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君玉
摘要:讓學生在學習中快樂、自信地學習是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要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來自老師和知識的快樂,多從學生的角度去設計教學,把學生的主體性充分體現(xiàn)出來,讓他們在自信中成長。
關鍵詞:小學英語;興趣培養(yǎng);課堂活動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20-0340-02小學英語教學有其獨特性,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的,通過聽、說、讀、唱、玩、演等方式,著重于發(fā)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使之獲得語言知識技能,形成初級語感、語音、語調,培養(yǎng)其簡單英語語言交際的能力。如何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地參與學習,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1.營造快樂 氛圍,讓課堂充滿愛
任何一種教育都應該是滲透著愛的教育。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蘇霍姆林斯基說:"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基礎,在充滿愛的氛圍里,學生們才能快樂地學習.。在小學英語課黨教學中,教師應時刻關心和愛護自己的學生,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平等、和諧、快樂的氣氛。第一,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不能只關注先進生,應面向全體學生,給后進生更多的鍛煉機會。在課堂提問時,應考慮到所問對象的各個層次,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的感受到充滿愛的課堂,快樂的學習英語;第二,教師應注意教態(tài)自然親切,眉宇間發(fā)自內心地流露出對學生的喜愛。這樣,學生情緒自然活躍,能最大限度地表現(xiàn)出積極主動的樂學精神,快樂學英語。
2.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式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
我們知道,在課堂上師生關系的主導是教師,教師用什么態(tài)度對待學生直接影響學生對教師教學過程的參與。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能緩解學生內心的緊張,從而激發(fā)他們的思維和想象力,交際也就更為活躍。哪些不成功的教學案例也不是我們教師不平等對待學生,而是我們沒有注意到自己不自覺地態(tài)度對學生的影響,也沒有注意到一些細小的情節(jié)對學生產生的負面影響。例如:
2.1教師過于低估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講解包辦過多。學生回答問題剛出現(xiàn)困難就代學生說出"標準"答案,也不管學生真想表達的事什么,壓制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2.2在焦急過程中,教師過多打斷學生的思路,引導過多,糾錯過多。你要學生與你交流,就該允許有不同的想法和信息存在,學生和你是平等的對話者。
2.3教師對一些"差生"比較漠視,從不或很少提問,關注這部分學生,打擊了這些學生的自尊心,還引起整修課堂氣氛的惡性循環(huán)。
3.設計課外英語活動,培養(yǎng)英語興趣小組
課外活動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人才的不可或缺的途徑,是豐富學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課外活動不僅能加深、鞏固和擴大課堂上所學到的英語各方面的知識,而且能不斷地獲得新的知識。學生可以把在課堂上獲得的知識運用于實際,從而加深對知識理解。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小學生的興趣愛好都可以在活動中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和表現(xiàn)。作為一個一線的英語教師,我們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性格、興趣和特長,富有創(chuàng)新的開展形式多樣的英語課外活動。
3.1英文打字比賽。英語詞匯是小學英語學習的重點,根據(jù)學生熱愛玩電腦的習慣,我們可以組織英語打字比賽,不僅可以避免乏味地抄寫,還可以更好地鞏固單詞,學生感覺新鮮,既能熟練英語單詞,又能玩電腦,開發(fā)右大腦,手腦并用,樂此不彼。
3.2英語書法大賽。以班級為單位,一月一次書法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在學習26個字母后進行書法大賽,統(tǒng)一書寫格式,評選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若干名進行獎勵。高年級學生可定期一月一次書法賽,規(guī)定書寫內容、格式。
3.3開設英語角。每個班級創(chuàng)設英語角,在英語角處放置學生喜愛的英語小讀物,供學生課外閱讀,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例如小學英語趣味故事、英語世界、英語連環(huán)畫等,都是小學生較為喜愛的課外讀物。既能增加學生的課外知識,也能讓學生在英語讀物中了解到西方文化。
4.布置有聲的英語作業(yè),增加學生知識面
4.1課后學生聽課文錄音,并將自己的讀音錄制下來。英語的學習包括聽、說、讀、寫,聽當然是學習英語的前提,所以課后學生對所學英語應該多聽,多模仿課文中發(fā)音。只要他們對英語課文聽力多加強聽,那么自己就會模仿其中的發(fā)音,教師們就不必擔心學生的發(fā)音標準與否的問題了。聽完后,學生將自己的發(fā)音錄制下來。這是一個有趣的、具有挑戰(zhàn)性的過程。聽到自己的聲音播放出來無疑會讓學生激動的。學生為了追求最佳的錄音效果,會反復聽、說、模仿,使"有聲"作業(yè)盡善盡美,并拿自己的錄音與原聲磁帶對比,自我反饋,不斷糾正,反復琢磨,可謂一舉多得。
4.2學生學習簡單的英文歌曲和欣賞兒童英文電影。俗話說,"說的沒有唱的好",英文歌曲的學習是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音樂的優(yōu)美旋律中學習英語,學生更加積極。課堂中學習英文歌曲的時間畢竟有限,所以安排學生聽一些簡單的英文歌曲。學生既能感受音樂的美妙,又可以練習他們的聽力。另外,學生可以借助網絡,去欣賞一些兒童級別的英文電影和動畫,這也是可以鍛煉學生的聽力的。
4.3快樂學對話。在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教案,想方設法以新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興趣,用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思維,喚起他們的學習注意,進而充分調動他們學習對話的積極性,讓他們充分參與到對話中來。
在豐富多彩的教學對話的手段中,我比較熱衷的是情境教學。情境教學對話,便于學生理解語言的意義,理解語言運用的具體環(huán)境。教師要創(chuàng)設盡可能真實的情境,使得課堂充滿趣味性。例如,在教授Fun with English Book 7 Unit 4中,關于生病這類對話時,創(chuàng)設了"小小診所"這樣一個情境,讓三名同學扮演醫(yī)生、小女孩和小女孩的媽媽這三個角色,在這一情景對話中,自然就把我們這節(jié)課學的句型"How do you feel?I feel sick.Maybe you have a cold."等這單元的重點句型,一一表達了出來,這樣分成幾組來表演,學生們非常積極地表演著,參與度很高,這樣即把他們的興趣激發(fā)了出來,學生們又輕松地掌握了對話的內容。
5.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英語課堂學習習慣
筆者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小學升入初中的學生,都要從頭培養(yǎng)英語學習習慣。英國教育家洛克曾說過:"事實上,一切教育都要歸結為養(yǎng)成兒童良好的習慣。"學生在六年級課堂專心聽講的習慣,熟練查閱字典的習慣,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習慣,獨立思考的習慣,課堂主動適時記筆記的習慣,在剛上初中的課堂中很難體現(xiàn)。小學英語的習慣無非就是聽、說、讀、寫習慣的養(yǎng)成。例如,聽力習慣的培養(yǎng):從小學剛接觸英語開始教師就應該強調,認真聽示范發(fā)音,聽清后再模仿發(fā)音,只有聽得清,聽得懂,才能說得準,說得好。用心地多聽他人說英語,有助于培養(yǎng)對英語的敏捷反應。因此,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教師或錄音的示范發(fā)音,用心聽他人說英語是至關重要的。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小學生模仿性強,但缺乏自控能力。課堂上,常有學生一聽教師示范發(fā)音,就急于開口模仿,輕聲跟講,結果導致自身發(fā)音欠準,而且還影響了他人聽音。因此,在英語起始教學階段,教師就要訓練學生靜心聽,可采用"手勢暗示法",即教師隨著示范發(fā)音打手勢"一、二",這時學生邊聽教師發(fā)音,邊看教師嘴形,注意觀察其大、小、扁、圓及變化情況,做到看明、聽清,當手勢打"三"時,全班齊聲模仿。這樣,發(fā)音易到位,模仿效果好??傊?,創(chuàng)設快樂的英語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在此情境中自由學習和享受英語,是增強其英語學習積極性和認知體驗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