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a
作為中東乃至亞洲地區(qū)首個也是唯一一個致力于可收藏的限量版當代設計品的大型展會,第四屆迪拜設計節(jié)(DESIGN DAYS DUBAI)于3月16日至20日再次啟幕。來自20個國家的44家參展商帶來令人矚目的原創(chuàng)設計,既有知名設計師作品也有新興設計師作品。訓鷹術、慈善事業(yè)、手工藝、文化和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不尋常的材料都是本屆展會上亮閃閃的看點。
迪拜設計展的定位是“可收藏和限量版的家具和設計作品展”,來自全球的設計師會在把他們的創(chuàng)意作品展示給參觀者,主辦方稱這次展會同時也會組織一個非商業(yè)項目,包括各種類型WORKSHOP、現代藝術裝置和現場表演。設計節(jié)總監(jiān)西里爾·扎米特(CYRIL ZAMMIT)表示:“首屆迪拜設計節(jié)已經向我們證明了市場對于限量與罕見的設計藏品有很大的需求。而實際上,除了迪拜以外,中東地區(qū)的很多其他城市和地區(qū)也有很強大的市場潛力。我們非常驕傲我們的首屆展會就已經吸引到一批在國際上相當具有影響力的畫廊以及一系列正在冉冉升起的新銳力量的加入。我們注意到了廣大參觀者對于當代設計的濃厚興趣,于是在本次我們多增加了研討會,工作坊等公共項目以提供公眾教育。在迪拜藝術博覽會和迪拜藝術周的影響下,中東地區(qū)的藝術氛圍已經發(fā)展到相當的成熟度,相應地,藝術市場需求也與日俱增。迪拜設計節(jié)的目的就是為中東地區(qū)建立世界級的設計展會,向阿拉伯世界展示當代限量設計,并勾起藏家們對于藝術收藏同等的設計收藏熱情?!?/p>
今年的展會聚集了包括木匠工坊畫廊(CARPENTERS WORKSHOP GALLERY)、南非設計畫廊南方行會(SOUTHERN GUILD)、大衛(wèi)·吉爾(DAVID GILL)和FUMI畫廊(GALLERY FUMI)在內的世界頂級當代設計畫廊,以及一批參展商,他們將展出一批杰出設計師、建筑師和手工匠人的作品。
應迪拜設計節(jié)的邀請,中國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北京國際設計周于2015年3月16日至20日做客迪拜,為全球參觀者帶去了《中國設計:大設計、新絲路》主題展。這是北京國際設計周在中東地區(qū)展會平臺的首次亮相,也是大設計、新絲路主題活動繼首爾、科隆之后的第三個國際站點。
獵鷹FALCONS
今年,具有地域特色的傳統(tǒng)訓鷹術文化在貝魯特CARWAN GALLERY畫廊呈現的POSA PROJECT上得到了體現。意大利設計師MASSIMO FAION受托創(chuàng)作了這款美觀且實用的訓鷹架,供獵鷹在受訓過程中歇腳。訓鷹架可以拆解,以適應不同的表面和環(huán)境,由黃銅制成。
慈善事業(yè)PHILANTHROPY
成立于阿布扎比的FATEMA BINT MOHAMMEDINITIATIVE將創(chuàng)業(yè)與可持續(xù)結合在了一起,SHEIKHA FATIMA BINT HOHAMED BINZAYED AL NAHAYAN殿下建立了一個項目,在紡織行業(yè)為婦女提供就業(yè)和培圳。FBMI項目生產的地毯由阿富汗羊毛制成,銷售所得用來支持該項目。在該項目的展位上,有傳統(tǒng)紡織工藝的演示。
NAQSH設計公司由NERMEEN NAQSH和她兩個姐妹SHIREEN及NISREEN(一名建筑師)共同創(chuàng)立,生產靈感來自現代和傳統(tǒng)的阿拉伯美學的設計及藝術品。參展的這個系列是基于傳統(tǒng)的刺繡,并包含被用于鐫刻人造石和黃銅等新表面刺繡的語言。NAQSH姐妹最近舉行了一次藝術品拍賣,以幫助在加沙沖突中受傷的人。
女設計師
今年展會的一大亮點就是嫻熟女設計師及女企業(yè)家的參與。
黎巴嫩的NADA DEBS在中東地區(qū)最知名的家具設計師,她在展會上展出了一系列特別作品和過往的經典之作,以紀念自己從業(yè)10年。DEBS傾向于向前看,而不是回頭看。DEBS被視為“酷工藝(CRAFT COOL)”一詞的靈感之源,她研發(fā)出了應用傳統(tǒng)材料及古老工藝的現代方法?!拔业脑O計是對所有我生命中的不同元素的影響的比喻?!盌EBS說。
黎巴嫩設計基金——HOUSE OF TODAY——帶來參展的是一系列現代版的冠以“赤裸 社會面具之外(NAKED BEYOND THE SOCIAL MASK)”之名的限量版作品,受邀參與該項目的設計師均被要求跳出自己熟悉的領域進行設計,如NAJA EL ZEIN所設計的名為“知覺的刷子(SENSORIAL BRUSHES)”的系列,其特色就在于其選用的都是不尋常的材料,如指甲、睫毛和羽毛。
管家
今年,一個受歡迎的項目吸引了眾多設計師,那就是——紳士的管家,一系列相關作品參加了本次迪拜設計節(jié)的展出,包括HOUSE OF TODAY帶來的由DAVIDNICOLAS AND CLAUDE MISSIR設計的作品,及FIONA BARRATT-CAMPBELL的參展作品。
工藝及技術
GALLERY ALL畫廊從北京帶來了中國設計師張周捷的新黃銅系列。張周捷的作品和設計原則源自道教哲學。這個新的系列將數字程序轉化為真實的物體。
迪拜設計師ALJOUD LOOTAH從幾何圖案中獲得靈感,創(chuàng)作出新穎的家具。
WIENER SILBER MANUFACTUR畫廊成立于1882年,一直與先鋒派藝術家緊密合作。其為迪拜設計節(jié)帶來的是由伊拉克籍建筑師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設計的系列銀花瓶。
德國設計師JAN KATH突破了傳統(tǒng)的地毯制造技術,研發(fā)出一種編織地毯表面的“磨損”方法,使其看起來像經過了幾代人的傳承。他的一件新作品由IWAN MAKTABI畫廊帶來迪拜設計節(jié)參展進行首發(fā)。
迪拜畫廊NAKKASH GALLERY帶來參展的是一批限量版的藝術品、家具以及配飾。在引人注目的展品中有一個葡萄牙設計師JORJE MOURA的邊桌系列。JORJEMOURA善于通過高度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將材料結合在一起,反映出其對建筑、時尚和自然的熱愛。
中國設計:大設計、新絲路
本次展覽由RAMOPRIMO設計工作室構思開發(fā),兩位設計師MARCELLACAMPA與STEFANO AVESANI以傳統(tǒng)的月亮拱門造型為展示概念,將中華文化背景下特有的浪漫詩意融入其中。展覽呈現了來自中國十余個設計機構的眾多年輕設計師以新興科技手段結合傳統(tǒng)文化精粹的奇妙創(chuàng)意,并以文字與語音輔助導覽的方式全面向參觀者展示。參展產品包括定制版、限量版以及樣品,完整揭示了設計師們如何運用現代審美與科技力傳承蟄伏已久的手工藝文化。
此次迪拜展覽,北京國際設計周除了豐富的當代中國設計參展作品外,還借助迪拜設計節(jié)這一國際平臺,正式啟動了與全球最大電商平臺阿里巴巴集團旗下B2C平臺天貓、迪拜設計節(jié)共同合作的“設計貓DESIGN MORE”迪拜站計劃,這是繼入駐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qū)以及開啟首爾站、柏林站合作之后,“設計貓DESIGN MORE”在中東市場的首次開拓性嘗試。
參與此次展覽的設計師有ATLASSTUDIO、曹璞、李習斌(SHANSTUDIO)、眾產品、POETIC LAB.標準營造、HENNY VAN NISTELROOY.ELAINE NG YANLING(THEFABRICK LAB)、楊丹鳳、張周捷。展覽設計由INSTANT HUTONG/STUDIORAMOPRIMO( MARCELLA CAMPASTEFANO AVESANI)完成。
燈作GUOGUO,2015
設計師:ATLAS STUDIO
手藝人:周國立
主辦方:大柵欄跨界中心
ATLAS工作室由三位出身羅德島設計學校的設計師于北京創(chuàng)辦?!盁糇鳌笔且幌盗芯哂械袼芤庀蟮木幙椇蜔艄馔队皩嶒?。這個項目旨在打造與大柵欄居民之間的新連接,特別是生活在胡同里的手工藝人,新遷入的藝術家、設計師和店主。當地手工藝人周師傅,是一位制作手工鐵絲編織宮燈的專家。透過與周師傅的合作,共同詮釋這一傳統(tǒng)技術的可能性,創(chuàng)建一個在大柵欄具有標志性意義的燈光裝置。“燈作”通過光為媒介性手工生產,同時吸取當地手工藝人和設計師。
溫柔的包裝我,2012
設計師:楊丹鳳
設計師楊丹鳳生于1980年,擅長以中國傳統(tǒng)工藝將現代西方材質再造為藝術作品。“溫柔的包裝我”系列作品,是將紙板郵箱用手工刺繡重制而成,并呈現出圖案細節(jié)與獨特設計。這些隨處可見的、象征消費和浪費的普通物品經過設計,成為了精細高貴的藝術品。
RESKIN, 2014
設計師:ELAINE YANLING NG(THEFABRICK LAB)
手藝人:郭德瑞
主辦方:大柵欄跨界中心
THE FABRICK LAB創(chuàng)始人、設計師ELAINE YANLING NG擅于利用中國傳統(tǒng)造紙與紡織工藝再創(chuàng)設計品,而新材料與新科技令傳統(tǒng)文化遺產重煥新生。此項目將老北京胡同里的傳統(tǒng)手工錦盒制作者郭師傅與非常規(guī)紡織品實驗者ELAINE YANLING NG組合創(chuàng)作。這次合作的關注點是錦盒不僅僅作為物件的載體,而是其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形式。通過給每個盒子一層新的皮膚,THE FABRICK LAB贊頌每個錦盒的質量和精細結構以及視覺沖擊。郭師傅手工錦盒傳承的最大困難之一就是傳統(tǒng)面料的稀缺,經過百年的使用,宋錦在當今面料市場已無處可尋。THEFABRICK LAB希望借此機會將錦盒的使用及其固有印象現代化。重新面對手工藝及過去,THE FABRICK LAB將為郭師傅創(chuàng)作一系列定制面料來制作錦盒。合作的結果將是利用新材料新技術來重新定義傳統(tǒng)產品及方法所代表的傳統(tǒng)文化遺產。
SHELTER,屏風,2012
設計師:STUDIO HENNY VANNISTELROOY
荷蘭設計師HENNY VAN NISTELROOY于2007年創(chuàng)辦工作室,同時在中央美術學院兼任授課。他的作品屏風是由以緊密織法織繡幾何圖案的精選面料制成的擋板組合而成,創(chuàng)作靈感來自于中國的旅行見聞,在配色和造型上借鑒了明清官殿與花園的的建筑特色。
“治音師”手工音箱,2015
設計師:李習斌(S-H-A-N STUDIO)
設計師李習斌是S-H-A-N工作室創(chuàng)始人,為TRIPLEMAJOR設計的VI于2010年獲得東京TDC年度大獎?!爸我魩煛笔止ひ粝涫抢盍暠蟮淖钚伦髌?。純手工制作的“治音師”音箱機身為橡木材質,并采用榫卯工藝組裝,每道工序都經過雙手緩慢打造,使得音色柔和飽滿。同時提供高品質藍牙連接與HIFI模擬功放,適用多種設備。機身表面并非通常的油漆,而是墨色浸染而成。更為特別的是,每只音箱都擁有獨一無二的“出生日期”身份編號。
“青銅中國”鏡,2012
設計團隊:POETIC LAB
POETIC LAB由兩位旅居倫敦的臺灣設計師曾熙凱與陳函谿創(chuàng)立。
河南省煙澗村以復制、銷售仿古青銅器聞名,村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村民從事青銅器的彷制行業(yè),再將成品作為紀念品賣到古玩市場與博物館,以此謀生。但因產品高度同質化,工藝單一,導致這一行業(yè)發(fā)展前景受限。“青銅中國”項目希望能與當地手藝人合作,將現代設計與青銅制造這種特殊工藝相融合,制作富于創(chuàng)意的設計作品,賦予青銅器這一古老器具全新的意義。
DIGITAL VESSELS
設計師:張周捷
這件作品是設計師將平面圖紙轉為3D格式的首次嘗試。傳統(tǒng)工業(yè)化產品大批量同質化生成,不具備“情感”,單調無趣。而張周捷認為自己是數字手藝人,他以激光切割模型鋼片,再經過彎折、焊接、手工拋光流程,結合數字設計與傳統(tǒng)手工藝,賦予每件作品全新的個性與意義。
DIGITAL OBJECTS.2014
設計師:張周捷
中國設計師張周捷畢業(yè)于中國美術學院與英國中央圣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于2010年創(chuàng)立數字設計實驗室。張周捷以手工數字工藝在自己的工廠創(chuàng)作出“數字系統(tǒng)”作品的一部分——一只優(yōu)雅的拱形凳子。他運用前沿的數字化技術和手工藝結合的方式編程建模,制成鋼片,再以此手工組裝打造出形態(tài)各異的的作品。
WWW.DESIGNDAYSDUBAI.AE
WWW.BEIJINGDESIGNWEEK.ORG
《設計》:請介紹一下迪拜設計節(jié)(DESIGN DAYS DUBAI)的歷史沿革和特點。
西里爾·扎米特:迪拜設計節(jié)創(chuàng)始于2012年,是中東及南亞地區(qū)首個也是唯一一個致力于可收藏的限量版當代設計品的大型展會。除了展出國際頂尖設計師、畫廊的設計和來自全球的設計之外,迪拜設計節(jié)還有提供一個強大的公共項目,包括教育、工作坊、裝置以及現場演出。設計節(jié)的贊助商也非??犊?,包括與的迪拜文化藝術委員會(DUBAI CULTURE&ARTS AUTHORITY,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主管文化、藝術和遺產的權威機構)、法國高端珠寶MAISON VAN CLEEF& ARPELS等的戰(zhàn)略合作。今年的迪拜設計節(jié)已經是第四屆,其中22個展商,如CARPENTERS WORKSHOP GALLERY(巴黎/倫敦)、SOUTHERN GUILD(開普敦)、ARTFACTUM(貝魯特)和BROACHED COMMISSIONS(墨爾本)均是多次參展,另有11個首次參展的展商,包括大衛(wèi)·吉爾畫廊(DAVID GILLGALLERIES,倫敦)的首展、GALLERY FUMI(倫敦)、GALLERY ALL(北京/洛杉磯)、CHAMBER NYC(紐約)、GALERIE SILBEREIS(巴黎)和設計師FIONABARRATT-CAMPBELL的個人收藏(倫敦)。
《設計》:當今全球有很多設計節(jié)和設計周,迪拜設計節(jié)如何做到與眾不同?
西里爾·扎米特:迪拜設計節(jié)的主要焦點始終是當代設計。除了一個展示19世紀古董的畫廊外,我們所有的參展畫廊帶來的都是杰出的當代設計師的首發(fā)及最新作品。此外,我們也非常多樣化,今年我們在名單中加入了中國,使參展國名單達到了20個,早前的展商有澳大利亞、南非、約旦、沙特阿拉伯、黎巴嫩以及歐洲和美洲等地的國家。
《設計》:從參展作品米看,迪拜設計節(jié)的很多展品是藝術品。那么是否可以說迪拜設計節(jié)更偏重藝術氣質呢?
西里爾·扎米特:我們的展覽是藝術品和更多功能性產品的混搭。但我相信,一旦你刻意地去控制產品的數量并在其美感上下足功夫的時候,你創(chuàng)作的作品就會更趨近于藝術品。這是漫長的創(chuàng)作過程、打造原型和稀有性功能作用的結果,和藝術品是一樣的。
《設計》:迪拜設計節(jié)對于參展作品的選擇是采用怎樣的原則?
西里爾·扎米特:我們的注意力集中于那些能夠代表來自不同背景的設計師的畫廊,他們的作品既具有實驗性,同時也保持著較高的品質。
《設計》:本屆迪拜設計節(jié)上有多件來自中國設計師的作品,你如何看待這些作品?將來會否給中國設計師以更多的參展機會?
西里爾·扎米特:我很高興并且歡迎中國設計師前來參展。在成為一個制造大國之前,中國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在出產令人驚艷的手工藝品。隨著年輕中國設計師的崛起,中國將再次贏得當年的聲譽并很快成為精英聯盟的一員。我歡迎更多的設計畫廊或設計師來和我們聯系,因為迪拜是一個完美的發(fā)布平臺,能給他們帶來來自全球的巨大的觀眾群體。
《設計》:在迪拜設計節(jié)的主辦過程巾,從最開始創(chuàng)立至今,哪些環(huán)節(jié)最具挑戰(zhàn)性?
西里爾·扎米特:最主要的挑戰(zhàn)是不斷去探索、研究和發(fā)現新的設計師。隨之而來的是無盡的旅行計劃,或為休閑或為工作,我總在尋找新的可能性和想法。在設計節(jié)開幕前的幾個月里總是最緊張的,我相信這—點在短時間內是不會改變的。
《設計》:從開始創(chuàng)立至今,迪拜設計節(jié)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西里爾·扎米特:在第一年結束的時候我們注意到,區(qū)域市場對于現代設計有著強烈而獨特的興趣。我們在參展的畫廊之外加入了一些年輕的新的參與者,這種混搭被證明是正確的,因為它正符合了我們的觀眾的多樣性。
《設計》:迪拜設計節(jié)的遠景規(guī)劃是怎樣的?
西里爾·扎米特:前景是非常光明的。肥沃的土壤和政治上的遠見及授權將使迪拜的設計領域達到更高的高度。不同的機構和開發(fā),如TASHKEEL和DUBAIDESIGN DISTRICT(D3),展現了國家用于豐富和發(fā)展當地人才的投入,使其更加繁榮興盛,這些都將加強迪拜全球領先的設計中心的地位。