身對稱型面
修此型面先是利用一假體夾具(如圖4)上進行,此假體的安裝與機身中段上的一致,待型面今本精修成型后再安裝到機身中段,進一步修合打磨拋光。
4 結論
通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對各種型面的加工有了越來越多的了解和經(jīng)驗。事實證明,作者摸索出的這些方法和經(jīng)驗,在實際生產中是行之有效的,不僅能夠很好地保證零件的產品質量,也因為加工型面的熟練程度而大大提高了加工進度。
參考文獻
[1] 武有德,吳偉.機械零件加工工藝編制[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9.
[2] 陳家芳.典型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與實例[M].上??茖W技術出版社,2010.
[3] 王吉年,石啟軍.機械加工精度與加工誤差簡析[J].中國科技信息,2010(8):125-126.
[4] 陸坤.論機械加工誤差產生原因及精度提高方法[J].科技信息,2010(6):365.
[5] 崔影明.關于影響機械加工精度因素淺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