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越
摘要:音樂教學是小學教育的基礎(chǔ)學科,具有陶冶兒童的情操,培養(yǎng)兒童心靈美的德育功能。小學音樂教育要把激發(fā)學生美好的道德情感放在重要位置,通過審美升華孩子們的精神境界。
關(guān)鍵詞:小學音樂;審美鑒賞;意義;方法中圖分類號:G623.7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20-0299-01在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過程中,音樂教學對促進小學生智能、心理品質(zhì)以及行為能力等方面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注重審美鑒賞的引導對孩子進行情感陶冶塑造,進行美的內(nèi)化是新課改核心目標。本文僅結(jié)合自己的實踐談幾點體會。
1.加強審美教育是新課標的基本要求
小學音樂教育不是音樂家的教育,但目前的音樂教學大多沿用先教音準、節(jié)奏,再教感情和表現(xiàn)手法,忽視了情感在音樂教育中占著中心位置。而要強化德育功能,音樂教學應(yīng)當從情感開始。小學音樂教學的魅力,并不在于 知識、技能的傳授,而在于感染、激勵、教育、啟迪等效應(yīng)上。小學音樂教學必須注重誘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yīng)把握好以下幾點:
1.1塑造美的心靈。對人類心靈——情感美的表現(xiàn),是音樂家美的基本特征之一。這個特征使音樂美成為最內(nèi)在、最純凈,與人的心靈最能直接相通,最為耐人尋味的一種藝術(shù)美。基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對音樂的直接理解需要更直觀、更形象、更生動的中間媒介給與展示,以縮短學生與音樂之間的距離。情感滲透在教學的每一個細節(jié),每一個角落,教師一個關(guān)切的眼神,一曲激情昂揚的范唱,一段委婉深情的語言描述……都能激起學生強烈的情感,從而獲得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如二年級學生欣賞《歌唱二小放牛郎》的課上,我市的王老師的教法很值得學習:
1.2導入環(huán)節(jié)。出示圖片,談話。師:他是誰呢?(或許有些已經(jīng)叫出來了)在他身上又發(fā)生了一些什么故事?大家都很想知道嗎?請你靜靜地聽,然后把你了解的、感受到的告訴大家。
1.3欣賞《歌唱二小放牛郎》。聽音樂(請學生說說你了解的)從音樂中你感受到什么?師小結(jié):是啊,我們二小是個勇敢的、令人尊敬的小戰(zhàn)士。今天老師要帶著同學們學習二小的歌曲,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二小勇敢的精神。(注:英雄偉大犧牲精神,音樂的贊頌之美可以打動學生的心。)
1.4學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是學習歌譜。教師彈旋律唱譜,學生跟唱;學生隨琴用"啦"哼唱熟悉歌譜。要求學生學譜過程中突出二四拍節(jié)奏的強弱規(guī)律。二是學習歌詞。第一段歌詞:你仿佛看見了什么?你還知道些什么?(我仿佛看見了山坡上有一群牛在悠閑地吃草,放牛的小孩卻不見了。我還知道放牛的小孩不是因為貪玩,把牛丟在了山坡上。我知道了放牛的小孩中王二小……)請同學們用歌聲來表示。(唱第一段歌詞)王二小到哪兒去了呢? (唱第二段歌詞后回答)讓學生自由猜想,不限制答案,只要合理的都加以鼓勵:如:王二小此時正躲在樹梢放哨、正給敵人帶路、已經(jīng)摔死在大石頭上了、已經(jīng)犧牲了﹗師:對,此時的王二小很可能正在山岡上放哨,他看見了什么?心里會怎么想?他又會怎么做?(指導學唱第三、第四段,突出音樂要素中速度等)學唱第五段,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王二小?這又是一群怎樣的敵人?此時的二小已經(jīng)犧牲了,如果你是那復仇的八路軍,你會怎樣歌唱王二?。咳绻闶悄堑镁鹊睦相l(xiāng),你的心情會怎樣?讓我們一起來歌唱六、七兩段!
1.5小結(jié)。同學們,這首歌曲告訴了我們一個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下面請同學們隨著音樂一起來完整地把這首歌曲演唱一遍,注意故事發(fā)生的各個階段情緒的變化。(學生隨音樂齊唱歌曲)
1.6分段對比欣賞:第一段是領(lǐng)唱與合唱。烘托的是"寧靜"的氣氛;第二段的氣氛開始緊張,寫的是敵人向山溝開始掃蕩;第三段更為緊張,速度也稍快,旋律作了變化; 第四段由于情緒發(fā)展的需要,歌詞與曲調(diào)都作了較大的改變與發(fā)展;第五段恢復原速,憤恨地、無限悲痛地唱出王二小的光榮犧牲;第六、第七段以頌揚、贊美的情緒表達人民對小英雄的崇敬,合唱用哼鳴與襯腔"啊"進行烘托,以表示對英雄的哀思之情。之后要求學生將王二小的故事用各種形式告訴身邊的人。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到,當學生沉浸在美的教學氛圍中,并把音樂作品折射出的優(yōu)美、壯美、甜美……人類社會千姿百態(tài)的美所感動,就會產(chǎn)生心靈中真、善、美的連鎖反映,就會產(chǎn)生情感的升華。
2.提高審美情趣是新課標的核心目標
高尚的審美情趣表現(xiàn)為健康、純正、明朗、自然,它體現(xiàn)出文明社會的人的精神力量和文化修養(yǎng)。而音樂審美中的低級趣味則把精神性的審美活動降低為情欲的滿足,把獲得生理快感作為惟一的終極目的。在這個意義上講,音樂審美情趣的高尚健康或者庸俗低級,不僅僅是個人的興趣和愛好,它還直接影響著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文明程度。音樂教師應(yīng)把音樂作品中的優(yōu)秀之作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在音樂中聆聽出美的感覺。
如李老師的《叫賣調(diào)》的欣賞課例:為了增強學生的審美體驗,教師特意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shè)了"集市一角" 的叫賣場景, 一時間, 吆喝聲、討價還價聲、打招呼聲等等交織在一起, 有效地創(chuàng)設(shè)了一種"叫賣場景"。學生學習的興趣相當濃厚,在這種氛圍中學習音樂,學生直接產(chǎn)生了美的心理體驗,審美情趣得到了發(fā)展。在音樂教育活動中,學生們無論是唱、奏、聽都要求注意力集中,而且要調(diào)動記憶、想象、思維以及感情等各種心理過程積極參與,即所謂"全神貫注"。教學中學生演唱或視譜的過程實際就是訓練集中注意力的過程,而且知覺和動作要相互協(xié)調(diào),既鍛煉了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分配,也使學生通過讀譜與視唱記憶的訓練,提高了學生反應(yīng)力的敏捷程度和整體記憶能力。正如法國文豪雨果所說:"開啟人類智慧寶庫的鑰匙有三把:一把是文學,一把是數(shù)字,一把是音樂。"
總之,小學音樂教育要以審美為核心。我們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健康樂觀的優(yōu)良情感,為其終生熱愛音樂、熱愛生活打下良好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