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農(nóng)業(yè)機械在稻茬馬鈴薯生產(chǎn)中的應用

      2015-01-15 08:40:26薛貞明柯鵬飛
      長江蔬菜·技術(shù)版 2014年12期
      關鍵詞:開溝播種機硫酸鉀

      薛貞明+++柯鵬飛

      安徽省長江沿岸種植業(yè)以水稻生產(chǎn)為主,因氣候原因水稻后茬不適宜種植小麥,冬季空閑田較多。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努力研究稻茬馬鈴薯栽培,但常規(guī)種植、稻田免耕覆草栽培等模式,受到農(nóng)村勞動力資源不足、用工量大、土地流轉(zhuǎn)、秸稈粉碎還田等多種因素制約,導致馬鈴薯不能規(guī)?;a(chǎn)。因此,在安徽廬江縣探索馬鈴薯機械化、規(guī)?;⒁?guī)范化栽培,對中、晚稻后茬的冬閑田高產(chǎn)高效種植和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機械化生產(chǎn)可以解決大田翻耕、旋耕、施肥、播種、覆土、蓋膜、采收等馬鈴薯生長過程中常規(guī)栽培很難達到的規(guī)范化程序,且比人力畜力提高工效10~15 倍,保證大田株行距一致,播種深淺均勻,保肥、保墑、提高地溫等作用明顯。

      2013年在國家財政資金的支持下,我們在安徽春生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種植機械化稻茬馬鈴薯

      20 hm2,667 m2產(chǎn)量達2 250 kg以上,將其機械在馬鈴薯生產(chǎn)中的應用介紹如下。

      1 機械深耕培土有利于馬鈴薯生長發(fā)育

      機械化深耕培土技術(shù)是提高馬鈴薯產(chǎn)量的關鍵技術(shù)。馬鈴薯是塊莖作物,平作會造成活土層逐漸板結(jié),水、肥、土流失嚴重,莖塊周圍的土壤孔隙度減少,嚴重影響馬鈴薯莖塊生長發(fā)育,導致馬鈴薯產(chǎn)量低、品質(zhì)差。通過機械深耕培土,可以疏松土壤15 cm以上,起到深耕、滅茬、曬壟、消滅雜草和防止病蟲害的作用,并增加蓄水能力。培土后壟高可達25~30 cm,莖塊生長在表土5~10 cm 以下,避免了莖塊裸露出地面曬青、曬綠,從而確保了馬鈴薯的食用品質(zhì)和市場價值,同時提高了防旱、防澇能力。

      機械選擇1804型大型拖拉機(動力機械下同)配套鏵式雙犁進行深耕,每天耕地達2~2.7 hm2。

      2 機械旋耕細作提高肥料利用率

      長江流域每年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雨水偏少,連續(xù)晴朗天數(shù)較多,也是單季水稻和雙季晚稻的收獲期,水稻收獲后選擇連續(xù)晴好天氣深耕大田,晾曬3~5天后普施基肥進行旋耕操作,按目標產(chǎn)量2 000~3 000 kg/667 m2的要求,667 m2施有機質(zhì)含量達5%的有機肥250 kg(或腐熟有機肥3 000~

      4 000 kg)、45%(15-15-15)硫酸鉀型復合肥75 kg、尿素20 kg、硫酸鉀15 kg、硼肥0.5 kg、硫酸鋅

      0.5 kg。其中,有機肥、復合肥、硼肥、鋅肥作基肥普施,尿素和硫酸鉀在播種時隨播種機施入。旋耕2次,達到土壤細碎疏松、無直徑超過5~7 cm的大土塊,便于馬鈴薯播種機操作。大田旋耕前每667 m2用5%辛硫磷顆粒劑2.5 kg與基肥攪拌均勻普施,防治地下害蟲。

      旋耕細作使土肥混合均勻,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機械旋耕每天耕地高達3.3 hm2。

      3 機械播種及苗期管理

      3.1 播種

      施完基肥、旋耕耙平大田后,選擇晴好天氣進行播種(不必擔憂冬前播種種薯變爛問題),用單壟雙行馬鈴薯播種機播種(播種機購自青島璞盛機械有限公司),畦面寬調(diào)至0.8 m,壟高0.2 m,行株距0.3 m×0.3 m,畦溝寬0.3 m,播深0.12 m,每畦播種2行,667 m2栽3 500株左右。

      3.2 施送嫁肥、鋪地膜

      隨播種機667 m2施尿素10 kg和硫酸鉀10 kg作送嫁肥,化除后鋪設1.0 m寬的地膜。

      3.3 開溝覆土、化除

      播種后,用開溝覆土機(購自山東濰坊三山機械有限公司)進一步挖深畦溝并在地膜上覆蓋細土,畦溝要求雨季排水通暢,膜上覆土厚達2~3 cm。畦溝和畦面用72%金都爾乳油(精異丙甲草胺)100~150 mL對水20~25 kg進行除草,或667 m2用90%乙草胺100~130 mL、50%乙草胺130~200 mL對水15~20 kg噴殺雜草。翌年3月上旬(幼苗拱土前),用開溝覆土機再一次開溝,確保地膜上細土層厚達3~5 cm。畦溝和畦面再化除一次。

      3.4 破膜放苗

      地膜上覆土均勻幼苗基本上能破膜拱土,極少數(shù)不能破膜的要人工進行破膜放苗。

      注:常規(guī)栽培和稻田免耕覆草栽培等模式,為了防止薯塊見光發(fā)青,我們都選擇黑色地膜,本次栽培也選用黑色地膜,實際上機械化栽培不需要用黑色地膜,普通的無色透明地膜更好些,它很容易看清拱土但未破膜的薯苗。

      4 機械化收獲

      機械化收獲技術(shù)是擴大馬鈴薯種植面積的關鍵技術(shù),馬鈴薯人工收獲既費工又費時,勞動量大,效率低,而且損失較大。采用機械(收獲機購自青島璞盛機械有限公司)收獲可大大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一般可提高工效10~15倍,挖凈率達到98%以上,損失率小于5%,同時對土地完成了深翻作業(yè)。

      5 小結(jié)

      馬鈴薯機械播種和機械收獲是實現(xiàn)馬鈴薯生產(chǎn)機械化的關鍵問題。

      播種機械化技術(shù)利用機械一次性完成開溝、施肥、播種、覆土等多項作業(yè),其特點是播種覆土均勻、出苗一致,省種、省時、省力,效率高,利于大面積作業(yè)。

      收獲機械化技術(shù)利用馬鈴薯采收機將成熟馬鈴薯進行起運、篩土、擺放于地表,具有起得快、省力氣、起得凈、不破皮等特點。

      根據(jù)初步試驗表明,機械化種植可節(jié)約種薯5%~8%,提高產(chǎn)量8%~12%,提高工效10~15倍,節(jié)省勞動力2 500元/hm2,機械播種可保證種植行距、株距、播深一致。機械收獲可使收獲過程中的損失率降低2~3個百分點,做到適時、快速收獲、減少凍傷,便于運輸、貯藏和外銷加工。

      安徽省長江沿岸種植業(yè)以水稻生產(chǎn)為主,因氣候原因水稻后茬不適宜種植小麥,冬季空閑田較多。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努力研究稻茬馬鈴薯栽培,但常規(guī)種植、稻田免耕覆草栽培等模式,受到農(nóng)村勞動力資源不足、用工量大、土地流轉(zhuǎn)、秸稈粉碎還田等多種因素制約,導致馬鈴薯不能規(guī)?;a(chǎn)。因此,在安徽廬江縣探索馬鈴薯機械化、規(guī)?;?、規(guī)范化栽培,對中、晚稻后茬的冬閑田高產(chǎn)高效種植和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機械化生產(chǎn)可以解決大田翻耕、旋耕、施肥、播種、覆土、蓋膜、采收等馬鈴薯生長過程中常規(guī)栽培很難達到的規(guī)范化程序,且比人力畜力提高工效10~15 倍,保證大田株行距一致,播種深淺均勻,保肥、保墑、提高地溫等作用明顯。

      2013年在國家財政資金的支持下,我們在安徽春生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種植機械化稻茬馬鈴薯

      20 hm2,667 m2產(chǎn)量達2 250 kg以上,將其機械在馬鈴薯生產(chǎn)中的應用介紹如下。

      1 機械深耕培土有利于馬鈴薯生長發(fā)育

      機械化深耕培土技術(shù)是提高馬鈴薯產(chǎn)量的關鍵技術(shù)。馬鈴薯是塊莖作物,平作會造成活土層逐漸板結(jié),水、肥、土流失嚴重,莖塊周圍的土壤孔隙度減少,嚴重影響馬鈴薯莖塊生長發(fā)育,導致馬鈴薯產(chǎn)量低、品質(zhì)差。通過機械深耕培土,可以疏松土壤15 cm以上,起到深耕、滅茬、曬壟、消滅雜草和防止病蟲害的作用,并增加蓄水能力。培土后壟高可達25~30 cm,莖塊生長在表土5~10 cm 以下,避免了莖塊裸露出地面曬青、曬綠,從而確保了馬鈴薯的食用品質(zhì)和市場價值,同時提高了防旱、防澇能力。

      機械選擇1804型大型拖拉機(動力機械下同)配套鏵式雙犁進行深耕,每天耕地達2~2.7 hm2。

      2 機械旋耕細作提高肥料利用率

      長江流域每年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雨水偏少,連續(xù)晴朗天數(shù)較多,也是單季水稻和雙季晚稻的收獲期,水稻收獲后選擇連續(xù)晴好天氣深耕大田,晾曬3~5天后普施基肥進行旋耕操作,按目標產(chǎn)量2 000~3 000 kg/667 m2的要求,667 m2施有機質(zhì)含量達5%的有機肥250 kg(或腐熟有機肥3 000~

      4 000 kg)、45%(15-15-15)硫酸鉀型復合肥75 kg、尿素20 kg、硫酸鉀15 kg、硼肥0.5 kg、硫酸鋅

      0.5 kg。其中,有機肥、復合肥、硼肥、鋅肥作基肥普施,尿素和硫酸鉀在播種時隨播種機施入。旋耕2次,達到土壤細碎疏松、無直徑超過5~7 cm的大土塊,便于馬鈴薯播種機操作。大田旋耕前每667 m2用5%辛硫磷顆粒劑2.5 kg與基肥攪拌均勻普施,防治地下害蟲。

      旋耕細作使土肥混合均勻,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機械旋耕每天耕地高達3.3 hm2。

      3 機械播種及苗期管理

      3.1 播種

      施完基肥、旋耕耙平大田后,選擇晴好天氣進行播種(不必擔憂冬前播種種薯變爛問題),用單壟雙行馬鈴薯播種機播種(播種機購自青島璞盛機械有限公司),畦面寬調(diào)至0.8 m,壟高0.2 m,行株距0.3 m×0.3 m,畦溝寬0.3 m,播深0.12 m,每畦播種2行,667 m2栽3 500株左右。

      3.2 施送嫁肥、鋪地膜

      隨播種機667 m2施尿素10 kg和硫酸鉀10 kg作送嫁肥,化除后鋪設1.0 m寬的地膜。

      3.3 開溝覆土、化除

      播種后,用開溝覆土機(購自山東濰坊三山機械有限公司)進一步挖深畦溝并在地膜上覆蓋細土,畦溝要求雨季排水通暢,膜上覆土厚達2~3 cm。畦溝和畦面用72%金都爾乳油(精異丙甲草胺)100~150 mL對水20~25 kg進行除草,或667 m2用90%乙草胺100~130 mL、50%乙草胺130~200 mL對水15~20 kg噴殺雜草。翌年3月上旬(幼苗拱土前),用開溝覆土機再一次開溝,確保地膜上細土層厚達3~5 cm。畦溝和畦面再化除一次。

      3.4 破膜放苗

      地膜上覆土均勻幼苗基本上能破膜拱土,極少數(shù)不能破膜的要人工進行破膜放苗。

      注:常規(guī)栽培和稻田免耕覆草栽培等模式,為了防止薯塊見光發(fā)青,我們都選擇黑色地膜,本次栽培也選用黑色地膜,實際上機械化栽培不需要用黑色地膜,普通的無色透明地膜更好些,它很容易看清拱土但未破膜的薯苗。

      4 機械化收獲

      機械化收獲技術(shù)是擴大馬鈴薯種植面積的關鍵技術(shù),馬鈴薯人工收獲既費工又費時,勞動量大,效率低,而且損失較大。采用機械(收獲機購自青島璞盛機械有限公司)收獲可大大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一般可提高工效10~15倍,挖凈率達到98%以上,損失率小于5%,同時對土地完成了深翻作業(yè)。

      5 小結(jié)

      馬鈴薯機械播種和機械收獲是實現(xiàn)馬鈴薯生產(chǎn)機械化的關鍵問題。

      播種機械化技術(shù)利用機械一次性完成開溝、施肥、播種、覆土等多項作業(yè),其特點是播種覆土均勻、出苗一致,省種、省時、省力,效率高,利于大面積作業(yè)。

      收獲機械化技術(shù)利用馬鈴薯采收機將成熟馬鈴薯進行起運、篩土、擺放于地表,具有起得快、省力氣、起得凈、不破皮等特點。

      根據(jù)初步試驗表明,機械化種植可節(jié)約種薯5%~8%,提高產(chǎn)量8%~12%,提高工效10~15倍,節(jié)省勞動力2 500元/hm2,機械播種可保證種植行距、株距、播深一致。機械收獲可使收獲過程中的損失率降低2~3個百分點,做到適時、快速收獲、減少凍傷,便于運輸、貯藏和外銷加工。

      安徽省長江沿岸種植業(yè)以水稻生產(chǎn)為主,因氣候原因水稻后茬不適宜種植小麥,冬季空閑田較多。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努力研究稻茬馬鈴薯栽培,但常規(guī)種植、稻田免耕覆草栽培等模式,受到農(nóng)村勞動力資源不足、用工量大、土地流轉(zhuǎn)、秸稈粉碎還田等多種因素制約,導致馬鈴薯不能規(guī)?;a(chǎn)。因此,在安徽廬江縣探索馬鈴薯機械化、規(guī)模化、規(guī)范化栽培,對中、晚稻后茬的冬閑田高產(chǎn)高效種植和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機械化生產(chǎn)可以解決大田翻耕、旋耕、施肥、播種、覆土、蓋膜、采收等馬鈴薯生長過程中常規(guī)栽培很難達到的規(guī)范化程序,且比人力畜力提高工效10~15 倍,保證大田株行距一致,播種深淺均勻,保肥、保墑、提高地溫等作用明顯。

      2013年在國家財政資金的支持下,我們在安徽春生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種植機械化稻茬馬鈴薯

      20 hm2,667 m2產(chǎn)量達2 250 kg以上,將其機械在馬鈴薯生產(chǎn)中的應用介紹如下。

      1 機械深耕培土有利于馬鈴薯生長發(fā)育

      機械化深耕培土技術(shù)是提高馬鈴薯產(chǎn)量的關鍵技術(shù)。馬鈴薯是塊莖作物,平作會造成活土層逐漸板結(jié),水、肥、土流失嚴重,莖塊周圍的土壤孔隙度減少,嚴重影響馬鈴薯莖塊生長發(fā)育,導致馬鈴薯產(chǎn)量低、品質(zhì)差。通過機械深耕培土,可以疏松土壤15 cm以上,起到深耕、滅茬、曬壟、消滅雜草和防止病蟲害的作用,并增加蓄水能力。培土后壟高可達25~30 cm,莖塊生長在表土5~10 cm 以下,避免了莖塊裸露出地面曬青、曬綠,從而確保了馬鈴薯的食用品質(zhì)和市場價值,同時提高了防旱、防澇能力。

      機械選擇1804型大型拖拉機(動力機械下同)配套鏵式雙犁進行深耕,每天耕地達2~2.7 hm2。

      2 機械旋耕細作提高肥料利用率

      長江流域每年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雨水偏少,連續(xù)晴朗天數(shù)較多,也是單季水稻和雙季晚稻的收獲期,水稻收獲后選擇連續(xù)晴好天氣深耕大田,晾曬3~5天后普施基肥進行旋耕操作,按目標產(chǎn)量2 000~3 000 kg/667 m2的要求,667 m2施有機質(zhì)含量達5%的有機肥250 kg(或腐熟有機肥3 000~

      4 000 kg)、45%(15-15-15)硫酸鉀型復合肥75 kg、尿素20 kg、硫酸鉀15 kg、硼肥0.5 kg、硫酸鋅

      0.5 kg。其中,有機肥、復合肥、硼肥、鋅肥作基肥普施,尿素和硫酸鉀在播種時隨播種機施入。旋耕2次,達到土壤細碎疏松、無直徑超過5~7 cm的大土塊,便于馬鈴薯播種機操作。大田旋耕前每667 m2用5%辛硫磷顆粒劑2.5 kg與基肥攪拌均勻普施,防治地下害蟲。

      旋耕細作使土肥混合均勻,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機械旋耕每天耕地高達3.3 hm2。

      3 機械播種及苗期管理

      3.1 播種

      施完基肥、旋耕耙平大田后,選擇晴好天氣進行播種(不必擔憂冬前播種種薯變爛問題),用單壟雙行馬鈴薯播種機播種(播種機購自青島璞盛機械有限公司),畦面寬調(diào)至0.8 m,壟高0.2 m,行株距0.3 m×0.3 m,畦溝寬0.3 m,播深0.12 m,每畦播種2行,667 m2栽3 500株左右。

      3.2 施送嫁肥、鋪地膜

      隨播種機667 m2施尿素10 kg和硫酸鉀10 kg作送嫁肥,化除后鋪設1.0 m寬的地膜。

      3.3 開溝覆土、化除

      播種后,用開溝覆土機(購自山東濰坊三山機械有限公司)進一步挖深畦溝并在地膜上覆蓋細土,畦溝要求雨季排水通暢,膜上覆土厚達2~3 cm。畦溝和畦面用72%金都爾乳油(精異丙甲草胺)100~150 mL對水20~25 kg進行除草,或667 m2用90%乙草胺100~130 mL、50%乙草胺130~200 mL對水15~20 kg噴殺雜草。翌年3月上旬(幼苗拱土前),用開溝覆土機再一次開溝,確保地膜上細土層厚達3~5 cm。畦溝和畦面再化除一次。

      3.4 破膜放苗

      地膜上覆土均勻幼苗基本上能破膜拱土,極少數(shù)不能破膜的要人工進行破膜放苗。

      注:常規(guī)栽培和稻田免耕覆草栽培等模式,為了防止薯塊見光發(fā)青,我們都選擇黑色地膜,本次栽培也選用黑色地膜,實際上機械化栽培不需要用黑色地膜,普通的無色透明地膜更好些,它很容易看清拱土但未破膜的薯苗。

      4 機械化收獲

      機械化收獲技術(shù)是擴大馬鈴薯種植面積的關鍵技術(shù),馬鈴薯人工收獲既費工又費時,勞動量大,效率低,而且損失較大。采用機械(收獲機購自青島璞盛機械有限公司)收獲可大大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一般可提高工效10~15倍,挖凈率達到98%以上,損失率小于5%,同時對土地完成了深翻作業(yè)。

      5 小結(jié)

      馬鈴薯機械播種和機械收獲是實現(xiàn)馬鈴薯生產(chǎn)機械化的關鍵問題。

      播種機械化技術(shù)利用機械一次性完成開溝、施肥、播種、覆土等多項作業(yè),其特點是播種覆土均勻、出苗一致,省種、省時、省力,效率高,利于大面積作業(yè)。

      收獲機械化技術(shù)利用馬鈴薯采收機將成熟馬鈴薯進行起運、篩土、擺放于地表,具有起得快、省力氣、起得凈、不破皮等特點。

      根據(jù)初步試驗表明,機械化種植可節(jié)約種薯5%~8%,提高產(chǎn)量8%~12%,提高工效10~15倍,節(jié)省勞動力2 500元/hm2,機械播種可保證種植行距、株距、播深一致。機械收獲可使收獲過程中的損失率降低2~3個百分點,做到適時、快速收獲、減少凍傷,便于運輸、貯藏和外銷加工。

      猜你喜歡
      開溝播種機硫酸鉀
      免耕播種機種肥開溝器的結(jié)構(gòu)設計及力學分析
      大蒜播種機讓蒜農(nóng)挺直了腰
      過二硫酸鉀三級中紅外光譜研究
      果園鏈式開溝器系統(tǒng)的設計及有限元分析
      硫酸鉀為什么出口沒有預想的熱?
      小型茶樹開溝和施肥一體機的設計和仿真
      我們都是播種機
      雷鋒(2016年4期)2016-05-30 02:09:48
      作物播種開溝器及劃行開溝器的構(gòu)造和使用介紹
      讓黨建成為信仰播種機和工作推進器
      學習月刊(2015年10期)2015-07-09 03:35:12
      硫酸鉀供給受限明顯行業(yè)景氣回升
      通山县| 河池市| 青龙| 尚义县| 长丰县| 宜阳县| 通州市| 铜山县| 南汇区| 焦作市| 沙河市| 綦江县| 海口市| 汉阴县| 潜江市| 固始县| 诏安县| 淄博市| 临漳县| 合水县| 高邑县| 沁源县| 柞水县| 库车县| 灵山县| 建瓯市| 大英县| 龙江县| 通道| 祁阳县| 武定县| 庄浪县| 明光市| 务川| 宁海县| 濉溪县| 曲阳县| 兴海县| 交口县| 高阳县| 桓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