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lán)明和
鄧公廟的來由
藍(lán)明和
岑溪南渡黃華河畔, 有座怪廟叫鄧公廟,廟內(nèi)的四根柱子有龍的浮雕,但龍頭朝下,而且廟內(nèi)無香火、塑像,來觀者甚眾,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原來明末期間,皇帝疏于朝政,治世無方,自然災(zāi)害頻發(fā)。黃華河連年水災(zāi),沖垮沿河而建的房舍,兩岸莊稼失收,民不聊生。
南渡善村有個富紳叫鄧清,從小習(xí)文學(xué)武,樂善好施,水災(zāi)過后總會開倉送糧,救濟百姓,可是一年一度的水災(zāi),入不敷出,怎么應(yīng)對以后的漫長日子呢?鄧清決定出一趟遠(yuǎn)門尋找對策。
這年四月初八,鄧清從南渡善村出發(fā),先是順流直下,途經(jīng)曇容、馬路、波塘直至藤縣金雞與黃華河交匯的北流河,之后再溯流直上,途經(jīng)吉太、大隆、水汶,直至廣東信宜。上路不久鄧清就發(fā)現(xiàn):沿岸種竹的地方災(zāi)情最輕。于是在溯流直上的時候,他每到一處地方都動員村民種竹,并愿出錢資助種竹者,以后形成“竹的城墻”攔洪防澇,竹子還可以發(fā)展竹編賣錢。
一年后,鄧清終于走到了黃華河的源頭——觀龍?zhí)丁_@時正好是次年的四月初八,大雨下了三天三夜,鄧清親眼看見黃華河水一天天暴漲,濫泛成災(zāi)。觀龍?zhí)断峦蝗滑F(xiàn)出一個泉眼,涌泉越噴越高,水柱最高時可達(dá)數(shù)丈。突然水下冒出一條惡龍,涌泉、水柱就是從惡龍口中噴出的水,惡龍噴水時河水就漲得快。
鄧清下決心要除掉這條惡龍。但僅靠自己的力量遠(yuǎn)遠(yuǎn)不夠,怎么辦呢?他繼續(xù)向前走,發(fā)現(xiàn)沿河正有不少人殺豬宰羊來祭惡龍。
鄧清好幾天沒吃東西了,見到了祭品不顧一切地?fù)寔沓裕獾酱迕竦膰?,被打昏在地?/p>
醒來后,鄧清見到一個白發(fā)長須的老道,老道說:“壯士,你才是真正治水的人,那些愚民殺豬宰羊只能是徒勞。他們今年還計劃獻上花姐,要把一個如花似玉的村姑捆了投入河里?!编嚽迓牶螅味?xì)庹恕?/p>
從此,鄧清拜老道為師。老道贈天書一卷,教鄧清識天象、借神力,煉水火之功、移山倒海之術(shù)。一年后,老道對鄧清說:“你已武藝高強、神通廣大,今日四月初八就是你除惡立功之日。去罷!”老道用佛塵一掃鄧清,鄧清立即迷糊過去,醒來時發(fā)現(xiàn)自己就躺在觀龍峰的一塊石板上,附近有四塊巨石,陡峭的巖下就是觀龍?zhí)丁?/p>
鄧清盯著觀龍?zhí)?,頃刻之間水面露出泉眼,一會兒變成水柱,最終露出了惡龍的頭,張開著血盆大口噴水。鄧清早已扎好馬步,“嗨!”的一聲發(fā)力,右掌一推一塊巨石,巨石箭一般地砸到龍頭上。惡龍還未來得及反應(yīng),鄧清輪起左掌又推出第二塊巨石,緊接著右腳踢飛第三塊巨石,左腳踢飛第四塊巨石,連連擊中惡龍的頭、身、腰、尾部。惡龍重傷,挺起全身立于水面,想噴水擊倒山頂上的鄧清。鄧清深吸一口氣,正當(dāng)惡龍張開血盆大口時,鄧清傾力一噴,從五俯六臟之間噴出一顆血球,血球離口就變成一團火,飛一般射入惡龍的喉嚨,如一把利劍將惡龍開膛破肚,惡龍終于死了。鄧清也因氣血兩虧倒地身亡,被一個老道扶了乘鶴西去。鄧清推入潭中砸死惡龍的四塊巨石、一顆血球順流直漂,最終形成了黃華河上中河段的五處截流險灘。
半年之后,京城的皇宮失火。奉天、華蓋、謹(jǐn)身三大宮殿被火燒了四天四夜,嘉靖帝晚上夢見一個道人手捧一碗水灑在皇宮中,并告訴皇上,雞鳴時分必下大雨滅火。果然雨至,火滅。
鄧公廟的柱子上有龍的浮雕
皇上詢問占卜國師,送雨道士是誰?國師說叫鄧清,是岑溪善村人,已逝半年,衙門州官認(rèn)為鄧清是民間邪人并未表其治水功績?;噬下勓源笈?。
為了表彰鄧清救火、治水、濟民有功,皇帝下令建鄧公廟,派出重臣監(jiān)制,準(zhǔn)允制作倒龍雕柱四根,以表明皇上對平民百姓的尊重,對民間能人賢士的敬仰,并警告百官要近民、親民。不見香火、不擺塑像,則是頌揚無名英雄的意思。
至今,黃華河還長著茂密的竹子,是一條既防洪又美麗的河。
責(zé)任編輯:覃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