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慶 江西省撫州市東鄉(xiāng)紅星醫(yī)院 331801
注射用蘭索拉唑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的臨床效果分析
梁國慶 江西省撫州市東鄉(xiāng)紅星醫(yī)院 331801
目的:分析注射用蘭索拉唑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所收治的92例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6例。對照組選擇奧美拉唑給予治療,觀察組選擇注射用蘭索拉唑給予治療,比較兩組療效。結(jié)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是93.4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26%;觀察組患者24h止血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48h和72h止血率無顯著差異;觀察組止血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皮疹、腹脹腹瀉、頭暈的發(fā)生率無明顯差異。結(jié)論:采用注射用蘭索拉唑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患者的臨床效果非常顯著,不良反應較少、療效較高、止血迅速,值得在臨床中應用與推廣。
注射用蘭索拉唑 十二指腸潰瘍出血 奧美拉唑 臨床效果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或胰膽等病變引起的出血,而十二指腸潰瘍出血與患者胃酸分泌異常、幽門螺桿菌(Hp)感染、非甾體抗炎藥(NSAID)、生活及飲食不規(guī)律、工作及外界壓力、吸煙、飲酒以及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關(guān)[1]。臨床治療手段有藥物治療與手術(shù)治療,但由于手術(shù)對技術(shù)與醫(yī)療條件要求比較高,故很多醫(yī)院還是選擇藥物進行治療?,F(xiàn)分析注射用蘭索拉唑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的臨床療效,現(xiàn)匯報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4年4-11月我院收治的92例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通過胃鏡檢查并確診為十二指腸潰瘍出血,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6例。對照組中男24例,女22例;年齡21~68歲,平均年齡(41.8± 7.5)歲;病程2~9年,平均病程(3.8±1.5)年。觀察組中男22例,女24例;年齡23~65歲,平均年齡(39.8±8.5)歲;病程1~10年,平均病程(3.1±1.8)年。兩組患者年齡、病情、病程、性別等基本情況均無顯著差異,即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分析。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選擇奧美拉唑給予治療:靜脈滴注35mg注射用奧美拉唑鈉(常州金遠藥業(yè)制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7321)和100ml的0.9%氯氧化鈉混合液,1次/d。觀察組選擇注射用蘭索拉唑給予治療:靜脈滴注30mg注射用蘭索拉唑(江蘇奧賽康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336)和100ml的0.9%氯氧化鈉混合液,1次/d。兩組均治療7d為1個療程,共治療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療效判定:顯效:臨床病癥消失或顯著改善,潰瘍面明顯愈合,出血停止,大便正?;蜈呌谡?;有效:臨床病癥有所減輕,潰瘍面雖有所縮小但愈合較差,大便干結(jié)且有少量血色;無效:臨床病癥無減輕跡象甚至加重,潰瘍面無變化愈合較差,大便多顯血色。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后24h、48h、72h的止血情況、止血時間及治療后的不良反應情況,其中止血標準為通過胃鏡檢查證明潰瘍面無出血癥狀視為止血成功。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全部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或例數(shù)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顯著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分析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是93.4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26%(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患者止血情況分析 觀察組患者24h止血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48h和72h止血率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止血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止血情況比較〔n(%)〕
2.3 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情況 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皮疹、腹脹腹瀉、頭暈的發(fā)生率無明顯差異(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比較
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屬于上消化道出血中最為常見的并發(fā)癥,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會引起患者大量出血,大量出血是指在數(shù)小時內(nèi)失血量超出1 000ml或循環(huán)血容量的20%,其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嘔血和(或)黑糞,往往伴有血容量減少引起的急性周圍循環(huán)衰竭,是常見的急癥,病死率高達8%~13.7%,所以必須采取有效措施確保短時間內(nèi)止血成功才是挽救患者的關(guān)鍵。據(jù)研究胃酸過多是導致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的主要原因,因為過多胃酸會破壞胃黏膜,故止血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是降低消化酶活性、抑制胃酸、促進凝血、穩(wěn)定血痂、降低出血管內(nèi)壓力。由于手術(shù)治療在許多方面都有一定要求,所以臨床治療最有效和常用的還是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泮托拉唑、蘭索拉唑、奧美拉唑等[2,3]。奧美拉唑(又稱為洛賽克)屬于第一代質(zhì)子泵抑制劑,具有很強的抑酸作用,主要作用機制是通過選擇性對胃黏膜壁細胞發(fā)揮效用而抑制H+-K+-ATP酶活性,從而達到減少胃酸分泌的目的,而且其見效快并藥效持久,據(jù)臨床觀察其幾分鐘內(nèi)就可見效并在起效后能持續(xù)1d的藥效,確保用藥者胃酸pH值長期維持在6以上,并且停藥后還能保持4d的藥效[4,5]。蘭索拉唑?qū)儆诘诙|(zhì)子泵抑制劑,其作用機制與奧美拉唑較為相似,但是其穩(wěn)定性更高、抑制胃酸能力更強、見效更快,且不良反應基本在可耐受范圍內(nèi),在停藥后均可有效控制,故在臨床治療中蘭索拉唑逐步呈現(xiàn)替代奧美拉唑的趨勢。
本次選取我院所收治的92例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6例。對照組選擇奧美拉唑給予治療,觀察組選擇注射用蘭索拉唑給予治療。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是93.48%明顯高于78.26%的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24h止血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48h和72h止血率無顯著差異;觀察組止血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皮疹、腹脹腹瀉、頭暈的發(fā)生率無明顯差異。說明蘭索拉唑可大大提高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的治療率,止血迅速,且不良反應較少。
綜上所述,采用注射用蘭索拉唑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患者的臨床效果非常顯著,值得在臨床中應用與推廣。
[1]黃石順.蘭索拉唑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的療效〔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9(23):923-924.
[2]李曉昕,張宜山,張方信.注射用蘭索拉唑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出血臨床觀察〔J〕.重慶醫(yī)學,2010,39(1):107-108.
[3]黎泳成,林定忠.蘭索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的療效〔J〕.臨床醫(yī)學,2011,8(3):188-189.
[4]楊惠.注射用蘭索拉唑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并出血療效觀察〔J〕.山東醫(yī)藥,2010,50(8):84-85.
[5]王晨曦.蘭索拉唑治療上消化道潰瘍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1,2(1):21-22.
(編輯紫蘇)
R656.6+2
B
1001-7585(2015)22-3080-02
201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