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小檔案
寶寶:瑞瑞(3歲半)
爸爸:西原秋(法學博士)
兒子2歲多時,第二次陪我回到千里之外的貴州農(nóng)村老家過春節(jié)。彼時大雪紛飛,半夜里,兒子尿床了。我給他換褲子時,他一直哭鬧,不讓脫濕褲子、換干秋褲,也不讓開燈或開手電。屋外天寒地凍,我卻在屋內(nèi)忙著為兒子換尿濕的褲子、床單,折騰得汗都出來了。
兒子哭得聲嘶力竭,嘴里還不時嘟囔著:“爸爸,我們能回去嗎?” 回去?回哪兒去?北京?哦,是的,我忘了,確實真真切切忘記了,這里是貴州,是爸爸的家鄉(xiāng),北京才是他出生、成長的家鄉(xiāng)。這種情感上的錯位,外人又怎能輕易體會呢?我想起了自己十六年前北上京城求學時的心情,將心比心,心里突然陣陣自責。小家伙半夜里這么鬧騰,可能是尿濕了身體難受,又害怕大人責備,但主要還是想家了。
他終于哭累了,挪到我懷里,把我的右胳膊拉到他腦袋下面枕著。他的身體因為剛才劇烈地哭鬧,還在不停地抽動。我親吻了一下孩子那因為寒冷變得皸裂的額頭,安撫著他,慢慢地,孩子睡著了。當時孩子的扁桃體炎還未完全康復,隱隱地,還能聽到他輕微的呼嚕聲。窗外微明,想必大雪已覆蓋得很深,我的胳膊被枕得發(fā)麻,本來想輕輕移出來,但他緊緊地抓著,嘴里偶爾冒出只言片語,大多還是與“回家”有關。
從北京到老家路途遙遠,舟車勞頓來到新的環(huán)境,孩子本能地有些認生、抗拒、委屈。幼小的他還不會準確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只能用哭鬧這種表情告訴大人,然后要爸爸抱抱,要回家。在孩子的心里,家是什么呢?愛又是什么呢?在老家,爺爺奶奶,還有其他長輩、哥哥姐姐們都很疼愛他,把自認為最好的東西都給他??墒?,這些也許永遠無法代替他小小的心中那遠在千里之外凌亂的玩具箱和亂七八糟的小書柜!
我們可能會認為,他怎么就一點兒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和淡淡的鄉(xiāng)愁?可是事后想想,我們何曾蹲下來,與他平視,走近他,讀懂他的內(nèi)心呢? 孩子對世界的感知,如三月小草,不見其長卻日日在長。他思維的小觸角已在向外萌發(fā)、伸展,有了自己的小主見。但是,當你責備他、教訓他時,再倔強的孩子,還是會識時務地收起自己的小主見,即使挨了揍、哭過以后,還是會尋求你的懷抱、你的肩膀、你的安慰、你的親吻。
兒子出生至今,一直是孩子媽和我在帶,我是他情感上本能的“保護神”之一??墒?,當我漫不經(jīng)心地應付他的想法時,當我隨意打發(fā)他主動要求抱抱時,當我調(diào)侃他剛回到老家又要嚷著回家時,是否看見過他眼中的失落?是否體會過他的不解——爸爸怎么啦?為什么要把我?guī)У饺绱诉b遠的地方?為什么離家“旅行”那么久?
孩子,對不起!這一次未征詢你意見就把你帶回老家,是爸爸沒有關注你的感受。孩子其實很孤單又缺乏安全感,他無法理解大人們?yōu)楹握f走就走,而且還要走那么久!今后,每一次遠足,我都要蹲下來告訴他行程、目的與期限,不管他懂不懂,認真傾聽他的意見,而不是完全由我替他作主。希望我曾經(jīng)有點兒粗暴的、漫不經(jīng)心的方式,在今后有些改善。孩子雖小,但不是我們的附屬,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小世界”。
孩子的發(fā)展跳躍性很大,即使近距離陪著他長大,我還是不太讀得懂他的“小世界”,有時還感嘆跟不上他前進的腳步了。以往我總覺得兒子后知后覺,比別人慢半拍。有天晚上,他突然完整地背出了我的手機號碼,不禁讓我大吃一驚。他對世界的認知和摸索,隨時隨地在進行,甚至睡夢中也如此。孩子這一生,能完全陪伴在他身邊的,也就是那么幾年。最好的時光遇到他,最好的時光也奉獻于彼此。我很感謝能參與孩子的成長,大人也許無法完全感知和讀懂“小世界”,但是我很樂意平等地和這個“小世界”對話。
孩子,爸爸尊重你的“小世界”!在“小世界”一點點向 “大世界”過渡時,爸爸工作雖忙,但盡量多騰出些時間,不錯過你成長的節(jié)點和精彩的片段,陪著你長大,目送你走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